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39卷第10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丽江山荆子表儿茶素抗辣木叶蛋白过敏作用
    彭君,樊莹润,吴正豪,李泽林,艾媛媛,付晓萍,宋爽,范江平
    2023, 39(10):1-8.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3.10.1223
    [摘要](267) [HTML](512) [PDF 32.89 M](803)
    摘要:
    为探讨丽江山荆子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抗辣木叶粗蛋白(Moringa oleifera leaf protein,MOpA)诱导的过敏作用,利用小鼠进行食物过敏反应试验,观察小鼠的过敏症状,测定其体质量、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检测小鼠血清中组胺(Histamine,HIS)、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IL-4)、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质量浓度。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观察小鼠空肠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用MOpA激发后,MC组小鼠脾脏指数显著高于NC组(P<0.01),胸腺指数相较于EC组差异明显(P<0.05);EC组相较于MC组小鼠血清中的HIS含量降低了3.99×103 ng/L(P<0.01),TNF-α含量升高了97.33×103 pg/L(P<0.01),IL-4含量降低了6.22×103 pg/L(P<0.05);HE染色发现,MC组出现肠绒毛断裂及萎缩现象;EC组病理现象不明显。EC能够通过保护肠道黏膜屏障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炎症来改善MOpA诱导的过敏小鼠的症状。该研究表明MOpA和卵清蛋白、牛乳蛋白和花生蛋白等过敏原一样具有潜在的致敏性;EC可能是一种有效的食物来源的免疫调节剂,用于治疗食物过敏。
    2  红参浓缩液对小鼠的抗氧化、免疫调节及降血糖作用
    王喆,朴美子,张志强,陈铁军
    2023, 39(10):9-16.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3.10.1436
    [摘要](270) [HTML](298) [PDF 792.44 K](437)
    摘要:
    该研究通过建立衰老小鼠模型和II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对比不同剂量的红参浓缩液对小鼠体内抗氧化、免疫及降血糖活性影响。实验发现:与模型组相比,红参浓缩液给药组显著降低丙二醛含量(MDA)、空腹血糖(FBG)和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血糖曲线下面积(AUC)并且显著提高羟自由基清除率(•OH)、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和免疫球蛋白G(Ig G)、免疫球蛋白M(Ig M)、白细胞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FN-γ)含量(P<0.05),明显改善脾脏损害。以上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红参浓缩液可以延缓衰老、提高衰老模型小鼠的免疫力,增强II型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葡萄糖耐受力,具有降血糖的效果。
    3  碳酸钙复合胶囊的增强骨密度功能作用及安全性评价
    张裕,孙连冰,赵璠,伊扬磊
    2023, 39(10):17-24.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3.10.1283
    [摘要](175) [HTML](407) [PDF 34.17 M](469)
    摘要:
    该研究旨在评价一种碳酸钙复合胶囊(Calcium Carbonate Compound Capsule,Ca-CC)增强骨密度功能作用和安全性。经口给予60只雌性大鼠低(0.18 g/kg•bw)、中(0.35 g/kg•bw)、高(1.05 g/kg•bw)三个剂量的Ca-CC 90 d的干预。通过测定雌性大鼠生长发育指标、股骨骨密度、骨钙含量在评估增强骨密度功能作用。结果显示:高剂量组Ca-CC(1.05 g/kg•bw)增强大鼠的股骨远心端、股骨中心骨密度分别为7.39%(P<0.05)、8.29%(P<0.01),增强骨钙含量为29.70%(P<0.01)。通过给予昆明种小鼠20.00 g/kg•bw剂量的Ca-CC进行安全性评价。在受试剂量范围内,Ca-CC无诱发菌株突变、精子畸变、解剖及组织学检查异常等现象。在30 d观察期,以0.88、1.75、3.50 g/kg•bw为剂量的低、中、高三个剂量组中,Ca-CC对试验小鼠各项生理指标均无影响。以上结果表明,Ca-CC具有增强骨密度功能作用且安全性良好。
    4  灰树花子实体多糖的结构特性分析及提高小鼠的运动耐力
    权树琳,张班,徐瑞豪,王慧慧
    2023, 39(10):25-34.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3.10.1336
    [摘要](171) [HTML](506) [PDF 2.86 M](431)
    摘要:
    探究灰树花子实体多糖(GFP)的结构特性,同时考察其对小鼠运动耐力的影响,为后续灰树花多糖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通过超声波、水提醇沉法获得灰树花粗多糖,采用DE-52纤维素柱和Sephadex G-100进行分离纯化,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多糖的形貌特征,高效凝胶渗透色谱分析多糖的分子量,红外光谱分析多糖糖苷键构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多糖的单糖组成。构建小鼠力竭游泳和转棒疲劳实验模型,通过测定小鼠体内肝糖原(Hepatic Glycogen,HG)、肌糖原(Muscle Glycogen,MG)及血清生化指标,考察多糖对小鼠运动耐力的作用。结果表明,GFP纯化后分离得到3个多糖组分,GFP-A1的占比最大,得率为62.98%,其重均分子量为18 374 u,异头碳为α构型,由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岩藻糖组成,摩尔比为1:10.52:11.38:18.67。小鼠的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CK组相比,GFP-A1低、中、高剂量组的小鼠力竭游泳时间和转棒疲劳时间均显著提高(P<0.05),HG、MG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同样显著增加(P<0.05),血乳酸(Blood Lactic Acid,BLA)、血尿素氮(Blood Urea Ntrogen,BUN)、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则显著降低(P<0.05),表明GFP-A1可以显著提高小鼠的运动耐力,且呈剂量依赖关系。结果表明,从灰树花子实体中提取的GFP-A1具有明显提高小鼠运动耐力的作用,该研究为灰树花多糖在运动食品领域上的开发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5  茯苓多糖对营养性肥胖幼鼠的降脂和肠道菌群调节作用
    韦伟,轩妍,黄晓燕
    2023, 39(10):35-43.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3.10.1312
    [摘要](164) [HTML](269) [PDF 74.12 M](511)
    摘要:
    该研究探讨了茯苓多糖对高脂饲料喂养的营养性肥胖幼鼠的降脂及肠道菌群调节作用。将幼鼠(3周龄)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茯苓多糖低、中、高剂量组(50、100、200 mg/kg),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其他各组均给予高脂饲料喂养构建营养性肥胖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给予茯苓多糖灌胃,1次/d,4周后进行检测。结果显示,200 mg/kg茯苓多糖干预可显著减轻营养性肥胖大鼠体质量(16.31%)及肝脏中脂肪堆积(P<0.05),降低脂肪系数(59.88%)、Lee’s指数(13.10%)及血清中TC(45.17%)、TG(45.76%)、和LDL-C(57.14%)水平,提高HDL-C(56.16%)水平,同时提高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93.33%)、拟杆菌属(Bacteroides)(159.26%)、萨特氏菌属(Sutterella)(88.70%)相对丰度及肠道菌群多样性(P<0.05),降低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比值(67.01%)及摩根氏菌属(Morganella)相对丰度(37.37%),然而茯苓多糖对营养性肥胖大鼠日均摄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因此,茯苓多糖可通过降低血脂、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和增加肠道菌群多样性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营养性肥胖。
