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8卷第4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褐藻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其延长秀丽隐杆线虫的寿命
    王猛,关思宇,于杰,薛金爱,狄建兵,王愈,姜进举,崔红利,李润植
    2022, 38(4):1-9.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2.4.0629
    [摘要](324) [HTML](1222) [PDF 916.03 K](609)
    摘要:
    该研究探讨了褐藻多糖(FSP)的体外抗氧化作用。以秀丽隐杆线虫为模式动物,采用氧化剂H2O2建立急性氧化应激模型,测定FSP对线虫寿命、运动能力、年龄色素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FSP对羟基自由基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且作用效果呈剂量依赖性;FSP(50、100、200 μg/mL)呈剂量依赖性的延长秀丽隐杆线虫寿命,分别为7.24%、26.70%和48.42%;FSP显著提高了线虫运动能力,其中200 μg/mL处理组运动能力达73.50%,而且减少体内脂褐素的积累及细胞凋亡程度;在0.1% H2O2氧化应激下,200 μg/mL的FSP通过提升抗氧化酶SOD、CAT活性来增强抗氧化能力;qRT-PCR结果显示,FSP通过调控Insulin/IGF-1信号通路上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线虫寿命。综上,FSP可通过延长秀丽隐杆线虫的寿命,提升其运动能力,提升线虫抗氧化酶活性,调控关键基因的表达,抑制氧化应激水平,对线虫氧化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2  铁棍/佛手山药粗多糖的抗糖尿病作用效果比较
    蔡羽,植飞,陈运中,刘思敏,颜春潮,万未希,佘雅茹,曾珉
    2022, 38(4):10-18.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2.4.0519
    [摘要](278) [HTML](316) [PDF 752.33 K](759)
    摘要:
    该研究为比较铁棍山药粗多糖和佛手山药粗多糖的抗糖尿病作用效果,测定两种山药粗多糖对DPPH、PTIO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和降血糖降血脂作用。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选用二甲双胍作为阳性对照药物。两种山药粗多糖对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的EC50(µg/mL)各为35.38、16.19(p<0.01),对PTIO自由基清除作用的EC50(µg/mL)各为7869.17、8335.78(p<0.01),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18.85%、15.73%)无显著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铁棍山药粗多糖组的FBG、TC与LDL-C水平各降低24.38%、28.44%、44.68%(p<0.05,p<0.01),肝糖原含量升高21.83%(p<0.05),CAT与GSH-Px水平各升高363.36%、43.67%(p<0.01);佛手山药粗多糖组的FBG、TG、TC与LDL-C水平各下降25.62%、28.52%、22.79%、44.73%(p<0.05,p<0.01),SOD与CAT水平各提升7.22%和69.76%(p<0.05)。结果表明,两种粗多糖的抗糖尿病作用机制不同。铁棍山药粗多糖在清除PTIO自由基、减少肝糖原分解、增强CAT和GSH-Px活性方面更具优势,而佛手山药粗多糖则在清除DPPH自由基、降低TG的含量、增强SOD与CAT活性方面作用更佳。
    3  茶籽皂苷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脂肪代谢及氧化应激水平
    曹文瀞,刘爽,苏彦民,李嘉丽,覃会珊,曾榛,宋家乐
    2022, 38(4):19-27.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2.4.0731
    [摘要](182) [HTML](298) [PDF 1.67 M](488)
    摘要:
    该研究探讨茶籽皂苷(TSS)对高脂饮食(HFD)小鼠脂代谢与氧化应激水平的改善作用。观察小鼠摄食量及体重变化。试剂盒法检测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H&E染色观察肝脏的脂肪变性程度。蛋白印迹法检测肝脏中AMPK、p-AMPK、SIRT1、PGC-1α、PPAR-γ的表达。结果表明,TSS干预显著降低HFD小鼠体重和附睾、肾周及腹部等处脂肪指数(p<0.05),显著降低小鼠血清TC、TG和LDL-C水平(p<0.05),升高HDL-C水平(p<0.05)。高剂量TSS干预较HFD组显著降低血清TC(37.83%)、TG(64.77%)和LDL-C(76.83%)水平。TSS干预显著改善HFD小鼠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并较HFD组提高肝脏内p-AMPK(3.92倍、4.95倍、6.63倍)、SIRT1(0.86倍、1.36倍、1.77倍)、PGC-1α(3.10倍、3.11倍、4.33倍)和PPAR-γ(2.83倍、4.27倍、5.51倍)的蛋白表达。此外,TSS处理还能升高HFD小鼠血清SOD和GSH含量,并降低MDA水平。综上述,TSS干预可减少体内的脂肪堆积,改善HFD引起的脂质代谢紊乱和氧化应激状态。
    4  蔓越莓制品对斑马鱼抗感染及炎症的抑制作用
    付式杰,李爱民,吴晓磊,李子杰
    2022, 38(4):28-33.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2.4.0847
    [摘要](146) [HTML](168) [PDF 910.34 K](455)
    摘要:
    为研究蔓越莓果汁粉(MYMFA)、蔓越莓全果粉(MYMFB)、蔓越莓提取物粉(MYMFC)与市售的高浓度蔓越莓精华(High Strength Cranberry)等四种蔓越莓制品的抑菌与抗炎作用,该研究以三金片作为阳性对照,首先确定了三金片与4种蔓越莓制品对斑马鱼的无可见有害作用水平(No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NOAEL)分别为1000 μg/mL和2000 μg/mL。以此为根据,分别选取低、中、高三个浓度对被感染P菌毛阳性大肠杆菌的转基因中性粒细胞荧光斑马鱼进行饲养试验,根据肠腔中细菌的平均荧光强度和中性粒细胞数量评价上述蔓越莓制品抑菌和抗炎能力。结果表明:三金片与四种待测品在高浓度时对斑马鱼的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均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p<0.001)。其中MYMFC的抑制效果最好,在高浓度下其抑菌率达到60.38%,炎症消除率达到51.16%,均超过三金片的抑菌率(53.84%)和炎症消除率(46.51%)。以上结果表明,蔓越莓制品具有较好的抑菌抗炎效果,且MYMFC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显示出比三金片更加优越的抑菌抗炎能力。
    5  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苦杏仁醇溶蛋白酶解物制备及稳定性表征
    武安琪,衣春敏,赵学旭,马培轩,武蕊,单良
    2022, 38(4):34-42.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2.4.0874
