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第23卷第12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软骨多糖治愈的S180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初步研究
    刘安军,刘爽,曹东旭,袁博,王维君,阎妍
    2007, 23(12):1-4.
    [摘要](93) [HTML](0) [PDF 11.61 M](271)
    摘要:
    目的:研究软骨多糖治愈的S180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及灭活S180细胞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其免疫机制。方法:用MTT法测定软骨多糖治愈的S180腹水瘤小鼠的血清、脾细胞及胸腺细胞对S180细胞和MCF-7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影响,并以灭活的S180细胞对健康小鼠免疫,观察其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软骨多糖治愈的S180荷瘤小鼠的血清、脾细胞及胸腺细胞对肿瘤生长均有一定抑制效果。其中在不含胎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基培养下,治愈小鼠10%的血清对S180细胞和MCF-7乳腺癌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64.09%、73.48%,而其20%血清对两种肿瘤细胞的抑制率则分别为88.70%、96.80%。结论:软骨多糖治愈的S180荷瘤小鼠对肿瘤有一定的免疫能力。
    2  盐度及其调节方式对眼点拟微球藻的生长和EPA积累的影响
    吴瑞珊,魏东
    2007, 23(12):5-8.
    [摘要](83) [HTML](0) [PDF 1.83 M](260)
    摘要:
    本文研究了盐度对海产眼点拟微球藻的生长和EPA积累的影响,同时比较了天然海水、粗海盐和NaCl三种物质在调节培养基盐度、影响藻细胞生长和EPA积累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盐度处于14.5‰33.5‰之间对EPA的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对细胞比生长速率的影响更为显著。藻细胞生长和EPA积累的最适盐度范围在27.0‰29.0‰。用NaCl实现海水中的盐度不能有效促进细胞的生长和EPA积累,而用粗海盐实现海水中的盐度能发挥与海水基本相同的作用。
    3  低钠盐饮食对血压调控相关基因局部网络影响的初步研究
    张治洲,王秀锦,常丽君,韩潇,刘安军
    2007, 23(12):9-12.
    [摘要](62) [HTML](0) [PDF 5.48 M](254)
    摘要:
    目的:调查食用低钠盐饮食对血压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的影响。方法:确定正常组和疾病组两组测试人群各3人,食用低钠盐两个月。抽提测试人群食用低钠盐前后外周血中的总RNA,经反转录应用22 K Human Genome Array芯片分析基因表达差异。结果:在利用基因芯片监测的150个高血压候选基因中,正常组和疾病组人群的部分基因表达都有差异(比值大于2为表达升高,小于0.5为表达降低)。在疾病组测试人群中ADA、NPRB基因3人共同表达降低,正常组和疾病组SLC8A1基因都表达升高。结论:根据本实验观测,通过减少钠盐的摄入, 离子通道和转运通路等方面对应的局部基因网络状态发生改变,为低钠盐成为降压非药物治疗的有力补充在基因表达层面上提供了证据。
    4  柜外环境对立式冷藏陈列柜食品温度影响的研究
    薛牡丹,吕彦力,石海军,袁培,王生软
    2007, 23(12):13-14.
    [摘要](60) [HTML](0) [PDF 225.98 K](143)
    摘要:
    本文研究了环境温度、湿度及灯光照度相互之间对立式敞开式冷藏陈列柜食品温度的影响,以期为降低食品冷藏温度和提高冷藏食品的品质提供依据。实验发现立式敞开式冷藏陈列柜柜外环境温度、湿度以及灯光辐射对柜内食品温度的影响很大。随着柜外环境温度、湿度的升高,柜内食品的温度逐渐升高;随着柜外灯光照射强度的增加,柜内食品温度也逐渐升高,且当灯光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增加少量的灯光都会对食品温度产生较大的影响,即降低环境温湿度及灯光照度有利于降低柜内食品温度,能较好保持好冷藏食品的品质,并且在较低湿度下运行,可以节省陈列柜能耗。
    5  壳低聚糖Cr(Ⅲ)离子配合物的制备及其结构表征
    许牡丹,王晓燕
    2007, 23(12):15-18.
    [摘要](59) [HTML](0) [PDF 474.27 K](218)
    摘要:
    本试验用壳低聚糖与铬(Ⅲ)离子配合生成壳低聚糖铬(Ⅲ)离子配合物,研究pH值、温度、底物浓度、时间对结合率的影响。并对其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红外、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壳低聚糖与铬(Ⅲ)能形成稳定的配合物,其配位的基团是-NH2基。铬离子的结合率高达25.04%。
    6  新疆马铃薯种薯综合保鲜技术的研究
    葛亮,杨清香,潘锋,童军茂
    2007, 23(12):19-22.
