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1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重视广东省食品安全的现状与发展
    李锦生,张霞,李琳
    2010, 26(1):1-4.
    [摘要](59) [HTML](0) [PDF 306.11 K](181)
    摘要:
    广东省是我国食品工业的大省,食品工业是广东省传统三大支柱产业之一,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全省未来的社会稳定与可持续发展。本文从积极推进广东省食品安全领域科学发展的角度出发,在客观分析广东省近年来食品安全现状的基础上,着重从四个方面阐述科学重视广东省食品安全的主要方向。
    2  基于代谢流分析的L-组氨酸产生菌定向选育
    杜建涛,魏伟,徐庆阳,谢希贤,陈宁
    2010, 26(1):5-8.
    [摘要](84) [HTML](0) [PDF 10.17 M](340)
    摘要:
    基于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代谢网络和L-组氨酸合成代谢流分析,对L-组氨酸产生菌谷氨酸棒杆菌TQ2223(Phe-,Tyr-,8-AGr,SGr,CINr)进行多次硫酸二乙酯(DES)定向诱变,依次赋予其6-MPr、5-MTr、2-TAr和L-Hisase-(L-组氨酸酶缺陷)遗传标记后得到突变株TL1106(5-MTr,SGr,5-FTr,8-AGr,6-MPr,2-TAr,Hisase-)。经验证突变株TL1106可在10%葡萄糖的发酵培养基上积累L-组氨酸6.0 g/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2.5倍。结果表明:通过赋予目的遗传标记而改变代谢流分布,能够促进L-组氨酸的合成与积累。
    3  外源脂肪酶在毕氏酵母表面展示及发酵过程分析
    张溪,韩双艳,苏国栋,郑穗平,林影
    2010, 26(1):9-13.
    [摘要](50) [HTML](0) [PDF 17.39 M](285)
    摘要:
    分别考察基于絮凝素和凝集素2种不同展示系统,展示有外源脂肪酶CALB(Candida Antarctica lipase B)的重组展示酵母的展示酶活、上清酶活,发现毕赤酵母作为宿主在外源脂肪酶展示过程会分泌目的蛋白至上清中,引起“外泄”,进一步通过重组展示酵母外源蛋白鉴定、外源蛋白去糖基化、发酵过程中蛋白变化趋势观察,表明基于絮凝素系统的非共价锚定是引起展示过程中蛋白外泄比例过高的主要原因,研究为实现脂肪酶在毕赤酵母细胞的高效展示进而提高展示酶的催化效率提供了理论指导。
    4  采用激光光散射技术研究转谷氨酰胺酶催化的β-乳球蛋白交联反应
    刘付,王昌盛,唐传核
    2010, 26(1):14-17.
    [摘要](67) [HTML](0) [PDF 10.64 M](263)
    摘要:
    采用体积排阻色谱(SEC)联合多角度激光光散射法(MALLS)技术研究了由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MTGase)诱导的β-乳球蛋白的体外交联反应。结果表明,在20 mM二硫苏糖醇(DTT)的存在时,用MTGase处理大约11 h,会逐渐形成高分子量的高聚物或寡聚体,同时β-乳球蛋白会由二聚体向单体转变。在DTT不存在时,同样有这种转变。上述结果表明,MTGase处理可作为一种很有潜力的技术,可于调控许多球蛋白的热稳定性。
    5  鱿鱼肝脏鱼油成分及其体外抗氧化性的研究
    刘安军,朱晓芳,郑捷,石清
    2010, 26(1):18-21.
    [摘要](97) [HTML](0) [PDF 11.70 M](291)
    摘要:
    以鱿鱼肝脏为原料提取鱼油,确定了直接水提法提取鱿鱼肝脏鱼油的加水量。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了鱿鱼肝脏鱼油中脂肪酸的组成,并对鱼油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分别进行了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作用、过氧化氢清除能力以及脂质过氧化抑制作用的测定。另外对鱿鱼肝脏鱼油进行了薄层分析及全波长扫描,确定了其中含有虾青素。为鱿鱼肝脏在食品、药品和饲料方面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6  温度对传统鱼露发酵后期品质的影响
    晁岱秀,曾庆孝,黄紫燕
    2010, 26(1):22-27.