    [摘要](197) [HTML](177) [PDF 3.97 M](587)
    摘要:
    以苦杏仁醇溶蛋白(BAKG)为原料,以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率及水解度为指标,筛选出酶解苦杏仁醇溶蛋白制备α-葡萄糖苷酶抑制酶解物(AGIH)的最佳蛋白酶,以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设计实验选定制备AGIH所需的底物浓度、加酶量、pH值、最佳温度、酶解时间。并对该最佳酶解条件下制备活性酶解物的物理(pH、温度)稳定性和胃肠道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为最佳蛋白酶,酶解最优工艺条件为底物浓度4.0% (m/V)、加酶量6000 U/g、pH 7.0、温度55 ℃、酶解时间6 h。根据上述条件下制备的AGIH抑制率为18.10%,IC50为17.66 mg/mL。制得的AGIH在高温、低pH、高pH条件下,或者经胃肠道模拟消化后,都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研究结果为苦杏仁醇溶蛋白功能活性酶解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6  核桃内生真菌LTS-6-6代谢产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对油脂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赵谌董,庞俊倩,赵鑫丹,郝苑汝,翟梅枝
    2022, 38(4):43-51.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2.4.0596
    [摘要](221) [HTML](340) [PDF 737.31 K](478)
    摘要:
    以核桃内生真菌LTS-6-6为研究对象,通过ABTS自由基清除法、羟基自由基清除法及Fe3+还原能力测定等明确其代谢产物不同极性萃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Schaal烘箱法,以油脂过氧化值、酸值作为指标,测定添加高活性萃取物对菜(籽)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4种萃取物中,乙酸乙酯萃取物(Ethyl acetate extract,EAE)显示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对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有较强清除能力(清除率≥80%),清除率高出石油醚萃取物(Petroleum ether extract,PEE)71.39%;EAE总酚和总黄酮含量为643.71 mg没食子酸/g和102.05 mg芦丁/g。添加0.02% EAE处理的菜(籽)油,在70 ℃下储藏8 d的过氧化值、酸值分别为5.88 mmol/kg、达到0.85 mg/g。由阿伦尼乌斯公式预测,在菜(籽)油中添加0.02% EAE时,20 ℃下储藏期为256 d,与空白组相比,延长192 d,说明添加EAE有效抑制了菜(籽)油氧化酸败。
    7  珍珠贝肉抗氧化肽制备工艺优化及其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活性
    黄潘钿,陈冰冰,沈金鹏,黄文,夏珍,李应坤,王湘华,喻言,曹庸,苗建银
    2022, 38(4):52-61.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2.4.0468
    [摘要](275) [HTML](256) [PDF 5.45 M](618)
    摘要:
    以马氏珠母贝肉为研究对象,采用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制备抗氧化肽酶解物的工艺,并对酶解物冻干粉的抗氧化能力和酪氨酸抑制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珍珠贝抗氧化肽的最优酶解工艺为温度50 ℃,pH 7.25,时间3 h,料液比1:1,酶底比0.4%,所得酶解液的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98.48%。在此条件下得到的珍珠贝抗氧化肽显示出优异的ABTS自由基清除效果(IC50 0.57 mg/mL)、Fe2+螯合活性(IC50 6.89 mg/mL)和良好的ORAC值(601.38 μmol TE/g冻干粉)。同时,珍珠贝肉抗氧化肽对酪氨酸单酚酶(IC50 0.37 mg/mL)和酪氨酸二酚酶(IC50 20.27 mg/mL)抑制效果明显,显示其在美白护肤应用领域也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该研究结果将为珍珠贝在抗氧化、抗衰老、美白护肤等功能食品、化妆品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和基础数据。
    8  纯芝麻酱中花生致敏蛋白Ara h2、Ara h3及芝麻蛋白2S albumim的分析鉴定比较
    任秀,王亚萍,白继超,周巍,张晓东,陈怡文,崔生辉,林兰
    2022, 38(4):62-68.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2.4.0487
    [摘要](191) [HTML](183) [PDF 811.87 K](538)
    摘要:
    针对花生致敏蛋白Ara h2、Ara h3及芝麻蛋白2S albumim,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eal-time PCR)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纯芝麻酱中上述蛋白进行检测。两种方法的特异性、重复性方法学验证显示均良好。验证后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纯芝麻酱DNA进行芝麻蛋白2S albumim基因、花生蛋白Ara h2基因的检测,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花生致敏蛋白Ara h3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90批样品均含有芝麻成分,CT值为22.00~33.80,其中45批次还检出花生成分,CT值为25.60~38.60;酶联免疫吸附法除检出此45批次外还另检出38批次含有花生成分。通过结果比对分析及灵敏度检测研究发现,酶联免疫吸附法检出限更低。二者检测结果虽有差异,但不矛盾,均可用于纯芝麻酱中花生源检测。高含量样品检测时可选择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低含量或无法预估的样品可选择酶联免疫吸附法。目前无芝麻酱中过敏原检测相关标准,该研究可作为基础研究的可靠数据并建议监管部门尽快建立相关方法,更好的规范市场行为,保障人民的饮食安全。
    9  右旋糖酐/蚕豆蛋白复合凝胶的流变特性
    汤回花,陈骏飞,刘毕琴,王馨蕊,史巧,李宏
    2022, 38(4):69-75.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2.4.0797
    [摘要](234) [HTML](205) [PDF 1.04 M](454)
    摘要:
    为研究乳酸菌右旋糖酐对蚕豆蛋白食品相关性质的影响,采用哈克流变仪和质构仪等测定了添加不同浓度右旋糖酐时GDL诱导的酸致蚕豆蛋白复合凝胶质构和流变特性等指标。结果表明:添加右旋糖酐能显著增加蚕豆蛋白凝胶保水性,空白组蚕豆蛋白凝胶保水性为60.38%,1%右旋糖酐与蚕豆蛋白形成的复合凝胶保水性为70.08%(p<0.05);右旋糖酐浓度在0.25%~1%之间,对复合蛋白凝胶色泽有一定影响;0.5%右旋糖酐与蚕豆蛋白形成的复合凝胶强度为0.27 N,与空白组蚕豆蛋白凝胶(0.37 N)差异显著,可软化含高蚕豆蛋白食品质构特性;右旋糖酐/蚕豆蛋白复合凝胶流动曲线符合carreau模型(R2>0.99),具有假塑性流体的特性;应变扫描的弹性模量G'均高于黏性模量G'',说明右旋糖酐/蚕豆蛋白复合凝胶的弹性占主导;频率扫描结果显示添加右旋糖酐可软化蚕豆蛋白凝胶,使凝胶G'、G''降低,更易于加工。在蚕豆食品中添加右旋糖酐可改善蚕豆蛋白的质构和流变特性,为拓展其应用范围提供参考。
