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34卷第10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三七皂苷R1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肥大的保护作用
    朱婷 冯玉 殷乐章 王晓静 肖静 孙冰
    2018, 34(10):1-7.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10.001
    [摘要](674) [HTML](0) [PDF 586.05 K](748)
    摘要:
    本文探索了三七皂苷R1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肥大的保护作用,并验证了其对于心肌肥厚的治疗效果。实验以H9c2心肌细胞为模型,应用ISO 20 μg/mL诱导心肌细胞肥大,观察三七皂苷R1对心肌肥厚的影响。用MTT法检测心肌细胞活力;应用实时定量RT-PCR 法检测胚胎型基因ANP、β-MHC及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1β的mRNA表达水平;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65、p-p65、I-κBα蛋白含量;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表明,三七皂苷R1能够有效地抑制ISO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并增强心肌细胞活力;降低了ANP、β-MHC mRNA的表达水平;同时抑制了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1β mRNA表达,以及p65磷酸化的活化,并促进了I-κBα的激活;也抑制了Caspase-3的活性。可见,三七皂苷R1对ISO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肥大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且能够有效地抑制心肌肥厚,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相关的的炎症信号通路有关。
    2  香叶木素保护对乙酰氨基酚诱发的急性肝损伤
    刘星 李晓娜 刘翠玲 黄金龙 黄卫锋
    2018, 34(10):8-14.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10.002
    [摘要](571) [HTML](0) [PDF 834.66 K](729)
    摘要:
    为探究香叶木素对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的急性肝脏损的保护作用及机制,体外实验人非肿瘤性肝细胞LO2设置空白组及不同浓度香叶木素(Dios)预处理组处理6 h后,给予APAP(10 mM)孵育24 h。体内实验40只C57BL/6 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PAP组、Dios 30 mg/kg和Dios 60 mg/kg剂量组。每组10只,Dios组小鼠给予不同剂量的Dios灌胃1次,连续7 d。实验末期,除正常组其余各组给予APAP 300 mg/kg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血清ALT、AST;肝GSH、MDA水平;HE染色;Western blot法检测Nrf2的表达;PCR检测mNqo1,mG6pdx,mSOD2的表达。结果表明在LO2细胞中,与APAP组相比,Dios预处理组可以恢复细胞活力和GSH含量。高剂量组可以明显降低小鼠血清ALT、AST水平,下调肝组织MDA表达并提高GSH含量,进而诱导Nrf2转位入核,其下游相关基因Nqo1、G6pdx、SOD2也显著上升。高剂量组可保护APAP引起的急性肝损伤,并且该保护作用与激活抗氧化应激Nrf2/ARE 信号通路有关。
    3  鹰嘴豆膳食纤维对高脂血症大鼠脂代谢的改善作用
    张瑞,吕梅霞,吾布力卡司木•艾克拜尔,彭冰鑫,迪娜•木合亚提,菲罗娜•帕尔哈提,韩加
    2018, 34(10):15-21.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10.003
    [摘要](599) [HTML](0) [PDF 525.27 K](718)
    摘要:
    本研究观察了鹰嘴豆膳食纤维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抗氧化水平的影响,为鹰嘴豆保健功效研究提供参考依据。40只雄性SD大鼠高脂饲料喂养建立高脂血症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高脂模型组,鹰嘴豆膳食纤维高(30 g/kg高脂饲料)、中(15 g/kg高脂饲料)、低(5 g/kg高脂饲料)3个干预组。高脂模型组继续喂以高脂饲料,干预组分别喂以含不同含量鹰嘴豆膳食纤维的高脂饲料。干预7周后,处理动物,分别测定各组大鼠体重、肝重、附睾周脂重,血清血脂水平及氧化应激水平。结果表明:与高脂模型组相比,鹰嘴豆膳食纤维组体重增量、肝重、附睾周脂重均有下降,其中体重增量以干预第5周高剂量组下降最为明显,降低:29.34%,高中低各剂量组附睾周脂重分别降低:33.81%,17.28%,21.86%,但肝重降低无统计学差异;血脂方面,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值高剂量组降低:51.52%,40.45%,总胆固醇(TC)值以中剂量组最优,降低:34.31%,高密度脂蛋白(HDL-C)高剂量组升高42%;在抗氧化能力方面,中剂量组丙二醛(MDA)含量降低40%,高剂量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分别升高54%,55%,且T-SOD、GSH-Px升高呈现剂量相关性。可见鹰嘴豆膳食纤维具有降低高脂血症大鼠体质量,调节异常血脂作用,而这种作用可能与其提高高脂血症大鼠抗氧化能力,降低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4  昆仑雪菊原花青素对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翟红月 敬思群 柴文杰 赵正梅