    [摘要](68) [HTML](0) [PDF 19.59 M](289)
    摘要:
    利用保温方法促进传统发酵后期鱼露的熟化,分析保温过程中的总可溶性氮(TSN)、氨基酸态氮(AA-N)、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pH值、细菌总数的变化情况,利用顶空进样法(HS)结合GC-MS法和感官分析法研究保温过程中鱼露风味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保温法可促进鱼露熟化,其TSN、AA-N含量随保温温度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TVB-N含量、pH值、细菌总数变化较小,描述性定量感官分析表明传统鱼露发酵后期保温能显著性改善鱼露风味,60 ℃保温后鱼露风味整体可接受性较好。顶空进样法结合GC-MS分析认为经60 ℃保温8 d后鱼露中特征香味的挥发性酸、2-甲基丙醛、2-甲基丁醛、二甲基三硫等含量有显著性增加。2年鱼露60 ℃保温8 d后风味物质的种类及含量达到3年鱼露水平。
    7  Rhizopus oryzae产酸性蛋白酶条件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李理,钟晓敏
    2010, 26(1):28-33.
    [摘要](100) [HTML](0) [PDF 19.14 M](412)
    摘要:
    本文以少孢根霉(Rhizopus oligosporus)为对照研究了豆豉中的一个分离菌株米根霉(Rhizopus oryzae)产生酸性蛋白酶的条件及所产蛋白酶的性质,结果表明这个菌株的产酶条件和蛋白酶的性质与少孢根霉相比有相似性但也存在一些差异:米根霉在水分含量57%~59%、pH 2.5~3.0的酸性介质中、28~31 ℃下培养36 h时产酸性蛋白酶能力最强,所分泌的蛋白酶系在pH 4.0和pH 6.0附近有最强的催化活性,在pH 3.0~6.0的范围内有较好的稳定性,催化反应的最适作用温度为50 ℃,它的温度稳定性很差,在50 ℃保温30 min已完全失活;少孢根霉在水分含量52%~55%、pH 2.5~3.0的酸性介质中、31 ℃下培养48 h时产酸性蛋白酶能力最强,在35 ℃条件下培养36 h也能产生较高的酶活力,少孢根霉分泌的蛋白酶系在pH 3.0和pH 6.0附近有最强的催化活性,在pH 4.0~6.0范围内很稳定,催化反应的最适作用温度可达55~60 ℃,但它的温度稳定性较差,在50 ℃保温30 min,酶活力损失达到90%,保温120 min酶几乎完全失活。
    8  短乳杆菌生产γ-氨基丁酸培养基的优化
    冯宇,高年发,张颖,潘超强,宋磊
    2010, 26(1):34-37.
    [摘要](72) [HTML](0) [PDF 2.98 M](217)
    摘要:
    γ-氨基丁酸(GABA)也称氨酪酸,是一种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它参与多种代谢活动,具有很高的生理活性。本实验采用单因素、正交设计和SAS响应面分析的方法对以MRS为基础的GABA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确定了葡萄糖为最适碳源,黄豆粉和玉米浆为混合氮源,并确定了葡萄糖、黄豆粉和玉米浆的最佳发酵培养基添加量,使GABA产量达到了27.12 g/L,比原始培养基的14.03 g/L提高了93.30%。
    9  添加荞麦多肽粉对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黎金,张国权
    2010, 26(1):38-42.
    [摘要](71) [HTML](0) [PDF 252.75 K](170)
    摘要:
    将不同水解条件下得到的荞麦多肽粉按不同浓度梯度分别添加到强筋和弱筋面粉中,探讨荞麦多肽粉对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不同量荞麦多肽粉的面团,吸水率均随荞麦多肽粉添加量的增加而不断降低,当超过8%添加量后,吸水率受到的影响较小;面筋的含量随着荞麦多肽粉添加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随荞麦多肽粉添加量的增加均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弱化度呈上升趋势,评价值也呈现一直增加的趋势。从拉伸特性来看,随着荞麦多肽粉添加量的增加,面团的延伸性变好,拉伸阻力在高浓度添加量的情况下比原面粉大,拉伸能量则呈现一直增加的趋势。总体而言,添加荞麦蛋白粉及其多肽粉对面团粉质及拉伸特性均具有促进作用。
    10  超抗原SEA对C57BL/6荷瘤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检测及肿瘤坏死因子的分析
    陈自辉,孙嘉琳,张云,王雪,冯艳敏,张洪娜
    2010, 26(1):43-45.
