2021年第37卷第5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山楂核各萃取组分对H2O2诱导氧化损伤细胞保护作用的比较及活性组分筛选
    彭颖,胡洁品,刘峰,张敏,彭崇胜,李晓波
    2021, 37(5):1-8.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5.0982
    [摘要](374) [HTML](307) [PDF 1.58 M](728)
    摘要:
    评价山楂核乙醇提取物及其各萃取组分对两种氧化损伤细胞的保护作用并筛选活性组分,为其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持。以H2O2诱导永生化的人角质形成(HaCaT)细胞和人胃黏膜上皮(GES-1)细胞为氧化损伤细胞模型,比较山楂核乙醇提取物(EE)及其各萃取组分对氧化损伤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测定活性组分对氧化损伤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的影响,并对活性组分大类成份进行分析。结果显示,EE及其乙酸乙酯萃取组分(EAF)和水萃取组分(WF)对H2O2诱导氧化损伤细胞均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中,25 μg/mL EAF可提高氧化损伤HaCaT细胞存活率21.23%,使细胞内SOD水平增加9.09%;25 μg/mL WF可提高氧化损伤HaCaT和GES-1细胞存活率16.20%和23.61%,使细胞内SOD水平分别增加16.62%和17.38%,GSH-Px水平分别增加1.22倍和2.50%。大类成份分析表明,EAF主要含有糖(32.73%)、黄酮(15.70%)和木脂素(8.09%)等;WF主要含有糖(59.59%)和黄酮(1.14%)等。各组分中,WF对H2O2诱导氧化损伤HaCaT和GES-1细胞均具有保护作用,效果较好,其主要成份为糖,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细胞内抗氧化物酶水平有关,具有较好开发应用价值。
    2  太子参醇提物的肠道益生及增强抗氧化作用
    孔钰婷,何洪,安凤平,宋洪波,黄群
    2021, 37(5):9-16.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5.0928
    [摘要](292) [HTML](191) [PDF 62.40 M](692)
    摘要:
    本研究采用D-半乳糖模型鼠探讨太子参醇提物的体内抗氧化和肠道益生关系。选用72只ICR小鼠,分成6组,使用D-半乳糖致损的同时给予太子参醇提物干预,考察灌胃给予太子参醇提物对小鼠生长情况、抗氧化酶活和肠道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大孔树脂D101初步纯化的太子醇提物中含有皂苷类化合物613.48 mg/g干物质;与模型组相比,太子参醇提物高剂量组鼠肝脏SOD、CAT和GSH-PX酶活分别提高了16.64%、26.01%和20.30%,肾脏SOD、CAT和GSH-PX酶活分别提高了19.94%、23.37%和18.00%,脑部SOD、CAT和GSH-PX酶活分别提高了14.55%、13.06%和40.72%。通过提高肠道双歧杆菌、乳杆菌、拟杆菌和布劳特氏菌等有益菌属丰度,降低甲基杆菌属、理研菌属、普雷沃氏菌属等有害菌属丰度,降低肠道患病风险,恢复小肠绒毛结构,有效增强机体抗氧化水平。
    3  地龙蛋白胶囊对大鼠动静脉血栓生成的抑制作用
    齐明明,孙建博
    2021, 37(5):17-22.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5.0963
    [摘要](193) [HTML](192) [PDF 10.16 M](844)
    摘要:
    通过对小鼠的凝、出血时间,动、静脉血栓造模实验以及对大鼠凝血三项的检测实验,验证活性地龙蛋白胶囊在动物体内抗凝及抑制血栓生成的活性。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药组,地龙低(22.50 mg/kg)、中(45.00 mg/kg)、高剂量组(90.00 mg/kg),每天给予灌胃给药(1 mL/100 g),连续7 d。末次给药后1 h,于小鼠尾尖剪断和内眦球后静脉丛取血分别观察小鼠出、凝血时间。另有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组(13.00 mg/kg)、地龙低(15.63 mg/kg)、中(31.26 mg/kg)、高剂量组(62.52 mg/kg)。每天给予灌胃给药(1 mL/100 g),连续7 d。末次给药1 h后计算两侧颈总动脉及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抑制率以及眼底静脉丛取血观察凝血酶原时间(PT)、鞣花酸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与正常组比较,地龙胶囊可以延长小鼠尾出血及凝血时间(p<0.01),且具有剂量依赖性,高剂量组(90.00 mg/kg)延长尾出血活性(18.88 min)及凝血效果(82.63 s)最好。另外,与模型组相比,地龙胶囊随剂量升高抑栓效果逐渐增强,高剂量组(62.52 mg/kg)活性最好(湿重抑制率76.53%;干重抑制率72.49%)。实验表明地龙胶囊具有抑制血栓生成的作用。
    4  火龙果皮发酵物对脂多糖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的缓解作用
    李丹倩,梁嘉怡,钟晓晴,王润东,彭元怀
    2021, 37(5):23-30.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5.0999
    [摘要](217) [HTML](239) [PDF 953.27 K](587)
    摘要:
    本文研究了火龙果皮发酵物(Fermented Hylocereus undulatus peel, FHP)对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的缓解作用及机制。通过干酪乳杆菌CICC20280发酵火龙果皮,制备FHP。采用50、100、200、400、800 μg/mL FHP处理RAW264.7细胞,噻唑蓝比色法确定FHP细胞毒性。在此基础上,将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及FHP处理组,格里斯试剂法、DCFH-DA荧光法和ELISA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中一氧化氮(NO)、活性氧(ROS)和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IL-10)含量;RT-PCR检测NF-κB通路的信号转导元件TLR4/MyD88/NF-κB及下游炎性因子的表达。结果显示:FHP作用RAW264.7细胞的安全浓度≤400 μg/mL。与LPS组相比,FHP呈剂量依赖性地显著(p<0.05)抑制细胞分泌NO、ROS、TNF-α、IL-1β、IL-6,平均抑制率76.40%、提高IL-10浓度,提高率达173.72%,同时极显著(p<0.01)下调TLR4、MyD88、NF-κB及TNF-α、IL-1β、IL-6的表达。综上可知:FHP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具有缓解作用,其抗炎活性通过抑制促炎介质并提高抑炎因子的水平实现,机制与沉默NF-κB通路的信号转导功能有关。
    5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北沙参的抗炎机制
    杨晓君,何洋,沈秦可,周静,韩胜强,高繁,胡卫成,张迹
    2021, 37(5):31-37.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5.0939
    [摘要](303) [HTML](301) [PDF 32.08 M](1032)
    摘要:
    北沙参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的干燥根,药食两用,具有清肺热、止咳润肺的功能。现代研究表明,北沙参还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的功效。然而其抗炎功效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运用TCMSP、PubChem、SEA、UniProt、GeneCards等数据库,收集北沙参所含成分中的活性化合物、活性化合物对应的靶点、抗炎作用相关靶点信息。进一步以北沙参的活性成分和抗炎靶点蛋白为网络节点构建"成分-靶点"网络,并进行基于String数据库的蛋白相互作用分析、GO生物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结果经筛选和分析获得北沙参活性成分8个,包括槲皮素、β-谷甾醇、豆甾醇等。抗炎靶点92个,包括JUN、CASP3、EGFR、AKT1、HSP90AA1、TGFB1、PGR、MET、PLAU、PIM1、PIK3R1等,涉及雌激素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与抗炎相关的信号通路。北沙参“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特点,为进一步开展北沙参抗炎作用的机制研究提供了新路径和新方向。
