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34卷第9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原花青素对糖尿病大鼠肾的保护作用
    龚频 张梦璇 李晓凡 王兰 陈福欣
    2018, 34(9):1-5.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9.001
    [摘要](698) [HTML](185) [PDF 619.43 K](772)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了原花青素(PC)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实验中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联合链脲佐菌素(STZ)损伤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大鼠按照体重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实验组,同时设立正常组。实验组,每日腹腔注射原花青素150 mg/kg,其余2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4周后,检测血糖(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肾脏组织中丙二醛(MDA)、蛋白羰基化(PC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光镜观察肾组织结构。结果表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TC、TG显著升高了4.02倍和6.88倍(p<0.01),肾脏组织中的SOD活性降低27.88%,CAT活性降低了17.61%(p<0.01),肾脏组织MDA、PCO含量显著升高了51.10%和81.36%(p<0.01);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大鼠血糖、TC和TG水平明显降低了50.84%、55.70%和70.52%(p<0.01),肾脏组织中的SOD、CAT活性明显升高了26.05%和12.97%(p<0.01),肾脏组织MDA、PCO含量显著降低到21.54%和11.86%(p<0.01)。病理切片显示,PC保护可减轻STZ引起的肾小球萎缩等病理损伤。由结果可知,原花青素对糖尿病大鼠肾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2  紫檀芪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血脂的改善及对PPARγ的调控作用
    刘欣欣 孙华磊 葛惠娜 王腾 李文杰
    2018, 34(9):6-11.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9.002
    [摘要](507) [HTML](207) [PDF 590.13 K](756)
    摘要:
    本文探讨紫檀芪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血脂的影响及对脂肪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PPARγ)的调节。将实验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Ⅱ型糖尿病组、紫檀芪低剂量组、紫檀芪中剂量组、紫檀芪高剂量组。全自动分析仪检测血脂各项,WST-1法检测血清中SOD活性,TBA法检测MDA含量,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脂肪组织中PPARγ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Ⅱ型糖尿病组大鼠TG、TC、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SOD活性降低,MDA水平升高(p<0.05)。与Ⅱ型糖尿病组相比,紫檀芪低、中、高剂量组TG降低;紫檀芪低、中剂量组TC、LDL-C降低,SOD升高,MDA下降(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Ⅱ型糖尿病大鼠脂肪组织中PPARγ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紫檀芪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脂肪组织中PPARγmRNA蛋白表达量较Ⅱ型糖尿病组显著增加。因此,紫檀芪可以改善Ⅱ型糖尿病的血脂紊乱并调节氧化应激水平,其机制可能与调节PPARγ有关。
    3  樟树果实多糖对巨噬细胞RAW264.7的免疫调节作用
    吴静 胡居吾 熊伟 顾震 王慧宾 Bae Young-soo 吴磊
    2018, 34(9):12-18.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9.003
    [摘要](582) [HTML](276) [PDF 934.20 K](729)
    摘要:
    樟树被证明具有许多生物活性,包括抗真菌、抗氧化、抗菌、抗过敏、抗炎活性。然而,很少有研究报道樟树果实多糖(CCFP)。本研究的目的首先从樟树果实中分离出CCFP,然后通过体外实验评估其对RAW264.7巨噬细胞免疫调节活性。结果表明,CCFP可显著提高RAW 264.7细胞内一氧化氮(NO)的浓度和细胞因子如前列腺素E2(PGE2)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分泌,在给药浓度为100 μg/mL时,NO、TNF-α和PGE2的分泌量达到最大,分别为53.53±4.25 μM、1008.32±35.23 pg/mL和434.56±25.23 pg/mL。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分析结果表明,CCFP也能够提高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氧化酶-2(COX-2)和TNF-α的表达。进一步的分析表明,CCFP通过与Toll样受体4(TLR4)蛋白结合,迅速激活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转录激活因子激活蛋白-1(AP-1)和核因子(NF)-κB。这些结果表明,CCFP可以提高免疫力,在功能食品的开发中,可以作为一个潜在的免疫调节剂。
    4  东风菜总黄酮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血脂及抗氧化作用
    张立秋 陈玲 崔艳艳 沈明浩
    2018, 34(9):19-25.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9.004
    [摘要](563) [HTML](170) [PDF 600.01 K](714)
    摘要:
    本文探讨利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法提取,AB-8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的东风菜总黄酮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降血糖、降血脂及抗氧化作用。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及东风菜总黄酮50 mg/kg、100 mg/kg、200 mg/kg剂量组,连续4周灌胃给药,记录其进水量、进食量及体重的变化,末次给药后尾静脉取血测定血糖、糖耐量、血脂指标;分离肝组织测定抗氧化指标。试验结果表明:东风菜总黄酮能降低小鼠空腹血糖值(Glu),改善糖耐量,并有效缓解其“三多一少”症状,其中200 mg/kg剂量组降糖效果与阳性组作用效果相当;能有效调节其血清中TC、TG、LDL-C、HDL-C浓度,其中最佳试验组较模型组的HDL-C值提高了44.55%,TG降低了18.71%,TC值降低了27.38%,LDL-C值降低了24.81%,表现出良好的降血脂作用;能降低其肝组织中MDA的含量,提高GSH-Px、CAT、SOD的含量,增强其抗氧化能力,其中最佳试验组较模型组的MDA值降低18.79%,GSH-Px值提高了41.02%,SOD值提高了15.40%,CAT值提高了47.84%,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提高小鼠抗氧化能力、改善血脂代谢紊乱等有关。