    [摘要](72) [HTML](0) [PDF 340.91 K](190)
    摘要:
    通过在C57BL/6小鼠腋下注射S180肉瘤细胞,隔日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葡萄球菌肠毒素A(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A,SEA)(实验组),九日后解剖小鼠测量抑瘤率和脾指数,并通过ELISA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NF-α。解剖后测量发现实验组小鼠瘤重较对照组轻,分别为(0.52±0.10)g和(1.02±0.11)g(p<0.05);两组的脾指数分别为15.9和4.8;同时发现实验组脾脏和血清中TNF-α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因此认为超抗原SEA可以有效提高小鼠的免疫能力,从而更高效的杀伤癌细胞。
    11  蒲公英抑菌提取液氯仿萃取部位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研究
    黄景怡,钟振声
    2010, 26(1):46-48.
    [摘要](70) [HTML](0) [PDF 2.36 M](207)
    摘要:
    以咖啡酸作为对照物,构建蒲公英抑菌提取液氯仿萃取部位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本实验方法采用HPLC方法:Diamonsil C18(5 μm,4.6 mm×250 mm)色谱柱,流动相采用乙腈-水-10%乙酸溶液三相系统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7 mL/min,检测波长323 nm,柱温37 ℃。指纹图谱得到12个共有色谱峰,并可根据这些色谱峰来控制蒲公英抑菌提取液的质量。
    12  茶橘片对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梅雪婷,罗小菊,许东晖
    2010, 26(1):49-51.
    [摘要](60) [HTML](0) [PDF 186.64 K](178)
    摘要:
    本论文通过建立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动物模型,考察了沙田柚皮和茶叶提取物的配伍制备茶橘片对急慢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50%乙醇(0.01 mL/g)灌胃小鼠,每天给予两次,共10 d,可成功建立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茶橘片(100、300、900 mg/kg)剂量能显著降低血清TG含量,减少肝组织MDA的生成,提高GSH-ST的活性,呈剂量依赖关系(p<0.001)。采用酒精灌胃(50%乙醇,4 g/kg),喂养高脂饲料,腹腔注射微量CCl4(25% CCl4-花生油溶液,0.1 mL/kg)的方法八周可成功建立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模型。与模型组比较,茶橘片(70 mg/kg、210 mg/kg、630 mg/kg)可显著降低血清ALT水平,增加血清ALB含量,减少肝组织MDA及CHO的生成,增加SOD的活性, 呈剂量依赖关系(p<0.001)。茶橘片由于富含天然黄酮类活性物质能够减轻酒精对脂肪代谢的影响,对急慢性酒精性肝损伤起保护作用。
    13  绿茶饮料浓缩物缓解体力疲劳实验研究
    喻颖杰,丁彩翠,李旭,时光一郎,林哲史,邹圣山,陈世忠
    2010, 26(1):52-54.
    [摘要](75) [HTML](0) [PDF 188.41 K](177)
    摘要:
    目的:探讨绿茶饮料浓缩物缓解小鼠体力疲劳的作用。方法:240只清洁级雄性昆明小白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以经口灌胃方式给予蒸馏水(对照组)、不同剂量绿茶饮料浓缩物[133 mg/(kgbw),665 mg/(kgbw),1995 mg/(kgbw)],每日1次,连续45 d,进行负重游泳实验,测定血乳酸、血清尿素及肝糖原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低、中剂量能够增加小鼠负重游泳时间(p<0.01);低剂量组可降低游泳后即刻的血乳酸水平(p<0.05),各剂量组均能降低游泳后20 min的血乳酸水平(p<0.05);中剂量组能够增加小鼠肝糖原储备(p<0.05);各剂量组血清尿素水平没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绿茶饮料浓缩物具有缓解小鼠体力疲劳的作用,以中剂量作用最强。
    14  清净方法对甘蔗糖蜜组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王湘茹,于淑娟
    2010, 26(1):55-58.