    6  金枪鱼蛋白肽产品的特征性成分及其抗疲劳活性
    李西婷,张明振,乔乐克,江晓路,王鹏,张京良
    2023, 39(10):44-50.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3.10.1280
    [摘要](174) [HTML](288) [PDF 13.65 M](432)
    摘要:
    该研究以金枪鱼碎肉为原料制备蛋白肽,并对其特征性成分、体外抗氧化活性及体内抗疲劳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金枪鱼蛋白肽蛋白质含量90.11%,钙含量213 mg/100 g。呈味核苷酸及电子舌结果表明金枪鱼蛋白肽主要滋味为鲜味,且GMP对金枪鱼蛋白肽的鲜味贡献较大。电子鼻结果表明其风味成分主要为氮氧化合物、无机硫化物、甲烷等短链烷烃类化合物、有机硫化物、醇醚醛酮类化合物。体外抗氧化结果显示金枪鱼蛋白肽ABTS+和DPPH自由基清除的IC50分别为0.52 mg/mL和4.32 mg/mL,表明金枪鱼蛋白肽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抗疲劳结果显示中剂量组金枪鱼蛋白肽可以显著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P<0.01),显著降低血清尿素氮(P<0.05)和乳酸(P<0.01)含量,表明金枪鱼蛋白肽具有良好的体内抗疲劳活性。该研究利用金枪鱼碎肉制备具有独特风味和抗氧化、抗疲劳活性的优质金枪鱼蛋白肽,为金枪鱼碎肉高值化利用提供研究基础。
    7  基于Nrf2和NLRP3探讨辣木籽提取物对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
    李晨雯,柏珺,赵力,杨思昱,罗雅俊,张青碧
    2023, 39(10):51-58.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3.10.1492
    [摘要](129) [HTML](237) [PDF 81.21 M](458)
    摘要:
    该研究探讨了辣木籽提取物通过调控核转录NF-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Crythroid-related Factor 2,Nrf2)和核苷酸结合寡聚化合物结构域样受体3(NACHT-LRR-PYD-containing Proteins 3 Inflammasome,NLRP3)通路减轻小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通过酒精液体饲料建立慢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干预组在酒精液体饲料喂养的同时用不同浓度辣木籽提取物灌胃,检测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含量,观察小鼠肝脏病理学改变,检测Nrf2、HO-1、NLRP3和Caspase-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在辣木籽提取物的作用下,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血清的AST和ALT最高分别下降至71.68 U/L、46.84 U/L(P<0.05),炎症因子IL-18及IL-1β含量下降;肝脏中GSH及SOD含量升高,MDA含量减少,Nrf2及HO-1表达升高,NLRP3及Caspase-1表达降低。提示辣木籽提取物通过Nrf2/HO-1和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起到抗氧化及抑制炎症作用,从而减轻小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
    8  低分子量硫酸软骨素体外酵解特征及其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
    田伟功,王琳琳,杜茜茜,王立龙,艾春青,闫春红,宋爽
    2023, 39(10):59-68.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3.10.1341
    [摘要](166) [HTML](153) [PDF 48.46 M](478)
    摘要:
    硫酸软骨素(Chondroitin sulfate,CS)具有调节肠道微生物的作用,但不同分子量对其益生活性的影响鲜有报道。该研究比较了硫酸软骨素(80 ku)及其光催化降解产物(Low Molecular Weight Chondroitin Sulfate,LWCS,4 ku)体外酵解特征及其对肠道代谢物的影响。通过化学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高通量测序等方法测定了不同时间发酵液中pH值、CS和LWCS含量、还原糖含量、短链脂肪酸浓度以及肠道微生物的变化。结果显示,在发酵48 h内,CS、LWCS以及还原糖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说明肠道微生物能够降解利用硫酸软骨素及其降解产物。且降解后的硫酸软骨素更显著地增加了拟杆菌门和副杆菌属等有益菌的丰度(P<0.05),更明显的抑制了潜在致病菌型埃希氏-志贺氏菌属(P<0.05)。此外,LWCS发酵能维持24 h的酸性环境,并产生更多的乙酸、丙酸和总短链脂肪酸(分别增加1.15、1.03和1.09倍)。以上结果表明,光催化降解后的硫酸软骨素具有更强的肠道益生作用,该研究为硫酸软骨素的开发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9  不同紫薯馒头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及感官品质比较
    李会品,范超奇,宋淼,谷懿潇,唐凝,索标,贾志莹,艾志录
    2023, 39(10):69-78.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3.10.1425
    [摘要](134) [HTML](279) [PDF 15.52 M](436)
    摘要:
    该研究采用8种紫薯粉,对比了其制备紫薯面团的pH值、可滴定酸度(Titratable Acidity,TTA)值与发酵能力,分析了8种紫薯馒头活性成分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抗氧化活性以及感官品质的差异,阐明了紫薯馒头活性成分与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和抗氧化活性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筛选出一种能制备具有潜在降尿酸功能紫薯馒头的紫薯粉。结果表明,济黑一号紫薯馒头总黄酮和总花色苷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活性与还原力分别为195.70 mg RE/100 g、2.16 mg C3G/100 g、11.93 μmol AE/100 g、29.07 mmol TE/100 g和2.69 mmol VE/100 g,均显著高于其它7种紫薯馒头(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总黄酮和总花色苷是造成不同紫薯馒头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与抗氧化活性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济黑一号和济黑二号紫薯馒头感官评分相对较高,分别为86.56和88.22。因此,济黑一号紫薯馒头综合品质最优,济黑一号紫薯粉适用于降尿酸紫薯馒头的开发。该研究为紫薯馒头降尿酸活性的深入研究以及功能性紫薯馒头的开发与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10  格氏乳杆菌GU-G23高密度培养因子多维度优化及其验证
    廖艳婷,李锐定,黄国宏,梁晓琳,周樊,麻志泽,时凤翠,李全阳
    2023, 39(10):79-88.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3.10.1326
    [摘要](121) [HTML](142) [PDF 69.67 M](534)
    摘要:
    为提高具有益生特性格氏乳杆菌GU-G23的生物量,获取其高密度培养因子,该研究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和Plackett-Burman实验筛选出该菌株主要的生长营养因子为鱼蛋白胨、胰蛋白胨、柠檬酸三铵。以响应面实验设计组合作为机器模型训练样本,采用随机森林回归(Random Forest Regression,RFR)和径向基神经网络(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RBF)模型对其培养基配方进行预测。以决定系数(R-squared,R2)、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Deviation,MAE)、均方误差(Mean-Square Error,MSE)和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作为模型评价指标,比较认为RBF在该研究中具有更好的预测性能。随后选择RBF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结合对培养基主要成分进行了优化。最终获得该菌株培养基的优化配方为:鱼蛋白胨29.89 g/L,胰蛋白胨23.33 g/L,柠檬酸三铵4.34 g/L,蔗糖15.00 g/L,低聚果糖15.00 g/L,乙酸钠5.00 g/L磷酸氢二钾0.40 g/L,七水硫酸镁0.58 g/L,一水硫酸锰0.29 g/L,吐温-80 1.00 g/L。在此培养基条件下,所得样品活菌数达到5.21×109 CFU/mL,是未优化前的4.57倍。该研究对微生物高密度培养优化预测提供了新的方法。