    5  不同18α和18β-甘草酸配比对P-gp转运功能和大鼠CYP3A酶活性的影响
    霍小位 王士中 孟祥波 柳亚飞 赵燕燕
    2018, 34(9):26-31.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9.005
    [摘要](594) [HTML](227) [PDF 656.98 K](696)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配比的18α、18β-甘草酸(18α、18β-GA)对P-糖蛋白(P-gp)转运功能和大鼠CYP3A酶活性的影响。建立Caco-2细胞单层模型,通过检测接收池罗丹明123溶液的荧光强度,考察不同配比的18α、18β-GA对P-gp转运功能的影响;利用大鼠的肝脏制作微粒体,通过温孵实验检测不同浓度及不同比的18α、18β-GL对CYP3A酶活性的影响。当18α-GA和18β-GA配比为6:4时,对P-gp的抑制作用最强;当两种异构体配比为0:10时,对P-gp的诱导作用最强。18α-GA浓度在50~100 μg/mL范围内,对CYP3A酶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18β-GA浓度在10~50 μg/mL范围内,对CYP3A酶活性有明显诱导作用。在甘草酸总浓度为10 μg/mL,18α、18β-GA比例为2:8时,对CYP3A酶活性的诱导作用最强,高于相同浓度的18β-GA单体。随着药物浓度及18α-GA比例增加,对CYP3A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增强。当浓度为100 μg/mL、18α与18β-GA配比为10:0时,对CYP3A酶抑制作用最强。18α、18β-GA的配比不同,对P-gp转运功能及对大鼠CYP3A酶活性的影响不同,这将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6  老蒜提取物石油醚部位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王小敏 杨钰昆 张民
    2018, 34(9):32-37.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9.006
    [摘要](475) [HTML](197) [PDF 665.93 K](617)
    摘要:
    本文自制了两种老蒜提取物(aged garlic extract,AGE)AGE-1和AGE-2,用石油醚进行萃取后挥干溶剂得到AGE-1和AGE-2的石油醚部位。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了AGE-1和AGE-2的石油醚部位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发现AGE-1和AGE-2的石油醚部位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31 μg/mL和62 μg/mL。通过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细胞内容物泄漏、培养液电导率的测定以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等方法研究了AGE-1和AGE-2石油醚部位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机理,发现AGE-1和AGE-2的石油醚部位在其最低抑菌浓度下能够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发育,导致细胞内电解质和大分子物质的泄漏,并能对大肠杆菌细胞壁和细胞膜造成损伤,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促使细胞凋亡或坏死,从而使大肠杆菌细胞表面粗糙,菌体之间互相黏连,细胞形态发生变形和凹陷。
    7  硬脂酰乳酸钠对冷冻面团及其烘烤面包品质的影响
    唐语轩 蔡勇建 邓欣伦 赵强忠
    2018, 34(9):38-44.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9.007
    [摘要](483) [HTML](287) [PDF 1.02 M](663)
    摘要:
    将硬脂酰乳酸钠(Sodium stearyl lactate,SSL)加入自制冷冻面团中,通过测定冷冻面团的流变学特性,以及冷冻面团烘烤面包的比容、质构特性和感官评分,研究SSL对冷冻面团及其烘烤面包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SSL添加量增加,冷冻面团弹性模量先升高后降低,损耗角正切tanδ先降低后升高,其中最优SSL添加量为0.20%;冷冻面团烘烤面包的硬度、咀嚼性先降低后升高,弹性、回复性、比容和感官评分先升高后降低,当SSL添加量为0.20%时,各指标达到各自的峰值,说明SSL改善了冷冻面团及其烘烤面包的品质。30 d冷冻储藏期内,加入SSL后,冷冻面团及其烘烤面包劣变幅度减小,说明SSL改善了其储藏特性。上述结果表明:加入SSL后,冷冻面团及其烘烤面包的品质及储藏特性得到改善,且最佳添加量为0.20%。
    8  微酸电解水结合不同钙源处理改善“尖脆”枣果实采后货架品质
    支欢欢 刘琦琦 徐娟 王黎明 纵伟
    2018, 34(9):45-50.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9.008
    [摘要](563) [HTML](236) [PDF 1.07 M](621)
    摘要:
    以“尖脆”枣为试材,采用微酸性电解水(SAEW)、1% Ca(OAc)2、1% Ca(NO3)2、0.005% Ca(ClO)2单独浸泡处理,以及SAEW结合1% Ca(OAc)2或1% Ca(NO3)2处理,以水处理为对照,测定20 ℃贮藏过程中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果面亮度、果实口感、腐烂率、丙二醛(MDA)、总酚(TP)、总黄酮(TF)、DPPH•清除力、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以及总钙(Ca2+)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处理组在贮藏过程中均可维持较高的果实品质,提高其抗氧化活性,延缓果实衰老。此外,SAEW结合Ca(OAc)2处理优于单一Ca(OAc)2、Ca(NO3)2、Ca(ClO)2处理或SAEW结合Ca(NO3)2处理,显著抑制果实硬度和口感下降,延缓SSC损失、降低腐烂率,抑制MDA积累、延缓TP和TF含量下降,保持较高的DPPH•清除能力和FRAP还原力,并提高果实中Ca2+含量。SAEW结合1% Ca(OAc)2处理对维持“尖脆”枣采后品质,延长贮藏寿命具有重要作用。
    9  油炸真空度对豆泡品质及表面微观结构的影响
    李良 周艳 刘军 李顺秀 娄彬彬 吴长玲 田甜 王中江 李杨 江连洲
    2018, 34(9):51-56.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9.009
    [摘要](482) [HTML](151) [PDF 908.08 K](664)
    摘要:
    本试验主要研究低温真空油炸制作豆腐泡过程中,不同真空度对油炸豆腐泡品质、蛋白结构和表面微观结构的影响。以持水性、脂肪分数、色泽、蛋白结构及微观结构为指标,反映低温真空油炸工艺参数真空度对豆腐泡品质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真空度增加,豆腐泡脂肪分数逐渐增加,而持水性的变化趋势与脂肪分数是相反的;表面色泽变化表现为L*值下降,b*值和a*值增加;蛋白质二级结构表现为α结构含量呈现减低趋势,而β-折叠结构含量先提升后降低,但无规卷曲结构含量变化较小;豆腐泡微观结构变化表现为表面形成褶皱减少,粗糙度降低。本文解析了真空度条件下豆腐泡品质和表面微观结构的变化,为低温真空油炸技术应用于豆制品产业化提供理论依据。
    10  红花籽亚麻籽复合油对小鼠血糖的干预作用
    赵圆圆 杨梦娟 李心爽 杨晓君
    2018, 34(9):57-63.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9.010
    [摘要](515) [HTML](234) [PDF 607.93 K](635)
    摘要:
    本文探讨了红花籽亚麻籽复合油对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干预作用。使用链脲佐菌素(STZ)建立小鼠糖尿病模型,对建模成功的小鼠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高血糖对照组、红花籽油组、亚麻籽油组、亚麻籽油提取物组、红花籽亚麻籽复合油组。每组12只,雌雄各半)。试验小鼠按分组灌胃给予受试物,持续14 d。末次给药30 min后,为小鼠灌胃给予2 g/kg葡萄糖,分别于10、30、60、90、120 min处检测小鼠血糖,得出小鼠血糖曲线下面积(AUC)相对值、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和胰岛抵抗指数(HOMA-IR)。结果表明:红花籽亚麻籽复合油组小鼠餐后30 min血糖浓度(15.73 mmol/L)与高血糖对照组(17.38 mmol/L)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GI、HOMA-β、HOMA-IR均具有一定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红花籽亚麻籽复合油可降低糖尿病小鼠的AUC,提高其胰岛素的分泌及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11  不同HLB值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与粘蛋白的相互作用
    程欢 唐传核
    2018, 34(9):64-69.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9.011
    [摘要](525) [HTML](386) [PDF 632.71 K](803)
    摘要:
    本文采用人工唾液模拟人体口腔唾液,研究亲水亲油平衡(HLB)值依次递减的四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山梨醇酐月桂酸酯(Span-20)、山梨糖醇酐单棕榈酸酯(Span-40)、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Span-60)和山梨醇酐单油酸酯(Span-80)在口腔消化中与粘蛋白的相互作用。浊度、颗粒水合粒径与原子力显微镜测定结果表明,Span-20、Span-40和Span-60与粘蛋白的相互作用强度与其HLB值呈负相关关系;而Span-80的添加,对粘蛋白颗粒粒径影响不大,并有使其变小的趋势,导致粘蛋白结构变得更加紧凑、无规则。内聚力的测定结果表明,所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与粘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为非共价作用力,主要依赖于疏水相互作用与氢键。本研究结果对食品工业开发新型的口感良好并有利健康的饮料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2  茉莉酸甲酯处理对运输振动后尖椒贮藏品质的影响
    徐冬颖 刘婧 左进华 高丽朴 王清
    2018, 34(9):70-76.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9.012
    [摘要](514) [HTML](167) [PDF 858.95 K](691)
    摘要:
    本实验通过研究5 μmol/L的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处理,对模拟运输振动后的尖椒在常温贮藏(20±1 ℃)条件下的感官评分、重量减轻、呼吸强度、叶绿素水平、可溶性固形物(TSS)、维生素C(Vc)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等多项品质指标的影响,以测定MeJA处理对振动后尖椒的保鲜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与不振动处理组相比,模拟运输振动会使尖椒产生机械损伤,加快果实的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抑制POD、CAT、APX活性;而MeJA处理可以有效维持振动后尖椒的外观品质和抗氧化酶的活性,减少水分和重量的损失,减缓果实硬度的下降,抑制呼吸强度,延缓果实叶绿素含量的降解及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的下降。因此,MeJA处理可以有效的清除活性氧,减少尖椒的逆境胁迫损伤,保持果实的贮藏品质,延长其货架期。
    13  不同品种青砖茶化学成分与抗氧化活性的比较分析
    刘盼盼 郑鹏程 龚自明 滕靖 尹鹏 高士伟 郑琳 叶飞 王雪萍 郭桂义
    2018, 34(9):77-87.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9.013
    [摘要](742) [HTML](160) [PDF 817.76 K](726)
    摘要:
    本研究第一次分析比较了赤壁群体种、中茶108、槠叶齐和丹桂品种所制青砖茶在感官品质、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方面的差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仪联用技术,对4个品种青砖茶样品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青砖茶的化学成分含量有明显差异;总抗氧化能力、抑制羟自由基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以中茶108、槠叶齐和丹桂所制青砖茶较高;相关性分析表明青砖茶茶汤的抗氧化活性主要与茶多酚、儿茶素类化合物总量以及咖啡碱总量具有较大的相关性,其中与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苹果酸的相关性最强;可溶性糖、反-2-癸烯醛、壬醛与感官评分呈极显著正相关,而没食子酸、3-甲基呋喃、苯乙酮、异佛尔酮等与感官评分呈极显著负相关;不同品种青砖茶的醛类、酮类和醇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差异,其中丹桂品种所制青砖茶的品种香明显,与其芳香醛和酮类物质含量较高相关;感官审评结果显示,4个品种所制青砖茶的品质无显著差异。通过对不同品种青砖茶的主要品质化学成分含量、抗氧化活性以及感官品质等分析,为青砖茶品种选育及其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14  猪源金黄色葡萄球菌vwb基因分布及对不同动物体外凝血致病作用的研究
    张阳 闫鹤
    2018, 34(9):88-94.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9.014
    [摘要](510) [HTML](206) [PDF 532.08 K](693)
    摘要:
    为调查猪源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ues,S. aureus)对不同动物宿主具有凝血致病作用及是否携带S. aureus凝固酶基因vwbC、vwbSbo4、vwbSov2和vwbSeq1,本文以厦门地区生猪养殖场、屠宰场和终端市场分离的130株S. aureus为研究对象,通过血浆凝固酶实验研究菌株对兔血浆、牛血浆和羊血浆的凝血致病性,采用PCR方法对实验菌株进行vwbC、vwbSbo4、vwbSov2和vwbSeq1基因的扩增。结果表明,兔血浆、牛血浆和羊血浆的阳性凝血率分别为100.00%、28.46%、28.46%。S. aureus凝固酶vwbC,vwbSbo4和vwbSov2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100.00%(130/130),26.92%(35/130)和26.93%(38/130),vwbSeq1基因未检出;来自生猪养殖场S. aureus中vwbSbo4和vwbSov2基因的检出率以及对牛血浆和羊血浆的阳性凝血率明显高于另外两种来源S. aureus,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结果说明猪源S. aureus对不同动物宿主具有凝血致病作用,为猪源S. aureus对不同动物宿主的凝血致病作用和适应性提供研究基础。
    15  转录因子MSN2基因过表达对酿酒酵母耐受性的影响
    李潇 董胜胜 付肖蒙 王鹏飞 董健
    2018, 34(9):95-101.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9.015
    [摘要](542) [HTML](194) [PDF 675.17 K](711)
    摘要:
    cAMP信号通路在调控酵母细胞代谢、增殖、分化及压力抗性的获得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工业应用中对酵母的耐受性有很高的要求,在发酵过程中,胁迫环境如高温、高渗透压、营养饥饿和高浓度酒精毒性等不可避免,故而提高酵母菌种的耐受性,可以提高菌种的发酵性能,降低发酵过程中的能量消耗。本文构建的突变株在工业应用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实验室现有菌种AY12a为出发菌株,URA3基因作筛选标记,利用胞内重组,在MSN2基因的N端加上强启动子PGK1p以实现基因的过表达,最终通过PCR验证,成功构建突变株AY12a-msn2。对酵母进行耐受性的测定,发现AY12a-msn2不具有一定的耐高温性能。同时将突变株与AY12a进行玉米高温浓醪发酵,并测定发酵完成后的酒度、残糖、48 h细胞存活率、CO2失重及发酵时间。结果发现突变株AY12a-msn2酒度下降,残糖含量上升,48 h细胞存活率上升,发酵时间较长。
    16  笃斯越橘恒温自然发酵的主要微生物初步鉴定及应用
    隋双 周赛楠 王萍
    2018, 34(9):102-110.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9.016
    [摘要](469) [HTML](224) [PDF 1.44 M](613)
    摘要:
    以笃斯越橘恒温自然发酵液为研究对象,使用平板分离技术,对发酵液中的微生物组成进行分析。通过形态学鉴定及生理生化鉴定对分离菌株进行分析,结果为:笃斯越橘恒温自然发酵液中微生物主要为乳酸菌、酵母菌、醋酸菌及霉菌;菌株A1、A2为乳酸菌,其中菌株A1为乳杆菌属,菌株A2为链球菌属;菌株B1为酵母菌,菌株B1为克鲁维酵母属。将笃斯越橘恒温自然发酵液作为起始发酵种子接种于已灭菌的人工发酵基质进行发酵,总酚及黄酮含量对比发酵前分别提高了38.10%、5.69%,花色苷及原花青素含量对比发酵前分别降低了30.22%、31.26%,•OH清除率及总抗氧化能力对比发酵前分别提高了3.74%、39.22%,种子发酵液的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0.01)。种子发酵终产物的乙醇含量为0.98%,为低醇发酵物。本试验为笃斯越橘加工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17  1-MCP处理对不同期采收的阿克苏富士苹果在采后贮藏期糖代谢的影响
    谢季云 赵晓敏 汪永琴 马少帅 白友强 杜林笑 马楠 李丹 李学文
    2018, 34(9):111-121.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9.017
    [摘要](581) [HTML](177) [PDF 1.32 M](603)
    摘要:
    以阿克苏富士苹果为试材,通过测定在贮藏过程中(0~150 d),果实蔗糖、葡萄糖、果糖和山梨醇含量,以及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蔗糖合成酶(SS-S、SS-C)、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和山梨醇脱氢酶(SDH)的活性,研究采后苹果果实糖代谢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1-MCP处理对它们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采后贮藏期间1-MCP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贮藏过程中富士苹果果实蔗糖、葡萄糖、果糖和山梨醇含量的增加,且对不同采收期果实酶活性的影响效果不同,果实中蔗糖、山梨醇含量以及SDH活性呈下降趋势,果糖含量、葡萄糖含量、与SPS、SS-S活性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AI与NI在贮藏过程中出现明显峰值,且1-MCP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这一峰值。
    18  青天葵甲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周燕园 刘清华 严火连 常慧敏 陈思蓉 宋家乐
    2018, 34(9):122-128.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9.018
    [摘要](591) [HTML](217) [PDF 598.39 K](612)
    摘要:
    探讨了青天葵甲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对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和羟自由基(hydroxyl radicals,•OH)清除实验评价青天葵提取物体外抗氧化能力。过氧化氢(H2O2,150 μmol/L)诱发Caco-2细胞建立损伤模型评估青天葵提取物的细胞保护效果,MTT法检测细p胞生存率。比色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力。硫代巴比妥酸法(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TBARS)和2’,7’-二氢二氯荧光黄双乙酸钠(dichloro-dihydro-fluorescein diacetate,DCFH-DA)探针分别测定丙二醛(malondiadehycle,MDA)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酶联法(EP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细胞白介素(Interlukin,IL)-8和IL-10水平。青天葵提取物中含总黄酮(4.72±0.13 mg Rutin/g)和总多酚(4.25±0.46 mg GAE/g),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能力。青天葵提取物能明显提升细胞生存率及内源性抗氧化物酶活性。降低受损细胞内总ROS,MDA及IL-8水平,提高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分泌量。结果提示,青天葵提取物能显著改善H2O2诱发的Caco-2细胞所氧化应激损伤。
    19  肉桂酸蔗糖酯的酶法制备及其抗菌活性
    何世军 赵光磊 何北海
    2018, 34(9):129-135.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9.019
    [摘要](556) [HTML](199) [PDF 901.61 K](655)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了利用脂肪酶催化蔗糖与肉桂酸合成制备肉桂酸蔗糖酯的过程及其抗菌性能。该制备过程以DMAc/叔戊醇双溶剂体系为反应介质,用以溶解极性底物糖并保持脂肪酶的良好活性,同时探索了混合溶剂体积比和反应温度对酶法合成的影响。对产物的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蔗糖与肉桂酸在脂肪酶催化下发生了酯化反应;进一步对产物的13C-NMR分析,表明酯化反应发生在蔗糖的C-6位点上;对产物的TGA分析,表明制备的肉桂酸蔗糖酯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同时,酯化产物对大肠杆菌和白地霉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菌率分别为97.83%和96.04%。此外,肉桂酸蔗糖酯还具有良好的保湿效果,保水率为76%。综合评价产物肉桂酸蔗糖酯的抑菌性能、热稳定性和两亲特性,其在食品、日化等领域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  乳酸菌发酵转化人参皂苷
    夏晚霞 张尚微 葛亚中 任杰 余庆涛 杨继国 宁正祥
    2018, 34(9):136-142.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9.020
    [摘要](826) [HTML](417) [PDF 853.62 K](1026)
    摘要:
    筛选适合发酵转化人参皂苷的乳酸菌,并对发酵工艺进行优化,探讨人参提取物发酵过程中人参皂苷的生物转化路径。结果显示:植物乳杆菌转化人参皂苷的效果最好,得到的稀有皂苷含量相对较高;发酵工艺为:发酵温度35 ℃、发酵时间16 d、初始pH 6.0、底物浓度10%、接种量10%;得到的发酵液中稀有皂苷的含量可达到106.52 μg/mL(F2)、74.62 μg/mL(Rg3)和100.56 μg/mL(CK),较发酵前分别提高188.13%、203.21%和395.86%。人参皂苷的可能转化路径与发酵过程中6种常见皂苷含量的变化是一致的。研究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发酵人参提取物过程中常见皂苷向稀有皂苷转化,通过发酵工艺优化使得稀有皂苷含量显著提高,得到的发酵产物用于人参产品的开发具有一定的优势,为人参品的深加工奠定基础。
