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37卷第10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黄芪甲苷对镉联合高脂高糖致糖尿病小鼠胰脏损伤的保护作用
    龚频,刘萌,裴舒亚,杨倩,杨文娟,陈福欣
    2021, 37(10):1-6.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10.0104
    [摘要](329) [HTML](349) [PDF 1.16 M](583)
    摘要:
    研究了黄芪甲苷对镉联合高脂高糖致糖尿病小鼠胰脏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高脂高糖联合镉损伤建立糖尿病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保护组。建模8周后,保护组灌胃不同浓度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IV,AS-IV)4周,检测其空腹血糖及胰脏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GSH)含量;胰脏组织做超薄切片并在透射显微镜下观察其亚细胞结构变化。结果显示,模型组MDA含量显著上升,为空白组的1.90倍(p<0.01),SOD、GSH含量下降,分别为空白组的48.10%(p<0.01)、44.40%(p<0.05);与模型组比,低、中、高浓度保护组血糖水平降低,低、中、高剂量组MDA含量为模型组的82.10%(p<0.05)、68.40%(p<0.01)、58.90%(p<0.01),中、高剂量组SOD含量增加1.52倍(p<0.05)、1.72倍(p<0.01),高剂量保护组GSH含量增加最明显,为模型组2.00倍(p<0.01),透射电镜结果表明胰脏亚细胞结构分泌颗粒体密度、线粒体密度明显增高,说明高糖环境可加剧胰脏发生氧化应激,造成损伤;摄入AS-IV能显著降低各指标含量,减弱损伤程度。黄芪甲苷可能通过清除自由基,减少胰脏氧化损伤,保护其正常功能。
    2  菊粉对ApoE -/-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症的保护作用
    王丽娟,李一唯,杨立波,严宁,王浩,贾绍斌
    2021, 37(10):7-18.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10.0180
    [摘要](232) [HTML](242) [PDF 2.80 M](476)
    摘要:
    该研究旨在评价菊粉(INU)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症(AS)的作用及可能机制。8周龄雄性ApoE-\-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ON)给予正常饮食,AS组(AS)采用高脂饮食,INU干预组(AS+INU)在AS造模基础上采用INU口服干预。干预12周后,采用病理切片油红O、马松和HE染色评价INU干预AS的效果,16S rRNA测序分析肠道菌群,鲎试剂法检测血浆脂多糖(LPS),流式多重蛋白定量技术(CBA)检测炎症因子,气质联用(GC-MS)检测肠道短链脂肪酸(SCFAs)。结果显示,INU干预缓解了AS脂质斑块沉积、纤维化及病理损害;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显著降低至14.04 mmol/L、0.35 mmol/L、2.31 mmol/mL(p均<0.05);Alistipes、Intestinimonas、Bilophila、Oscillibacter、Negativibacillus相对丰度显著减少至1.09×10-3、3.46×10-4、1.86×10-4、1.56×10-4、3.72×10-4(p均<0.05),Faecalibaculum显著增加至0.28(p<0.05);SCFAs和血浆LPS显著改善;主动脉根部组织和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7A显著降低至27.32和6.59 pg/mL、19.15和4.60 pg/mL、49.81和8.57 pg/mL、16.70和3.57 pg/mL(p<0.05)。该研究表明膳食INU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和抑制炎症改善AS。
    3  党参-茯苓-甘草水提物通过激活胆碱能信号通路改善痴呆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
    徐飞飞,管雅琪,崔恺,王立有,李欣娱,李钦青,田雅娟,楚世峰,贺文彬
    2021, 37(10):19-29.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10.0130
    [摘要](253) [HTML](242) [PDF 1.81 M](540)
    摘要:
    该研究深入探讨“药食两用”中药党参、茯苓、甘草水提物改善学习记忆障碍小鼠的作用机制。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党参-茯苓-甘草组(10、20、40 g/kg)和阳性药组(盐酸多奈哌齐,1.5 mg/kg),每组10只,不间断给药30 d(10 mL/(kg•d))。腹腔注射氢溴酸东莨菪碱建立学习记忆障碍模型(2 mg/kg,5 d),Morris水迷宫实验考察小鼠行为变化;ELISA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和乙酰胆碱脂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水平;Western blot测定胆碱能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及磷酸化表达量。结果发现,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组(40 g/kg)小鼠在Morris水迷宫实验中穿过平台次数增加了5.48次,在第Ⅲ象限时间、路程分别增加了17.41%、14.39%;小鼠海马中ACh水平升高了26%,AChE水平降低了11.9%;中、高剂量组小鼠海马α7-nAChR、CaMK Ⅱ、p-ERK1/2、p-CREB蛋白表达明显增强。这表明党参-茯苓-甘草水提物能够对学习记忆障碍小鼠起到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海马组织胆碱能突触通路并上调相关蛋白的表达有关。该研究为潞党参、茯苓、甘草这三味“药食两用”中药资源改善学习记忆障碍功效提供研究基础,为开发山西省道地药材潞党参提供研究方向。
    4  小麦麸皮阿拉伯木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
    何洋,周静,陈薇,张迹,沈婷,冯作山,胡卫成
    2021, 37(10):30-36.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10.0056
    [摘要](249) [HTML](207) [PDF 825.96 K](479)
    摘要:
    该研究以小麦麸皮阿拉伯木聚糖(AX)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及机制。用不同浓度的AX处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检测AX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力及NO释放量的影响,用AX处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0、1、3、6 h,检测AX对小鼠腹腔巨噬免疫关联基因及MAPK、Akt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6.25和12.5 μg/mL的AX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没有显著毒性,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为90.42%和89.99%(p>0.05)。当浓度高于12.5 μg/mL时,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AX(6.25~200 μg/mL)能显著增加小鼠腹腔巨噬细胞NO的释放量(p<0.05);同时可以促进免疫关联基因(1L-1β、IL-6、TNF-α、iNOS、COX-2、Nfkbia)mRNA的表达,进一步研究发现AX可以增加MAPK和Akt信号通路蛋白(ERK1/2、JNK、p38 MAPK、Akt)的磷酸化水平。上述研究结果表明,AX可以通过活化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增加NO的产生,促进免疫关联基因mRNA的表达,激活MAPK和Akt信号通路,来调节免疫。
    5  元宝枫籽油改善脂多糖诱导的小鼠肠道炎症
    梁婵华,黄妍,莫敏敏,陈城宇,宋家乐
    2021, 37(10):37-45.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10.0246
    [摘要](207) [HTML](300) [PDF 1.69 M](475)
    摘要:
    该研究探讨元宝枫籽油对脂多糖(LPS,3.5 mg/kg)诱导雄性ICR小鼠肠道炎症的改善作用机制。连续7 d灌服元宝枫籽油后观察小鼠体重、结肠的变化,玉米油为对照。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及结肠中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IL-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qRT-PCR法检测结肠内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和Il1β的mRNA水平。元宝枫籽油显著抑制LPS致小鼠体重下降,降低小鼠结肠重量与长度比(p<0.05)。元宝枫籽同时抑制LPS致损伤小鼠血清炎性因子(L-1β:155.66 ng/L、IL-6:75.42 ng/L、IL-18:90.31 ng/L和TNF-α:47.97 ng/L)及结肠炎性因子(IL-1β:188.85 ng/L、IL-6:57.88 ng/L、IL-18:52.29 ng/L和TNF-α:85.69 ng/L)水平;显著降低小鼠结肠髓过氧化物酶水平至81.53 ng/L(vs损伤组:113.59 ng/L,p<0.05),丙二醛水平至1.04 μmol/g protein(vs损伤组:1.60 μmol/g protein,p<0.05)。此外,与损伤组相比,元宝枫籽油分别抑制Nlrp3(41.80%)、Asc(49.85%)、Caspase-1(31.28%)和Il1β(39.83%)的mRNA表达。综上所述,元宝枫籽油能改善LPS致小鼠肠道炎症反应的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结肠内NLRP3小体过度活化有关。
    6  辣木籽异硫氰酸酯衍生物抑制结肠癌HCT-116细胞的生长和迁移
    杨茗茸,杨扬,彭麟杰,毛家英,盛军,解静,田洋
    2021, 37(10):46-54.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10.0067
    [摘要](193) [HTML](181) [PDF 6.16 M](496)
    摘要:
    该研究旨在探讨辣木籽异硫氰酸酯衍生物(MITC-21)抑制结肠癌HCT-116细胞生长和迁移的作用。采用MTT实验、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细胞划痕实验和蛋白印迹法,检测经不同浓度MITC-21处理的HCT-116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MITC-21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的方式显著降低HCT-116细胞的存活率,半致死剂量分别为6.79 µmol/L(24 h)、3.71 µmol/L(48 h)和1.13 µmol/L(72 h);克隆形成实验表明,MITC-21(2和4 µmol/L)显著抑制HCT-116细胞克隆形成,处理48 h后克隆形成率从100%降低到68.36%(p<0.05)和49.51%(p<0.01);当MITC-21浓度为4 µmol/L时HCT-116发生明显的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得出,HCT-116细胞的凋亡率随着MITC-21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而上升,处理48 h后,细胞凋亡率从14.97%增加到21.60%(p<0.001)和22.78%(p<0.001);细胞划痕实验表明,MITC-21显著降低细胞迁移率,迁移率从61.53%降低到32.89%(p<0.01)和24.30%(p<0.001);蛋白表达水平检测表明,MITC-21(4 µmol/L)显著增加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比率(p<0.01),降低迁移相关蛋白MMP2表达水平(p<0.05)。MITC-21能够抑制HCT-116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和抑制细胞迁移。
    7  天麻酵素对失眠小鼠的镇静催眠功效评价
    林灵,王瑜,杨娟,李立郎,安正斌,解春芝,赵敏,杨小生
    2021, 37(10):55-61.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10.0147
    [摘要](290) [HTML](169) [PDF 499.80 K](495)
    摘要:
    为探究天麻酵素镇静催眠功效,该研究分析了天麻酵素理化指标以及对失眠模型小鼠脑组织内神经递质及氧化应激水平的调节。将KM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枣仁安神液组(阳性对照组1)、天麻粉组(阳性组对照组2)、天麻酵素低(0.10 g/kg)、中(0.30 g/kg)、高(0.49 g/kg)剂量组,以对氯苯丙氨酸建立失眠模型,连续灌胃给药7 d后通过测定小鼠自主活动的变化、小鼠脑组织神经递质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分析其对失眠小鼠镇静催眠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天麻酵素中γ-氨基丁酸含量为0.48 mg/kg,是QB/T 5232-2018标准中要求的16倍;天麻酵素高、中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小鼠活动时间和站立次数显著减少(p<0.05),分别减少13.00 s、14.63 s和10.62次、9.12次;小鼠脑组织中5-HT、GABA、IL-1β含量显著增加(p<0.01)、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其中5-HT增加50.62 pg/mL、49.51 pg/mL,GABA增加5.47 ng/mL、5.15 ng/mL。这表明天麻酵可通过调节小鼠脑组织内神经递质及氧化应激水平来达到镇静催眠作用。
    8  辣木叶水提物对H2O2致HepG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蔡小华,李小伟,李国坤,苏立杰,陈骁熠,吴鑫兰
    2021, 37(10):62-69.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10.0120
    [摘要](188) [HTML](239) [PDF 621.14 K](435)
    摘要:
    该研究从细胞水平对辣木叶水提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以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诱导氧化损伤的人体肝癌细胞(Human hepatoma cell,HepG2 cell)为模型,加入不同浓度的辣木叶水提物进行保护干预,利用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同时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等抗氧化活性指标,探究辣木叶水提物对H2O2诱导氧化损伤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辣木叶水提物可明显提高经H2O2诱导损伤的HepG2细胞存活率(p<0.05),其中高浓度辣木叶水提物(500和600 μg/mL)可使细胞存活率恢复到将近100%。此外,与模型组相比,不同剂量辣木叶水提物可明显提高HepG2细胞的GSH-Px、SOD活性水平(p<0.05)和降低细胞的MDA含量(p<0.05),其中GSH-Px含量提高了20.77%~151.74%,SOD活力提高了22.24%~139.07%,MDA含量下降了12.51%~34.04%,且其变化程度具有剂量依赖效应。综上所述,辣木叶水提物在细胞水平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可为辣木叶抗氧化功能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9  重组甘油单酯脂肪酶GMGL的高效表达及固定化
    牛亚春,蓝东明,王永华,杨博
    2021, 37(10):70-78.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10.0204
    [摘要](171) [HTML](247) [PDF 1.45 M](629)
    摘要:
    该研究以来源于海洋地衣芽孢杆菌的甘油单酯脂肪酶GMGL为研究对象,在5 L发酵罐中优化了重组大肠杆菌的发酵条件,确定了最佳诱导培养条件:诱导温度25 ℃,发酵培养基pH 7.0,发酵液菌体OD600达到20时添加IPTG至终浓度为1 mmol/L,葡萄糖流加方式为变速流加。诱导培养24 h,菌体湿重达到125.40 g/L,发酵液活力为1985 U/mL,较优化前(1185 U/mL)提高了67.50%。进一步对GMGL进行固定化研究,确定最佳固定化条件为:酶载量为100 mg/g,磷酸盐缓冲液离子强度为0.50 mol/L,pH为9,优化后固定化GMGL的活力为4770 U/g,较优化前(1650 U/g)提高了189.09%。利用扫描电镜(SEM)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固定化酶进行表征,证实GMGL成功负载在ECR8285上。上述结果表明将为高活力甘油单酯脂肪酶的高效制备提供了一定的研究依据。
    10  商品化复合型与自配LG培养基对保障生产线无菌验证效果的对比分析