    10  中空盐微球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表征
    张阳,李彦磊,罗卫,赵如霞,王金梅,杨晓泉
    2022, 38(4):76-82.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2.4.0735
    [摘要](191) [HTML](173) [PDF 1.28 M](564)
    摘要:
    该研究以阿拉伯胶(GA)为主要添加剂,通过喷雾干燥法制备中空盐微球,研究了工艺条件对盐微球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GA优良的表面活性促使其在喷干过程中快速迁移至盐微球表面,微球表面C和O的元素含量提升至41.03%和10.97%,形成小粒径(10~20 μm)、低体积密度(0.45 g/mL)、高比表面积的中空盐微球结构,有利于盐晶体的快速溶解(60 s),较普通食盐溶解速度提高约2.67倍。盐微球粒径与GA浓度有关,当GA浓度由0.50%提升至0.75%时,可能形成较厚外壳,提高盐微球粒径;浓度升至1.00%可能降低盐晶核形成和生长的时间,导致盐微球尺寸略微变小。盐浓度对粒径无显著影响。降低进风温度有利于小尺寸盐微球(15.30 μm)的形成。中空盐微球的最佳制备工艺为:GA浓度0.5%,盐浓度35%,进风温度130 ℃。与普通食盐和食盐-GA混合物相比,盐微球的小尺寸和中空结构有利于提升其在油炸花生米表面的分散性,降低口腔颗粒感,强化花生米的咸度感知和特征风味。该研究可为减盐食品的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11  1-MCP处理维持软枣猕猴桃活性氧的代谢平衡
    陈曦冉,张鹏,贾晓昱,李江阔
    2022, 38(4):83-91.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2.4.0811
    [摘要](233) [HTML](233) [PDF 927.83 K](497)
    摘要:
    为了明确1-MCP处理对软枣猕猴桃冰温(-0.5±0.3 ℃)贮藏0~60 d期间活性氧(ROS)代谢的影响,以“龙成二号”为研究试材,采用1.0 μL/L 1-甲基环丙烯(1-MCP)进行熏蒸处理,探究其对果实生理、活性氧代谢、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贮藏60 d时1-MCP处理组果实呼吸强度为44.11 mg/(kg•h),乙烯生成速率为2.35 μL/(kg•h),分别比CK降低17.20%和23.70%,同时抑制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的升高,维持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保持较高的还原型抗坏血酸(AsA)、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1-MCP处理可以降低软枣猕猴桃的呼吸及乙烯生成速率,减少自由基生成,提高贮藏期的抗氧化能力,延缓果实衰老进程,保持良好的商品性,因此,该研究可以为软枣猕猴桃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的完善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依据。
    12  小麦淀粉糊化前浸泡处理对凉皮品质的影响
    张波波,郑帅帅,艾志录,范超奇,程增辉,焦鸿钢,王超,范会平
    2022, 38(4):92-98.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2.4.0803
    [摘要](357) [HTML](261) [PDF 1.25 M](622)
    摘要:
    因纯小麦淀粉黏着性差,凉皮常使用小麦粉洗面筋后剩余的浆液蒸制,导致其标准化和工业化程度较低。该研究考察小麦淀粉糊化前的浸泡处理(0~24 h)对凉皮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凉皮加工提供一定理论支持。结果表明随浸泡时间延长,凉皮感官评分及食用品质明显升高。与未浸泡组相比,浸泡24 h后所得凉皮的弹性、储能模量和凉皮中淀粉的短程有序性及相对结晶度增加幅度最明显,分别为213.64%、122.01%、6.86%和41.68%,即淀粉糊化前的浸泡处理,促进淀粉凝胶的形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显示凉皮内孔隙宽度随着浸泡时间延长有减小趋势。另外与未浸泡组相比,浸泡24 h时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明显降低约16.58%,而去除此时渗出的直链淀粉后再蒸制凉皮,其弹性不仅没有增加反而降低40.38%,揭示浸泡促进小麦淀粉胶凝作用与直链淀粉渗出关系密切。总之小麦淀粉浸泡处理促进直链淀粉渗出,能够改善凉皮食用品质,该研究可为凉皮加工提供参考。
    13  香草醛调控蜡质玉米淀粉-壳聚糖交联薄膜的结构和性能
    张旭鑫,张书艳,李琳,朱杰,赵雷
    2022, 38(4):99-105.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2.4.0635
    [摘要](207) [HTML](143) [PDF 66.82 M](955)
    摘要:
    通过在蜡质玉米淀粉-壳聚糖交联薄膜中加入香草醛探讨香草醛对交联薄膜亲水性、微观形貌、结构及热性能的影响规律。未加香草醛时,随着壳聚糖添加量的增大,薄膜的水接触角由82.88°(7:3)降低至75.37°(0:10)、断面粗糙度先下降后上升、壳聚糖分子中-N-H波数逐渐降低,淀粉/壳聚糖大分子的热裂解峰值温度由336.23 ℃(10:0)降低至310.83 ℃(0:10)。加入香草醛后,随着壳聚糖添加量的增加,交联薄膜的水接触角越大、断面粗糙度越高、壳聚糖分子中-N-H波数越低,waxy淀粉/壳聚糖的热裂解温度降低。结果表明,香草醛的加入形成香草醛-壳聚糖、壳聚糖-淀粉及香草醛-淀粉三种作用力,香草醛中-CHO与壳聚糖分子中-NH3+形成-C=N键弱化淀粉与壳聚糖的交联作用,调控交联薄膜的结构和性能,该结果可以为拓宽淀粉/壳聚糖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14  柑橘红茶菌饮料发酵工艺的优化
    徐家豪,林静嫦,张舒宁,董思远,钟先峰,陈文胜,陈礼培
    2022, 38(4):106-113.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2.4.0724
    [摘要](245) [HTML](195) [PDF 979.33 K](641)
    摘要:
    为了确定柑橘红茶菌饮料的最佳发酵工艺参数。该研究以新会柑橘、英德红茶为主要原料,通过接种红茶菌发酵生产柑橘红茶菌饮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设计试验,运用4因素3水平,以pH值为响应指标,探究乳酸菌粉添加量、蔗糖添加量、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四种因素对柑橘红茶饮料品质的影响,并确定柑橘红茶菌饮料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参数。结果表明,柑橘红茶菌饮料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参数为:乳酸菌添加量0.40%、蔗糖添加量15%、发酵温度32 ℃、发酵时间为4 d。在此条件下,此时pH值为3.14,感官评价分值为93.1分,可溶性固形物消耗量为12.30%,与3次验证试验的结果接近,说明回归模型拟合程度高,因此响应面法优化柑橘红茶菌饮料的发酵工艺具有可靠性,可为柑橘红茶菌饮料研发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15  碱性pH对马鲛鱼肌球蛋白热聚集行为的影响