    21  亚硫酸钠辅助酶解蛋壳膜制备抗氧化多肽的工艺
    赵婕媛 李晓云 黄茜
    2018, 34(9):143-149.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9.021
    [摘要](536) [HTML](199) [PDF 756.84 K](772)
    摘要:
    禽蛋壳膜蛋白含量丰富,蛋白质约占蛋壳膜干重的90%,然而蛋壳膜在食品工业中通常被作为废弃物丢弃,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高效地利用蛋壳膜资源是极为必要的。本研究使用亚硫酸钠辅助酶解法制备禽蛋壳膜抗氧化肽,研究了酶种类、酶添加量、亚硫酸钠浓度和酶解时间对禽蛋壳膜多肽抗氧化性和水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亚硫酸钠辅助下碱性蛋白酶酶解禽蛋壳膜,效果优于其他四种酶;亚硫酸钠辅助碱性蛋白酶酶解禽蛋壳膜的最佳条件是:碱性蛋白酶添加量12 U/mg,亚硫酸钠浓度40 mM,时间4 h。在最优工艺条件下,禽蛋壳膜多肽的总抗氧化能力为245.88 μg/mL,水解度为8.58%,表明禽蛋壳膜的亚硫酸钠辅助碱性蛋白酶酶解产物具有很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SDS-PAGE表明禽蛋壳膜多肽的分子量主要在3.3~14.4 ku之间。
    22  超声耦合亚临界水提取螺旋藻粗蛋白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胡双飞 张学武 范晓丹
    2018, 34(9):150-157.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9.022
    [摘要](624) [HTML](217) [PDF 993.99 K](929)
    摘要:
    本文以螺旋藻粉为原料,采用超声耦合亚临界水法提取螺旋藻粗蛋白。对亚临界水提取设备中的提取釜结构进行改进,增加了原料与亚临界水的接触面积,蛋白提取率由10.30%显著提高至40.20%(p<0.01);系统研究了温度、超声功率、压力和时间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规律,得出四个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为:温度>超声功率>提取时间>压力,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与验证得出提取螺旋藻粗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150 ℃、超声功率200 W、提取时间80 min、压力10 MPa,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粗蛋白的提取率为74.32%;采用ABTS、DPPH、OH自由基清除率法评价不同温度下提取的螺旋藻粗蛋白的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粗蛋白在0.15~10 mg/mL浓度范围内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综上所述,超声耦合亚临界水提取技术为海藻蛋白的提取开创了一种高效、低耗和环保的新技术。
    23  不同加热方式下凡纳滨对虾品质的比较分析
    孙鲁浩 毛伟杰 张伟鸿 吉宏武 刘书成 高静
    2018, 34(9):165-170.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9.024
    [摘要](610) [HTML](298) [PDF 617.96 K](722)
    摘要:
    本文探讨了水煮、蒸汽、焙烤、油炸、微波五种加热方法对对虾的重量减少率、色泽、弹性、蛋白质溶解性和综合感官品质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各项指标的规律。结果表明,焙烤加热减少虾仁的重量幅度最大,水煮则相反;水分的减少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虾仁表面的色泽,蒸汽加热与水煮加热能提升虾仁的亮度,蒸汽加热能够使虾仁颜色偏红,油炸加热会使虾仁颜色偏黄;油炸与焙烤加热能够保持虾仁的弹性及硬度,进而提升其咀嚼性;而蛋白质溶解度一定程度反映了不同加热条件下对虾蛋白质的变性程度,水煮加热能够最大程度稳定离子键,蒸汽加热能够增强疏水作用,微波加热可以增加氢键。综合色泽,香气,滋味,质地等多方面因素的感官评定结果表明微波加热对虾产品的感官评定分数最高。
    24  大曲热风干燥工艺的优化
    张芸曌 罗惠波 周平 黄丹
    2018, 34(9):171-181.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9.025
    [摘要](505) [HTML](197) [PDF 1.59 M](778)
    摘要:
    本项目采用均匀优化试验设计方法优化了大曲分阶段变温干燥工艺,探究了工艺参数对大曲能耗指标、质量指标、挥发性风味指标和微生物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干燥第一和第二阶段温度的交互作用对大曲能耗的影响最大,而第一与第二阶段风速的交互作用对大曲质量指标的影响最大,第一阶段温度与第二阶段风速的交互作用对大曲挥发性风味指标的影响最大,且微生物指标很容易受干燥工艺参数的影响;通过评价函数法将大曲各个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规范化,发现干燥第一与第二阶段风速的交互作用对大曲综合指标函数的影响最大,大曲综合指标函数得分最高值为1.367分,此时最佳大曲干燥工艺参数为:干燥第一阶段温度为47.8 ℃、第一阶段风速为1.3 m/s、水分含量转换点15.5%、第二阶段温度为45.0 ℃、第二阶段风速为0.3 m/s。最终获得的成品曲曲香纯正浓郁,断面整齐,菌丝生长良好,达到优质曲要求。
    25  香葱催化式红外干燥特性及品质研究
    赵兴 吴本刚 马海乐 刘潇
    2018, 34(9):182-189.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9.026
    [摘要](494) [HTML](144) [PDF 1022.25 K](647)
    摘要:
    该文研究了60、70、80、90 ℃四个不同温度下催化式红外干燥香葱的干燥特性,并对产品品质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干燥温度越高,干燥脱水速率越快;干燥过程中香葱在不同干燥温度下干燥速率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选取典型的干燥模型对香葱红外干燥动力学进行了模拟,研究发现Page模型能更好的表征催化式红外干燥香葱的干燥过程。其次,研究了不同干燥温度条件下,香葱干燥后的颜色变化和湿基含水率的关系,研究发现:当湿基含水率小于70%时,色差a*随湿基含水率的降低而增大。此外,对不同干燥温度下香葱干燥后的Vc含量和复水比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70 ℃下干燥产品的色泽变化小,Vc含量高,复水比最大。结合干燥时间和品质综合考量,70 ℃为香葱催化式红外干燥的最佳干燥温度。
    26  低剂量60Coγ射线辐照处理影响贮藏期鲜香菇保鲜效果
    周冉冉 高虹 范秀芝 殷朝敏 陈浙娅 姚芬 史德芳
    2018, 34(9):190-197.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9.027
    [摘要](472) [HTML](147) [PDF 776.16 K](768)
    摘要:
    此项目研究低剂量60Coγ射线辐照处理对鲜香菇保鲜效果的影响。新鲜香菇分别使用0、1、1.5、2 kGy剂量进行辐照处理之后,贮藏于4±1 ℃、湿度为80±5%的环境,并对其微生物含量、组织硬度、色泽和相关的内源酶活性,例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还原酶(GR)、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纤维素酶、几丁质酶品质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 kGy的照射剂量显着延迟(4~8 d)果实体软化和褐变的发生。在贮藏过程中,1 KGy照射剂量可以控制抗氧化系统中酶活性的降低,减少纤维素和几丁质的积累,并抑制蘑菇的老化。因此,1 KGy的60Coγ射线辐照能较好的保持香菇的品质特性,达到保鲜的效果。照射剂量在1.5 kGy以上会加快鲜香菇品质劣变。