    杨宁,卢勉飞,李艳嫦,蔡芷荷,吴清平,余锦銮
    2021, 37(10):79-86.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10.0018
    [摘要](170) [HTML](206) [PDF 3.86 M](485)
    摘要:
    比较3批商品化复合型LG培养基(简称:复合型LG)与由3个饮料生产厂自行采购原料配制的LG培养基(简称:自配LG)的感官指标、pH及生物学指标,从而评价复合型LG与自配LG培养基的稳定性,以及对无菌冷灌装生产线验证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感官方面,3批复合型LG一致,3个自配LG培养基感官参差不齐,有的存在沉淀或杂质现象,不符合LG培养基的外观标准。在pH方面,3批复合型LG培养基pH一致,均在标准要求范围(6.5±0.2)内,pH使用前无需调试可直接使用,优于三个自配LG的培养基。在生长速度方面,复合型LG 3批效果相当,均优于3个自配,第7 d时,8个测试菌在3批次复合型LG上生长均已达最大值,而自配G和自配H分别接种黑曲霉和洋葱假单胞菌的管未见生长。结论:复合型LG培养基总体性能佳,批间稳定性很好,非常适合无菌冷灌装生产线的无菌验证。自配LG培养基批间稳定性差,检测灵敏度较低,存在低浓度微生物漏检的风险。
    11  丁香精油与茶多酚复合抗菌液的抑菌活性协同作用及抗氧化活性
    都津铭,张萍,高德
    2021, 37(10):87-95.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10.0098
    [摘要](223) [HTML](197) [PDF 1.46 M](521)
    摘要:
    该研究通过将丁香精油(EO)和茶多酚(TP)复合得到复合抗菌液,然后研究了两者不同配比下的协同抑菌效果,并考察了协同作用最佳的复合抗菌液对鱼类特征腐败菌的抑菌作用、抑菌持久性及其抗氧化性能。研究发现,丁香精油与茶多酚具有较强的协同抑菌作用,且当m(EO):m(TP)=2:1时协同效应最强,2E/T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2%,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98.74%,协同系数为4.4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为73.37%,协同系数为1.04。在最佳协同比条件下,复合抗菌液的总质量浓度为0.6%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作用性价比最高,且对这些腐败菌种的抑菌持久性分别为48 h、60 h、60 h和72 h。此浓度下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可达86.68%,ABTS自由基清除率可达81.26%。这表明丁香精油与茶多酚复合抗菌液具有良好的抑菌协同作用、抑菌持久性和抗氧化性,可为天然抗菌剂在鱼产品抗菌保鲜领域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12  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发酵谷物饮料中的小分子物质变化
    赵昕琪,张妍,王天琪,王成,张莉力,许云贺
    2021, 37(10):96-102.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10.0192
    [摘要](177) [HTML](227) [PDF 686.42 K](503)
    摘要:
    该研究以小米、糯米等谷物作为主要原料,利用从自然发酵的甘薯酸浆和豆腐酸浆中筛选得到的两株益生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 L1和Lactobacillus casei YQ336作为发酵菌种,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谷物饮料在发酵前后的小分子物质进行差异性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方法发现,发酵前后饮料中显著变化(VIP>1且p<0.05)的差异代谢产物为25类145种,主要包括34种有机酸及其衍生物、21种黄酮类化合物、20种糖类及其衍生物、16种生物碱、10种核苷酸及其衍生物、10种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其中发酵后含量显著提高的生物活性物质包括:提高36668倍的1-羟基-2-萘甲酸、1000倍的二氢白藜芦醇、800倍的2-羟基戊酸、517倍的大豆苷、488倍的牡荆素、238倍的芹菜素、148倍的异芥酸、130倍的染料木素等;通过KEGG代谢通路分析表明,差异显著的代谢通路有19条,推测谷物基质可能对L. paracasei L1和L. casei YQ336次级代谢的合成和积累具有一定影响,该研究将为利用乳酸菌发酵植物基质食品及其对植物基质的代谢机理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13  没食子酸与大米淀粉的相互作用
    韩雪琴,黄立新,郝娟,贾栩超,刘磊
    2021, 37(10):103-111.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10.1157
    [摘要](484) [HTML](320) [PDF 780.93 K](612)
    摘要:
    该研究探讨了没食子酸对大米淀粉溶解度、膨胀度、糊化特性及流变学特性的影响,并对淀粉-没食子酸复合物的分子结构及晶体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没食子酸显著增加了大米淀粉的溶解度,降低了大米淀粉的膨胀度,糊化温度和糊化焓值(p<0.05),表明没食子酸能抑制淀粉的糊化膨胀并降低其热稳定性。没食子酸降低了大米淀粉的糊化粘度值和回生值,说明没食子酸能减少淀粉分子链间的相互交联,并抑制大米淀粉的老化。没食子酸与大米淀粉的混合体系呈现典型的假塑性流体,具有剪切变稀性;没食子酸显著降低了淀粉的储存模量和损耗模量值,没食子酸-淀粉凝胶体系的粘弹性降低,说明没食子酸对淀粉凝胶结构具有破坏作用。红外光谱表明,没食子酸-淀粉复合物在1045/1022 cm-1峰强度比值减小,说明没食子酸可降低大米淀粉的有序性,二者的相互作用以氢键为主。X-衍射图谱表明,复合物在12.7 °处出现新的衍射峰,表明没食子酸能与大米淀粉发生相互作用形成了特殊的晶体结构。该研究可为没食子酸在淀粉基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14  豆渣蛋白-植物甾醇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性质表征
    骆兆娇,沈晓梅,江轶群,杨娟,王金梅
    2021, 37(10):112-117.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10.0228
    [摘要](285) [HTML](172) [PDF 863.61 K](538)
    摘要:
    植物甾醇(Phytosterol,PS)具有多种优秀的生理活性,但较低的水溶性和生物可及性一直阻碍其被广泛应用。该研究以豆渣蛋白(Okara protein,OP)为原料,利用反溶剂法结合高压微射流技术制备了豆渣蛋白-植物甾醇纳米颗粒,并对其性质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高压微射流处理可显著降低OP-PS颗粒的粒径,明显提高PS的包埋率。在120 MPa高压微射流循环处理3次后,OP-PS颗粒的粒径可达到139.28 nm,PS包埋率高达98.63%,水溶重分散性良好。对OP-PS颗粒进行稳定性评估,发现常温贮藏50 d后,甾醇包埋率仍能保持在66.90%左右,且热稳定性明显优于同等条件下制备的大豆分离蛋白-植物甾醇颗粒(SPI-PS)。可能的原因是,OP的游离巯基及二硫键明显高于SPI,高压微射流能诱导蛋白分子内或分子间二硫键的形成与交联,可以有效提高纳米颗粒的稳定性。高压微射流技术制备的OP-PS纳米颗粒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甾醇荷载能力,能够为工业生产水溶性甾醇提供借鉴。
    15  聚乙二醇修饰木犀草素脂质体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
    刘淼,高悦,李康帆,何维维,李靖原,王婷,钱卫东
    2021, 37(10):118-125.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10.0064
    [摘要](224) [HTML](292) [PDF 1.82 M](550)
    摘要:
    研究聚乙二醇修饰木犀草素脂质体的最佳制备工艺,以提高木犀草素的生物利用度。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聚乙二醇修饰木犀草素脂质体,以磷脂、胆固醇和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作为载体,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设计实验响应面优化法优化工艺参数,分析聚乙二醇修饰木犀草素脂质体的粒径、电位和形态等指标。结果表明聚乙二醇修饰木犀草素脂质体的最佳制备参数为:膜材比为10:1,脂药比为16:1,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的质量分数为3%,超声时间15 min,水化温度40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后的聚乙二醇修饰木犀草素脂质体平均包封率为86.3%,平均粒径为134.1 nm,电位为-14.07 mV,且在胃液、小肠液和结肠液中的累积释放率分别为39.08%、43.67%和71.71%。所制备的聚乙二醇修饰木犀草素脂质体包封率高,粒度均匀,缓释效果明显。