    哈斯,韩玲钰,许喆,马堃,李婷婷
    2022, 38(4):114-120.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2.4.0719
    [摘要](154) [HTML](397) [PDF 751.13 K](458)
    摘要:
    为探究碱性条件下pH对马鲛鱼肌球蛋白热聚集行为的影响,以马鲛鱼肌球蛋白为研究对象,探究在加热条件下pH(7.0、8.0、9.0)对肌球蛋白的结构和理化性质(溶解度、浊度、二级结构、总巯基含量、表面疏水性)的影响,未加热组作为空白对照组。结果表明:对照组肌球蛋白在pH(7.0、8.0、9.0)下溶解度从68.00%升高到82.00%、浊度变化不明显;加热组则有较大差异,溶解度从30.00%增加到94.00%,浊度吸光值从0.49降低到0.23;加热组pH 9.0的肌球蛋白α-螺旋含量减少,在所有组中含量最低,为45.60%,β-折叠含量增加,为10.60%;加热组的巯基含量呈下降趋势,由70.45 nmol/mg减少到50.11 nmol/mg,碱性pH下的蛋白质有助于巯基向分子间和分子内二硫键的转化;随着pH值的增加,对照组肌球蛋白的表面疏水性系数依次增加,而加热组下降,但加热组肌球蛋白的表面疏水性系数仍然远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通过探究碱性条件下肌球蛋白热聚集体的性质,有助于对其热聚集进行调控,获得一种热稳定性较好的肌球蛋白溶液,对以后研究其作为乳化剂添加到食品中有重要意义。
    16  超声处理对哈萨克羊肉品质的影响
    张莉,孙佳宁,朱明睿,邢世均,刘广娟,肖志远,姜美龄,王子荣
    2022, 38(4):121-128.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2.4.0808
    [摘要](163) [HTML](304) [PDF 445.42 K](513)
    摘要:
    为研究超声对羊肉品质的影响,采用超声波(40 kHz、100 W、时间0、20、40 min)处理羊半膜肌,测定其在4 ℃下0、2、12、24、72、120、168 h的理化指标及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s,MP)特性等指标。结果表明:成熟过程中,超声处理后肉品品质显著高于直接冷藏组(p<0.05),超声20 min组第168 h,pH值(5.58)、L*值(38.82)、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Myofibrillar fragmentation index,MFI)(69.40),蛋白溶解度(17.40%)均显著高于直接冷藏组(p<0.05),剪切力(37.54 N)显著低于直接冷藏组(p<0.05),具有较好的食用品质;同期,超声40 min半膜肌的蒸煮损失(26.23%)比超声20 min(25.83%)大,因此为了减少质量损失及能源消耗,认为超声时间控制在20 min左右较好;超声处理后肌肉成熟时间为24 h,相比直接冷藏组(72 h)缩短了48 h。综上,超声处理能够提高肉品嫩度、缩短肌肉成熟时间,对肉品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
    17  高盐稀态酱油二次沉淀预测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冯拓,单培,林虹,徐婷,王博,张智宏,高献礼
    2022, 38(4):129-139.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2.4.0782
    [摘要](165) [HTML](271) [PDF 694.23 K](534)
    摘要:
    为构建高盐稀态酱油二次沉淀预测模型,该研究对比分析了与酱油二次沉淀形成相关的理化指标,包括pH值及铁离子、亚铁离子、多酚、多糖、氯化钠、乙醇、谷氨酸和温度等指标。利用SPSS软件分析了酱油二次沉淀生成量与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与二次沉淀相关的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高盐稀态酱油二次沉淀生成量(Y,g/L)与pH值(X1)极显著相关(p<0.01)、与铁离子(X2,mg/L)、多酚(X4,g/100 mL)和氯化钠含量(X6,g/100 mL)均显著相关(p<0.05),并成功构建了它们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高盐稀态酱油二次沉淀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预测值与存放3个月后的实测值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2=0.8517)。该预测模型有助于提前发现会产生严重二次沉淀的酱油,避免其流入市场和给企业造成经济和声誉损失,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8  利用乙酸协同氯化钙提升马铃薯片热加工质构特性
    邹妍,李佳容,李飞,於晓燕,喻仕瑞,雷尊国,董楠
    2022, 38(4):140-146.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2.4.0580
    [摘要](171) [HTML](211) [PDF 1.43 M](542)
    摘要:
    为了解决马铃薯片充分热加工后爽脆的质地丧失的问题,该试验研究了乙酸和钙及其协同预处理对马铃薯片热加工后质地的影响,分别用不同乙酸浓度、氯化钙浓度、浸泡时间作为实验参数,研究了不同参数下马铃薯片热加工后硬度值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设置马铃薯片热加工10 min后的硬度值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得到了最优的酸钙协同提升马铃薯片硬度的工艺:乙酸浓度为5.26 mL/L、氯化钙浓度为5.28 mg/L、浸泡时间为11.1 h。同时,通过对不同样品的显微结构观察及X-射线微区分析发现,经过热处理马铃薯片的细胞发生严重的胞间分离,而经乙酸和氯化钙协同处理后的马铃薯片在蒸制10 min后,马铃薯细胞间仍然连接紧密,且该马铃薯样品中钙的渗透量显著多于仅由氯化钙浸泡的马铃薯。这进一步揭示了经乙酸协同氯化钙浸泡后可以提高马铃薯片热加工后的硬度的原因,为后期风味即食马铃薯片的加工提供依据。
    19  氧化胁迫下桑椹多酚及其微胶囊对肌原纤维蛋白结构及凝胶性能的调控
    候雨雪,李登龙,林伟玲,刘学铭,林耀盛,唐道邦,王旭苹,张贤斌,叶宇游,程镜蓉,朱明军
    2022, 38(4):147-154.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2.4.0566
    [摘要](182) [HTML](349) [PDF 1.24 M](553)
    摘要:
    该研究探究了LOX氧化体系下桑椹多酚(MP)及桑椹多酚-β-环糊精微胶囊(MPM)对猪肉肌原纤维蛋白结构与功能特性的影响。分别向肌原纤维蛋白中添加桑椹多酚、β-环糊精(β-CD)和桑椹多酚-β-环糊精微胶囊,经LOX氧化体系氧化后,分析桑椹多酚及其微胶囊对肌原纤维蛋白的结构和凝胶性能的影响。桑椹多酚可以有效抑制氧化过程中肌原纤维蛋白的羰基化、减少巯基向二硫键的转化,改善凝胶持水性。与氧化组相比,经过桑椹多酚处理后,羰基含量下降了33.33%,巯基含量提高了54.87%,二硫键含量下降了19.38%,使蛋白质的凝胶持水性从20.22%提高到了23.11%(p<0.05),但经桑椹多酚修饰后的肌原纤维蛋白热稳定性下降;β-CD对桑椹多酚进行包埋处理可减弱桑椹多酚对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白度的负面影响,并通过强化蛋白质间的氢键作用进一步改善凝胶结构和持水性。以上研究表明,以β-环糊精为壁材制备桑椹多酚微胶囊有助于改善肌原纤维蛋白的氧化稳定性和凝胶结构,有望作为一种蛋白质氧化调节剂用于肉制品加工。