    27  CO2浸渍处理对生姜热风间歇微波联合干燥动力学及品质的影响
    魏来 唐道邦 傅曼琴 邹波 吴继军 安可婧
    2018, 34(9):198-207.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9.028
    [摘要](500) [HTML](345) [PDF 974.73 K](715)
    摘要:
    本文将CO2浸渍(carbonicmaceration,CM)作为一种干燥前处理方法,以生姜为原料,进行热风间歇微波联合干燥(AD&MW),探究不同压力、温度、处理时间的CO2浸渍条件对生姜热风间歇微波联合干燥的动力学及品质的影响,并进行薄层干燥数学模型拟合。实验表明:当生姜CO2浸渍的条件为0.2 MPa、40℃、10 h时,干燥速率相对较快,相比直接热风间歇微波联合干燥的时间最多可缩短45%,5种薄层干燥模型对生姜热风间歇微波联合干燥动力学的拟合结果显示,Modified Page模型的R2最大,χ2、RMSE相对较小,拟合效果良好。而当生姜CO2浸渍的条件为0.2 MPa、30℃、10 h时,处理后样品中姜酚的含量相对较高,其中6、8、10-姜酚、6-姜烯酚含量分别是是直接干燥样品的2.49倍、1.45倍、1.45倍、1.36倍。此外,CM处理能够较好地保留生姜的颜色,SEM结果显示CM增加了细胞的孔隙结构,提高了细胞膜通透性。
    28  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GC-MS测定酱油中的羟甲基糠醛衍生物
    万博恺 李丹丹 倪辉 杨远帆 黄高凌
    2018, 34(9):208-214.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9.029
    [摘要](555) [HTML](237) [PDF 555.99 K](600)
    摘要:
    为研究市售酱油中羟甲基糠醛衍生物的含量差异及评估其安全性,本文收集不同的酱油样品,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GC-MS)检测其中的羟甲基糠醛衍生物。结果表明,从5种市售酱油中鉴定出3种羟甲基糠醛衍生物,分别为糠醛、2-乙基-1-己醇和5-甲基糠醛。它们在3.33~666.67 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在3.33×10-1 μg/L以下,定量限在3.33 μg/L及以下。加标回收率实验表明,对酱油直接进行SPME萃取分析回收率不符合国标要求,而将酱油用蒸馏水稀释5倍后进行SPME萃取分析回收率在82.23%~115.04%之间,日内准确度在93.31%~111.50%之间,日间准确度范围在93.02%~115.91%之间,日内精密度≤4.36%,日间精密度≤8.02%。五种酱油中糠醛含量在70.14~98.75 μg/L之间,2-乙基-1-己醇含量在66.61~79.20 μg/L之间,5-甲基糠醛含量在221.87~527.40 μg/L之间。以上结果表明,虽然不同酱油中羟甲基糠醛衍生物含量有显著差异,但人们日常食用酱油的量,并不足以导致产生羟甲基糠醛衍生物的不良反应。
    29  两种柱前衍生RP-HPLC法测定酱腌菜中生物胺的比较
    郭晓丽 李二虎 宋雅东 钟武 王美玉 郭小 潘思轶
    2018, 34(9):215-221.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9.030
    [摘要](543) [HTML](185) [PDF 708.12 K](563)
    摘要:
    本研究分别采用4-氟-3-硝基三氟甲苯(FNBT)柱前衍生RP-HPLC紫外检测分析方法(简称FNBT衍生法)和丹磺酰氯柱前衍生RP-HPLC紫外检测分析方法(简称DNS-Cl衍生法)测定酱腌菜中生物胺含量,并比较这两种方法对酱腌菜中8种生物胺(组胺、色胺、β-苯乙胺、腐胺、酪胺、尸胺、亚精胺及精胺)检测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浓度范围1~100 mg/L内,两种方法对8种生物胺的检测呈现良好的线性相关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FNBT衍生法的检出限(0.016~0.071 mg/L)优于DNS-Cl衍生法(0.066~0.191 mg/L)。方法的精确度试验表明:FNBT衍生法的加标平均回收率(92.87%~100.18%)略优于DNS-Cl衍生法的加标平均回收率(83.52%~102.33%),两种方法的测量精密度RSD%均小于5%。DNS-Cl衍生法衍生试剂消耗大、操作繁琐,对生物胺检测的灵敏度低,而FNBT衍生法衍生试剂消耗少、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及准确性更高,适用于大批量食品中微量生物胺的快速、准确分析。用两种方法检测酱腌菜中8种生物胺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
    30  南极磷虾过敏原的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方法检测
    李紫薇 张晓梅 胡玲萍 李兆杰 张鸿伟 薛长湖
    2018, 34(9):222-227.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9.031
    [摘要](575) [HTML](320) [PDF 729.92 K](723)
    摘要: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高分辨质谱的南极磷虾过敏原检测方法:使用Folin-酚法测定蛋白浓度,采用测序级胰蛋白酶对南极磷虾蛋白进行酶解,经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对肽段进行分离检测,结合NCBI蛋白数据库和计算机检索对酶解产物进行鉴定,并利用Skyline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虚拟酶解,结合三重四极杆质谱对酶解肽段进行验证,鉴定出了南极磷虾中两种主要的过敏原即原肌球蛋白和精氨酸激酶,对应肽段分别为74和44条。该方法灵敏度强,准确度高,操作简便。与传统生物学方法ELISA和PCR法鉴定过敏原相比大大降低了假阳性结果,直接对过敏原蛋白进行鉴定,提高了检测效率,为食品中过敏原的检测提供了更为有力的手段,也为日后过敏原的消减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31  茶小绿叶蝉危害对金萱红茶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乔小燕 操君喜 黄华林 李波 陈栋
    2018, 34(9):228-234.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9.032
    [摘要](756) [HTML](232) [PDF 729.96 K](758)
    摘要:
    本研究以金萱为材料,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仪(HS-SPME-GC/MS),研究茶小绿叶蝉危害对金萱红茶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萱鲜叶和红茶挥发性成分以醇类为主,且醇类中92%以上是萜醇。茶小绿叶蝉危害鲜叶后,萜醇含量降低,脂肪醇、芳香醇、萜酮、脂肪酮、酯类和烃类增加;红茶挥发性成分中萜醇、脂肪醇、萜酮、脂肪酮、烃类和酸类含量降低,酯类增加。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鲜叶与红茶挥发性成分轮廓不同,萜醇和酯类是区分不同危害程度鲜叶及其红茶的主要挥发性成分。鲜叶特征成分以萜醇(β-芳樟醇、橙花醇、顺-氧化芳樟醇Ⅱ、顺-氧化芳樟醇Ⅰ、香叶醇)为主;茶小绿叶蝉危害后,萜醇减少,醛类(β-环柠檬醛、3,7-二甲基-2,6-二辛烯醛、苯甲醛)增加。不同危害程度鲜叶加工的红茶其特征性的酯类和萜醇挥发性成分各不相同。
    32  QuEChERS EMR-Lipid结合LC-MS/MS测定鸡蛋中磺胺类和喹诺酮类药物残留
    刘红 曾建勇 梁雪琪 邓晓华 李震源
    2018, 34(9):235-243.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9.033
    [摘要](673) [HTML](200) [PDF 768.58 K](1018)
    摘要:
    采用QuEChERS EMR-Lipid技术处理样品,建立快速检测鸡蛋中14种磺胺类药物和16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液质联用检测方法。将鸡蛋样品用2%甲酸乙腈8 mL提取,再加入0.5 mL pH 7.0、0.1 mol/L的EDTA缓冲液震荡,用QuEChERS EMR-Lipid快速样品提取技术净化,最后用0.2%甲酸溶液(A相)和乙腈溶液(B相)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的动态多反应监测模式(dynamic MRM)对30种磺胺类药物和喹诺酮类药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30种抗生素添加水平在8~32 μg/kg的回收率为50.09%~102.1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66%,方法检出限为0.00131~0.09717 μg/kg。建立的鸡蛋中磺胺类药物和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的检测方法前处理简单易行,便于操作,方法精密度高,可以满足对鸡蛋中磺胺类药物和喹诺酮类药物快速、准确的检测要求,并适合大批量样品的准确定性和定量分析检测。
    33  基于电子鼻与HS-SPME/GC-MS技术的香芋南瓜果实香气物质解析
    李俊星 钟玉娟 罗剑宁 王雯雯 黄文洁 史敬芳 黄河勋
    2018, 34(9):244-250.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9.034
    [摘要](1146) [HTML](157) [PDF 710.65 K](815)
    摘要:
    为了解香芋南瓜果实香气挥发性成分,以及香味主要贡献物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变化特征,本研究采用电子鼻方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对香芋南瓜和非香芋南瓜资源进行分析。电子鼻检测结果显示,香芋南瓜和非香芋南瓜整体风味差异明显。采用HS-SPME/GC-MS技术对香芋南瓜成熟果实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共定性挥发性物质31种。利用mass profiler professional软件鉴定香芋南瓜与2类非香芋南瓜成熟果实之间的挥发性成分差异,结果表明不同资源间挥发性成分差异显著,这一结果与电子鼻分析相吻合。并且从2组比较中获得共有差异化合物2-乙酰基-1-吡咯啉(2-AP)。最后,以香芋南瓜未授粉、授粉后25 d、授粉后55 d果实为研究对象,比较了2-AP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变化趋势。2-AP在未授粉及授粉25 d的果实中含量相似,而在成熟后期果实中呈现显著下降。本研究结果将为后续香芋南瓜香气性状的研究提供参考。
    34  TRFES结合化学计量学在山茶油产地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陈晖 陆道礼 陈斌
    2018, 34(9):251-255.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9.035
    [摘要](431) [HTML](162) [PDF 549.39 K](598)
    摘要:
    本文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发射谱(TRFES)结合化学计量学建立了一种准确、快速的山茶油产地识别方法。收集浙江、江西和湖南的山茶油样品共180个,采集它们的TRFES并从稳态荧光发射和荧光衰减维度对荧光信号的特点进行了对比;利用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对训练集样品数据进行降维和特征优化;最终选取了两个因子的因子得分作为人工神经网络(ANN)的输入并建立山茶油产地识别模型。结果表明,相较于稳态荧光发射,荧光衰减受荧光分子浓度影响较小。因此TRFES被认为指纹性极强,有利于山茶油产地识别。山茶油产地识别模型的验证相关系数为98.7%,预测相关系数为96.1%,表明该模型稳健、准确,适合山茶油产地识别。最终表明,TRFES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可以完成对山茶油产地的准确、快速识别。
    35  基于凝胶渗透色谱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油脂性食品中的维生素A、D、E
    李珉 张莉 余婷婷 范志勇
    2018, 34(9):256-262.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9.036
    [摘要](672) [HTML](225) [PDF 671.01 K](659)
    摘要:
    本研究拟采用凝胶渗透色谱净化,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测定油脂性食品中脂溶性维生素含量的新方法。对试验条件进行优化后发现,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以PT785 Bio-BeadsS-X3型为色谱柱,环己烷-乙酸乙酯(5:5,V/V)溶液为流动相,选择5 mL/min的流速进行样品前处理;在质谱分析部分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扫描方式,以多反应监测(MRM)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能满足油脂性食品中维生素A、D、E含量测定的需求。实验表明:视黄醇、视黄醇醋酸酯、维生素D2、维生素D3、维生素E在5~200 μg/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在0.999以上),检出限分别为2 μg/kg、1 μg/kg、5 μg/kg、2 μg/kg、10 μg/kg;回收率为93.1%~l06.6%;相对标准偏差(n=6)1.09%~4.77%。该法具有准确度高、灵敏度高、分析周期短、操作简便等多重优势,适合油脂性食品中维生素A、D、E的测定。
    36  新疆野生樱桃李(Prunus cerasifera)叶黄酮类成分研究
    刘伟 李紫薇 王航 杨凤玲 李明玺 刘晓 万春鹏
    2018, 34(9):263-267.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9.037
    [摘要](609) [HTML](264) [PDF 488.91 K](649)
    摘要:
    此项目研究了新疆野生樱桃李叶乙酸乙酯活性部位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采用甲醇浸泡提取野生樱桃李叶,依次采用环己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其醇提物。乙酸乙酯活性部分采用MCI (Middle Chromatogram Isolated Gel)大孔树脂柱粗分离,后续进一步采用硅胶柱、Sephadex LH-20凝胶柱,ODS (Octadecyl silane)反向硅胶柱和制备HPLC等色谱技术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和核磁共振波谱(NMR)数据并与相关参考文献比对鉴定化合物结构。从野生樱桃李叶中共分离并鉴定11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3-O-α-L-呋喃阿拉伯糖苷(1),槲皮素-3-O-β-D-木糖苷(2),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3),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4),山柰酚-3-O-α-L-呋喃阿拉伯糖苷(5),山柰酚-3-O-β-D-木糖苷(6),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7),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8),反式-二氢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9),顺式-二氢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10),顺式-二氢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11)。所有黄酮类成分均为首次从新疆野生樱桃李叶中分离鉴定,槲皮素和山柰酚糖苷是其主要的黄酮类成分。