    [摘要](63) [HTML](0) [PDF 5.50 M](304)
    摘要:
    通过分析检测清净处理后糖蜜的组分、抗氧化能力(采用DPPH法)和金属还原能力(采用普鲁士蓝法)的变化,考察了不同清净方法对甘蔗糖蜜组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糖蜜经6倍质量水稀释后,采用聚丙烯酰胺(添加磷酸作为辅助澄清剂)进行絮凝,然后离心并进行酸解,其所得的甘蔗糖蜜的还原糖含量最高,糖蜜的抗氧化能力和金属还原能力的损失很小。
    15  枇杷叶提取物抑菌作用研究
    肖新生,林倩英
    2010, 26(1):59-62.
    [摘要](104) [HTML](0) [PDF 260.11 K](216)
    摘要:
    该研究采用滤纸片法探讨了枇杷叶水提取物、乙醇提取物、正己烷提取物对三种食品中常见污染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性。同时还采用梯度稀释法测定各提取物对这三种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三种提取物对三种试验菌均有抑制作用。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最好,其次是水提取物,最后是正己烷提取物。乙醇提取物的浓度在0.1 g/mL时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大肠杆菌11.8 mm,金黄色葡萄球菌13 mm,枯草芽孢杆菌11 mm。乙醇提取物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大肠杆菌0.1 mg/mL,金黄色葡萄球菌0.01 mg/mL,枯草芽孢杆菌10 mg/mL。
    16  电渗析前后糖蜜抗氧化活性变化
    冯红伟,扶雄
    2010, 26(1):63-65.
    [摘要](55) [HTML](0) [PDF 10.82 M](291)
    摘要:
    用清除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方法对糖蜜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DPPH反应体系吸光度值测定波长为517.0 nm,以浓度为47.32 mg/L(1.2×10-4mol/L)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50%时糖蜜浓度值(即IC50值)为评价指标,未经电渗析处理的糖蜜IC50值为0.3752 mg/mL,电渗析处理后糖蜜IC50值为0.2884mg/mL,进而了解到糖蜜电渗析过程对其抗氧化能力影响较小。
    17  热风干燥应用于对虾加工废弃物制造水解蛋白粉的研究
    曹环,周爱梅,朱翠文,冯仕苏,杨公明
    2010, 26(1):66-70.
    [摘要](68) [HTML](0) [PDF 12.37 M](319)
    摘要:
    以南美白对虾加工废弃物(虾头、虾壳)为原料,通过酶水解蛋白粉后采用热风干燥工艺制备水解蛋白粉,重点研究了干燥温度、助干剂添加量(虾固形物与玉米淀粉比例)、物料厚度对水解蛋白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热风干燥的温度为90 ℃、虾固形物与玉米淀粉比例为1.5:1、物料厚度为0.6 cm时,所得到的水解蛋白粉品质最好,表现在水分含量低、色泽好、虾香味浓郁,其水份含量为2.75%、氨基酸态氮含量为3.61%。
    18  溪黄草常压回流提取物与减压回流提取物抗氧化性的比较
    温玲蓉,林恋竹,赵谋明
    2010, 26(1):71-75.
    [摘要](55) [HTML](0) [PDF 4.69 M](298)
    摘要:
    本文对比了常压回流提取法与减压提取法得到的溪黄草不同溶剂提取物总酚,黄酮,单宁提取率及抗氧化性强弱。实验结果表明:溪黄草提取物抗氧化性及总酚、黄酮、单宁提取率均受提取溶剂极性影响。在相同溶剂提取条件下,溪黄草提取物抗氧化性及总酚、黄酮、单宁提取率均受不同提取方法影响。常压回流提取物的抗氧化性高于减压回流提取物的抗氧化性。溪黄草中除总酚、黄酮、单宁外,还有其他物质会对抗氧化性有贡献。料液比的恒定及提取溶剂的选择是溪黄草有效成分提取的关键所在。高温不仅不会破坏溪黄草有效成分,还能增强有效成分的溶出。
    19  糖浆气浮工艺条件的研究
    何凤仪,李汴生,李锦生
    2010, 26(1):76-80.