    6  灵芝多糖对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凋亡的作用
    李志强,何玉霞
    2021, 37(5):38-42.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5.0871
    [摘要](249) [HTML](251) [PDF 1.62 M](611)
    摘要:
    本研究了灵芝多糖对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凋亡的作用。将肺癌A549细胞分为空白组、药物对照组、低、中、高浓度组,对各组细胞分别进行干预,检测其凋亡、增殖能力变化情况,对细胞凋亡蛋白Bcl-2、PI3K、Akt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相比其他各组,高浓度组细胞增殖率较低,且随着使用灵芝多糖干预时间延长,高浓度组细胞增殖率自44.37%下降至20.11%。相比其他各组,高浓度组细胞凋亡率较高,且随着使用灵芝多糖干预时间延长,高浓度组细胞凋亡率自46.52%上升至77.93%。相比其他各组,高浓度组细胞Bcl-2、PI3K、Akt相对表达量较低。使用灵芝多糖进行干预,能够抑制肺癌A549细胞增殖,促进肺癌A549细胞凋亡,其能力与自身细胞毒性无关,可能与调控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PI3K、Akt表达有关,说明灵芝多糖能够抑制肺癌A549细胞发展和扩散,对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凋亡起到调控。
    7  具有优良发酵特性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的筛选及其益生特性
    王磊,高宗露,宗丽娜,吕田,鲁茂林,王文琼,陈大卫,徐粉林,顾瑞霞
    2021, 37(5):43-51.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5.1022
    [摘要](300) [HTML](257) [PDF 19.55 M](770)
    摘要:
    本研究对10株实验室保存的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产酸能力,产黏能力,产香能力和贮藏期稳定性进行测定,并通过测定乳酸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抑菌能力、β-半乳糖苷酶(β-Gal)活性、α-半乳糖苷酶(α-Gal)活性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探究菌株的益生特性。单菌株发酵实验结果表明:菌株KSDB-1凝乳时间短(6.3 h),凝乳酸度为76.02 °T,具有较好的产酸能力,同时黏度和持水力分别为1305.67 mPa.s和50.55%,显著高于其他菌株(p<0.05);菌株HDS-13、DDB14、KSDB-1具有较好的产香能力较好,其中菌株HDS-13的双乙酰含量为2.88 mg/L,乙醛含量达到了30.08 mg/L,可有效改善酸奶的风味。益生特性实验结果表明:10株供试菌株对大部分抗生素表现为敏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菌株HDS-13、DDB-14、HDB-1、HDS-18、KSDB-1对6株致病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能力,能有效抑制肠道致病菌的生长;菌株HDS-12和KSDB-1乳酸脱氢酶活力较高;菌株HDS-12,HDB-17 β-半乳糖苷酶活力较高;菌株DDS-15 α-半乳糖苷酶活力显著高于其他菌株(p<0.05),达到了1.33 U/mg。综合得出:菌株KSDB-1发酵特性良好,具有一定的益生特性,作为酸乳发酵剂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前景。
    8  佐夫色绿藻高产虾青素的诱导条件及发酵工艺优化
    何健泽,陈俊辉,姜雪亚,魏东
    2021, 37(5):52-62.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5.0512
    [摘要](263) [HTML](162) [PDF 2.20 M](694)
    摘要:
    本研究了不同诱导条件及光发酵罐培养工艺对混养佐夫色绿藻的影响,通过参数优化提高了藻细胞生物量和虾青素积累量。本研究首先系统地比较了在摇瓶系统中不同混合碳源和过氧化氢浓度对佐夫色绿藻的生长和虾青素积累的影响,并在光发酵罐中研究了恒定高光强、低光强-高光强以及低光强-高光强-补加过氧化氢三种不同发酵工艺对佐夫色绿藻积累虾青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20 g/L葡萄糖和2.50 g/L醋酸钠作为混合碳源取代单一碳源,可以获得最高6.50 g/L生物量,并且添加107.50 mg/L过氧化氢可以将虾青素含量提高到3.23 mg/g,产量最高为72.47 mg/L,是空白组虾青素产量的1.80倍,有效促进了佐夫色绿藻细胞生长和虾青素积累。在5 L光发酵罐中,以20 g/L葡萄糖和2.50 g/L醋酸钠作为混合碳源培养佐夫色绿藻,通过低光强-高光强-补加过氧化氢的组合方式,可获得较优的虾青素含量(3.82 mg/g)和产量(41.41 mg/L),相较于恒定高光强培养,分别提高了36.92%和92.96%。本研究通过诱导条件和发酵工艺优化有效提高了混养佐夫色绿藻生物量和虾青素产量,为利用光发酵罐培养色绿藻生产虾青素提供基础。
    9  基于代谢调控优化高产γ-谷维素的苦荞发酵体系
    朱安然,杨玉洁,秦礼康,曾海英
    2021, 37(5):63-70.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5.0967
    [摘要](138) [HTML](152) [PDF 59.80 M](789)
    摘要:
    该研究采用紫红曲霉发酵苦荞,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从细胞膜通透性、金属离子浓度与底物诱导三个方面调控其代谢过程,通过响应面法优化高产γ-谷维素的发酵体系。单因素试验表明,超声处理不能促进发酵产物中γ-谷维素的积累,添加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Tween-80、SDS)、Ca2+离子、Mg2+离子、谷甾醇均对γ-谷维素的富集有正向调节的作用。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的调控参数为:Triton X-100添加量3.2‰,Ca2+添加量4.2‰,阿魏酸与谷甾醇配比(阿魏酸:谷甾醇=1:1,W:W)添加0.5‰,此条件下γ-谷维素含量达到2.61 mg/mL,提高至未发酵前的31.62倍、调控前的1.64倍。红曲发酵苦荞产物呈浅红色,具有浓郁的红曲香味,并且通过代谢调控后发酵产物中含有丰富的γ-谷维素,其具有较好的工业开发前景。
    10  一株高产乙偶姻芽孢杆菌菌株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
    张玲玲,罗惠波,黄丹,张倩,郑升海,童文华
    2021, 37(5):71-81.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5.0919
    [摘要](312) [HTML](253) [PDF 52.44 M](829)
    摘要:
    为缓解乙偶姻的生产对石油的依赖,本研究利用分光光度法从浓香型大曲中筛选得到一株高产乙偶姻(Acetoin,ACT)且对酸度、乙醇具有较大耐受性的芽孢杆菌,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对该菌株pH、温度、装液量、接种量、转速等5个发酵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由极差分析可知,各因素对ACT产量的影响大小依次为pH>温度>装液量>接种量>转速。对影响ACT产量前3的因素进行响应面试验,得出最佳发酵条件为:pH 5.46,温度37.30 ℃,装液量49.20 mL,接种量5%,转速210 r/min。在此条件下菌株摇瓶发酵ACT的平均产率为25.60 g/L,比优化前菌株ACT产率18.37 g/L提高了39.36%。本研究对微生物生产ACT的生产策略有一定指导作用,且筛选所得芽孢杆菌在提升白酒风味方面有巨大应用潜力。