    [摘要](59) [HTML](0) [PDF 4.82 M](223)
    摘要:
    对新疆马铃薯种薯进行了贮藏研究,确定了最佳贮藏条件,并对贮藏过程中的干物质、淀粉、还原糖、蛋白质和Vc含量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最佳贮藏条件是低温3~5 ℃+套袋处理,在此条件下贮藏的马铃薯失重率、腐烂率和发芽率均最低。贮藏过程中还原糖含量的变化始终遵循着淀粉-还原糖-淀粉的可逆动态平衡;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马铃薯Vc含量逐渐降低;蛋白质、干物质含量变化不明显;淀粉含量呈先下降,到了末期有所回升的趋势。
    7  大蒜浸提液对肉制品中亚硝酸盐清除作用的研究
    朱凤妹,杜彬,沈莉,赵晓慧
    2007, 23(12):23-25.
    [摘要](70) [HTML](0) [PDF 229.79 K](170)
    摘要:
    研究了大蒜浸提液对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清除作用,采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大蒜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并研究了影响该清除率的因素。结果表明,80 ℃水浴10 min,物料比1∶2(m/m)的大蒜浸提液在pH为4.0的反应液中反应20 min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最大。将研究结果用于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清除,作用效果显著。
    8  KI和I2对红提葡萄贮藏过程中SO2伤害的防止效果研究
    孙金旭
    2007, 23(12):26-27.
    [摘要](69) [HTML](0) [PDF 197.68 K](147)
    摘要:
    本文考察了KI和I2对红提葡萄贮藏过程中SO2伤害的防止的效果,研究发现分别在采前喷淋KI、I2或其混合物不会削弱SO2的防腐效果,其中I2可增强了它的防腐效果,但会削弱SO2的抗菌效果;KI可增强SO2的防褐变效果。
    9  富硒处理对绿豆GSH-Px活性及GSH含量的影响
    吴小勇,张延杰,陈铿铿,陈启镌
    2007, 23(12):28-30.
    [摘要](122) [HTML](0) [PDF 4.78 M](356)
    摘要: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最早是在动物体内发现的一种含硒酶,近年来在许多植物中也发现了该酶的存在,并发现适当浓度的外源硒能提高GSH-Px的活性。本文以绿豆为实验材料,用NaSe2O3作为硒源,对绿豆进行富硒处理,研究适当浓度的NaSe2O3对绿豆GSH-Px活性及绿豆中谷胱甘肽(GSH)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富硒处理可以促进绿豆GSH-Px的合成;无论是浸泡过程还是萌芽阶段,经富硒处理的绿豆其GSH-Px的活性都比对照样高;特别是在富硒处理5 h后,绿豆GSH-Px活性显著增加,比对照提高了59.38%;而绿豆中GSH的含量则是先下降,后升高。
    10  超声辅助提取中药射干中鸢尾类物质的研究
    段丽红,郑必胜,郭祀远
    2007, 23(12):31-32.
    [摘要](86) [HTML](0) [PDF 2.38 M](247)
    摘要:
    目的:优选超声辅助提取中草药射干中活性成分鸢尾类物质的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超声时间和超声功率对提取效率的影响,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鸢尾类物质含量。结论:在实验条件下,用功率为180 W的45 kHz超声波强化提取过程,70%乙醇与射干的液固比(mL/g)为9:1,每次回流提取60 min,可得最佳的提取效果。
    11  大豆分离蛋白膜最佳成膜条件研究
    罗丽娟,熊犍
    2007, 23(12):33-36.
    [摘要](59) [HTML](0) [PDF 249.09 K](180)
    摘要:
    本论文采用湿法工艺制备可食性大豆分离蛋白膜(SPI膜),通过L9(34)正交实验,考察了SPI浓度,甘油浓度,pH和温度四个因素对SPI膜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SPI浓度为5.0%(m/m),甘油浓度为2.0%(m/m),pH为10,温度为90 ℃时得到的膜综合性能最佳。
    12  古尼虫草菌丝体维生素E的初步分析
    朱振元,刘年,詹伟,陈熙,刘安军
    2007, 23(12):37-39.
    [摘要](53) [HTML](0) [PDF 5.39 M](288)
    摘要:
    古尼虫草与传统名贵中药冬虫夏草类似,具有多种活性物质及广泛的药理作用,是一种重要的虫草属真菌。分别用30%、50%、80%乙醇溶液和乙酸乙酯作为提取液,从古尼虫草菌丝体中提取维生素E,并用乙酸乙酯萃取的方法进行初步分离,硅胶薄层层析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粗产物中的维生素E。结果表明,提取物质的总量与提取液的乙醇含量有关,提取液的有机溶剂比例越高,提取到维生素E量越高,但提取的维生素E的纯度越低。初步确定乙酸乙酯为提取虫草维生素E的最适溶剂。
    13  茶籽油的超临界CO2萃取
    郭华,罗军武,周建平
    2007, 23(12):40-43.