    11  红江橙果皮黄酮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和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
    林海生,饶梦微,秦小明,吴清孝,章超桦,余国师,张海龙
    2023, 39(10):89-96.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3.10.1337
    [摘要](158) [HTML](213) [PDF 23.76 M](651)
    摘要:
    为进一步高值化利用红江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 cv. Hongjiang)果皮,该研究以黄酮提取量作为评价指标,采用超声辅助溶剂提取法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黄酮的提取工艺,并探讨黄酮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和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红江橙果皮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提取温度为70 ℃、提取料液比为1:5、提取时间为50 min,该条件下黄酮提取量为 82.57 mg/g,高于传统乙醇浸提法(23.56 mg/g)。红江橙果皮黄酮提取物(Citrus Sinensis Peel Flavonoids Extract,CSFE)对α-葡萄糖苷酶和胰脂肪酶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2.95 mg/mL和28.54 mg/mL;在10~50 mg/mL质量浓度范围内,CSFE对胰脂肪酶的抑制活性均呈现明显的质量浓度依赖性;其作用类型均均为混合型抑制。研究表明,红江橙果皮黄酮类提取物具有良好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和胰脂肪酶抑制活性,可为其在降血糖和减肥功能活性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12  海洋链霉菌KR结构域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薛永常,刘永亮,许佳,刘长斌
    2023, 39(10):97-103.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3.10.1348
    [摘要](122) [HTML](236) [PDF 47.74 M](434)
    摘要:
    酮还原酶(Ketoreductase,KR)是聚酮合酶(Polyketide Synthase,PKS)重要的组分,可催化β-酮基的还原,是手性药物合成的重要手段,并在聚酮化合物合成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该研究从海洋链霉菌Streptomyces sp. X-66基因组DNA扩增出一条 1 331 bp的KR结构域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Blast结果显示该序列包括了FAS KR和PKS KR两部分,核心功能区域集中于PKS KR基因部分序列;最大ORF区域拟编码333个氨基酸,理论等电点为4.80,分子式为C1500H2419N433O463S6,不稳定指数为24.85,为酸性稳定蛋白,并有较低亲水性,不含信号肽和跨膜结构,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卷曲为主,SDS-PAGE显示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70 ku。通过氨基酸多序列比对,表明蛋白KR3属于B1型KR;以蛋白KR3氨基酸序列预测并检验其三级结构模型,利用分子对接和可视化分析预测蛋白KR3与配体结合的关键残基为204Thr、206Thr和207Leu,依据相关研究分析蛋白KR3引导底物进入活性中心的结合模式与B型KR较为符合,为进一步研究KR3的功能及新型手性药物和聚酮化合物的合成提供科学依据。
    13  一株具有降生物胺能力葡萄球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
    段雨帆,钟嫒嫒,肖愈,王传花,江日初,王远亮
    2023, 39(10):104-112.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3.10.1384
    [摘要](130) [HTML](149) [PDF 52.41 M](474)
    摘要:
    近年来,发酵肉制品因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等优势而在市场中具备一定优势,但发酵肉中常存在生物胺含量超标等卫生问题,易引发了人们对其安全性的恐慌。该研究通过双层显色培养基初筛、高效液相色谱复筛的方法,再结合菌株的生物胺氧化酶活力大小与生长特性,从传统发酵肉中筛选出一株针对8种常见的生物胺均有一定降解作用的菌株aM,经16S rDNA与糖酵解试验鉴定为沃氏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warneri)。该菌株在Luria-Bertani(LB)液体培养基中37 ℃培养24 h后,对生物胺总降解率为18.78%,对苯乙胺、色胺及酪胺的降解率分别为28.56%、23.16%和22.45%。此外,还探究了aM不同环境条件下生物胺降解率的影响,发现其在温度30~40 ℃,pH值7及盐质量浓度为0%~6%时降解率最高,这为之后菌株的实际生产应用中优化发酵条件提供了思路。
    14  基于IlluminaMiSeq技术对特香型白酒中高温和高温大曲真菌群落结构解析
    王玉荣,蔡文超,田龙新,周加平,刘菊珍,郭壮
    2023, 39(10):113-118.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3.10.1342
    [摘要](110) [HTML](240) [PDF 44.73 M](453)
    摘要:
    该研究以江西省鹰潭地区特香型白酒中高温和高温大曲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真菌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曲中的真菌属以曲霉属(Aspergillus,18.40%)、干霉菌属(Xeromyces,18.16%)、根霉菌属(Rhizopus,11.33%)和横梗霉属(Lichtheimia,10.01%)等为主。多样性分析显示中高温大曲中真菌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均显著高于高温大曲(P<0.05),且两者中真菌群落的整体结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对潜在关键菌属甄别发现中高温大曲中的潜在关键菌属为Rhizopus、根毛霉属(Rhizomucor)和Lichtheimia,高温大曲中的潜在关键菌属为假丝酵母属(Candida)、嗜磷脂菌属(Hyphopichia)和干霉菌属,差异分析进一步表明Rhizopus、Lichtheimia、Candida和Xeromyces在两者中存在显著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中高温和高温大曲中真菌属的网络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且高温大曲中真菌群落的稳定性较高。综上所述,大曲随着制曲温度的升高,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逐渐丧失,群落结构发生明显改变,但其会明显提升大曲中真菌群落结构的稳定性,并增加大曲中生态网络的复杂性。
    15  贝莱斯芽孢杆菌YE-1的逆境耐受能力及安全性分析
    邹艳艳,偶德馨,董晶晶,王洋,叶应旺
    2023, 39(10):119-127.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3.10.1359
    [摘要](125) [HTML](223) [PDF 54.40 M](470)
    摘要:
    该研究分析了拮抗黄曲霉的贝莱斯芽孢杆菌YE-1的逆境耐受能力及安全性,以期为其被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理论基础。通过测定菌株在不同温度(40、50、60、70、80 ℃)、不同质量分数NaCl(1%、2%、3%、4%、5%、6%、7.5%)、人工胃液(1、2、3 h)、人工肠液(2、4、6 h)下的存活率及药物处理对应的抑菌圈直径,分析菌株的逆境耐受能力和药敏性,结果发现:贝莱斯芽孢杆菌YE-1经80 ℃处理20 min存活率为33.60%;质量分数7.5%的氯化钠处理2 h存活率为19.75%;人工胃液处理3 h存活率为33.57%;人工肠液处理6 h存活率为64.24%;对大多数药物敏感。菌株具有一定的逆境耐受能力和药敏性。通过对小鼠灌胃三种剂量(107、108、109 CFU/mL)菌液,灌胃体积20 mL/kg•bw,分析菌株的体内安全性,结果发现:菌株灌胃14 d对小鼠行为、体质量、食物摄入量、生化指标、血液学指标、脏器指数和组织病理学均无不良影响。综上,贝莱斯芽孢杆菌YE-1具有一定的逆境耐受能力和安全性,可以进一步开发应用。
    16  不同提取工艺淮山多糖的理化性质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徐湘,庞旭佳,张名位,张瑞芬,贾栩超,董丽红,马勤,赵东,黄菲