    20  超高静压对非浓缩还原杨梅果汁中氧化酶的钝化作用
    吴新怡,孟梓怡,朱吟非,罗子阳,王超,段翰英
    2022, 38(4):155-160.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2.4.0748
    [摘要](249) [HTML](202) [PDF 513.34 K](641)
    摘要:
    该研究以非浓缩还原(not from concentrate,NFC)杨梅果汁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超高静压(high hydrostatic pressure,HHP)处理(300~600 MPa/0~30 min)对NFC杨梅汁中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的影响。对比传统高温灭酶,拟合建立HHP压力与酶活性的一级动力学回归方程,分析得到相关参数(压力脉冲效应PE、压力脉冲数值ND、等效破坏值Dp及酶的失活速率K)。结果表明,较高压力(400~600 MPa)对PPO与POD均起到钝化效果,其中600 MPa/10 min能钝化90%的PPO活性,600 MPa/20 min钝化80%的POD活性。600 MPa/30 min条件下,重复加压不能明显加强钝化效果。将PPO和PPO活性与压力进行一级动力学拟合,得到相应线性回归方程(R2>0.8)。随着压力从300 MPa升高到600 MPa,PPO的K值从3.03×10-2升高到12.12×10-2,POD的K值从1.23×10-3上升到7.67×10-3。600 MPa条件下,PPO和POD的ND分别为1.04和1.59,Dp值都为19。同时,压力和保压时间及其相互作用对PPO和POD活性的影响均有极高的显著性(p<0.001)。因此,HHP对杨梅果汁中关键的氧化酶能起到较好的钝化作用,能够为NFC杨梅汁加工技术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21  不同酸浆添加量制备的豆腐凝胶特性比较
    张志衡,陈振家,李玉娥,王晓闻,张雪冰
    2022, 38(4):161-170.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2.4.0924
    [摘要](255) [HTML](327) [PDF 1.46 M](761)
    摘要:
    以同一品种的大豆为原料制取豆浆后,添加不同比例酸浆(20%、23%、26%),所得酸浆豆腐通过TPA质构、化学作用力、SDS-PAGE、微观结构、红外光谱等指标的测定,分析酸浆添加量对酸浆豆腐凝胶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酸浆添加量的增加,豆腐的质构性增强,在26%时豆腐的硬度达到最大值3.53 N,豆腐含水量、保水性及得率均显著下降(p<0.05),蛋白质含量从13.09%增加到15.28%;二硫键和疏水相互作用是酸浆豆腐形成的主要作用力,二者占比超过90%,离子键和氢键的参与度相对较低。疏水作用是7S蛋白参与凝胶的主要作用力,11S蛋白的部分A亚基通过离子键和氢键连接形成凝胶,大分子蛋白聚集体、11S蛋白的B亚基和A3亚基主要通过二硫键参与凝胶的形成;随着酸浆添加量的增加,酸浆豆腐的凝胶网络结构逐渐变得粗糙,α螺旋含量由16.00%减少到15.83%,无规则卷曲由16.04%减少到15.80%,β转角由34.12%减少到33.57%,β折叠由33.84%增加到34.80%。综上可知,酸浆添加量对豆腐的凝胶特性有显著影响。
    22  高品质紫薯生全粉面条配方的工艺优化
    熊添,何建军,蔡芳,王少华,施建斌,蔡沙,隋勇,陈学玲,范传会,家志文,梅新
    2022, 38(4):171-181.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2.4.0630
    [摘要](180) [HTML](309) [PDF 987.48 K](517)
    摘要:
    为解决制作紫薯生全粉面条时常出现的断条率高、易糊汤、适口性不佳、颜色黯淡等问题,该研究以改善色泽和质构品质为目标对紫薯生全粉面条的配方工艺进行优化,分析阐明了柠檬酸、植酸钠、曲酸、茶多酚、β-糊精等护色剂以及卡拉胶、谷朊粉、魔芋葡甘露聚糖等改良剂在不同添加量下对面条色度、质构以及感官评分的影响,借助mixolab2混合实验仪等设备对比分析不同紫薯生全粉添加量下混合粉的粉质特性和糊化特性。结果表明:紫薯生全粉可影响蛋白网络弱化、淀粉糊化以及淀粉酶水解淀粉的速度,添加量超过10%会减弱面团筋度和耐揉性。紫薯生全粉面条适宜选用护色剂和改良剂分别为0.6%柠檬酸和0.6%魔芋葡甘露聚糖,感官评分较各自参照组分别提升13.56%和11.92%。在此基础上,通过4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优配方工艺为紫薯生全粉添加量8%,水添加量32%,柠檬酸添加量0.6%,魔芋葡甘露聚糖添加量0.6%,感官评分为85.48。本研究为后续高品质紫薯生全粉面条的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23  不同处理方式下膨化玉米粉的冲调性能分析
    曾德玉,李京,陈俊宏,王洋,叶阳,曾珍
    2022, 38(4):182-190.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2.4.0819
    [摘要](145) [HTML](277) [PDF 429.26 K](495)
    摘要:
    该研究以膨化玉米粉为原料,分析磷酸化、酶处理、食用胶干热和复合处理对膨化粉吸水性指数、水溶性指数、分散时间、结块率、黏度、粒径和色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酸化热处理对膨化粉黏度无显著影响;食用胶干热处理黏度增加;酶处理及其与磷酸化、食用胶干热复合处理吸水性指数和黏度显著降低,水溶性指数大于磷酸化和食用胶干热处理。α-淀粉酶处理粉的水溶性指数从30.4%增至80.98%,吸水性指数从4.96降至1.21。黄原胶α-淀粉酶、α-淀粉酶正磷酸钠复合处理膨化粉结块率分别为1.63%、1.46%,低于正磷酸钠、α-淀粉酶、中性蛋白酶、黄原胶干热处理粉结块率,分别为5.57%、5.60%、6.16%、5.58%,两种复合处理方式下黏度较稀,分别为83.33 mPa•s、100 mPa•s;正磷酸钠、黄原胶干热处理黏度分别为2243.33 mPa•s、306.33 mPa•s,正磷酸钠联合中性蛋白酶处理黏度、结块率分别为546.67 mPa•s、4.89%,黏度适中,结块率低于单一处理,此时分散时间、粒径分别为4.81 s、131.14 μm,呈淡黄色。综合分析,正磷酸钠中性蛋白酶复合处理下膨化米粉冲调性较好。
    24  响应面法优化青椒微波-真空冷冻联合干燥工艺及品质分析
    肖曼玉,张秀玲,刘明华,李晨
    2022, 38(4):191-200.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2.4.0513
    [摘要](239) [HTML](178) [PDF 2.55 M](568)
    摘要:
    该研究采用微波-真空冷冻联合干燥方式对青椒进行干制,研究微波功率、中间转换点含水率及真空冷冻干燥时间对青椒干燥产品维生素C含量、感官评分、复水比及a*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微波-真空冷冻联合干燥工艺,并对青椒联合干燥产品的营养成分、风味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研究了微波-真空冷冻联合干燥、微波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对青椒干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联合干燥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381.17 W,中间转换点含水率61.81%,真空冷冻干燥时间12.04 h。3种青椒联合干燥产品在营养成分和风味上分别具有一定差异性。微波-真空冷冻联合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的青椒产品在质构、青椒组织微观结构、部分理化指标方面均优于微波干燥的青椒产品。