    [摘要](61) [HTML](0) [PDF 299.75 K](188)
    摘要:
    本文介绍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在提取茶籽油中的应用,并分析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原料颗粒度、萃取时间对茶籽油的提取率和产物品质的影响。确定了较佳的工艺条件,为茶籽油的批量生产提供了依据。
    14  鱼头糖脂的提取及初步分析
    刘安军,刘娟娟,曹东旭,王玥玮
    2007, 23(12):44-46.
    [摘要](54) [HTML](0) [PDF 3.89 M](238)
    摘要:
    以鲤鱼头为原料,用氯仿、甲醇方法提取糖脂。以粗脂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对粗脂的提取条件进行优选,然后用硅胶柱层析对提取的粗脂进行分离纯化。同时对得到的糖脂进行薄层色谱分析,选择最优展开剂与显色剂。结果表明鱼头粗脂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15,温度为28 ℃,搅拌时间24 h。最优展开剂为:氯仿:甲醇:冰乙酸:水=100:20:12:5;最优显色剂为碘蒸气。
    15  甜杨桃中总黄酮提取最佳工艺的研究
    晏全,刘卫兵,朱秋燕
    2007, 23(12):47-50.
    [摘要](57) [HTML](0) [PDF 6.60 M](274)
    摘要:
    本文通过利用甲醇浸提、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了从甜杨桃中提取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提取时间为3 h,料液比为1:80,提取温度为70 ℃。总黄酮提取效率最好。
    16  灵芝真菌液体发酵培养基优化研究
    孙金旭,朱会霞,王敏,魏淑珍,王倩
    2007, 23(12):51-53.
    [摘要](73) [HTML](0) [PDF 1.93 M](256)
    摘要:
    对灵芝真菌的发酵培养条件进行研究,选取了7种培养基成分进行研究,通过L18(37)正交试验确定出灵芝真菌的最佳发酵培养组(g/L)合为:葡萄糖30,玉米粉50,黄豆粉10,酵母膏1,KH2PO4 0.7,MgSO4•7H2O 0.1,VB1 0.02,pH 6.0。
    17  椰壳活性炭脱色蔗糖溶液的研究
    李瑞,陈华,夏秋瑜,赵松林,李枚秋
    2007, 23(12):54-55.
    [摘要](96) [HTML](0) [PDF 5.61 M](271)
    摘要:
    对蔗糖溶液进行了脱色效果的研究,并在420 nm波长下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的吸光度,筛选出适宜的脱色条件。试验表明,椰壳活性炭对蔗糖溶液的最佳脱色条件为:椰壳活性炭用量1.5%,溶液pH 3.5,脱色温度70 ℃,脱色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蔗糖溶液的脱色率可达81.01%。
    18  鼠李糖脂高产菌株的亚硝基胍诱变选育研究
    黄洁,浦跃武
    2007, 23(12):56-58.
    [摘要](82) [HTML](0) [PDF 2.06 M](217)
    摘要:
    采用亚硝基胍辅以鼠李糖对铜绿假单胞菌MIG1.46菌株进行诱变,结合蓝色凝胶平板、油平板和发酵培养测定的选育方法,获得了鼠李糖脂产量达21.270 g/L且遗传性质稳定的菌株,产量比原菌株提高361.0%。
    19  冬瓜汁乳酸发酵饮料的工艺研究
    邓开野,许成钿
    2007, 23(12):59-62.
    [摘要](74) [HTML](0) [PDF 448.15 K](219)
    摘要:
    筛选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经过驯化,选用冬瓜汁为原料进行发酵制备冬瓜汁乳酸发酵饮料。确定了冬瓜乳酸发酵的工艺条件,即乳糖添加量1.0%,接种量5%,发酵温度39 ℃,发酵时间24 h。白砂糖为甜味剂,添加量为7%,发酵后制品的杀菌温度90 ℃,杀菌时间15 min。
    20  国内外食品安全信息预报预警系统的建设现状
    晏绍庆,康俊生,秦玉青,李雪花
    2007, 23(12):63-66.
    [摘要](69) [HTML](0) [PDF 17.16 M](254)
    摘要:
    食品安全关系着民生大计,本文系统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食品安全监测及预警系统的建设情况,提出了完善我国食品安全信息预报预警系统的路径。
    21  超声波/臭氧降解有机磷农药的研究进展
    肖海燕,黄思涵,丘泰球,范晓丹
    2007, 23(12):67-70.