    11  噬琼胶菌产新琼二糖热稳定琼胶酶的酶学性质及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
    刘雪,陈艳红,姜泽东,倪辉,李清彪,朱艳冰
    2021, 37(5):82-90.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5.0970
    [摘要](222) [HTML](278) [PDF 57.54 M](640)
    摘要:
    利用PCR从噬琼胶菌AL1中扩增琼胶酶基因,将其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8a;表达产物用亲和层析纯化,研究重组酶的酶学性质;利用薄层色谱和质谱鉴定酶解产物,并测定酶解产物的还原能力和清除DPPH、ABTS+和·OH自由基的能力,分析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来自噬琼胶菌AL1重组琼胶酶的分子质量为105 ku。该琼胶酶能专一地降解琼脂,为β-琼胶酶。重组琼胶酶在50 ℃和pH 7.0表现出最大酶活力,在50 ℃以下,pH 5.00~11.00宽pH范围内稳定性良好,说明该重组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pH稳定性。经薄层色谱和质谱鉴定酶解产物为新琼二糖,该酶解产物对·OH、ABTS和DPPH自由基的半数抑制剂量IC50分别为1.28 mg/mL、3.46 mg/mL和9.87 mg/mL,还原能力较强,说明该酶解产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12  蓝莓酵素中复合菌种添加比例的确定及发酵工艺优化
    白琳,茹先古丽·买买提依明,丁帅杰,许俊锋,徐兵洁,郑霞,艾合买提江·艾海提,刘军
    2021, 37(5):91-99.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5.0975
    [摘要](224) [HTML](187) [PDF 19.98 M](685)
    摘要:
    以蓝莓为主要原料, 植物乳杆菌、乳酸片球菌、嗜酸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为发酵菌种,研究蓝莓酵素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提高产品质量。以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总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pH值为指标,首先通过均匀设计确定五种不同菌种最佳接种体积比例,然后研究发酵时间、温度、发酵液初始菌密度以及初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单因素实验,最后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发酵工艺,以期发酵出SOD活性高且使消费者满意的蓝莓酵素产品。结果表明,均匀设计确定出植物乳杆菌、乳酸片球菌、嗜酸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的最佳接种体积比例分别为22.45%、42.86%、14.29%、16.33%、4.10%,响应面优化出的最佳发酵工艺为发酵时间36 h,发酵温度37 ℃,初始接种量调整为5.5×106 CFU/mL,初始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调为11 oBrix,发酵后蓝莓酵素的SOD活力最终达到87.45 U/g。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均匀设计优化出了复合菌种最佳接种体积比例以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出了最佳发酵工艺。
    13  白莲莲子皮多糖的理化性质及免疫调节活性
    吴磊,吴静,胡居吾,熊伟,顾震,王慧宾
    2021, 37(5):100-108.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5.1008
    [摘要](183) [HTML](124) [PDF 30.03 M](847)
    摘要:
    为了研究白莲莲子皮多糖的理化性质并评价其生物活性,以白莲莲子皮为原料,采用水提醇沉法获得白莲莲子皮粗多糖(LSSCP),再采用Sevage试剂脱蛋白、脱色和透析法对白莲莲子皮粗多糖进行纯化,得到白莲莲子皮多糖(LSSP)。采用红外光谱以及气相色谱对莲子皮多糖的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通过还原能力测定、DPPH自由基和·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评价LSSP的体外抗氧化能力;通过体外实验评估LSSP对RAW264.7巨噬细胞免疫调节活性。结果表明,所得LSSP的得率为3.72%,多糖含量为86.79%;LSSP单糖组成分析表明,LSSP主要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组成,摩尔比为2.23: 3.47: 1.00: 3.08: 4.27: 7.00。红外光谱分析表明LSSP呈现出多糖类物质的典型特征吸收峰。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LSSP具有良好的还原能力和清除DPPH、·OH自由基的能力。LSSP可通过刺激巨噬细胞释放NO和细胞因子(TNF-α、IL-6、IL-1β)来增强免疫调节活性,在添加LSSP浓度为200 μg/mL时,NO、TNF-α、IL-6和IL-1β的分泌量达到了最大值,与空白组相比,NO、TNF-α、IL-6和IL-1β的分泌量分别增加了48.86 μM、98.75 ng/mL、85.64 ng/mL和46.67 ng/mL。结果表明,莲子皮多糖可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性食品免疫调节剂,对于莲子皮资源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14  海洋鱼蛋白低聚肽结构和抗氧化活性的体外消化稳定性
    冯晓文,赵晓涵,潘骁琦,王卓然,谷瑞增,刘文颖
    2021, 37(5):109-116.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5.0955
    [摘要](298) [HTML](213) [PDF 36.90 M](645)
    摘要:
    本研究通过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海洋鱼蛋白低聚肽,运用高效凝胶过滤色谱、紫外全波长扫描、圆二色光谱表征其消化前后结构变化,测定其消化前后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及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的变化,以探究模拟胃肠道消化对海洋鱼蛋白低聚肽结构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分子量分布数据揭示了海洋鱼蛋白低聚肽中分子量为150~1000 u的组分为其主要组成部分,所占比例最高可达88.39%;紫外全波长扫描、圆二色光谱扫描表明海洋鱼蛋白低聚肽对胃蛋白酶有很强的抗消化稳定性以及对胰蛋白酶有较好的抗消化稳定性。在浓度1~15 mg/mL范围内,海洋鱼蛋白低聚肽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与其浓度成正相关,最高为67.86%;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FRAP值及ORAC值三个抗氧化指标均显示海洋鱼蛋白低聚肽在消化后其抗氧化活性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ORAC值在先胃蛋白酶后胰蛋白酶消化后提高最显著(p<0.01)。总之海洋鱼蛋白低聚肽的结构和抗氧化活性均具有抗消化稳定性。
    15  假睛东方鲀肝脏中河豚毒素的分离纯化
    王瑞瑞,张小军,曾军杰,卢义博,方双琪,陈思
    2021, 37(5):117-122.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5.0991