    25  不同产地肉桂的挥发性成分差异分析
    王泽亮,张敏,邱道富,李洁芝,李龙,万敏惠,范智义,吕鹏军,邓维琴,李恒
    2022, 38(4):201-207.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2.4.0747
    [摘要](249) [HTML](293) [PDF 1.32 M](908)
    摘要:
    为探明不同产地肉桂间挥发性成分差异并为卤料生产原料选取提供一定数据参考,该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质色谱联用(GC-MS)技术对成都、广西、汉源、云南四个产地肉桂样品中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并结合OAV值进行PCA和PLS-DA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出不同产地肉桂样品中挥发性成分66种,其中萜类物质43种,醛酮类11种,烷烃类物质2种,醇类4种,酯类2种,吲哚类1种,可见样品中挥发性物质以萜类为主,其相对含量在2706.76~33337.83 μg/kg之间。γ-松油烯(OAV:1132.03~5721.45)、α-芹子烯(OAV:16.66~264.45)、(E)-肉桂醛(OAV:18.04~103.07)、对伞花烃(OAV:31.00~43.39)四种物质OAV值相对较高,对肉桂主体风味形成有重要贡献。经PCA和PLS-DA分析发现,不同产地肉桂样品挥发性风味存在明显差异。成都肉桂中未发现特征香气但其主体香气较为强烈;广西肉桂中辛辣味和花木香等典型肉桂香气最为明显;汉源肉桂中甜香香气相对突出;云南肉桂具有较强的水果香气。结果说明产地对肉桂样品挥发性风味存在较大影响。
    26  发酵时间对青稞全粉浆香气成分的影响
    朱俊超,张成志,张增江,郑波,陈玲
    2022, 38(4):208-215.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2.4.0579
    [摘要](170) [HTML](166) [PDF 1.26 M](662)
    摘要:
    该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仪分析了青稞全粉浆中挥发性成分,研究了经过不同的发酵时间后青稞全粉浆中的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并探讨了其对粉浆香气的贡献程度和呈味表现。结果表明:未发酵粉浆中检测出14种挥发性成分,其中6种为关键成分,贡献程度最大的是正己醛;发酵3 h粉浆中检测出22种挥发性成分,壬醛是唯一的关键挥发性成分;发酵6 h粉浆中检测出22种挥发性成分,其中有5种关键成分,贡献程度最大的是辛酸乙酯;发酵12 h粉浆中检测出24种挥发性成分,壬醛和(E,E)-2,4-壬二烯醛是关键挥发性成分。相比于其他时间发酵,发酵6 h的青稞全粉浆中酯类相对含量最高(50.20%),贡献了令人愉悦的水果香气。发酵6 h的青稞全粉浆中关键挥发性成分是正己酸乙酯(14.94%)和辛酸乙酯(17.87%),ROAV值分别为19.45和100。该研究可为全谷物青稞发酵食品的创制提供基础数据。
    27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食品污染物神经毒性预测模型建立
    周悦,李潇岚,程薇,冯艳,王艳
    2022, 38(4):216-223.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2.4.0727
    [摘要](231) [HTML](193) [PDF 714.05 K](629)
    摘要: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建立分类预测模型,研究常见食品中化学性污染物的理化结构与其神经毒性间关联。通过查阅文献建立化合物数据库,纳入包含影响神经分化成熟、影响神经元迁移/空间定向等各类神经毒性机制化合物57种,无神经毒性化合物50种。运用R、SPSS软件,使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s,RF)、类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等机器学习算法筛选分子描述符并构建分类模型,预测化合物神经毒性。结果显示随机森林算法模型综合表现最佳,十折交叉验证准确率70.24%,训练集、测试集预测准确率分别达95.51%和83.33%,曲线下面积分别达0.99和0.85,是个较为理想的算法。本研究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建立的分类模型可通过化合物的分子描述符准确预测化合物的神经毒性。在多种机器学习算法中,基于随机森林算法建立的预测模型表现最优。分子描述符重要性结果显示,化合物神经毒性主要与其质量加权Burden矩阵最大特征值有关。
    28  6种烟熏液的品质及其多环芳烃的毒性比较
    王飞,乔明武,黄现青,宋莲军,薛桂中,孟少华,赵建生,马相杰
    2022, 38(4):224-233.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2.4.0799
    [摘要](177) [HTML](184) [PDF 671.44 K](557)
    摘要:
    该研究探讨蒜杆、紫苏、陈皮、梨木、桃木、枣木烟熏液的品质及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的含量,并采用毒性当量因子(toxic equivalent factors,TEFs)对烟熏液的毒性风险进行评估。研究表明,自制烟熏液品质指标差异明显,密度为1.01~1.04 g/mL、色泽L*值为45.01~67.56、a*值为23.06~29.86、b*值为86.68~96.1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8.90%~15.77%、pH值为2.54~8.65、总酚含量为1.95~8.18 mg/mL、羰基化合物含量为2.23~19.81 g/100 mL、总酸含量为1.53%~12.51%。烟熏液指标间存在较大的相关性,在正相关中,密度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相关性最强,相关系数为0.998;在负相关中,色泽b*值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相关性最强,相关系数为-0.986。烟熏液中16种PAHs均被检测出,其中苯并[a]芘(BaP)含量为0.13~1.53 µg/kg,总PAHs含量范围为123.53~2222.31 µg/kg。烟熏液中PAHs主要是苊烯,其中3环占比最高,范围为60.05%~97.39%。烟熏液中16种PAHs的毒性当量浓度TEQBap(toxic equivalent quantity,TEQ)分别为梨木5.00 μg/kg、陈皮4.25 μg/kg、市售3.18 μg/kg、紫苏2.25 μg/kg、蒜杆1.74 μg/kg、桃木1.37 μg/kg、枣木0.64 μg/kg。通过对烟熏液相关指标的测定,PAHs的分布特征及毒性风险,为烟熏液的安全使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29  基于特征肽测定阿胶食品中的5种杂皮源成分
    赵艳霞,巩丽萍,石峰,杭宝建,罗学刚
    2022, 38(4):234-240.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2.4.0676