    [摘要](66) [HTML](0) [PDF 391.03 K](226)
    摘要:
    有机磷农药降解技术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介绍了超声/臭氧技术降解有机磷农药的基本物理化学机理以及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讨论了有机磷农药超声/臭氧降解的研究成果,分析了今后有机磷农药降解新的研究方向。
    22  论食品实验室管理标准化
    谌瑜
    2007, 23(12):71-74.
    [摘要](90) [HTML](0) [PDF 13.65 M](307)
    摘要:
    本文根据国家标准、规范对实验室标准化的要求,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食品实验室管理标准化的建议和理由,旨在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增强实验室间检测结果的可比性。
    2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乳中唾液酸含量
    冯君,李宏基,韩立强,李卫华,李平,杨国宇
    2007, 23(12):75-76.
    [摘要](85) [HTML](0) [PDF 283.83 K](188)
    摘要:
    利用酸水解法把乳中的唾液酸释放出来,以邻苯二氨盐酸盐(10 mg/mL)为衍生化试剂,在80 ℃水浴锅中衍生40 min,采用Symmetry C18柱(250 mm×4.6 mm,5 m);流动相为1.0%的四氢呋喃水溶液(含0.2%磷酸)-乙腈(92:8);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5 ℃;紫外检测波长230 nm。结果表明,唾液酸在10~320 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5.7%。本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等特点,可准确测定乳中唾液酸含量。
    24  禽畜皮和鱼鳞的基本成分及氨基酸组成分析
    高建华,宁正祥
    2007, 23(12):77-79.
    [摘要](78) [HTML](0) [PDF 163.00 K](153)
    摘要:
    本研究分析了部分禽畜皮、鱼鳞的基本成分及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禽畜皮和鱼鳞均富含18种氨基酸和羟脯氨基酸,且氨基酸组成相似,禽畜皮、鱼鳞可作为胶原蛋白的新来源。
    25  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分析口香糖中戊二醛的残留量
    王妙飞,郭新东,杜志峰,吴玉銮,王永华,张水华
    2007, 23(12):80-82.
    [摘要](128) [HTML](0) [PDF 5.84 M](309)
    摘要:
    建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口香糖中灭菌剂戊二醛残留量的方法。样品萃取液与2,4-二硝基苯肼反应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外标法定量。该方法快速、准确,在0.2~5.0 mg/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为r2=0.9995,平均回收率达到77.2%~83.9%,相对标准偏差为4.95%~6.22%,最低检测浓度为0.2 mg/L。
    26  气相色谱法测定大米中马拉硫磷的残留
    肖青,陈树
    2007, 23(12):83-84.
    [摘要](62) [HTML](0) [PDF 3.26 M](200)
    摘要:
    本文提出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来测定大米中马拉硫磷的残留。在选定的气相色谱前提条件下,马拉硫磷的最低检出限为0.004 mg/kg,平均回收率为97.2%;在浓度0.01 g/mL~1.00 g/mL,线形相关系数为0.998。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快速、简单、准确、灵敏度高的特点,能够达到国标检测方法的要求。
    27  喷雾干燥法制取油脂微胶囊技术研究进展
    姚翾,陶宁萍,王锡昌
    2007, 23(12):85-89.
    [摘要](78) [HTML](0) [PDF 5.39 M](262)
    摘要:
    油脂微胶囊现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本文简要介绍了油脂微胶囊技术,概述了喷雾干燥法的生产工艺,总结了近年来喷雾干燥技术的发展和创新状况,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28  生物技术应用于现代卷烟工业研究进展
    饶国华,沈光林,温东奇,赵谋明
    2007, 23(12):90-94.
    [摘要](81) [HTML](0) [PDF 312.39 K](160)
    摘要:
    生物技术广泛应用于现代卷烟工业,不仅可提高烟草原料的质量,而且还可降低卷烟对人体的危害,对现代卷烟工业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本文综述了生物技术应用于烟草陈化发酵、改善原料、处理烟梗与烟草薄片、生产烟用香精及生物滤棒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29  食品毒理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王彦波,韩剑众
    2007, 23(12):95-97.
    [摘要](69) [HTML](0) [PDF 196.22 K](189)
    摘要:
    食品毒理学的快速发展要求对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不断探索和完善,以适应食品质量安全学科发展的整体模式规划。本文结合多年来对食品毒理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经验,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考核方式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心得阐述,旨在为素质型和创新新世纪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个理想的教学环境和成长平台。
    30  《微生物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综合性实验的设计与探讨
    李新社,陆步诗,王放银
    2007, 23(12):98-100.
    [摘要](51) [HTML](0) [PDF 171.61 K](145)
    摘要:
    《微生物学》是一门应用性和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要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关键是要不断深化实验教学改革。综合性实验的开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主编:李琳教授

    创刊:现代食品科技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9078

    国内统一刊号:CN 44-1620/TS

    国内邮发代号:46-349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