    2023, 39(10):128-138.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3.10.1276
    [摘要](174) [HTML](319) [PDF 25.90 M](501)
    摘要:
    该研究以广东淮山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得到酶解-超声辅助提取淮山多糖(CYP-UE)的最优提取工艺条件,并比较了其与热水浸提、超声提取、酶解提取的淮山多糖的单糖组成、分子量等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酶解-超声提取淮山多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8 000 U/g,果胶酶4 000 U/g,木瓜蛋白酶8 000 U/g,酶解温度60 ℃,酶解时间90 min,超声温度63 ℃,超声时间48 min,超声功率234 W,多糖得率为15.26%;4种多糖中CYP-UE的得率最高,且还原糖含量最高(29.88%);4种多糖分子量分布为4.50~10.20 ku,主要由葡萄糖、半乳糖醛酸和半乳糖构成,其中CYP-UE的分子量最小,并含有最高占比96.48%的葡萄糖;4种多糖均呈现多糖的特征吸收峰;4种多糖均有较好的溶液稳定性和较高的溶解度;4种多糖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其中CYP-UE的铁离子还原能力(17.08 µmol FeE/g DW)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IC50=2.42 mg/mL)显著强于其它3种多糖。由此表明,酶解-超声辅助法可用于制备高得率高活性的淮山多糖。
    17  兜唇石斛发酵多肽抗氧化活性与氨基酸结构的关系
    林丹霓,黄君婷,钟玉鸣,王琴,肖更生,刘袆帆
    2023, 39(10):139-150.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3.10.1558
    [摘要](163) [HTML](362) [PDF 103.75 M](452)
    摘要:
    前期采用微生物固态发酵法获得兜唇石斛多肽DPP,通过液相质谱发现DDDY、DYDD、MAK、AVTF、RSS、MLCA六条多肽序列。为进一步研究DPP抗氧化功能与其氨基酸结构的关系,该研究借助QSAR模型,采用体外抗氧化实验、人肝癌细胞(HepG2)的CAA试验和红细胞溶血试验评价多肽的抗氧化能力,通过相关性分析研究氨基酸结构对抗氧化肽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六条合成多肽及母肽均具有抗氧化活性(P<0.05)。其中MLCA表现出最强的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铁还原力和红细胞溶血保护能力,IC50分别为0.89、0.99、1.34、0.68 mg/mL;AVTF的细胞抗氧化活性最强,EC50为0.02 mg/mL。供氢供电子氨基酸以及疏水性氨基酸有助于DPP的抗氧化活性。N端氨基酸为Met,N端第二位为Leu、Val或C端第三位为Leu是各位点的有利氨基酸残基。另外,还发现Ala可以促进多肽的抗氧化作用,Tyr位置的改变对多肽的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较小。该研究为深入探究抗氧化肽的构效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抗氧化肽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18  不同天然抗氧化剂乳液对冷藏鱼丸贮藏品质变化的影响分析
    刘祉妤,张翔宇,姜淙允,常莉莉,崔浩哲,唐越
    2023, 39(10):151-159.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3.10.1270
    [摘要](141) [HTML](252) [PDF 14.71 M](418)
    摘要:
    为探究天然抗氧化剂乳液的添加对冷藏鱼丸保鲜效果的影响,该研究以酪蛋白为乳化剂构筑水包油乳液体系,探究酪蛋白添加量及贮藏时间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将添加不同天然抗氧化剂(鼠尾草酸、苹果多酚、葡萄籽多酚)乳液与鱼糜混合制成鱼丸,以鱼丸的硬度、弹性、凝胶强度、硫代巴比妥酸值(TBA)、菌落总数以及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探究不同抗氧化剂乳液对鱼丸在4 ℃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研究发现,酪蛋白质量分数为2%时的乳液贮藏14 d后粒径为372.33 nm,电位为33.53 mV,稳定性最好。天然抗氧化剂乳液可显著改善贮藏过程中鱼丸的硬度、凝胶强度、硫代巴比妥酸值及菌落总数(P<0.05)。此外,经鼠尾草酸-酪蛋白乳液处理的鱼丸在贮藏末期的硬度为511.79 g,凝胶强度为293.64 g,硫代巴比妥酸值为0.64 mg/kg,显著优于苹果多酚-和葡萄籽多酚-酪蛋白乳液组,且在贮藏第12天后的菌落总数为4.95 lg CFU/g,仍在标准范围内。该研究成果表明鼠尾草酸-酪蛋白乳液对鱼丸贮藏期间的品质保持效果最好。
    19  不同冷冻方式对芒果块冻结特性和品质的影响
    李镜浩,张诗颖,程丽娜,余元善,彭健,李璐,安可婧,肖更生
    2023, 39(10):160-169.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3.10.1195
    [摘要](179) [HTML](355) [PDF 1.50 M](509)
    摘要:
    探究了芒果块在液氮喷雾速冻(Liquid Nitrogen Spray Freezing,LNF-40~-100 ℃)下的冷冻特性及品质变化规律,并以冰柜冻结(Refrigerator Freezing,RF-20 ℃)、浸渍冷冻(Normal Immersion Freezing,IF-20 ℃)作对比。结果表明:芒果的最大冻结浓缩状态的冻结终点温度(T'm)为-17.98 ℃,放热焓△H=-236.8 J/g;冻结速率(Freezing Rate,r)为0.14~1.40 ℃/min,其中LNF-100 ℃的r较其他组分别提高了900%~7.63%;换热系数比值(d)较RF-20 ℃组提高了4.6倍;冷冻总时间和穿过最大冰晶生成带时间较RF-20 ℃、IF-20 ℃组分别缩短了9 042、4 657 s,5 475、870 s;色泽也接近新鲜芒果;硬度保留率为83.12%;汁液流失率为2.75%;总酚、抗氧化活性、Vc保留率达到90%以上;胞外多糖增加了0.44 mg/g;冷冻前后的菌落总数降低0.84 lg CFU/g;Pearson分析出不同冷冻方式对芒果块品质影响,△E、汁液流失率、总酚、Vc可作为有效评价的依据;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CA)证实LNF-100 ℃能显著降低芒果块冷冻过程中质量劣化。本研究为高品质、高效率冷冻芒果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20  不同成熟方式对哈萨克羊肉冻藏品质的影响
    杜婷婷,张莉,徐泽权,王子荣
    2023, 39(10):170-177.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3.10.0977
    [摘要](123) [HTML](122) [PDF 31.33 M](479)
    摘要:
    探究了超声辅助成熟后冷冻,常规冷藏成熟后冷冻及直接冷冻方式对羊肉冻藏品质的影响。以哈萨克羊半膜肌及背最长肌为研究对象,测定羊肉冻藏期间嫩度、色泽及保水性等指标,分析3种成熟方式对羊肉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冻藏12周后的常规冷藏成熟后冷冻组的半膜肌及背最长肌冻藏解冻损失(6.93%、7.24%)、蒸煮损失(33.67%、30.12%)优于其他两组,保水性最好,色泽劣变速度缓慢,食用品质最佳;超声辅助成熟后冷冻组的半膜肌及背最长肌在第12周时剪切力(84.4 N、86.4 N)、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Myofibrillar Fragmentation Index,MFI)(46.3、47.6)值较其他组最差,食用品质最不理想;而直接冷冻组在第12周时半膜肌及背最长肌的解冻损失(7.22%、11.06%)及剪切力(98.2 N、95 N)值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羊肉品质最差。综上冷藏成熟处理对羊肉冻藏品质的负面影响最小,更适合作为羊肉冻藏前成熟方式,能较好保持羊肉食用品质。
    21  γ-氨基丁酸对鲜切马铃薯贮藏品质的影响
    甘婉莹,邓孟胜,张杰,李昭玲,童凯
    2023, 39(10):178-184.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3.10.1200
    [摘要](128) [HTML](150) [PDF 25.81 M](488)
    摘要:
    为探究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对鲜切马铃薯贮藏品质的影响,用不同质量浓度(10、15、20和25 g/L)GABA溶液浸泡处理鲜切马铃薯片,通过测定各处理在贮藏过程中色泽、水分、总酚、多酚氧化酶、丙二醛、相对电导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GABA处理均能有效抑制褐变,至第6天时L*值分别比对照高1.69%~5.39%,以15 g/L GABA浓度处理效果最佳,有效抑制了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降低了总酚的利用;进一步研究发现,GABA处理中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上升,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均显著(P<0.05)下调;另一方面,GABA能够降低水分散失和减弱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的损失,进而有效维持鲜切马铃薯的品质。GABA主要通过维持细胞膜完整性,抑制PPO转化成酚类,进而抑制酶促褐变反应。同时减缓水分和营养物质的损失,最终保证鲜切马铃薯薄片的贮藏品质。