    [摘要](50) [HTML](0) [PDF 16.98 M](283)
    摘要:
    研究了糖浆气浮工艺中磷酸加入量、预灰pH值、硫熏强度、硫熏中和pH值等因素对糖浆脱色率和气浮效果的影响,并对几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研究,确定了最佳气浮工艺条件的组合方案,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是磷酸加入量为800 mg/kg,预灰pH 7.5,硫熏强度12 ml,硫熏中和pH 8.5。
    20  马铃薯莜麦面饼干的工艺研究
    刘波,袁利鹏,郭亚林
    2010, 26(1):81-84.
    [摘要](69) [HTML](0) [PDF 234.57 K](176)
    摘要:
    对以马铃薯,莜麦面和小麦面为主要原料加工制作新型复合饼干进行了研究。确定了产品的最佳工艺配方为:马铃薯泥占20%,莜麦面占28%,小麦面占12%,植物油占8%,白砂糖占16.7%,蛋黄占8%,小苏打占0.5%,食盐0.6%,全脂奶粉占1.2%,水占5% g。远红外烘烤参数为:上火180 ℃,下火150 ℃,15 min。产品感官性状良好,兼具马铃薯和莜麦的营养保健功能。
    21  响应面法优化罗非鱼肉内源酶酶解工艺
    刘石生,林志锋,周国英,徐献兵
    2010, 26(1):85-88.
    [摘要](73) [HTML](0) [PDF 15.30 M](318)
    摘要:
    为促进罗非鱼加工下脚料的利用,用响应面方法研究了pH值、时间、温度三条件对内源酶酶解罗非鱼肉蛋白的影响,建立了拟合良好的回归方程。最优水解条件为温度58.0 ℃,pH 7.49,时间5.83 h,水解度最大值为7.4689%。
    22  超临界CO2萃取玉米油中的共轭亚油酸的研究
    马永强,孟洁,那治国,韩春然,张帅
    2010, 26(1):89-91.
    [摘要](73) [HTML](0) [PDF 11.55 M](302)
    摘要:
    对超临界CO2萃取玉米油中的共轭亚油酸(CLA)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萃取最佳条件为: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50 ℃、萃取时间2 h。此时共轭亚油酸的含量为0.85 mg/mL。
    23  姬松茸保健酒的制备
    李瑛,吕嘉枥,王丽红
    2010, 26(1):92-94.
    [摘要](105) [HTML](0) [PDF 325.44 K](182)
    摘要:
    本文以姬松茸菌丝体的深层发酵液为原料,研究了姬松茸保健酒的制备工艺。先将姬松茸菌丝体进行深层发酵、分离,并对分离后菌丝进行超声破碎30 min,然后重新将菌丝体加入到分离后的发酵液中并添加193 g/L庶糖进行发酵,其发酵参数为:酒精发酵酵母接种量为1.5%,发酵温度为26 ℃,后酵时间为6 d。此工艺下制得的保健酒的酒精度为8~9 °,粗多糖含量大于3.00%,总酸度为0.5 g/L,酒质柔顺爽口,具有姬松茸独特的香气。
    24  东坡肉软罐头的杀菌工艺优化
    张丽红
    2010, 26(1):95-97.
    [摘要](83) [HTML](0) [PDF 244.38 K](194)
    摘要:
    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进行试验,以杀菌效果及产品感官质量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建立东坡肉软罐头二次杀菌的工艺。结果表明东坡肉软罐头的二次杀菌最佳工艺参数:100 ℃×40 s+118 ℃×60 s。
    25  酒曲中生香酵母的分离鉴定与产酯工艺优化
    周世水,熊建春
    2010, 26(1):98-99.
    [摘要](65) [HTML](0) [PDF 176.16 K](174)
    摘要:
    用添加30 U/mL硫酸链霉素抑制霉菌方法从酒曲中富集和筛选出具有典型酵母菌落特征的菌株,通过鉴定实验确定为生香酵母。选取其中10株进行发酵,比较它们发酵酒的酒精度、总酸和总酯,筛选出酒精度和总酯含量最高的菌株是Y2-7。通过发酵条件优化和小试,得到蒸馏酒60%(v/v)中总酯含量达2.1 g/L,酒液酯香明显。
    26  大豆多肽运动饮料的研制
    陈菽,乐超银,刘海军,邵伟
    2010, 26(1):100-101.