    [摘要](214) [HTML](113) [PDF 15.29 M](588)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分子层析柱对河鲀鱼肝脏中河豚毒素分离纯化效果,为河豚毒素分离纯化工艺提供参考。本实验以假睛东方鲀肝脏为原料,对肝脏中的TTX进行提取,然后利用柱层析技术,确定了中性氧化铝柱、活性炭柱、CM HF和D152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柱的上样液最适pH、吸附率、回收率。并根据四种柱子的吸附率和净化回收率的结果综合评定,其中D152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柱吸附率和回收率分别为91.97%和93.98%,且该柱子纯化河豚毒素的效果好,损失率低,最后得到产物多,因此选择D152柱作为分离纯化河豚毒素粗提液纯化柱。最后以假睛东方鲀肝脏为原料,将肝脏匀浆得到的粗提液经D152柱纯化分离后,结晶析出得到河豚毒素粗品,纯度为80%。此研究为河豚毒素分离纯化工艺提供有益参考。
    16  不同方法提取的羊栖菜多糖理化性质及益生活性
    孔秋红,张瑞芬,曾新安,张名位,马永轩,游丽君
    2021, 37(5):123-129.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5.0613
    [摘要](307) [HTML](208) [PDF 6.98 M](676)
    摘要:
    本研究以羊栖菜为原料,分析了热水提取、超声辅助水提法、脉冲电场辅助水提法和纤维素酶辅助水提法4种提取方法所得多糖的理化性质和益生活性。首先对4个多糖的得率、分子量、单糖组成和流变特性进行了测定,然后将4个多糖分别添加到乳杆菌发酵培养基中替代葡萄糖作为碳源进行体外发酵,以评价其促进乳杆菌增殖活性的能力。结果表明,纤维素酶辅助水提取(E-SFP)所得多糖的得率最高,为14.02%,其次分别为超声辅助水提取U-SFP(12.57%)、脉冲辅助水提取P-SFP(10.38%)、热水提取H-SFP(7.07%);4个多糖的平均分子量在200~245 ku之间,主要由岩藻糖、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和木糖组成,岩藻糖和半乳糖是主要成分,其中E-SFP的单糖组成中葡萄糖的含量较其它3个多糖的高,达到了19.57%;4个多糖为典型的非牛顿流体,且表观粘度与分子量呈正相关;与空白组比较,4个多糖都能一定程度促进乳杆菌的增殖,其中E-SFP的促增殖作用显著高于其它3个多糖(p<0.05)(发酵48 h,OD600值达到0.50)。综合比较发现,采用纤维素酶辅助水提取所得羊栖菜多糖的得率最高,对乳杆菌的增殖活性最佳,本研究结果可为羊栖菜多糖的制备及其益生活性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7  辛烯基琥珀酸酯化琼脂对海藻酸钠微胶囊包埋效果的改善作用
    陈福泉,陈会景,洪清林,郭东旭,肖琼,翁惠芬,肖安风
    2021, 37(5):130-138.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5.0710
    [摘要](200) [HTML](497) [PDF 3.99 M](469)
    摘要:
    将辛烯基琥珀酸酯化琼脂(OSAR)与海藻酸钠(Alg)混合,作为复合壁材用于制备大豆油微胶囊。考察了改性琼脂占比、芯材添加量、乳化温度、氯化钙浓度等因素对微胶囊载油率的影响,并研究复合壁材对大豆油微胶囊包埋产率、乳液与微球性质和形态、体外消化释放率及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壁材载油率随改性琼脂占比(OSAR:Alg=0.5:1~3:1)增加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随芯材添加量(1%~5%)增加显著提高而后下降趋势;随乳化温度(40~65 ℃)的升高而降低至平缓;随氯化钙浓度(1%~5%)增加先平稳后下降趋势;复合壁材(OSAR:Alg=1:1)与纯海藻酸钠相比,包埋产率提高了27.9%,乳液稳定性提高了56.86%,表面油含量降低60.0%、包埋效率提高了3.65%,芯材大豆油体外消化释放率和氧化稳定性也明显提高,获得的微球粒径更小、颗粒表面无孔洞,其载油量达40.5%。该研究表明辛烯基琥珀酸酯化琼脂极大地改善了海藻酸钠微胶囊包埋效果,适合应用于构建脂性物质的包封与递送系统。
    18  成都平原秋冬季圆白萝卜鲜食品种适宜性筛选
    高佳,田玉肖,罗静红,罗芳耀,唐月明,李晓梅,杨峰,冉茂林
    2021, 37(5):139-144.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5.1027
    [摘要](140) [HTML](160) [PDF 855.03 K](445)
    摘要:
    为评价筛选出圆白萝卜优质鲜食品种,本文以5个成都地区选育和主栽的圆白萝卜品种为对象,开展了萝卜采后13项营养(Vc、可溶性蛋白、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还原糖、干物质量、果肉和果皮纤维素)与外观品质指标(果肉和果皮色差、果肉和果皮硬度、果皮韧性)的测定与分析。通过数据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因子评价确定了5个鲜食萝卜品质核心评价指标为果肉可溶性固形物、纤维素、色差L*值、Vc和可溶性蛋白;通过层次分析确定各核心评价指标的权重分别为49.81%、26.39%、13.71%、6.09%和4.00%;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对供试品种进行了品质综合排序,优选出综合鲜食品质最优的品种为黑叶春不老。供试品种中2个常规种鲜食品质整体优于杂交种,但3个杂交种的田间丰产性更优。
    19  利用不同碳源调控椰果凝胶产品的结构和质构特性
    李昭锋,曹潇,朱杰,陈思谦,于泓鹏
    2021, 37(5):145-152.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5.0966
    [摘要](316) [HTML](285) [PDF 7.50 M](610)
    摘要:
    本文研究了四种不同碳源(葡萄糖,果糖,甘露醇和乙醇)对两株木糖驹形氏杆菌(ATCC 53582和ATCC 23767)生产的椰果凝胶产量的影响,并研究了在相同碳源浓度下,由不同碳源生产的椰果凝胶的结构和力学性能。当碳源为葡萄糖且浓度为20 g/L时,木糖驹形氏杆菌ATCC 53582的椰果凝胶产量最高(6.07 g/L)。碳源浓度为30 g/L时,葡萄糖、果糖和甘露醇分别作为碳源生产的椰果凝胶的平均纤维网孔直径(分别为0.61 μm、0.48 μm和0.57 μm)均小于乙醇为碳源生产的椰果凝胶(1.06 μm);在相同椰果凝胶高度(0.50 mm)下它们的储能模量(分别为210 kPa、230 kPa和170 kPa)均大于碳源为乙醇生产的椰果凝胶(17 kPa);拉伸测试中,它们的杨氏模量(分别为3.54 MPa、6.49 MPa和5.49 MPa)也均大于碳源为乙醇生产的椰果凝胶(1.62 MPa)。
    20  猪肝油炒过程中品质变化动力学分析
    李丽丹,邓力,赵庭霞,魏瑶,李静鹏,曾雪峰
    2021, 37(5):153-159.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5.1191
    [摘要](183) [HTML](149) [PDF 27.92 M](819)
    摘要:
    油炒是中式烹饪的典型方式,采用油炒模拟装置,选择从生到熟煮猪肝的关键温度段,结合动力学方法对猪肝熟品质因子(颜色、剪切力)和过热品质因子(蒸煮损失)进行反应动力学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油炒成熟过程中猪肝的颜色、剪切力、蒸煮损失变化均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亮度L*、红度a*、白度W变化的z值分别为19.53 ℃、20.61 ℃、20.20 ℃,Ea值分别为116.67 kJ/mol、110.40 kJ/mol、112.75 kJ/mol;剪切力变化的z值为14.16 ℃,Ea值为160.77 kJ/mol;过热品质因子蒸煮损失变化的z值为30.12 ℃,Ea值为75.63 kJ/mol,大于成熟品质因子z值,满足烹饪成熟值理论提出的优化前提,证明猪肝在烹饪过程中存在优化空间,为猪肝油炒和品质优化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动力学参数。
    21  不同热处理方式下虾肉品质和蛋白质结构变化的差异
    于小番,袁亚明,叶宇,夏超,田颖,许慧卿
    2021, 37(5):160-168.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5.1009