    16  胡椒梗精油的提取条件优化及其成分分析
    李麟洲,张桢炎,刘建卓,冯建成,张容鹄,谷风林,吴桂苹
    2021, 37(10):126-135.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10.0174
    [摘要](178) [HTML](196) [PDF 2.42 M](521)
    摘要:
    以胡椒梗为原料,利用纤维素酶,采用酶法辅助水蒸气蒸馏法从胡椒梗中提取精油,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法对影响精油产率的四个因素(酶液浓度、酶处理时间、酶处理温度、液料比)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酶浓度为103.25 g/L,酶处理温度为41.28 ℃,酶处理时间为3.01 h,液料比为5.23:1时,胡椒梗精油的产率可达1.21%±0.02%,相同条件下比水蒸气蒸馏法提高51.25%;通过GC-MS对胡椒梗精油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共解离出47种化学物质,主要含有单萜、倍半萜、芳烃、醇类化合物、酯类化合物、等,其组成成分以烯萜类物质为主,其中含量最高的组分依次为柠檬烯(19.4%)、1-石竹烯(11.2%)、β-蒎烯(10.9%)、异桉油烯醇(10.7%)、3-蒈烯(6.31%)等。胡椒梗与黑胡椒精油、白胡椒精油存在较多共有成分,表明胡椒梗精油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17  电子束辐照处理对生鲜猪肉的保鲜作用
    雷英杰,陈尚戊,敬楹莹,张崟,韩旭,刘文龙
    2021, 37(10):136-144.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10.0242
    [摘要](253) [HTML](277) [PDF 1.08 M](505)
    摘要:
    为研究电子束辐照处理对生鲜猪肉品质的影响,该实验使用1 kGy、3 kGy、5 kGy、7 kGy、9 kGy辐照剂量对生鲜猪肉进行处理,于4 ℃环境下贮藏。在贮藏期间进行理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小于3 kGy的辐照剂量,对生鲜猪肉色泽有一定促进作用。高剂量(大于7 kGy)的辐照处理,会影响生鲜肉色泽感官。辐照对生鲜肉脂肪氧化促进作用以及杀菌效果十分明显,在第12 d时空白组TBARS值最低,仅为0.446 mg/kg,9 kGy组数值最高,达到了0.650 mg/kg。空白组货架期仅为7~8 d,而7 kGy、9 kGy组第12 d时菌落值仍在合格肉标准内,延长了5 d货架期。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方面,0 kGy、1 kGy组均检测出13种化合物,3 kGy组检测出了10种,5 kGy组检测出了16种,7 kGy组检测出了15种,9 kGy组检测出了14种化合物。高剂量(大于7 kGy)的辐照能够增加生鲜猪肉风味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低剂量的辐照处理对生鲜猪肉风味促进作用不大。通过对各项理化指标的综合考虑,采用3 kGy的辐照处理生鲜猪肉效果最佳。
    18  华中地区不同品种树莓果实成熟过程中特征活性物质的变化
    李璐,徐玉娟,吴继军,余元善,邹波,彭健
    2021, 37(10):145-152.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10.0050
    [摘要](181) [HTML](143) [PDF 1.37 M](540)
    摘要:
    以华中地区四种不同成熟阶段的树莓果实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总酚含量、总花色苷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鉴定其酚类物质,并用液相色谱仪对其绝对含量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树莓果实的成熟,四种树莓果实中总酚的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与此同时,其总花色苷的含量均呈上升趋势。美22树莓果实的总酚含量(31.94 mg/g FW)和总花色苷含量(1.31 mg/g FW)均是四种树莓果实中最高的。四种树莓果实中共鉴定出9种酚类物质,5种花色苷类酚类物质和4种非花色苷类酚类物质,矢车菊素3-O-槐糖苷和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为主要的花色苷类酚类物质;Lambertianin C和地榆素H-6为主要的非花色苷类酚类物质。此外,四种树莓果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呈下降趋势,其中天门三号树莓果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最多(37%)。该研究为华中地区树莓果实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19  雾化熏蒸结合气调包装技术在冬枣采后贮运保鲜中的应用
    王霞伟,王曼,邓豪,田全明,陈恺,吴斌,张政,于永春
    2021, 37(10):153-161.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10.0071
    [摘要](199) [HTML](150) [PDF 1.36 M](480)
    摘要:
    为探究雾化熏蒸结合气调包装技术对冬枣采后贮运品质的协同保鲜作用,以新疆冬枣为研究试材,采用2% CaCl2+100 mmol/L SA(salicylic acid,SA)雾化熏蒸结合8% O2+92% N2气调包装处理,以8% O2+92% N2气调包装与无处理作为对照组,测定相关生理指标变化。结果表明:2% CaCl2+100 mmol/L SA雾化熏蒸结合气调包装技术明显抑制了冬枣硬度、可滴定酸、原果胶、纤维素含量的下降,延缓了腐烂率、失重率、细胞膜渗透性、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果胶、纤维素酶(Cellulase,Cx)、果胶甲酯酶(pectin methyl esterase,PME)、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的上升。雾化熏蒸结合气调包装方式较对照组效果更好,在第6 d时,硬度为9.16 N、失重率为1.54%、腐烂率为2.00%、细胞膜渗透性为43.65%、TSS为17.20%、TA为0.81%。纤维素、原果胶、可溶性果胶含量分别为0.45%、0.59%、0.88%,Cx、PME、PG的酶活性比8% O2+92% N2气调包装对照组低了23.52%、18.60%和10.00%,比无处理对照组低了40.90%、22.22%和30.28%,表明雾化熏蒸结合气调包装技术对延缓冬枣采后腐烂有显著的效果,可以延长货架期。因此,雾化熏蒸结合气调包装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处理方式可以很好的提升冬枣贮运品质。
    20  小麦粉受热对面团流变学特性及馒头品质的影响
    林江涛,孙灵灵,黄美琳,谷玉娟
    2021, 37(10):162-170.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10.0070
    [摘要](207) [HTML](215) [PDF 845.56 K](567)
    摘要:
    小麦粉在加工过程中受到热的影响,其品质及面制品品质发生变化。该研究主要研究小麦粉受热后面团流变学特性及馒头品质变化。采用干热处理方式,在60~90 ℃条件下分别对小麦粉处理10~50 s,测定面团糊化、粉质和拉伸特性及馒头色泽、质构等。结果表明:与原粉相比,受热后小麦粉的峰值黏度降低7.01%、最低黏度降低9.44%、最终黏度降低5.58%、衰减值增加10.25%、回生值增加8.38%、面团拉伸曲线面积降低19.74%、延展性降低12.77%,随着时间的延长,拉伸阻力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处理温度和时间对小麦粉的形成时间无显著性影响,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稳定时间降低10.74%、弱化度增加9.90%。受热后馒头的宽高比和比容分别增加17.81%和22.22%、色泽变差、硬度降低62.25%、粘性降低75.64%、咀嚼性降低63.46%。综上所述小麦粉适度受热可以改善馒头的品质。
    21  明胶-柠檬酸-硬脂酸复合凝胶的制备及性能
    郭华,史泽毅,张海霞,邓博,王亚雄,靳利娥
    2021, 37(10):171-179.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10.0183
    [摘要](371) [HTML](592) [PDF 2.47 M](710)
    摘要:
    针对明胶分子链刚性差,单一组分制备的凝胶机械性能和保水性较差,降解速率快的问题,该研究以明胶为原料,柠檬酸为交联剂,利用疏水性物质硬脂酸对其进行改性,制备明胶-柠檬酸-硬脂酸(Gelatin-Citric Acid-Stearic Acid,GA-CA-SA)复合凝胶。以压缩强度为响应值优化了明胶-硬脂酸复合凝胶的制备工艺条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形貌、红外光谱仪对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进行了细胞毒性评价和姜黄素缓释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硬脂酸浓度0.013 g/L,柠檬酸浓度0.015 g/mL,温度69 ℃,在此条件下制备的GA-CA-SA复合凝胶压缩强度为99.05 kPa,较明胶(Gelatin,GA)凝胶压缩强度(45.55 kPa)来说,力学强度提高了117%。红外光谱表明,由于柠檬酸的交联作用,改变了明胶的二级结构,使得形成的GA-CA-SA复合凝胶,亲水性的明胶排列在外面,疏水性的硬脂酸包裹在里边,形成了规则的孔隙结构。且无细胞毒性,对姜黄素具有较好的缓慢释放的效果。
    22  二次均质工艺中一次均质压力对黄油基搅打稀奶油品质的影响
    袁佩佩,王文琼,周吉阳,于倩,李健驹,李启明,顾瑞霞
    2021, 37(10):180-187.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10.1019
    [摘要](228) [HTML](193) [PDF 7.39 M](891)
    摘要:
    以无盐黄油和脱脂乳为原料制备黄油基搅打稀奶油,采用二次均质工艺,研究了一次均质压力(二次均质压力不变)对黄油基搅打稀奶油的粒径、脂肪部分聚结率、流变学特性、搅打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各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黄油基搅打稀奶油的一次均质压力在10.0~15.0 MPa时,随着均质压力的增大,脂肪球粒径D4,3由1.85 μm逐渐减小到1.57 μm,且在15.0 MPa时脂肪球粒径D4,3达到最小为1.57 μm;黄油基搅打稀奶油的脂肪部分聚结率随着一次均质压力的增大逐渐增大,由13.74%增大到17.53%;搅打时间随着均质压力的增大逐渐由314 s减小到265 s且一次均质压力在15.0 MPa时搅打时间最少为265 s;泡沫稳定性由78.09%逐渐增加到87.26%,且泡沫稳定性在15.0 MPa时泡沫稳定性达到最大87.26%。因此将黄油基搅打稀奶油的一次均质压力控制在10.0~15.0 MPa范围内较适宜。
    23  生浆法制作豆腐的工艺优化
    何婉莹,黄展锐,赵良忠,刘海宇,周小虎,陈浩,周晓洁
    2021, 37(10):188-196.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10.1087
    [摘要](231) [HTML](293) [PDF 4.06 M](797)
    摘要:
    为确定生浆法生产豆腐的最优参数,该试验基于豆清发酵液点浆凝固大豆蛋白形成凝胶制作豆腐原理,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方案,研究豆水比、煮浆温度、煮浆时间和豆清发酵液添加量对豆腐品质特性(得率、蛋白质含量、水分含量和保水性)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豆腐得率和蛋白质含量为响应值设置响应面试验,进行方差分析和交互作用分析,对生浆法制作豆腐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生浆法中不同豆水比、煮浆温度、煮浆时间和豆清发酵液添加量下豆腐品质特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最佳工艺参数为:豆水比1:4(kg:kg),煮浆时间6.0 min,煮浆温度为105 ℃,豆清发酵液添加量26.50%。在此工艺参数下制作豆腐的得率和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24.09 g/100 g、8.68%,比未优化加工工艺制作的豆腐得率提高33.15 g/100 g,蛋白质含量提高3.29%,表明优化后生浆法工艺条件具有可行性,可制作出高产率、高蛋白的豆腐。
    24  不同蛋白酶水解牛肉蛋白产物的ACE抑制活力比较
    李希宇,林伟玲,杨怀谷,叶宇游,刘忠义
    2021, 37(10):197-204.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10.0212
    [摘要](209) [HTML](291) [PDF 1.27 M](469)
    摘要:
    以ACE抑制活力和水解度为指标,考察6种常用蛋白酶(复合蛋白酶、风味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对牛肉蛋白酶解产物的影响,比较不同蛋白酶酶解产物经模拟消化前后ACE抑制活力的变化,并分析了不同蛋白酶酶解产物的分子量分布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最适于酶解牛肉生产降压肽,其酶解液ACE抑制率为51.19%,消化后活性降低幅度小,消化后酶解液ACE抑制率为39.65%,同时水解度为44.76%,大分子蛋白分解程度高。其次是复合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两者的酶解液在消化前后都具有高ACE抑制活力,消化前抑制率分别为67.97%和62.00%,消化后抑制率分别为37.26%和43.12%,水解度分别为37.47%和36.35%,但大分子蛋白的分解程度较低。感官评价结果表明,不同酶解液的外观、气味和滋味与市售商品差异不大,无明显不良风味产生,可用于食品辅料的生产。
    25  艾叶水提物和酸提物的抗氧化及抗菌活性比较
    何柳,王云鹏,谢卫红,张毅
    2021, 37(10):205-213.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10.0092
    [摘要](224) [HTML](230) [PDF 1.36 M](619)
    摘要:
    为比较研究艾叶水提物和酸提物抗氧化及抗菌的作用。分别采用去离子水和柠檬酸溶液提取艾叶,得到两种提取物,测各自的总黄酮、总多酚和多糖含量;通过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及ABTS自由基来评价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利用牛津杯法测定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并探讨其抑菌机制。结果表明:艾叶水提物中总黄酮、总多酚及多糖含量分别为208.03、51.77和398.72 mg/g,艾叶酸提物分别为80.39、25.44和453.45 mg/g。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艾叶水提物和艾叶酸提物均有较强抗氧化能力,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半数抑制浓度(median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IC50)分别为33.10和54.52 μg/mL;对羟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值分别为2.92和1.63 mg/mL;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值分别为0.17和0.32 mg/mL。艾叶水提物无明显抑菌效果;但艾叶酸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沙门氏菌具有显著抑菌活性,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10、0.10和0.20 g/mL。通过测定抑菌动力学、细胞膜通透性实验证实酸提物能有效抑制致病菌生长、改变细胞膜通透性;扫描电镜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证实酸提物能破坏细菌细胞壁形态、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柠檬酸溶液提取法比水提法更适用于艾叶活性成分的提取,艾叶酸提物更具有食品防腐剂和抗氧化剂的潜力。
    26  多孔硅/槲皮素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抗氧化性能
    赵春梅,胡香莲,李梦杰,任梦倩
    2021, 37(10):214-219.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10.0013
    [摘要](223) [HTML](163) [PDF 1.25 M](574)
    摘要:
    该研究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用改良的Stöber法制备了多孔二氧化硅微球,并用3-氨丙基乙氧基硅对其进行氨基功能化,成功将其与槲皮素复合,制备了多孔硅/槲皮素复合纳米材料。研究表明,多孔二氧化硅微球的比表面积、比孔容和平均孔径分别为1530.63 m2/g、0.92 cm3/g和2.40 nm。对比实验证明每毫克氨基功能化的二氧化硅微球能够负载0.09 mg槲皮素,是功能化之前的2.25倍。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氨基是亲水性基团,氨基化的二氧化硅微球具有更好的水分散性;另一方面,氨基可与槲皮素分子中的羟基形成氢键,使得氨基化的二氧化硅微球更容易与槲皮素复合。用DPPH法表征了该复合纳米材料的自由基清除率。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多孔硅/槲皮素复合纳米材料和纯槲皮素的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48.44%和32.81%,这说明与多孔二氧化硅微球复合可以提高槲皮素的抗氧化活性,可能与多孔二氧化硅微球对槲皮素的保护作用有关。
    27  基于GC-IMS技术分析加工关键单元对NFC比谢克幸甜瓜汁风味的影响
    武东昕,孟新涛,马燕,张婷,张平,潘俨
    2021, 37(10):220-229.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10.0159
    [摘要](239) [HTML](175) [PDF 3.45 M](452)
    摘要:
    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技术,分析加工关键单元操作对NFC(not from concentration,NFC)比谢克幸甜瓜汁风味物质变化的影响,从而为其生产加工提供一定理论指导。以市售的新鲜比谢克幸厚皮甜瓜为实验材料,经过鲜榨、灭酶、均质、超声和灭菌5个操作单元加工获得NFC比谢克幸甜瓜汁。每个操作单元处理后取瓜汁样品,经GC-IMS技术定性分析风味物质,构建不同加工单元的瓜汁挥发性物质三维、二维地形图与指纹图谱及PCA分析。结果表明,从NFC比谢克幸甜瓜汁中共检出挥发性物质35种61个,其中醛类物质7种,醇9种,烃类10种,酮类5种,酯类4种。灭酶对瓜汁风味物质影响最大,使瓜汁产生挥发性异味物质苯甲醛等,同时促进丙酸乙酯等瓜汁主要呈香物质的形成。灭酶后甜瓜汁风味与其他加工单元操作处理后的瓜汁有明显差异。甜瓜汁主要呈香物质为醛类与酯类,其他加工关键单元操作对瓜汁中风味物质具有一定影响,可为控制NFC比谢克幸瓜汁制备过程中的加工参数、提高瓜汁的品质提供理论基础。
    28  60Co-γ射线辐照处理的酱香型白酒及其香气成分的变化
    林平,李咏富,唐洪涛,刘志会
    2021, 37(10):230-236.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10.0132
    [摘要](293) [HTML](220) [PDF 697.26 K](554)
    摘要:
    该研究采用辐照技术处理新酿酱香型白酒,利用气质联用仪(GC-MS-MS)分析辐照前后样品中香气成分变化,探讨辐照对酱香型白酒的影响。辐照处理后,酱香型白酒样品中杂醇含量明显降低。当辐照剂量达到3.203 kGy时,异戊醇、异丁醇、丁醇、己醇和戊醇的含量较对照组分别下降了20.11%、57.65%、23.14%、90.13%和71.42%。辐照处理会显著降低酱香型白酒中糠醛的含量。在2.93 kGy和3.203 kGy辐照处理下,糠醛的含量较对照组分别下降了34.48%和68.07%。在辐照吸收剂量在1.347 kGy和3.203 kGy之间时,白酒中酯类物质的含量未发生明显变化(乙酸丙烯酯除外)。但是,高剂量的辐照处理会造成酱香型白酒中挥发性酯类的含量出现明显下降,风味及回味变差。在吸收剂量为5.59 kGy时,乳酸乙酯、己酸乙酯、乳酸戊醇、辛酸乙酯和乙酰丙酸乙酯的含量相较于对照组分别下降了8.73%、13.52%、23.58%、44.01%和67.54%。辐照处理对酒中有机酸、酚类、醚类、吡嗪类物质影响较小。辐照剂量在2~3 kGy之间时,辐照处理酱香型白酒既可快速降低酒中杂醇和糠醛的含量,又不会引起酒中酯类物质的降解,有助于提升酱香型白酒的顺口性和香味协调性。因此,酱香型白酒辐照处理剂量应控制在2~3 kGy之间。
    29  做青工艺改善豫南黑毛茶的风味品质
    郑杰,马敬宜,蔡艺蓓,姚衡斌,赵仁亮
    2021, 37(10):237-246.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10.0592
    [摘要](208) [HTML](162) [PDF 576.69 K](370)
    摘要:
    为进一步提升豫南黑毛茶的品质,该实验将摇青工艺应用到豫南黑毛茶的初制中,并对不同加工工艺过程中的主要生化成分进行测定,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不同加工工艺过程中的儿茶素类进行分析,同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香气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传统工艺制作的黑毛茶其茶多酚、酯型儿茶素和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2.22%、33.72 μg/mL、19.77 mg/g,新工艺制作的黑毛茶其茶多酚、酯型儿茶素和氨基酸含量分别为9.87%、20.58 μg/mL、20.73 mg/g,晒青和摇青工艺可使具有苦涩味的茶多酚和酯型儿茶素含量降低,使具有鲜爽味的氨基酸含量升高;新工艺制得的黑毛茶其花香、果香属性的化合物含量明显提高,不愉快气味的化合物含量明显降低。综合分析,引入摇青工艺可有效降低黑毛茶的苦涩味,使滋味更加鲜爽,香气品质显著提升。
    30  γ-氨基丁酸豆酱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李拂晓,李冬龙,王晖怡,李秋凤,刘继栋
    2021, 37(10):247-260.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10.0209
    [摘要](156) [HTML](180) [PDF 1.27 M](450)
    摘要:
    为了解γ-氨基丁酸豆酱与市售豆酱风味品质的差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质谱-色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9个市售豆酱样品(S1-S9)和γ-氨基丁酸豆酱样品(S10)中的挥发性物质进行鉴定及对各样品的常规指标进行测定,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气味活度值(OAV)确定豆酱中的关键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S10中的γ-氨基丁酸含量达1.87 mg/g,pH为4.69,色泽亮丽无杂质,10种豆酱样品中检测到8大类化合物,共144种,其中酯类、醇类和酸类物质相对含量占总挥发性成分的60%以上。41种共有挥发性成分的PCA结果中,对豆酱风味形成有较大贡献的为2-甲基丁醛、3-甲基丁醛、二甲基三硫及愈创木酚等。γ-氨基丁酸豆酱风味种类丰富,其中2-戊基呋喃、2-乙基-6-甲基吡嗪、愈创木酚及二甲基三硫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样品,呈绿豆香、坚果香和丁香芳香味,这可能是γ-氨基丁酸豆酱与其他样品在风味物质上存在一定差异的原因。该研究结果可为功能性豆酱的开发及豆酱制品的风味改善提供理论参考。
    31  贵州传统香禾糯酒成分分析及其酒体抗氧化活性评价
    付平,吴天祥,吴力亚,李凤兰,李潮云
    2021, 37(10):261-269.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10.0208
    [摘要](152) [HTML](160) [PDF 987.47 K](453)
    摘要:
    探究贵州侗族传统香禾糯酒的基本理化指标、部分营养物质和挥发性风味成分及其酒体抗氧化活性并与普通白酒进行对比分析。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香禾糯酒的可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香禾糯酒中共检出45种挥发性成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酒样中的9种元素检测分析,香禾糯酒中有较高含量的Mn、Fe、Zn、Se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通过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对香禾糯酒样中的氨基酸检测,共有14种氨基酸,6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氨基酸种类及含量均高于普通白酒。通过测定香禾糯酒与普通白酒的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OH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表明在加入1.8 mL体积下,香禾糯酒的抗氧化率分别达到95.68%、83.20%、97.17%,相较于普通白酒显著提高了71.31%、33.93%、75.69%。说明香禾糯酒保留了蒸馏酒的基本特征,兼有发酵酒的营养性与利口感,有一定的挖掘与开发价值。
    32  鸡胸肌冻干粉赖氨酸近红外定量预测模型的建立与优化
    陶琳丽,陶冶,甘文斌,杜光英,李富银,王天武,尹汝高凡,杨万进,张曦,牛国一
    2021, 37(10):270-282.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10.0114