    22  不同方式干燥的火龙果果皮粉加工与贮藏品质的比较
    冉思婷,梁晓锋,王杰
    2023, 39(10):185-193.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3.10.1214
    [摘要](112) [HTML](357) [PDF 1.12 M](536)
    摘要:
    以火龙果果皮粉为研究对象,分析热风、微波、真空冷冻干燥的火龙果果皮粉加工与贮藏过程中理化指标、活性物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的果皮粉含水率最低为3.76%、复水比最高为3.67、色差值最小为26.11。其总黄酮 (36.81 mg/g)、维生素C(42.22 mg/100 g)和花青素含量(28.06 mg/100 g)及FRAP总抗氧化能力(1.02 Fe2+/100 g)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微波干燥果皮粉总酚含量最高为271.01 mg/100 g,有最佳的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82.77%)、DPPH•清除能力(95.10%)和ABTS+•清除能力(96.86%)。贮藏期间,真空冷冻干燥果皮粉色差下降幅度最小,总黄酮和总酚含量保留最好,且具有最佳ABTS+清除能力(84.10%)和FRAP总抗氧化能力(0.84 Fe2+/100 g);微波干燥果皮粉对花青素和维生素C保留最好,具有最佳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88.82%);热风干燥果皮粉活性物质保留效果差。综上,真空冷冻干燥火龙果果皮粉具有最佳的加工和贮藏品质。该研究可为火龙果果皮粉的生产加工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23  二段均质压力对黄油基搅打稀奶油品质的影响
    宋志鑫,王文琼,袁佩佩,瓦云超,顾瑞霞
    2023, 39(10):194-200.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3.10.1316
    [摘要](107) [HTML](352) [PDF 38.31 M](414)
    摘要:
    该文在黄油基搅打稀奶油经高压均质、热处理后分别使用1.0~5.0 MPa压力进行二段均质处理,并以未经二段均质处理的产品为对照,比较经不同二段均质压力处理后产品稳定性及搅打品质的变化。实验发现,对照产品脂肪球粒度分布出现明显双峰现象,乳液稳定性差,搅打时间为372.00 s,起泡率仅193.70%,并且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大量絮凝的脂肪球簇;当二段均质压力在1.0~ 3.0 MPa范围内增大,产品脂肪球平均粒径减小,产品稳定性增强,搅打时间缩短,打发率上升,絮凝的脂肪球簇的数量明显减少;当二段均质压力达到3.0 MPa,产品粒度分布趋于稳定,搅打时间仅需306.50 s,起泡率达235.10%,光学显微镜下未观察到明显絮凝现象。相比对照组,经3.0 MPa压力处理后的产品稳定性更好,搅打成型时间由372.00 s缩短至306.50 s,起泡率由193.70%提高至235.10%,实验结果表明,在搅打稀奶油生产中使用3.0 MPa压力进行二段均质可有效阻止乳液脂肪球絮凝,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及搅打品质,可满足工业生产高品质搅打稀奶油的要求。
    24  松香基吸附树脂纯化三七总皂苷及吸附机理
    黄金福,姜利娟,李文,谢文博,胡迎丽,白丽娟,罗国友,雷福厚
    2023, 39(10):201-212.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3.10.1360
    [摘要](107) [HTML](150) [PDF 133.12 M](457)
    摘要:
    该研究以氢化松香(β-丙烯酰氧乙基)酯、甲基丙烯酸为单体,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合成了新型松香基吸附树脂(Rosin-Based Adsorption Resin,RBAR),采用FT-IR、TGA、粒径分析、SEM和氮气吸附-脱附等温线对RBAR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RBAR对三七总皂苷(Panna notoginseng Saponins,PNS)的吸附。结果表明RBAR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均一的颗粒粒径、规整的球形、较高的比表面积(563.37 m2/g)和丰富的微/介孔结构。在PNS初始质量浓度6 mg/mL,温度328 K,固液比0.046 g/mL,吸附时间 180 min下,平衡吸附量127.97 mg/g,树脂用φ=70%乙醇再生,重复使用10次后吸附率为97%以上。最佳条件下用RBAR对PNS初提物纯化,三七总皂苷质量分数从46%提升到80%,与商业树脂D101相比有更好的解吸和纯化效果。通过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热力学模型拟合和孔结构分析探讨了吸附机理。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一级动力学,主要由液膜扩散控制传质过程;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模型;吸附机理为非均质多层物理吸附,主要由疏水作用、氢键作用和孔隙填充效应共同提供吸附驱动力。为三七总皂苷纯化新技术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25  百年蔗红糖营养品质的综合评价分析
    刘泽银,许文,陆斌,黄小强,吴水生
    2023, 39(10):213-224.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3.10.1298
    [摘要](109) [HTML](310) [PDF 1.02 M](469)
    摘要:
    为探究百年蔗红糖的成分和营养品质,测定3批百年蔗红糖和14批市售红糖的理化指标、营养成分、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并结合熵权法逼近理想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综合评价百年蔗红糖的营养价值。结果显示:百年蔗红糖中含有还原糖分(9.10%)、蛋白质(1.54 g/100 g)、脂肪(1.30 g/100 g)、13种氨基酸(0.87 g/100 g)、12种矿物质元素(19 812.84 mg/kg),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0.16 g/100 g)及微量元素K(18 466.70 mg/kg)、Ca(629.33 mg/kg)、Fe(59.57 mg/kg)、Zn(12.18 mg/kg)含量均较高;总黄酮、总多酚活性成分含量3.69 mg/g、5.69 mg/g;抗氧化能力分析百年蔗红糖的半数清除率(Median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IC50)为15.01~16.44 mg/mL,铁还原能力法(Ferric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为0.053~0.063 mmol/g;熵权TPOSIS综合分析显示红糖S1、S8、S12综合营养品质较佳,可筛选为优质红糖。该研究通过构建熵权TOPSIS功能评价模型,综合评红糖的营养价值,以期为红糖深加工及药用保健功能的产品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26  不同成熟度木枣果实物理特性对比分析
    温芳,陈东晓,李志刚,石建春,王愈,郝晓玲,宋长利
    2023, 39(10):225-232.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3.10.1264
    [摘要](108) [HTML](217) [PDF 21.68 M](444)
    摘要:
    为充分利用木枣果实资源,挖掘不同成熟度木枣的利用价值,以白熟期、半红期、全红期木枣为试材,对比分析不同成熟度木枣可食率、色泽、质地等物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白熟期、半红期与全红期木枣均具有较高的可食率(>94%)。木枣由白熟期向半红期、全红期转变过程中果皮a值由-6.10增至27.92,∆E值由50.63增至74.31,L值和b值分别由68.90、41.68降至34.95、29.12,果皮色泽由亮白、绿黄逐步变为暗红色,色差增大(P<0.05);果肉L值、a值分别由75.49、-8.53增至80.24、-5.73,b值和∆E值分别由32.68、40.00降至25.25、30.76,果肉由暗绿逐步变为绿白,色差减小(P<0.05);枣果硬度和咀嚼性分别由白熟期的13.39、7.16降至全红期的7.68、5.26,粘附性由0.79升至2.13,内聚性和弹性变化不大,变化范围分别在0.22~0.28、2.12~2.56之内,白熟期之后基本趋于稳定,由此可得,白熟期和半红期木枣具备良好的加工经济性,但不同成熟度木枣果实色泽品质和质地品质不同,加工利用时要考虑原料色泽、质构特性对工艺参数的要求和最终产品感官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为木枣提前采收加工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促进红枣产业良好发展,指导生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27  榆黄菇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免疫调节活性评价