    [摘要](263) [HTML](398) [PDF 30.81 M](674)
    摘要:
    为探讨三种常用热处理方式、加热程度对虾肉的品质影响以及蛋白质结构的变化的差异性影响,本试验以刀额新对虾为试验原料,采用蒸制、烤制和微波三种热处理方式,以测定原料第一节肌肉中心温度达到60 ℃、70 ℃、80 ℃和过热状态为加热程度,比较其水分含量、水分活度、质构特性、蛋白质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变化、蛋白质断裂情况及氧化情况的差异。结果表明,蒸制对虾肉水分、弹性及蛋白质结构的保留效果最好,其中蒸制弹性在80 ℃时最高,为4.31;蒸制对蛋白质的破坏程度最低且在加热过程中蛋白质产生了新的交联。烤制的虾肉硬度最佳,游离巯基由13.62 nmol/mg pro降至1.01 nmol/mg pro、总巯基由35.61 nmol/mg pro降至3.77 nmol/mg pro,其过热处理时蛋白质氧化程度最大。微波处理虾肉的水分含量由75.62%降至12.78%,水分活度由0.98降至0.40,其对蛋白质结构的破坏最大。三种热处理中,蒸制处理对蛋白质结构的影响最小,烤制的影响主要集中于蛋白质的氧化,微波加热对蛋白质结构的破坏最为严重。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不同热处理方式下蛋白质结构与蛋白质消化性、过敏源性的关系提供理论基础。
    22  小米粥油的制作工艺优化
    刘欣,李会品,艾志录,杨勇,姬生鑫,郑帅帅
    2021, 37(5):169-179.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5.0885
    [摘要](222) [HTML](267) [PDF 6.82 M](664)
    摘要:
    本研究以小米为原料,研究米粥油的制作工艺。以感官评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碘蓝值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浸泡时间、浸泡温度和蒸煮时间对米粥油品质的影响,确定各因素的最佳水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构建多项式回归方程模型,并通过响应面试验分析,确定了米粥油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浸泡时间41 min,浸泡温度51 ℃,蒸煮时间47 min。此条件下,米粥油的感官评分为84.80分,可溶性固形物为4.79 g/100 g,碘蓝值为0.48,与理论值接近,数据可靠。同时,该工艺条件下制作出的米粥油具有剪切稀化特性,有助于吞食困难人群的食用,也有利于工业生产中的泵送和灌注工艺。本研究为米粥油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23  壳聚糖改性沸石对蔗糖溶液中酚酸的吸附性能研究
    柳富杰,吴海玲,韦巧艳,李大成,苏龙
    2021, 37(5):180-187.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5.0932
    [摘要](178) [HTML](118) [PDF 29.75 M](731)
    摘要:
    为了降低制糖过程中蔗汁中酚类化合物的含量,本研究以壳聚糖和沸石为原料,通过共沉淀法制备壳聚糖改性沸石,研究改性前后沸石表面结构和基团的变化,考察时间、pH及酚酸初始浓度等因素对改性沸石吸附蔗糖溶液中酚酸吸附效果的影响,并对吸附动力学模型和吸附等温模型进行初步探讨。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壳聚糖改性后沸石表面更加粗糙,红外光谱显示改性后复合材料基团发生了改变,壳聚糖成功地负载到了沸石上。吸附试验结果表明壳聚糖改性可以提高沸石对酚酸的吸附能力,改性沸石对酚酸吸附的最佳pH值为8.0,吸附时间为600 min,此时酚酸吸附量达到了33.41 mg/g;酚酸初始浓度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吸附效果;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壳聚糖改性沸石对蔗糖溶液中酚酸吸附效果良好,是一种有前景的糖用澄清剂。
    24  β-环糊精辅助提取黑果腺肋花楸多酚的工艺优化
    李瑜,王周利,蔡瑞,杨逍迪,岳田利,袁亚宏,崔璐
    2021, 37(5):188-195.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5.0883
    [摘要](246) [HTML](168) [PDF 42.73 M](920)
    摘要:
    本研究以黑果腺肋花楸为原料,β-环糊精为提取介质,探究了β-环糊精辅助提取黑果腺肋花楸中多酚类物质的可行性,并对β-环糊精所提取的多酚物质进行了分析。本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β-环糊精提取的最佳浓度、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进行三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应用Design-Expert 8.0.6软件得到最佳提取条件,并对最佳提取条件的多酚类物质进行HPCL分析。结果表明:黑果腺肋花楸中多酚类物质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66 ℃、提取时间93 min、β-环糊精浓度33 g/L,在该条件下,多酚提取量为12.93 mg/g。对β-环糊精辅助提取所得黑果腺肋花楸多酚提取液进行HPLC分析,结果显示提取液中含有的多酚种类有香草酸、表儿茶素、阿魏酸、绿原酸及咖啡酸,它们的含量分别为239.80 μg/g、613.00 μg/g、17.48 μg/g、30.93 μg/g和16.11 μg/g。本研究表明β-环糊精可辅助提取黑果腺肋花楸中多酚类物质,为黑果腺肋花楸的开发与应用提供理论借鉴。
    25  藜麦皂苷的提取及其酪氨酸酶抑制活性
    李萍,罗强,金鑫,李强,蒋云,黎青,李健伟,熊川
    2021, 37(5):196-202.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5.0931
    [摘要](192) [HTML](211) [PDF 4.10 M](1058)
    摘要:
    探究藜麦“陇藜1号”籽粒中皂苷的最佳提取条件并验证其酪氨酸酶抑制活性。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探索料液比,乙醇浓度及超声时间对藜麦皂苷提取得率的影响。构建L-多巴诱导的B16细胞模型,测定藜麦皂苷对细胞活性及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最终通过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探索藜麦皂苷影响酪氨酸酶活性的作用通路。结果显示:藜麦皂苷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40,70%浓度的乙醇下超声60 min,得率为17.85 mg/g。当藜麦皂苷的浓度低于200 μg/mL时,其对B16细胞无显著抑制作用,但能显著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和黑色素的形成,200 μg/mL藜麦皂苷处理B16细胞72 h,黑色素相对含量降至73.85%,酪氨酸酶活性降至53.31%。藜麦皂苷通过抑制小眼畸型相关转录因子(MITF)及酪氨酸酶(TYR)蛋白表达来抑制黑色素形成。藜麦皂苷可以作为一种具有美白活性的组分在化妆品或药品中应用。
    26  低共熔溶剂提取桂花黄酮的工艺优化
    都宏霞,缪领珍,胡梓恒,严忠杰
    2021, 37(5):203-211.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5.1003
    [摘要](308) [HTML](211) [PDF 41.08 M](764)
    摘要:
    为了探索一种高效、环保的桂花黄酮提取方法,本文设计并制备了6种低共熔溶剂,通过比较醇提、冻融、超声波及微波四种技术,确定了超声波辅助-低共熔溶剂的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液料比、摩尔比、含水量、超声功率以及超声时间对桂花黄酮提取量的影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一步优化。结果表明:桂花黄酮最优提取工艺为超声波辅助-三元低共熔溶剂提取(氯化胆碱/山梨醇/1,2-丙二醇);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60:1 (mL/g),氯化胆碱:山梨醇:1,2-丙二醇=2:1:4,含水量62 mol,超声波功率150 W,超声时间16 min,在此条件下提取量达到了10.06 mg/g,比传统醇提法提高了8.93 mg/g,证实超声波辅助-绿色低共熔溶剂技术提取桂花黄酮的高效性。实验结果与响应面模型预测值接近,证实模型的有效性。本研究为低共熔溶剂在天然产物绿色提取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