    [摘要](59) [HTML](0) [PDF 193.26 K](149)
    摘要:
    对大豆多肽运动饮料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其配方为:大豆多肽1.0%,蔗糖5.0%,蜂蜜3.0%,Vc为0.83%,苹果酸为0.83%,柠檬酸为0.83%,羧甲基纤维素为0.10%、西柚浓缩汁(糖度为30.0~38.0 Brix,果肉纤维为6.0%~8.0%)1.0%、食盐0.8%。以此配方制作的运动饮料,其感官、口感和外观甚佳。
    27  分子模拟技术在小分子免疫检测方法研究中的应用
    王伟华,雷红涛,孙远明
    2010, 26(1):102-108.
    [摘要](58) [HTML](0) [PDF 27.24 M](340)
    摘要:
    量子力学法、分子力学法、蒙特卡洛法和分子动力学法是4种常用的分子模拟技术。本文重点综述了分子模拟技术在小分子免疫检测方法研究中的应用,分子模拟技术能够更好地研究抗原抗体反应中的分子间作用力,促进抗原抗体反应识别机制研究的深入进行,能够解释抗体的交叉反应率,从而能应用于提高抗体宽谱性提高的研究。
    28  红花油茶的主要成分分析
    罗佳,周建平,谭惠元
    2010, 26(1):109-113.
    [摘要](70) [HTML](0) [PDF 7.14 M](327)
    摘要:
    本文以普通油茶为参考,主要分析了红花油茶果的果皮、茶籽壳、茶籽仁的主要化学成分、脂肪酸组成,并对其两种茶籽仁的细胞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风干红花油茶籽仁中的粗脂肪含量为63.3%,粗蛋白质含量为8.8%,茶皂素含量为13.34%,其中粗脂肪含量比普通茶籽仁高出15%以上。风干后的红花油茶籽壳中主要化学成分为粗纤维,含量达到78.4%。通过气相色谱法分析,红花油茶籽油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4.83%。
    29  GC-MS方法分析从化石中提取的沉香精油成份
    余以刚,何秋彤,吴晖
    2010, 26(1):114-116.
    [摘要](75) [HTML](0) [PDF 1.73 M](219)
    摘要:
    建立了一种采用GC-MS方法快速检测从沉香化石中所提取的精油化学成份。鉴定了其中47个组份,这种方法适合于在沉香精油生产过程中控制产品质量。
    3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猪肉中的呈味核苷酸
    温泉,吴轶
    2010, 26(1):117-119.
    [摘要](96) [HTML](0) [PDF 15.03 M](257)
    摘要:
    本文建立了猪肉中呈味核苷酸肌苷酸和鸟苷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以甲醇-0.05 mol/L磷酸二氢钠水溶液为流动相,用ZOBAX-NH2色谱柱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检测波长为260 nm。该方法线性范围为1.00~100 μg/mL,变异系数为0.5%~3%,加标平均回收率为85%以上,方法准确可靠,精密度较高。
    31  广州秋季市售生蚝微生物污染状况调查
    蔡俊鹏,孙丽滢
    2010, 26(1):120-121.
    [摘要](76) [HTML](0) [PDF 157.08 K](170)
    摘要:
    目的是了解广州秋季市售生蚝微生物污染状况。按照GB/T 4789-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对样品进行微生物检测,结果发现秋季市售生蚝的微生物污染状况比较严重,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指标均出现严重超标,超标率分别达到68%和78%,即使在温度偏低的11月份超标现象仍较严重。所检样品中,弧菌超标更为严重,3个月弧菌的检出率则高达90%。结论是广州市售生蚝的微生物污染状况严重,建议消费者不要生食或使用未煮熟的生蚝。

    主编:李琳教授

    创刊:现代食品科技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9078

    国内统一刊号:CN 44-1620/TS

    国内邮发代号:46-349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