    文丁苑,梁双敏,国琦,宋晓晓,葛长荣,肖智超
    2023, 39(10):233-234.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3.10.1409
    [摘要](114) [HTML](226) [PDF 66.56 M](456)
    摘要:
    以榆黄菇为研究对象,对榆黄菇多糖(PCP)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纯化、测定单糖组成和分子量,再对其体外免疫活性进行评价。在单因素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确定榆黄菇多糖最优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59.81 ℃,提取时间2.40 h,液料比29.91 mL/g,在此条件下,预测得率为18.82%,实际得率为18.60%。经DEAE-Sepharose Fast Flow柱层析从榆黄菇多糖中分离纯化出3个多糖组分(PCP-1、PCP-2、PCP-3),采用离子色谱法和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分析多糖成分和分子量,得出PCP-1由半乳糖组成,分子量为 1.90×104 u;PCP-2由半乳糖和葡萄糖组成,摩尔比为4.36:5.64,分子量2.76×104 u;PCP-3由岩藻糖、盐酸氨基葡萄糖、半乳糖、葡萄糖和葡萄糖醛酸组成,其摩尔比为0.07:0.11:0.51:7.46:1.85,分子量为4.81×104 u。通过体外试验评估PCP对巨噬细胞RAW264.7免疫调节活性。结果表明,PCP-1、PCP-2和PCP-3多糖质量浓度在25~200 g/mL范围内对巨噬细胞RAW264.7无毒性并具有一定增殖作用、显著提高了NO释放量并增强了巨噬细胞RAW264.7的吞噬能力。当PCP-1、PCP-2和PCP-3多糖质量浓度为200 g/mL时,巨噬细胞RAW264.7 NO释放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1.40、11.56、11.76 moL/L。该研究结果可为榆黄菇的精深加工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28  无机纳米粒子增强大豆蛋白膜功能特性的比较
    胡婧瑶,李丹,王明月,王思琪,张婉慧,张嘉欣,王喜泉,郑环宇
    2023, 39(10):244-252.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3.10.1350
    [摘要](138) [HTML](117) [PDF 36.93 M](455)
    摘要:
    大豆分离蛋白作为完全可降解性的生物聚合物,无抗菌性、机械性能及阻隔性能差限制了其在包装领域中的应用,该研究通过将纳米ZnO和纳米TiO2分别加入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中制备SPI/纳米ZnO复合膜和SPI/纳米TiO2复合膜,并对复合膜的包装特性进行比较,确定一种更有利于提升大豆分离蛋白基薄膜相关性能的纳米材料。分析结果表明:纳米ZnO在SPI膜液中的分散性优于纳米TiO2在SPI膜液中的分散性,纳米ZnO和大豆蛋白的相容性更好,且成膜后能更好的发挥协同作用,SPI/纳米ZnO复合膜较SPI/纳米TiO2复合膜的机械性能、阻隔性能和抗菌性能更为突出(P<0.05)。纳米ZnO和大豆蛋白以3%的质量比制备复合膜时,SPI/纳米ZnO(SZ3)复合膜相比较于SPI膜,拉伸强度从6.64 MPa升至18.33 MPa,水蒸气透过率从 20.63×10-2 g•mm/(m2•h•kPa)降至2.94×10-2 g•mm/(m2•h•kPa),氧气透过率从3.32×10-5 g•m/(m2•d•kPa)降至1.54×10-5 g•m/(m2•d•kPa)。此外,复合膜对大肠杆菌和短小芽孢杆菌表现出优异的抗菌性能,抑菌性随着纳米粒子的添加呈上升趋势,在活性包装应用中具有极大潜力。以上研究结果将为大豆蛋白基薄膜的未来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29  油橄榄果渣低糖复合咀嚼片的研制和抗氧化作用及安全性评价
    叶文斌,樊亮,胡文斌,杨文,孙娜,王林林
    2023, 39(10):253-262.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3.10.1483
    [摘要](136) [HTML](325) [PDF 104.43 M](371)
    摘要:
    以陇南油橄榄果渣膳食纤维为材料复配金耳和黄果槲寄生果实多糖,添加木糖醇、柠檬酸、氯化钙和D-异抗坏血酸钠等食品添加剂研制油橄榄果渣低糖复合咀嚼片,根据综合感官参数,采用响应面设计实验,最终优化的配方为木糖醇、柠檬酸、金耳和黄果槲寄生果实多糖添加量分别为16%、0.18%、6%和0.25%,并添加0.01%氯化钙和氯化钠、0.03%D-异抗坏血酸钠、1%硬脂酸镁和0.5%麦芽糊精。研制的低糖复合咀嚼片形态完整、硬度适中,薄厚均匀、酸甜适中、咀嚼性好,油橄榄风味突出,气味协调、颜色均一。检测其所含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安全标准限量(<0.05 mg/kg),未检出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大肠杆菌数和真菌数量均远低于国家安全标准。咀嚼片具有较强的总抗氧化能力(ABTS+•)和较好的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羟自由基(•OH)以及超氧阴离子(O2-•)的效果,并对小鼠无急慢性毒理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研制的油橄榄果渣低糖复合咀嚼片感官指标好,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30  不同陈化时间陈皮茶的品质比较分析
    邓海丹,单保军,黄家瑛,冯馨舒,唐晓敏,葛跃伟,廖沛然,孙小明,杨全
    2023, 39(10):263-270.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3.10.1315
    [摘要](137) [HTML](250) [PDF 21.21 M](590)
    摘要:
    以广东新会地区不同陈化时间的陈皮茶为原料,采用分光测色仪、电子舌、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分光光度计等仪器,分别从颜色、滋味和主要化学成分三方面评价陈化时间对陈皮茶品质的影响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颜色值L*、a*、b*与陈化时间呈线性回归关系。基于滋味的PCA分析可见,酸味、鲜味响应值变化最大(分别为-10.69~-25.73、4.97~9.88),能够显著区分陈化1年和多年的陈皮茶样品。随着陈化时间增加,陈皮茶中总黄酮、总多糖、川陈皮素及橘皮素含量呈显著升高趋势,而橙皮苷和总酚酸含量呈显著下降趋势。相关分析可见,颜色、滋味与化学成分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且该变化与陈皮茶中所含橙皮苷、总黄酮的变化显著相关。综上可知,陈化时间影响陈皮茶的颜色、滋味和化学成分,且呈显著相关,为判定陈皮茶的陈化时间提供依据。
    31  甘蔗糖浆中酚类提取物的抗氧化、降血糖活性及其在低GI月饼中的应用
    方嘉沁,董宇豪,潘振辉,陈春,高彤,黄强,扶雄
    2023, 39(10):271-277.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3.10.1324
    [摘要](107) [HTML](504) [PDF 1.41 M](361)
    摘要:
    以糖浆为原料,通过Amberlite XAD-2大孔吸附树脂提取分得到酚类物质,测定酚类提取物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糖浆中提取得到的酚类物质总酚含量为36.41 μg GAE/mg没食子酸当量,DPPH及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IC50值分别为0.05、 0.31 mg/mL,氧化自由基吸收能力(Oxygen Radical Absorbance Capacity,ORAC)为1 528.48 μmol TE/gtrolox当量,此外,其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IC50值为0.05 mg/mL,表现出较优的抗氧化及降血糖活性。进一步将甘蔗糖浆作为原料应用到月饼的加工中,以添加等量低聚麦芽糖糖浆的月饼作为对比,结果表明,添加甘蔗糖浆的月饼具有更优的感官及更低的血糖生成指数,其感官评价达93分,人体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测试结果显示GI值为30.81,属于低GI食品。因此,富含酚类物质的活性糖浆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月饼的品质,赋予其低升糖指数性能,为活性糖浆在低GI健康食品中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参考。