    27  红心猕猴桃发酵液的工艺优化及其风味分析
    张龙飞,刘潇潇,马娟,李文静,甘钰培,陈梦颖,陈大卫,顾瑞霞,肖丽霞
    2021, 37(5):212-219.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5.0853
    [摘要](205) [HTML](119) [PDF 17.55 M](979)
    摘要:
    以感官评价与活菌数为检测指标,筛选出具有一定耐酸、耐胆盐能力且适宜发酵红心猕猴桃的乳酸菌。通过单因素与正交实验,确定红心猕猴桃发酵液的发酵工艺条件并通过GC-MS对发酵前后的红心猕猴桃发酵液进行风味物质分析。结果表明:筛选所得的植物乳杆菌11与154号菌按照3%的接菌量,菌株比例为1:1,加糖量为6%,料水比为2:1,发酵时间为22 h,此条件下感官评价分93.34分,酸度为97.47 °T、pH值分别为4.14、活菌数分别为2.21×109 CFU/mL。发酵前后挥发性物质种类显著升高,由70种丰富成107种,其中酯类与酸类变化尤为大,由原来的酯类11种、酸类4种增加为18种和17种。综合以上指标,该工艺条件下的猕猴桃发酵液活菌数高,风味物质丰富,酸甜可口。
    28  基于电子舌快速检测冷藏双斑东方鲀的新鲜度
    贾哲,陈晓婷,潘南,蔡水淋,张怡,刘智禹
    2021, 37(5):220-229.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5.0994
    [摘要](264) [HTML](289) [PDF 91.23 M](700)
    摘要:
    为研究双斑东方鲀在冷藏过程中滋味物质的变化规律,并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冷藏双斑东方鲀的鲜度的方法,本文通过对不同冷藏期(0 ℃和4 ℃)双斑东方鲀的滋味物质进行测定分析,并以菌落总数(TVC)的测定结果为鱼肉新鲜度的判别标准,电子舌传感器响应值为因变量,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LSR)和多元线性回归(MLR)法建立能够用于区分不同冷藏期双斑东方鲀新鲜度的TVC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PLSR和MLR模型都能对不同冷藏时期鱼肉的新鲜度进行预测,其中MLR模型的拟合度较高,0 ℃和4 ℃组TVC预测模型的训练集(Rc2)分别为0.98和0.99,预测集的决定系数(Rv2)为0.97和0.99,训练集的均方根误差(RMSEV)为0.40和0.08,预测及的均方根误差(RMSEP)为0.44和0.08;外部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测试集的正确率为100%,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以上结果表明电子舌技术可做为双斑东方鲀在冷藏过程中新鲜度的快速检测方法。
    29  梅州金柚食用后期的苦味来源分析
    钟永辉,刘智慧,钟玉鸣,马路凯,柳建良,刘袆帆,王琴,吴晖,赖富饶,肖更生
    2021, 37(5):230-236.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5.0063
    [摘要](224) [HTML](229) [PDF 66.40 M](751)
    摘要:
    金柚美味可口,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金柚会产生苦味,严重影响其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深入探究来源,本研究以梅州金柚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究其长时间存放后的苦味来源。对其进行分级后,同步测定金柚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最大粘附力、柠檬苦素含量、诺米林含量、柚皮苷的含量,借助random forest等方法分析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金柚的可溶性固形物与感官评分呈极显著正相关(R=0.78);诺米林与感官评价呈极显著负相关(R=-0.69)、柚皮苷与感官评价呈显著负相关(R=-0.59),食用后期金柚的苦味与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密切相关。该研究可为金柚脱苦、金柚品质快速判断等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30  香梨全果果浆与果汁发酵工艺及果酒香气成分分析
    马德秀,白羽嘉,冯作山,韩海霞,黄婷婷,孔丽洁
    2021, 37(5):237-249.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5.0849
    [摘要](248) [HTML](347) [PDF 2.63 M](651)
    摘要:
    本研究以库尔勒香梨为试验原料,研究了EC118、KI、KD三种酵母在全果果浆与果汁发酵过程中发酵醪的基本理化指标,且对香梨果实与6种处理果酒的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三种酵母在全果果浆与果汁发酵过程中各指标总体变化趋势没有表现出处理间差异,但各指标的变化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6种果酒总酚含量为244.62~296.91 mg/L,全果果浆发酵果酒总酚含量高于果汁发酵果酒;EC118、KI、KD全果果浆与果汁发酵果酒香气种类分别为25、30、28、22、23、24,共有香气14种,主要包括醇类、酯类和酸类等,三种酵母中KI、KD酵母发酵产香气能力较优,所得果酒酸度适宜、酒精度高,色泽澄清透亮,全果发酵总酚含量、香气种类均高于果汁发酵,KI酵母香气成分最多,且KI全果果浆发酵果酒总酚含量最高,所以选择KI全果果浆为香梨果酒的最佳菌种及发酵原料。
    31  HS-SPME-GC-MS分析山楂及其制品的挥发性成分
    刘天琪,江汉美,李书帆
    2021, 37(5):250-255.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5.1026
    [摘要](220) [HTML](307) [PDF 7.03 M](817)
    摘要:
    对山楂及其制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和比较。使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与气质联用技术(GC-MS)相结合来分析鉴定山楂、炒山楂和焦山楂的挥发成分,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共检测出76种成分,鉴定出72种成分,从山楂中检测出34个峰,鉴定出29个成分,占挥发性成分的98.35%;从炒山楂中检测出41个峰,鉴定出33个成分,占挥发性成分的97.15%;从焦山楂中检测出48个峰,鉴定出36个成分,占挥发性成分的84.78%。三者的共有挥发性成分有5种,但共有成分的含量有所不同。并且,3种剂型的PCA综合得分具有较大的差异,生山楂和炒山楂挥发性成分的综合得分较高,其次为焦山楂。山楂的挥发性成分组成和含量经过炮制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中炒山楂的药用价值较大。
    32  基于CRISPR-Cas13的单增李斯特菌RNA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曾红棱,张婷,邓锐杰,任尧,贾利蓉
    2021, 37(5):256-261.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5.0113
    [摘要](280) [HTML](246) [PDF 1.37 M](872)
    摘要:
    为实现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的快速检测,本研究构建了一种基于CRISPR-Cas系统和Broccoli适配体的RNA均相检测技术。利用Cas 13与crRNA锚定序列结合形成识别元件crRNA-Cas13复合物,靶标RNA存在时可激活Cas 13的非特异性RNase活性,并利用点亮型RNA适配体Broccoli作为信号探针,监测crRNA此-Cas13的活化状态。荧光值的变化与单增李斯特菌浓度存在线性关系,利用来检测单增李斯特菌。本研究所构建的检测可在30 min内完成对于单增李斯特菌的的识别与检测,检出限为148 CFU/mL,对细菌具有良好的检测特异性,可区分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蜡样芽孢杆菌。在牛奶模型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加标回收率为95.15%~97.99%。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灵敏度、特异性,可直接靶向检测致病菌RNA,无需逆转录、PCR扩增和核酸标记,简化了实验流程,对于实现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现场检测及生物安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33  市售干海参中非法添加的蔗糖和无机成分的X射线衍射质量控制
    路大勇,项太平
    2021, 37(5):262-270.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5.0906
    [摘要](253) [HTML](126) [PDF 92.16 M](775)
    摘要:
    粉末X射线衍射(PXRD)是一种简单快捷的无损检测技术,该技术罕有海参及其非法添加剂的检测应用。本研究建立一种干海参中非法添加糖分的PXRD鉴定方法。对随机采购的8种市售干海参刺参(呈甄干海参、棒棰岛干海参、辽刺参、精品海参、俄罗斯海参、野生海参、财神岛干海参、长生岛干海参),获得PXRD谱及特征标记峰。运用有机分子晶体的PXRD谱模拟方法,鉴定糖分来源及其含量。结果表明:海参体壁没有任何种类的有机分子晶体,海参沙嘴主要成分为具有菱方结构的碳酸镁钙(Mg0.1Ca0.9CO3),人为掺入的蔗糖能够在干海参中结晶,形成能被PXRD技术探测的系列衍射峰。辽刺参中掺有糖分,被鉴定为蔗糖,其含量达4.45 g/100 g;呈甄干海参、棒棰岛干海参、辽刺参、精品海参、俄罗斯海参、野生海参、财神岛干海参、长生岛干海参中盐分含量分别为:3.62 g/100 g、4.40 g/100 g、3.55 g/100 g、2.87 g/100 g、1.60 g/100 g、15.56 g/100 g、2.35 g/100 g、3.90 g/100 g;呈甄干海参、棒棰岛干海参、精品海参、俄罗斯海参、野生海参、财神岛干海参、长生岛干海参中含沙量分别为:2.12 g/100 g、0.62 g/100 g、0.14 g/100 g、0.22 g/100 g、0.38 g/100 g、0.85 g/100 g、0.90 g/100 g。因此,PXRD技术适合于市售干海参糖分和盐分的质量控制。
    34  超声波辅助衍生-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克氏原鳌虾中的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
    朱晓玲,刘杰,江丰,韩智,刘迪,范志勇,张莉,王会霞
    2021, 37(5):271-278.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5.0985
    [摘要](226) [HTML](208) [PDF 39.55 M](795)
    摘要:
    建立了克氏原鳌虾样品中4种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检测的超声波辅助衍生-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试验对比了超声波辅助衍生和恒温振荡衍生的效果,优化了色谱质谱条件以及定性定量离子对,确定了最佳试验条件。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4种硝基呋喃类代谢物在0.5~50.0 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0.99,方法检出限为0.5 μg/kg,在3个不同质量浓度的添加水平下,4种代谢物的平均回收率在93.3%~104.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10%。采用实际样品对本文所建立的方法和国家标准检验方法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所测得的样品含量偏差较小,小于4.78%,本方法相较于国标方法更为简便快速,能显著缩短样品前处理时间,提高检测效率,在日常检测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势,可为后续开展进一步的基础研究奠定基础。
    35  微生物数码显微培养计数系统在固体粉末样品检测中的应用
    廖燮恒,赵海锋
    2021, 37(5):279-286.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5.0516
    [摘要](208) [HTML](339) [PDF 77.30 M](733)
    摘要:
    本文研究了微生物数码显微培养计数系统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的菌落判定和计数能力。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假丝酵母菌和巴西曲霉四种微生物为测试菌株探讨了传统目测计数方法和仪器计数方法的一致性,并分析了当样品有杂质时对仪器读数的影响。结果显示仪器读数和目视读数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R2=0.85~0.99,p<0.05),该仪器在微生物生长过程中能够实现实时监测,当菌落总数超标时能及时起到预警作用,且仪器能显示出培养皿上各点的三维图像,仪器读数结合人工判断,能较好地区分菌落和杂质,接种回收率在105%~155%之间。在实际固体粉末测试样品中应用,结果显示仪器读数和目视读数接近,一致性比例为94%,且仪器读数更为敏感。因此,微生物数码显微培养计数系统可以很好的应用于食品、药品和化妆品中菌落总数的快速准确定量检测。
    36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不同来源原料乳中的细菌特征
    周继福,王娉,郭佳,赵晓美,陈颖
    2021, 37(5):287-295.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5.1006
    [摘要](307) [HTML](225) [PDF 77.80 M](855)
    摘要:
    本文采用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北京、河北、内蒙古、天津四地区不同季节原料乳样品中的细菌多样性并对其进行功能预测。收集四地区不同季节原料乳样品23份,提取基因组DNA后使用IlluminaMiSeq测序平台对细菌16S rRNA的V3-V4“可变区”进行测序,结合数据库对原料乳中微生物群落分布、相对丰度和细菌功能基因代谢途径进行分析。原料乳中的细菌可分为33门732属,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为主要菌门,平均相对丰度占微生物总数的99.37%。优势菌属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平均相对丰度之和为60.55%。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原料乳微生物群落的结构组成和相对丰度存在差异,且假单胞菌属和气单胞菌属的相对丰度在不同季节原料乳中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氨基酸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和膜运输为原料乳细菌主要的代谢途径。
    37  基于GA-BP神经网络玉露香梨可溶性固形物高光谱技术检测
    葛春靖,张淑娟,孙海霞
    2021, 37(5):296-302.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5.0911
    [摘要](241) [HTML](126) [PDF 41.31 M](764)
    摘要:
    为了提高玉露香梨可溶性固形物的检测精度,本研究提出了一种优化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的玉露香梨SSC预测方法。使用高光谱成像仪采集玉露香梨表面的光谱信息,对剔除异常样本的光谱数据进行不同预处理,以确定最优的预处理方法。采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优化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重和阈值,建立玉露香梨SSC的GA-BP、BP、PLSR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中值滤波(median filter,MF)预处理后的结果最好。在同一训练样本下,所建GA-BP模型性能最佳,建模集决定系数(Rc2)为0.98,均方根误差(RMSEC)为0.19;预测集决定系数(Rp2)为0.86,均方根误差(RMSEP)为0.43,剩余预测偏差(RPD)为2.45;在此基础上,采用不同数量的样本训练GA-BP网络,样本数为300时,建立的GA-BP模型的Rc2为0.99,RMSEC为0.22;Rp2为0.98,RMSEP为0.20。因此,采用GA-BP神经网络结合高光谱技术可快速、准确的检测玉露香梨可溶性固形物,当训练样本达到一定数量时,可进一步提升模型的预测精度,为基于BP神经网络检测玉露香梨SSC提供了理论基础。
    38  便携式近红外茶叶品质快速检测仪设计与试验
    李文萃,周新奇,范起业,王家鹏,郑启伟,唐小林
    2021, 37(5):303-309.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5.0961
    [摘要](268) [HTML](165) [PDF 59.45 M](859)
    摘要:
    为满足行业对茶叶品质成分检测设备的便携化、小型化以及快速化的迫切需求,自主研发出便携式近红外茶叶品质快速检测仪。文章系统介绍了该检测仪的整机结构与工作原理、主要部件设计和配套分析软件。收集全国13个不同产茶区不同等级的绿茶样品252个,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分别建立绿茶中的水分、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和水浸出物含量的快速检测模型,并对模型预测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游离氨基酸模型的定标标准偏差(SEC)和内部交互验证标准偏差(SECV)最小,分别是0.26、0.30,定标相关系数(RC)为0.92,模型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的线性回归系数为0.84。咖啡碱模型的SEC值和SECV值分别是0.36、0.38,RC为0.93,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的线性回归系数为0.87。茶多酚和咖啡碱模型外部验证的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的绝对偏差在0.50%以内。本研究结果为便携式近红外茶叶品质快速检测仪的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39  广西北部湾鲜活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的膳食暴露风险评估
    田甜,巫剑,文金华,曾祥林
    2021, 37(5):310-318.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5.0997
    [摘要](177) [HTML](294) [PDF 7.22 M](615)
    摘要:
    为探明广西居民膳食北部湾水产品摄入氯霉素暴露风险的大小。本研究监测了2018~2020年广西北部湾地区水产品中氯霉素的残留量,分析氯霉素残留与北部湾地区水产品种类的相关性,采用暴露边界比(margin of exposure,MOE)方法对膳食水产品摄入氯霉素的暴露风险进行简单点评估和概率评估。结果表明,氯霉素总检出率为2.69%,卡方检验表明氯霉素的检出率与水产品种类极显著相关,贝类中氯霉素检出率为13.33%,而鱼类中淡水鱼检出率仅有0.24%,海水鱼中均未检出。简单点评估和概率评估结果表明,膳食北部湾水产品摄入氯霉素的日暴露量极低,但中端以上暴露人群MOE<10000,有一定的健康风险;在各百分位数处膳食贝类的日暴露量比其他几类水产品高1个数量级。广西居民54.7%的人群可能存在因膳食北部湾水产品摄入氯霉素的健康风险。贝类中氯霉素的含量对居民膳食北部湾水产品摄入氯霉素的日暴露量影响最大(r=0.99),是关键敏感因子。所以中端以上暴露量人群应注意控制贝类的消费量,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广西北部湾地区贝类中氯霉素残留量的监测。
    40  基于石墨烯构建的电化学传感器测定抗坏血酸
    王春艳,周健,汤洪波,李秋月,周晓燕
    2021, 37(5):319-324.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5.0968
    [摘要](189) [HTML](194) [PDF 40.98 M](934)
    摘要:
    制备石墨烯修饰电极建立电化学方法实现对抗坏血酸的测定。采用电化学还原技术,通过一步电沉积制备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ERGO/GCE),并用循环伏安法研究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A)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石墨烯修饰电极较裸玻碳电极对抗坏血酸有显著的电催化效果。在pH=6.5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AA在-0.4 V~0.8 V扫描电位范围内有1个不可逆的氧化峰出现。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AA的浓度在1.7×10-3 mol/L~2×10-5 mol/L范围内与其氧化峰电流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1,最低检出限为9×10-6 mol/L(S/N=3)。探究了修饰电极的稳定性、抗干扰性,结果表明电极稳定性良好,抗干扰能力较强。用此修饰电极对橙汁中的AA含量进行检测,加标回收率在97.95%~98.68%之间。用本文建立的电化学方法可用于橙汁中AA的测定,结果比较满意。
    41  凝胶型菌落总数测试片的研制
    王杰伟,吴艳辉,孙万东,何艳玲
    2021, 37(5):325-331.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5.0949
    [摘要](159) [HTML](196) [PDF 37.51 M](925)
    摘要:
    本文以脑心浸液(BHI)肉汤为营养组分,以黄原胶与卡拉胶两种冷水可溶凝胶作为复合凝胶,研制出可应用于食品微生物菌落总数检测的凝胶型测试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测试片培养基附加组分最优添加组合,并试验了两种凝胶不同复配比例对理化及微生物结果的影响,最终确定测试片培养基组分为BHI 38.5 g/L,TTC 0.008 g/L,SAP 0.05 g/L,丙酮酸钠2.0 g/L,且黄原胶与卡拉胶比例为8:2时,测试片达到最优性能。本文研制的菌落总数测试片,与国标平板计数方法相比,两种方法线性相关性达到0.99以上,测试片检出限可达2 CFU/mL,灵敏度达到100%;与行业主流产品3M Petrifilm菌落总数测试片相比,定量结果无明显差异,R2达到0.99。本文所研制的凝胶型菌落总数测试片可应用于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检测。
    42  马铃薯粉品质特性研究进展
    王丽,李淑荣,句荣辉,王辉,汪慧华,贾红亮,潘妍,田文静
    2021, 37(5):332-337.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5.0917
    [摘要](252) [HTML](305) [PDF 10.74 M](940)
    摘要:
    马铃薯粉营养丰富,是主粮产品的良好原料,以马铃薯粉为原料开发了面条、面包、馒头等产品,改善了产品的感官品质。本文以马铃薯粉为分析对象,综述了马铃薯粉的蛋白质、脂类、淀粉等基本化学组成特征;分析了马铃薯粉的质量密度、pH值、膨胀性和持水性、持油性等物理特性;阐述了马铃薯粉的流变学特性、黏度特性、热力学特性和微观结构特性等加工品质;剖析了马铃薯基本化学组成、物理特性及加工品质特性间的相关关系;展望了马铃薯粉未来的发展方向。

    主编:李琳教授

    创刊:现代食品科技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9078

    国内统一刊号:CN 44-1620/TS

    国内邮发代号:46-349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