    37  传统加工咸鲅鱼的挥发性风味成分
    王玉 王睿迪 薛勇 赵延宁 薛长湖
    2018, 34(9):268-276.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9.038
    [摘要](629) [HTML](150) [PDF 1.10 M](622)
    摘要:
    为研究北方传统咸鲅鱼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采用SPME-GC-MS(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和电子鼻技术研究两种市售利用传统方法制作的咸鲅鱼挥发性风味物质。对传统加工的5个阶段即鲜鱼、腌制后、干燥1 d、干燥3 d、干燥5 d的样品进行研究,分析加工过程中咸鲅鱼风味变化。电子鼻结果显示:5个加工阶段传感器对样品的响应值各不相同,2号(对氮氧化合物灵敏)传感器响应值最高,说明腌制和干燥过程咸鲅鱼风味发生变化,使得电子鼻能对不同加工阶段的样品进行区分。SPME-GC-MS结果显示:样品L1,L2,L3,L4,L5和J1,J2,J3,J4,J5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种类数分别为22,17,26,23,33种和32,29,25,36,33种。腌制和干燥阶段是咸鲅鱼风味生成的主要加工阶段,醛类和醇类构成了咸鲅鱼的主体风味,其中壬醛、己醛、庚醛、(Z)-4-庚烯醛、正辛醛、1-戊烯-3-醇、1-戊醇、(Z)-2-戊烯-1-醇、己醇、1-辛烯-3-醇、2-乙基呋喃是咸鲅鱼风味的主要成分。腌制和干燥过程是咸鲅鱼风味形成的主要过程,控制腌制和干燥条件可为咸鲅鱼工艺化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38  包装饮用水生产工艺中微生物风险分析
    陈玲 杨小鹃 陆永成 尚建钢 罗之纲 郭伟鹏 吴清平 张菊梅
    2018, 34(9):277-282.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9.039
    [摘要](714) [HTML](185) [PDF 504.02 K](660)
    摘要:
    本研究在A、B、C、D四个市的包装饮用水产工艺中的微生物进行调查,获得微生物污染的基础数据,评价企业生产工艺中微生物污染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全面对四个工厂生产工艺过程中原水、过程水及成品水进行微生物检测,利用传统和分子方法对优势菌进行菌种鉴定。结果显示,33份样品霉菌和酵母计数、大肠菌群检出值均<1 CFU/mL,砂滤水和碳滤水的菌落总数均有检出,且检出值较高。过程水中的产气荚膜梭菌均未检出,其中碳滤水有检出粪链球菌,反渗透(Reverses Osmosis,RO)水有检出铜绿假单胞菌。共分离到34株细菌,优势菌包括食酸菌属、假单胞菌属、分枝杆菌属和芽胞杆菌属。包装饮用水企业生产工艺对微生物的控制较为有效,微生物危害风险较低。议包装饮用水企业建立生产现场微生物识别系统,加强微生物监控,掌握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风险,为合理有效地控制生产工艺中微生物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39  气相色谱-质谱指纹图谱结合聚类分析在薄荷香精风味品质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陆智
    2018, 34(9):283-290.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9.040
    [摘要](690) [HTML](216) [PDF 653.86 K](753)
    摘要:
    为分析薄荷香精的质量稳定性,本研究采用优化的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薄荷香精中主要挥发性成分,并使用2-甲氧基-3-甲基吡嗪作为内标对薄荷香精中香气成分进行定量分析。计算组分含量的相对标准偏差及相似度等指标分析同一公司的5个不同批次薄荷香精的相似度,并采用聚类分析法对批次间薄荷香精风味品质稳定性进行分析。5个批次薄荷香精共有123种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薄荷脑、大茴香脑、香芹酮、薄荷酮等。2-蒎烯、2-甲基丁酸乙酯、乙位蒎烯、桧烯等40种物质的相似度高于0.99,可用作薄荷香精的特征指纹峰。相对标准偏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批次间的样品质量会有一定的波动,聚类分析验证了该结果。综合以上,气相色谱-质谱指纹图谱结合聚类分析可较好的应用于薄荷香精风味品质稳定性分析。
    40  大豆皂苷化学结构及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薛鹏 赵雷 郑星 张丰香 任贵兴
    2018, 34(9):291-297.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9.041
    [摘要](779) [HTML](149) [PDF 559.28 K](1363)
    摘要:
    大豆皂苷是豆科植物特别是大豆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目前已经应用到食品、化妆品及药品各个领域。目前根据其苷元结构类型,以C-21,C-22及C-29的官能团不同,把大豆皂苷归纳为三类,分别为A型、B型及Sg-6型。为了便于分析和归纳,本文把大豆皂苷细分为大豆皂苷A、B、DDMP、E、H、I、J等。因大豆皂苷应用广泛,分离检测手段也越来越多。根据大豆皂苷定量定性原则为基础,将分析型检测手段分为两种,一种是分离型检测型的定量手段:如包括薄层色谱(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高效液相(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超高压液相(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气相(Gas Chromatography);另一种是基于不进行分离的定性分析的检测方法:核磁共振技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高速逆流色谱(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质谱(Mass Spectrometry)、代谢组学指纹图谱、免疫方法分析组成。值得注意的是质谱联用技术既是重要的定性手段也是常用的定量手段。本文对大豆皂苷的化学结构、检测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研究,并对其未来的应用做出了探讨。
    41  水果中有机酸及小分子糖类成分液相色谱测定研究进展
    陈山乔 陈惠云 孙志栋 史婷婷 杨萌 张洪芹
    2018, 34(9):298-309.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9.042
    [摘要](703) [HTML](584) [PDF 690.48 K](946)
    摘要:
    有机酸,单糖和小分子寡糖作为水果中酸味和甜味的主要呈味物质,是水果采后保质减损研究中的重要指标,而且有机酸和小分子糖类可用于表征水果在采后贮藏过程中的生理变化特征。有机酸和小分子糖在水果保鲜的研究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广义的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对于水果中有机酸和小分子糖的化学分析具有定量准确,分析快速,过程易于自动化等优点,已经成为了主流的有机酸和小分子糖检测方法之一。本文就水果保鲜贮藏研究中HPLC测定有机酸和小分子糖的方法的诸多特点,包括有机溶剂和固相萃取在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固定相填料在普适性和为特定种类化合物分析的特化;根据分析物光谱性质进行检测器选择的指导方法,进行了综述与展望。

    主编:李琳教授

    创刊:现代食品科技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9078

    国内统一刊号:CN 44-1620/TS

    国内邮发代号:46-349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