    [摘要](182) [HTML](218) [PDF 1.12 M](378)
    摘要:
    该研究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鸡胸肌冻干粉赖氨酸近红外定量预测模型,并通过光谱预处理、建模特征光谱筛选、异常样本剔除、建模和验证样本选择4个方面对模型进行优化,旨在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和稳健性。以263个鸡胸肌冻干粉为研究对象,研究7种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4种特征光谱筛选方法、MCCV异常样本剔除方法,SPXY和鸡种2种建模验证样本选取方法对鸡胸肌冻干粉赖氨酸近红外定量预测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00~2502 nm建模谱区,剔除68个异常样本后,使用SPXY方法选取156个校正样本、39个外部验证样本,使用原始光谱所建模型最优;没有进行异常样本剔除、建模特征谱区选择等处理时,1000~2502 nm谱段建模,光谱需进行SNV+gapsegment (1#,15,7)预处理;异常样本剔除和建模样本选择对建模谱段1386~1379 nm、1329~1323 nm、1289~1283 nm、1276~1258 nm、1240~1235 nm、1194~1184 nm、1173~1168 nm、1142~1137 nm、1103~1099 nm、1080~1076 nm、1058~1054 nm、1012~1009 nm、1004~1001 nm(540个光谱),使用原始光谱所建模型精度影响最小。研究显示,鸡肉赖氨酸近红外定量预测模型的建立受异常样本和建模样本、验证样本的影响较大,建模特征光谱对模型的适用性影响较大,光谱预处理方法仅在全谱段不做其它处理时对建模精度影响较大。
    33  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率质谱法测定鸡蛋中磺胺喹噁啉与二甲氧苄啶残留
    宋占腾,肖志明,樊霞,李阳,索德成
    2021, 37(10):283-290.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10.1183
    [摘要](227) [HTML](164) [PDF 1.22 M](471)
    摘要:
    通过混合模式吸附剂净化,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离子阱高分辨率质谱法(Q Exactive HF,HRMS)同步测定鸡蛋中磺胺喹噁啉和二甲氧苄啶的分析方法。鸡蛋样品经过溶剂超声提取,提取液8000 r/min高速离心后,通过添加多重机制杂质吸附净化填料净化并收集,40 ℃氮气吹干,用0.1%甲酸-乙腈溶液(9:1,V/V)定容进行质谱分析。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100 mm,1.7 μm)色谱柱进行分离,以0.1%甲酸水和0.1%甲酸甲醇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采用平行反应监测扫描模式实现对目标化合物的定量分析。在所建立的色谱条件下,2种化合物能够得到较好的分离,在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通过加标验证,在10、50、200 ng/g加标水平下,2种化合物平均回收率为96.4%~106.8%,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7.1%。方法检出限(LOD,S/N=3)和定量限(LOQ,S/N=10)分别为0.1~0.2 μg/kg和0.3~0.6 μg/kg。本方法样品处理过程简便、分析时间短,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适用于鸡蛋中磺胺喹噁啉及增效剂的同步测定。
    34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含油脂食品中新型增塑剂对苯二甲酸二辛酯
    黄孟丽,李雪银,邢梦珂,江改青,孙小杰
    2021, 37(10):291-296.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10.0085
    [摘要](184) [HTML](206) [PDF 513.51 K](502)
    摘要:
    该研究通过乙腈提取,PSA/硅胶复合固相萃取柱净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建立了含油脂类食品中对苯二甲酸二辛酯含量测定的方法。样品采用乙腈超声多次提取,PSA/硅胶复合固相萃取柱净化,流出液经旋转蒸发仪浓缩,经HP-5MS UI毛细管柱分离后,采用SIM模式对样品中的邻苯二甲酸二辛酯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实验结果表明,对苯二甲酸二辛酯在0.125~2.50 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范围,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方法的检出限为0.20 mg/kg,定量限为0.50 mg/kg,在0.50 mg/kg、1.00 mg/kg、5.00 mg/kg 3个添加水平下,样品中对苯二甲酸二辛酯的平均回收率为78.11%~104.53%,相对标准偏差(RSD,n=6)低于7.21%;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可用于含油脂食品中对苯二甲酸二辛酯的检测,用本研究建立的方法检测40个含油脂类食品,10个样品有检出,涉及芝麻酱、辣椒油、植物油和肉制品,检出含量范围为0.64 mg/kg~1586.34 mg/kg,部分阳性样品含量较高,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35  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分子印迹预聚体系的筛选及其吸附性能
    苏君梅,池建伟,张瑞芬,张名位,贾栩超
    2021, 37(10):297-307.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10.0221
    [摘要](188) [HTML](122) [PDF 1.71 M](457)
    摘要:
    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的分子印迹聚合物,以其共有的母核2-氨基苯并咪唑(AMB)为模板分子,采用Gaussian软件结合核磁共振氢谱对预聚体系进行筛选,确定功能单体的种类、比例和致孔溶剂种类,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的最佳制备条件。采用扫描电镜、比表面积及孔隙分析仪、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以及吸附实验对聚合物进行结构表征和吸附性能研究。基于计算机分子模拟与核磁波谱手段筛选的预聚体系为AMB-衣康酸(IA)摩尔比1:2,致孔溶剂为乙腈。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MIPs的最佳制备条件。最优条件下制备的MIPs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对多菌灵(CBZ)的动态吸附平衡时间为120 min,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反应模型。MIPs对CBZ的静态平衡吸附量Q为8.87 mg/g,印迹因子IF为2.89。Scatchard方程分析表明MIPs存在两类吸附位点。MIPs不仅对CBZ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对其它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噻菌灵、阿苯达唑和苯菌灵也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该方法合成的MIPs作为固相萃取填料对石斛多糖提取液中四种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的脱除率均达92%以上,总糖的损失率为14.94%。
    36  黑龙江省绿豆主产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估
    任晓雨,梁梦婷,曹冬梅,张东杰,韩驰,袁梦,岳诗博
    2021, 37(10):308-316.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10.0033
    [摘要](288) [HTML](220) [PDF 425.57 K](415)
    摘要:
    为了解黑龙江省绿豆主产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选择黑龙江省泰来县、杜蒙县、龙江县和大庆四个主要绿豆种植区,对0~20 cm处土壤进行取样分析,测定土壤样本的pH值、有机质和重金属含量,以国家《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为背景值,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研究地区土壤中七种重金属铜、锌、镉、铅、铬、砷、镍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0~20 cm土壤中,土壤pH平均值为8.04,有机质含量平均值为2.21%,土壤呈弱碱性;研究区土壤重金属铜、锌、镉、铅、铬、砷、镍含量范围分别为4.40~25.88 mg/kg、27.16~66.97 mg/kg、0.06~0.19 mg/kg、11.36~19.19 mg/kg、11.63~69.95 mg/kg、10.46~58.92 mg/kg、7.03~33.63 mg/kg,其中砷含量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风险筛选值;综合污染指数值范围为0.98~1.24,属于轻度污染水平;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范围为20.03~23.95,小于80,潜在生态危害轻微。黑龙江省绿豆主产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总体处于轻度污染水平。
    37  基于质谱特征碎裂片段的巴氏杀菌乳中氯化烟碱类药物及其代谢产物非定向筛查方法构建
    樊成,王新,邹力,范芳芳,贾玮
    2021, 37(10):317-325.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10.0226
    [摘要](134) [HTML](158) [PDF 1.06 M](471)
    摘要:
    该研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离子阱高分辨质谱技术,对12种氯化烟碱类药物及其代谢产物色谱信息、分子离子质荷比和二级碎裂片段的质荷比进行采集,解析了碎裂途径,建立了氯化烟碱类药物及其代谢产物标准数据库,筛选特征碎裂片段;采用数据非依赖扫描模式,获取可追溯的样品质谱信息,构建了乳制品中氯化烟碱类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非定向筛查方法。该方法确定限和检测容量分别为0.01 μg/kg~0.33 μg/kg与0.03 μg/kg~0.59 μg/kg,回收率为84%~104%,其相对标准偏差为4.4%~7.1%。将所建立的方法用于81个批次巴氏杀菌乳中氯化烟碱类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筛查工作当中,发现样品中含有未检出的啶虫脒-代谢物-IM-1-4,含量为0.32 μg/kg。结果显示该方法快速、简便,可实现乳制品中氯化烟碱类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准确定性和精准定量。
    38  达氟沙星残留生物条形码检测技术的建立
    穆文静,刘培,尹会敏,栗慧,孙丰梅,郭芬芳,白升,魏东
    2021, 37(10):326-331.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10.0160
    [摘要](182) [HTML](152) [PDF 4.24 M](455)
    摘要:
    将达氟沙星多克隆抗体和条形码DNA链同时修饰在金纳米颗粒表面用于制备纳米金复合探针(NP),达氟沙星单克隆抗体与磁性颗粒相结合制备磁性探针(MMP),待上述两种探针制备成功后与达氟沙星标准品进行杂交反应,同时发挥磁场作用固定MMP,除去未结合的NP探针,最后将标记在金纳米复合探针上的DNA链释放出来,对收集释放的DNA链应用微孔板银染的生物条形码技术进行检测间接得到达氟沙星的残留量,该检测方法不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普通实验室利用酶标仪即可完成全部实验操作,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其检测灵敏度要优于传统的酶联免疫吸附法。结果表明,在0.05~50 ng/mL范围内检测达氟沙星的最低检出限IC15为3.62 ng/mL,其检测灵敏度是常规免疫检测方法的100倍。本方法实现了对达氟沙星残留的超高灵敏度检测,同时本方法也可应用于其它类抗生素的高效快速检测,因此,本方法的建立具备一定的实用性。
    39  黄芪茎叶的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李慧,李静辉,崔莹,马德志,张可勇,刘吉成
    2021, 37(10):332-339.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10.0036
    [摘要](260) [HTML](189) [PDF 413.47 K](653)
    摘要:
    为评价黄芪茎叶的急性毒性、遗传毒性及亚慢性毒性,为黄芪茎叶安全应用提供实验依据,采用国家标准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标准对黄芪茎叶进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三项遗传毒性试验及90 d亚慢性毒性试验研究。发现雌雄大小鼠急性经口LD50>250.00 g/kg BW,属实际无毒级。三项遗传毒性试验结果显示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未见致突变作用。大鼠90 d经口毒性试验显示,试验期间各组动物生长发育良好,未见中毒表现和体征,大鼠眼部检查、体重、增重、进食量、食物利用率、血液学及血生化、尿常规、脏器重量及脏体比等指标均未见损害性影响,解剖及组织学观察也未见明显与试验因素有关的病理组织学变化,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为15.00 g/kg BW。结果表明黄芪茎叶在本条件剂量下安全无毒。
    40  豆浆中豆腥味影响因素及消除方法的研究进展
    田怀香,何晓葳,李立,于海燕,马新新,陈臣
    2021, 37(10):340-347.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10.0105
    [摘要](512) [HTML](908) [PDF 550.08 K](1640)
    摘要:
    豆浆是一种营养价值丰富且具有预防心脏病、癌症、骨质疏松症等良好保健功能的植物蛋白饮料。然而其所含有的豆腥味严重影响了整体风味,进而影响消费者对其喜爱程度并限制了相关产品推广。该研究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醛、醇、呋喃、酮等与豆浆豆腥味相关的挥发性化合物以及这些化合物形成的酶促和非酶促反应途径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并介绍了影响豆浆豆腥味形成的因素包括大豆品种、生长环境、制浆工艺和储藏条件。同时对目前已有的一系列有助于消除豆腥味的方法如开发无脂肪氧合酶系大豆、增加大豆预处理工序、改进制浆工艺等进行了总结;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做了归纳与展望,为开发适合消费者偏好、无豆腥味豆浆提供了理论依据。
    41  油用牡丹不同部位化学成分与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董丽梅,赵秀娟,刘姚,王琳,麦任娣
    2021, 37(10):348-361.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21.10.0223
    [摘要](237) [HTML](276) [PDF 496.00 K](673)
    摘要:
    油用牡丹是我国新兴的木本油料作物,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和油用价值。牡丹籽油是一种新资源食品,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抗氧化、调节糖脂代谢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功效,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突出。除油用价值外,油用牡丹的根、花、叶、籽等部位还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主要包括单萜苷类、酚及酚苷类、低聚茋类、黄酮类、三萜类、脂肪酸类以及其他类等结构类型,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目前关于油用牡丹的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牡丹籽油,花和叶等部位的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研究还相对滞后,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开发。该研究对油用牡丹不同部位(籽、根、花、叶)的化学成分与开发利用两个方面进行综述,探讨制约油用牡丹精深加工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油用牡丹产业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主编:李琳教授

    创刊:现代食品科技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9078

    国内统一刊号:CN 44-1620/TS

    国内邮发代号:46-349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