    32  基于HS-SPME-GC-MS的不同品种普洱熟茶香气成分的比较分析
    苟祎,夏丽飞,张艳梅,田易萍,仝佳音,陈林波
    2023, 39(10):278-288.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3.10.1220
    [摘要](141) [HTML](196) [PDF 6.38 M](579)
    摘要:
    为解析云南优良茶树品种的普洱熟茶的香气品质和成分特点,该研究选择云抗10号、清水3号、紫娟和勐海大叶种的一芽二三叶经晒青、渥堆发酵制成的普洱熟茶,进行了感官审评,并基于HS-SPME-GC-MS检测,利用方差分析、热图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方法分析不同品种间的成分异同。云抗10号主要呈现陈香,清水3号为陈香甜香,紫娟为甜香花香,勐海大叶种为陈香花果香木香。共鉴定出82个挥发性成分,从云抗10号、清水3号、紫娟和勐海大叶种中分别鉴定出68、56、54和54个挥发性成分。紫娟香气成分中酮类化合物占比最高,其他三个品种都是甲氧基苯类占比最高。不同品种间的香气成分及相对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基于OPLS-DA模型筛选出13个标志差异性香气成分,其中甲氧基苯类是陈香的重要标志性成分,β-紫罗兰酮和β-紫罗兰酮环氧化物是紫娟花香甜香的重要贡献者。综上,4个品种普洱熟茶的香气品质各具特色,筛选出的13个香气成分在各品种的含量差异可能是其品质差异形成的重要原因。
    33  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解析桑椹酒渣中的酚类物质
    韩雨澄,刘学铭,杨春英,杨春丽
    2023, 39(10):289-297.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3.10.1474
    [摘要](111) [HTML](374) [PDF 2.10 M](443)
    摘要:
    该研究通过研究桑椹酒渣中的酚类化合物,为开发酒渣的价值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建立云桑二号桑椹酒渣中的酚类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HPLC-Q-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HPLC-Q-TOF-MS)定性分析方法。液相色谱使用ZORBAX SB-Aq(2.1 mm×100 mm,1.8-Micron)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和0.1%(V/V)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采用ESI离子源在负离子模式进行质谱检测。最终鉴定出云桑二号桑椹酒渣中酚类物质共14种。然后利用标准品对照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对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鉴定出的多酚类化合物进行了定量测定,发现桑椹酒渣中的酚类物质组成与桑椹大致相同。但各单体酚含量总体降低。其中,花青素类酚类物质含量最高的是天竺葵素-3-葡萄糖苷(718.30 μg/g),非花青素类多酚物质含量最高的是儿茶素(1 805.87 μg/g)。这些结果表明桑椹酒渣酚类含量丰富,是开发健康食品的良好原料。
    34  基于HS-SPME-GC-MS和ROAV法表征不同处理的原味油茶籽油风味物质
    关继华,汤星月,吴建文,黎贵卿,陆顺忠
    2023, 39(10):298-306.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3.10.1297
    [摘要](142) [HTML](127) [PDF 15.10 M](469)
    摘要:
    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SPME-GC-MS)和相对气味活度值法(ROAV)表征了压榨前炒籽、压榨前蒸籽、压榨后煮油等三种处理方式所得原味油茶籽油(F-OCO、S-OCO、B-OCO)中的风味物质。三种处理方式所得原味油茶籽油共包括醇类(0.33%~5.69%)12种、酯类(10.94%~16.50%)20种、酸类(0.63%~6.76%)14种、酮类(1.50%~6.76%)5种、烷烃类(0.61%~3.00%)13种、烯烃类(6.94%~19.63%)7种、酚类(1.21%~2.42%)1种、醛类(26.19%~52.32%)6种、杂环类化合物(11.81%~42.84%)28种。PCA结果显示三种不同处理方式得到的原味油茶籽油挥发性化合物种类差异明显。三种处理方式所得的原味油茶籽油共鉴定出106种风味物质,ROAV结果表明三种原味油茶籽油中关键风味物质存在一定差异。炒籽后压榨的原味油茶籽油鉴定出48个化合物,关键风味物质有壬醛、正己醛、2-戊基呋喃、正辛醛、庚酸、己酸、庚醛、苯甲醛等8个;蒸籽后压榨的原味油茶籽油鉴别出38个化合物,关键风味物质有壬醛、2-戊基呋喃、γ-十二内酯、正辛醛、1-辛烯-3-醇、正己醛、D-柠檬烯、γ-辛内酯、苯乙烯等9个;压榨后煮制的原味油茶籽油鉴别出75个化合物,关键风味物质有壬醛、γ-十二内酯、正己醛、正辛醛、2-戊基呋喃、1-辛烯-3-醇、D-柠檬烯等7个。该结果为油茶籽的加工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35  南京地区猪肉源中沙门氏菌分子分型及耐药性分析
    吴海晶,程逸宇,沈威,冯秋实,刘延,刘新梅
    2023, 39(10):307-314.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3.10.1362
    [摘要](146) [HTML](356) [PDF 1010.96 K](451)
    摘要:
    沙门氏菌是造成我国食源性疾病的常见细菌之一,也是肉类消费过程中密切监测的重点对象。在2018年~2021年期间,共计采集了南京市545份猪肉源食品样本,利用选择性培养法分离得到44株沙门氏菌,采用血清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MLST)对其进行分型鉴定,并分析其耐药性。结果表明,市售样本中共计检出44株沙门氏菌,平均检出率为8.07%,其中内脏样本检出率相对最高(检出率为30.49%);血清型分析表明,检出的菌株中以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罗森氏沙门氏菌(Salmonella rissen)、德尔卑沙门氏菌(Salmonella derby)和伦敦沙门氏菌(Salmonella london)4种血清型沙门氏菌最为常见;基因分型表明,ST19型为猪肉源中优势沙门氏菌株,占比为20.45%;检出的沙门氏菌中,38株菌株对四环素具有明显耐药性,占全部检出菌株的86.36%,而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和头孢西丁的耐药不超过10%。此外,对检出的1株多重耐药性沙门氏菌耐药基因分析发现,共筛查出了包括7大类抗生素及与耐药相关的基因。该实验详细分析了南京市场猪肉源食品中沙门氏菌污染状况,也为后期沙门氏菌的综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36  包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定性检测方法构建
    曾海燕,邓颖庄,李婉华,陈艺彩,王丽
    2023, 39(10):315-323.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3.10.1247
    [摘要](129) [HTML](226) [PDF 50.54 M](406)
    摘要:
    该研究构建包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定性检测方法并开展应用效果评价。通过低菌浓度接种,选取合适培养条件及增菌基础肉汤,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增菌液配方,通过多重比较优化选择分离培养基配方。以GB 8538-2022方法为对照,选取市售包装饮用水加入不同类别、菌量标准菌后,使用臭氧发生器分别通气0、30、60、90 min后,再进行膜过滤富集增菌-选择划线分离-MALDI-TOF MS仪鉴定的定性测试,比较两者的灵敏度、选择性、特异性,并选取不同类别样品进行应用效果测试。该研究构建的定性检测方法第一步增菌选取TSB添加甘露醇4 g/L配方,42 ℃培养6~8 h;第二步选择分离选取CN添加丙酮酸钠0.20 g/L配方,42 ℃培养24~48 h,利用MALDI-TOF MS仪对可疑菌可实现准确、快速、高通量鉴定。该法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低识别限为3 CFU/250 mL,可识别1 000~10 000 CFU/250 mL干扰菌,对不同样品的检测识别效果较现行国标差异显著(x2=25.45,P<0.05),相对现有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简便安全、高效等技术优势。
    37  萝卜硫素和莱菔素提取、纯化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李秀霞,曲杨,励建荣,崔方超,杨昊铮,俞张富,沈荣虎
    2023, 39(10):324-330.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3.10.1308
    [摘要](203) [HTML](287) [PDF 1.48 M](659)