    [摘要](199) [HTML](223) [PDF 701.58 K](607)
    摘要:
    建立了以特征肽为指标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阿胶食品中马皮等5种杂皮源成分的检测方法。考察了样品提取方式、样品酶解条件,比较了不同色谱条件对各杂皮源成分的分离效果,优化了流动相洗脱体系。样品经处理后,于37 ℃下经胰蛋白酶酶解,产生马源寡肽A等杂皮源特征肽段,以0.1%甲酸水溶液和0.1%甲酸乙腈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柱温40 ℃,进样量2 µL,在电喷雾正离子(ESI+)模式下进行多反应监测(MRM),基质匹配标曲定量。马源寡肽A、鹿皮特征肽在5~500 ng/mL、牛皮特征肽、猪皮特征肽、骆驼皮特征肽在10~500 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方法定量限为0.082~1.1 mg/kg,加标回收率为86.8%~103.5%。29批次阿胶糕、阿胶饮品样品检出了马、牛皮源成分。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定量准确,适用于阿胶糕等食品中杂皮源成分的检测。
    30  改进QuEChERS-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法测定水果中吗啉脂肪酸盐的残留
    陈锂,朱正伟,汪薇,荣茂,江丰,王会霞
    2022, 38(4):241-247.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2.4.0606
    [摘要](184) [HTML](166) [PDF 1021.17 K](437)
    摘要:
    该研究建立了水果中吗啉脂肪酸盐果蜡的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gas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GC-MS/MS)分析方法。样品使用改进QuEChERS(quick,easy,cheap,effective,rugged and safe)方法,经1%甲酸-乙腈提取,乙二胺-N-丙基甲硅烷(PSA)和石墨化炭黑吸附剂(GCB)净化,使用5.5 mol/L盐酸和4.3 mol/L亚硝酸钠在冰浴条件下衍生3 h,以HP-FFAP毛细管柱进行分离,在电子轰击源(EI)和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测定,基质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吗啉脂肪酸盐通过亚硝基化反应可衍生成稳定的亚硝基吗啉(N-nitrosomorpholine,NMOR),目标衍生化合物峰形较好,在1~800 µ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检出限为0.14~1.09 µg/kg,定量限为0.47~3.63 µg/kg,加标回收率范围为73.6%~118.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6%~15.2%(n=6)。该方法准确、高效,在实际样本中检出率较高,适用于水果中吗啉脂肪酸盐果蜡的定性和定量检测。
    31  基于FT-NIR光谱技术结合KPCA-MD-SVM对白酒基酒的快速判别
    翟双,庹先国,张贵宇,朱雪梅,罗林,高婧,罗琪
    2022, 38(4):248-253.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2.4.1132
    [摘要](200) [HTML](171) [PDF 1.86 M](540)
    摘要:
    为保证在摘酒过程中基酒分段的准确,研究通过利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设备对整个摘酒过程中的基酒样品进行光谱采集,使用支持向量机(SVM)对最优预处理的基酒光谱建立基酒分段模型,其模型训练集的正确率为93.02%,测试集判别率为90.08%。为减少建模时间和提高模型的可靠性,使用核主成分分析(KPCA)对基酒光谱数据降维,并对此建立基酒分段模型。其训练集正确率为94.81%,测试集判别率为90.75%,相比无KPCA分析时的分段模型训练集高1.79%,测试集高0.67%。为进一步提高模型的判别能力,使用马氏距离(MD)剔除了降维后的异常数据样品,创建的基酒分段模型训练集对基酒段数的正确率为98.72%,测试集正确率为98.75%。剔除异常样品后的分段模型的训练集正确率提高了3.91%,测试集判别率提高了8%。以上研究表明了KPCA+MD+ SVM基酒分段模型能对基酒进行快速判别,为近红外光谱在自动化摘酒方面提供了一种理论可能。
    32  陕西红枣中苯甲酸的本底值分析
    李晓,李媛,张建成,陈鸿剑,樊成,李梅,安瑜,彭飞,吴坤,刘李婷
    2022, 38(4):254-259.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2.4.0616
    [摘要](196) [HTML](176) [PDF 739.62 K](624)
    摘要:
    该研究通过对陕西产区146批次12个品种枣类进行苯甲酸含量的测定,研究了发育期、产地、品种、干燥方法对红枣苯甲酸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除去处于青枣期的冬枣外,其余所选红枣中均存在一定含量的内源性苯甲酸,其值通常在50 mg/kg以下,极少超过150 mg/kg。红枣中的内源性苯甲酸在枣类由青枣-半熟枣-成熟红枣-干枣的发育过程中均会形成,其含量随着红枣成熟度的增加而逐渐提高。红枣品种对红枣的苯甲酸本底值影响显著,产地对红枣的苯甲酸本底值影响不大,红枣的苯甲酸本底值随干燥温度的增加而升高。采集的红枣样品的苯甲酸含量符合正态分布,95%概率下置信区间最大值为104 mg/kg,该值可作为红枣中苯甲酸的本底限量值。在正常食用量的范围内,红枣中所含内源性苯甲酸的含量对人体的潜在影响要远低于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苯甲酸含量的影响。
    33  基于SWOT分析的食品产业链可追溯系统建立及其运用
    李婉雅,曲歌,Mary Wong,杨放琼
    2022, 38(4):260-274.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2.4.0642
    [摘要](205) [HTML](780) [PDF 897.72 K](522)
    摘要:
    食品可追溯体系是指对涵盖食品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过程进行跟踪和追溯的能力,对食品安全起着重要作用。尽管目前中国已经颁布了各种法规来加强食品安全,但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差距可能会降低法律的有效性。基于这一情况,采用了混合数据收集方法,旨在实现两个目标:探讨中国食品追溯系统应用的条件;并为香港的一家中型餐馆构建了食品追溯系统。具体为:用包含结构化问卷的定量方法分析了影响食品追溯系统的因素;同时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建立的食品追溯系统进行了全面SWOT分析。结果表明,消费者的心理特征、社会人口学特征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影响着食品追溯系统。SWOT框架显示,尽管拟议的可追溯系统存在一些弱点,但各组织可以利用该系统的优势和现有的机会来操作该工具。结果表明,该系统操作简单,成本低;适用于类似案例这样规模的食品机构及产业应用食品可追溯。
    34  进口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病原分离鉴定及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黄燕琼,邓艳,门星怡,陈婉霞,柏建山
    2022, 38(4):275-281.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2.4.0593
    [摘要](134) [HTML](181) [PDF 1.51 M](371)
    摘要:
    该研究抽取了453批在2017~2018年自越南、泰国、马来西亚进境的对虾样品进行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cute Hepatopancreatic Necrosis Disease,AHPND)病原的分离鉴定,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直接取对虾肝胰腺组织进行病原分离检出率只有2.87%,而肝胰腺组织经过富集培养后,检出率则达到16.11%;来自越南进境的对虾样品阳性检出率最高,312批次的样品阳性检出率为21.79%,分离出11株阳性菌株,分离成功率为15.07%。为了快速、灵敏和可靠的鉴定AHPND病原,该研究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AHPND病原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方法。结果表明:仅AHPND病原具有明显的扩增曲线和颜色变化,质粒的检测低限为1 fg/μL,比普通PCR方法高100倍,且稳定性强;对37个实际样本检测显示,阳性率为35.13%,阳性检出率高于普通PCR检测结果。该研究建立的LAMP快速检测方法适用于AHPND病原特异性检测,病原的分离鉴定分析也可为进口对虾的实验室检测提供参考数据。
    35  陈皮表面微生物及其转化黄酮类物质的研究进展
    傅曼琴,陈玉婷,吴继军,余元善,温靖,徐玉娟
    2022, 38(4):282-291.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2.4.0526
    [摘要](497) [HTML](459) [PDF 760.72 K](915)
    摘要:
    陈皮是传统中药材,药食两用,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等功效,富含黄酮类、挥发油类、生物碱类、柠檬苦素类、微量元素等。其活性成分以黄酮类化合物为主,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包括抗炎、抗氧化、抗血栓、抗菌、抗病毒、降血糖、降血脂等,被广泛应用到食品和保健品等诸多领域。但是由于黄酮类化合物溶解性差、生物利用率低,限制其应用,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生物转化黄酮以及其他活性物质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已有报道对陈皮的活性成分的结构特征、生物活性,以及陈皮中微生物及其转化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该研究综述了陈皮表面微生物及其转化黄酮类物质的研究进展,为微生物转化陈皮活性黄酮的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
    36  木姜叶柯降血糖作用研究进展
    李文娟,吴伟,万敏,李腾,陈苏梅,姚于飞
    2022, 38(4):292-297.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2.4.0684
    [摘要](268) [HTML](449) [PDF 523.83 K](1100)
    摘要:
    木姜叶柯俗称甜茶,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抗炎及抗肿瘤等作用,2017年被审批为新资源食品。研究表明,根皮苷、根皮素、三叶苷等二氢查尔酮是木姜叶柯主要的活性成分,被证实具有降血糖作用。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现有降血糖药物应用有一定的限制条件,且伴有各种副作用。木姜叶柯作为一种天然资源且具有长期饮用的降血糖应用基础,极具研究和开发价值。该研究探讨了木姜叶柯甜味的主要来源与其能量低的显著特点,并综述了降血糖作用。进一步从胰岛素抵抗、葡萄糖转运、调控酶类活性、抗氧化防御和糖尿病并发症等方面总结了木姜叶柯的降血糖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并分析了目前木姜叶柯研究存在分子靶点不明确、研究内容单一等问题。最后,对木姜叶柯相关潜在分子机理进行了展望,为木姜叶柯降血糖作用及高值化应用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37  基于过渡金属的葡萄糖无酶电化学传感器研究进展
    张敏,曹纪英,吴淑萍,王逸晨,温健松,屈政欢,张德君
    2022, 38(4):298-306.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2.4.0618
    [摘要](263) [HTML](526) [PDF 595.92 K](776)
    摘要:
    葡萄糖传感器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在发酵生产、饮料调配、乳制品生产等过程对葡萄糖含量有严格控制,因而构建葡萄糖快速检测新方法有重要意义。由于过渡金属传感材料具有响应迅速,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成本低等特点,其在葡萄糖无酶电化学传感器领域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因此,该研究以近年来的实验和理论研究为基础,系统地综述了过渡金属葡萄糖无酶传感器的研究进展。通过总结铜(Cu)、镍(Ni)、钴(Co)和锌(Zn)等过渡金属纳米结构的特点及其氧化物在碱性条件下对葡萄糖的传感机制,以及电沉积法及其他修饰电极制备方法,以期为高性能葡萄糖传感器的构建提供参考。该综述特别强调了揭示过渡金属对葡萄糖的电信号增敏机制的重要性,以实现按需设计,扩大过渡金属传感器的应用范围。
    38  水产品中重金属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钮冰,钟海林,赵超敏,张润何,樊祥,蔡文萱,吴池莹,许晓薇,邓晓军
    2022, 38(4):307-315.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2.4.0687
    [摘要](269) [HTML](286) [PDF 435.27 K](651)
    摘要:
    重金属在水产品中浓集能力强,可多种途径进入体内,当人体摄入的重金属超过一定量时,将会对机体产生各种危害,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水产品中重金属的含量逐渐成为限制水产品食用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水产品中富集的重金属含量比较低,对其快速准确地测定有一定的难度。该文主要综述了水产品中重金属检测技术及样品前处理方法,介绍了世界各国和组织对水产品重金属限量的规定,重点介绍了样品前处理方法中常用的干灰化法、湿法消解、微波辅助提取、超声辅助提取法、离子交换预富集,及检测技术中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的原理、优缺点及应用现状,并对重金属的检测及其发展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主编:李琳教授

    创刊:现代食品科技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9078

    国内统一刊号:CN 44-1620/TS

    国内邮发代号:46-349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