    摘要: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西兰花、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具有抗炎、抗癌、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能作用,主要是由于这类蔬菜富含硫代葡萄糖苷类化合物,被切碎或咀嚼后水解生成异硫氰酸酯类物质。萝卜硫素和莱菔素是抗癌活性最高的天然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文中阐明了萝卜属和芸薹属的几种主要蔬菜及种子中萝卜硫素及莱菔素的提取纯化方法,着重概述了常用的萝卜硫素和莱菔素的溶剂萃取法及现代提取技术;比较了1,2-苯二硫醇(BDT)比色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超高压液相色谱法(UPLC)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等萝卜硫素和莱菔素定量分析方法;分析了开口柱色谱层析、固相微萃取(SPE)、高速逆流色谱分析(HSCCC)、制备液相色谱法等纯化方法的优缺点;并对各类提取检测、分离纯化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讨论了萝卜硫素和莱菔素提取纯化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期对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的加工利用及营养保持技术提供理论参考。
    38  直链淀粉对大米食品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朱国茵,高源远,彭星云
    2023, 39(10):331-340.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3.10.1267
    [摘要](204) [HTML](491) [PDF 20.55 M](499)
    摘要:
    大米及米制品在我国居民的传统饮食中占据重要地位。直链淀粉的含量与结构不仅决定了大米淀粉的理化性质,也对各种大米食品的加工特性、食味品质等有显著影响。该研究综述了米饭、米粥、米粉、米糕、油炸大米片、汤圆、粽子等7种典型大米食品的加工特性、风味品质、食用品质,分析了直链淀粉在这些食品品质形成和消化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一方面,直链淀粉的含量影响淀粉颗粒的吸水、膨胀,进而影响大米淀粉在加工过程中的糊化、凝胶、结晶过程,决定着大米食品的结构、质地等感官属性;另一方面,直链淀粉的结构影响其结晶度和对风味分子的包埋作用,影响大米食品消化率并参与风味品质的形成。该研究可以为大米食品加工的技术创新和现代化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39  植物精油在包装领域的研究应用进展
    李莫涵,焦利勇
    2023, 39(10):341-348.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3.10.0934
    [摘要](139) [HTML](348) [PDF 11.78 M](347)
    摘要:
    近年来,人们对在食品中使用天然抗菌剂代替化学防腐剂的兴趣日益增加。就此而言,精油这种具有挥发性且安全无害的天然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无疑将会在食品功能包装领域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目前大量研究表明,加入精油后的食品包装可增强食品的抗菌和抗氧化活性、减缓酶促褐变、改变食品周围的气体环境以及水蒸气渗透等效果。本文特以此为切入点,介绍了植物精油的生物学效应,以及植物精油作为一种活性成分在当前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因此,开发植物精油用作生物基食品包装,将精油本身与纳米乳液纳入活性或智能包装中,加入到产品或包装表面涂层、充入气调包装中、在包装内添加小袋和加入到包装膜上等,无疑可以用来改善产品品质的影响,减少食品行业的浪费。该研究还涵盖了植物精油在食品包装中的常见技术应用,如可降解的生物薄膜、微胶囊包埋、纳米乳液和静电纺丝等,以期为植物精油在包装领域的应用提供新途径。
    40  药食同源代代花药理作用及应用研究进展
    谢芯玥,夏燕莉,许轲,梅国富,余波,易建明,胡平,罗超
    2023, 39(10):349-356.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3.10.1307
    [摘要](194) [HTML](270) [PDF 1.06 M](720)
    摘要:
    代代花是药食同源目录公布的第一批中药材,含有挥发油类、黄酮类、多糖类、生物碱类、香豆素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肿瘤、降血脂等药理作用,在食品、医药、日化等行业有一定应用。作为保健产品组分或中药配方组分,其可起调节机体功能或治疗病症的作用,在大健康领域彰显独特的价值。近年来,代代花的关注度进一步提升,针对其药理作用及应用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加。该研究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从代代花的药理作用以及应用现状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期望推进深入研究和开发代代花的发展进程,为未来研究和综合开发利用代代花提供理论依据。
    41  大豆过敏原蛋白及致敏性消减技术的研究进展
    惠天然,施一凡,唐婷,王佳慧,黄恒又,邢广良
    2023, 39(10):357-364.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3.10.1256
    [摘要](208) [HTML](273) [PDF 16.12 M](446)
    摘要: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蛋白质含量高达35%~40%(m/m)。与此同时,大豆蛋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类食物过敏原,大豆过敏已经成为了急需解决的公共安全问题。β-伴大豆球蛋白(β-Conglycinin,7S)、大豆球蛋白(Glycinin,11S)、Gly m Bd 28K和Gly m Bd 30K(P34)被认为是大豆过敏原中引发机体发生过敏反应的主要成分。迄今为止,国内外对于大豆过敏尚无根治办法,唯一的预防策略是严格避免摄入来防止过敏反应的发生。但研究指出,通过特殊的加工方法或技术手段可以降低大豆过敏原的致敏性,其中以热加工法、超高压法、酶处理法和基因工程法等方法为代表的消减技术得到广泛关注。因此,该文综述了大豆过敏原的类型,常用的过敏蛋白致敏性消减技术及各项技术的优缺点,以期为低敏性大豆食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42  天然多糖做为纳米载体用于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进展
    刘欣欣,左翠玲,孙丽娜,李鑫,王向涛
    2023, 39(10):365-374.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3.10.1177
    [摘要](158) [HTML](427) [PDF 32.82 M](564)
    摘要: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多因素、复发性疾病,以免疫系统紊乱和肠道炎症为特征。天然多糖具有pH响应性、胃耐受性、结肠微生物群的降解性和粘膜粘附性以及良好的抗炎活性和肠道菌群调节能力,被认为是设计IBD新型制剂的理想载体。将天然多糖做为纳米载体包裹药物靶向至结肠,既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又实现协同治疗的效果。文章综述了基于天然多糖纳米载体协同治疗IBD的机制以及做为载体的多糖在IBD治疗中的应用。
    43  灰树花多糖调节脂肪代谢作用的研究进展
    张宇航,赵爽,刘贵巧,徐晓玲,马传贵
    2023, 39(10):375-384.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3.10.1138
    [摘要](137) [HTML](310) [PDF 10.84 M](440)
    摘要:
    灰树花是一种食、药兼用的蕈菌,含有多种对人类有益活性成分,其多糖是一种功能性多糖,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多种生理活性,可以改善高热量饮食所造成的脂肪代谢异常,在调节脂肪代谢作用中具有毒性小、作用广和靶点多等特点。脂肪代谢紊乱是血液和组织中脂质及其代谢产物发生异常,由高脂饮食、缺乏运动以及代谢综合症等因素诱发其发生和发展,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脂肪代谢障碍会导致血脂异常、动脉硬化和肥胖等代谢相关疾病,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许多天然多糖可以作为益生元,通过调控关键基因的表达以及肠道微生物群来预防代谢紊乱。灰树花多糖可以作为功能性食品用于治疗或预防高脂血症、动脉硬化以及肥胖等疾病。该研究将从调节甘油三酯和脂肪酸、胆固醇以及肠道菌群结构等方面探讨灰树花多糖对脂肪代谢的影响。

    主编:李琳教授

    创刊:现代食品科技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9078

    国内统一刊号:CN 44-1620/TS

    国内邮发代号:46-349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