    2018, 34(10):22-28.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10.004
    [摘要](628) [HTML](0) [PDF 898.30 K](708)
    摘要:
    本文研究了昆仑雪菊原花青素(KCPC)对四氯化碳(CCl4 )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CCl4建立肝损伤模型,观察KCPC对肝损伤小鼠肝脏病理变化和肝脏指数等的影响;检测小鼠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采用Fe2+-Vc诱导线粒体细胞膜肿胀,分析KCPC对抑制线粒体肿胀的作用,并检测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结果表明,KCPC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绝大部分肝组织结构正常, 而模型组的小鼠肝组织出现病变坏死,而且血清中ALT、AST显著上升(p<0.01)。此外,KCPC高剂量组(800 mg/kg)的ALT、AST活性分别比模型组降低了82.46%和69.41%,且SOD、GSH-Px活性分别增加了101.08%和92.13%(p<0.01),MDA含量降低了45.16%(p<0.01)。KCPC还具有一定抑制线粒体肿胀的能力,且400 mg/kg剂量组的SDH活性为模型组的1.22倍。上述结果表明,KCPC对CCl4诱导的小鼠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有关。
    5  集胞藻PCC6803中S2P蛋白酶Sll0528参与铵盐胁迫响应的重要性
    刘小芳 陈谷 林诗琪 许白雪
    2018, 34(10):29-37.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10.005
    [摘要](586) [HTML](0) [PDF 1.13 M](735)
    摘要:
    Sll0528是集胞藻PCC6803中四个二位蛋白酶(site-2-protease, S2P)之一。本研究主要比较了三株集胞藻 (编码基因sll0528过表达的藻株OE0528,编码基因sll0528敲除的缺失藻株∆sll0528,以及野生型藻株)在不同氯化铵浓度下的生长表型。结果显示,缺失藻株∆sll0528对120 mM的氯化铵比野生型更敏感,光合系统损伤严重。在180 mM氯化铵下野生型株的生长受到抑制,而过表达藻株OE0528的生长优于野生型,更耐受高浓度铵盐,其光合系统色素藻蓝蛋白和叶绿素等的损伤程度低于野生型。可见,Sll0528在集胞藻PCC6803适应铵盐胁迫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可能参与了铵盐胁迫的快速响应,并直接或间接介导高铵盐浓度下集胞藻对光合系统的保护或修复机制。本研究首次揭示了 S2P蛋白酶微藻具有一定的铵盐胁迫响应作用,相关结果对于深入探究微藻对铵盐的响应机制及提高微藻对铵盐的耐受性和利用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6  酿酒酵母对黄酒酿造中氨基甲酸乙酯代谢及黄酒品质的影响
    舒琴 焦志华 牛永武 陈启和 焦迎春
    2018, 34(10):38-43.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10.006
    [摘要](581) [HTML](0) [PDF 777.98 K](824)
    摘要:
    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amate, EC)是存在于黄酒中的一种潜在致癌物质。本文通过研究酿酒酵母代替酒药发酵对黄酒品质的影响,为应用实验室菌株探究黄酒发酵体系中氨基甲酸乙酯形成的代谢基础提供依据。利用本实验室分离的野生型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C)和纯酿酒酵母(BY4741)替代酒药,并且按照工业化黄酒酿造工艺进行发酵实验。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BY4741和SC发酵组发酵液中尿素浓度和氨基甲酸乙酯浓度与酒药发酵组差异不大;酿造后期添加硫酸铵作为补充氮源,能在一定水平上减少氨基甲酸乙酯的浓度;发酵结束并煎酒后的成品经检测分析,酒精度、风味物质组成及氨基酸组成差异不大,说明应用BY4741和SC替代酒药进行酿造以及酿造过程中添加硫酸铵不影响产品的质量。本研究结果表明,酿酒酵母替代酒药进行发酵对黄酒品质影响较小,可应用于模拟体系中探索氨基甲酸乙酯形成的调控因子。
    7  天然低共熔溶剂对绿色荧光蛋白的保护作用
    李菲 王永华 蓝东明
    2018, 34(10):44-48.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10.007
    [摘要](953) [HTML](0) [PDF 621.14 K](801)
    摘要:
    天然低共熔溶剂(natural deep eutectic solvent,NADES)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溶剂,可应用于天然活性物质的提取及生物催化。本研究以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rescent protein,GFP)为模式蛋白,探究了不同NADES对GFP在70 ℃下的稳定性的影响,发现氯化胆碱-山梨醇(Choline chloride sorbital,CS)对GFP在70 ℃的热处理下荧光保留率最好;并探究了不同含水量的CS天然低共熔溶剂对GFP稳定性的影响,发现在含水量为40%的CS天然低共熔溶剂中GFP的稳定性最佳;同时发现在含水量为40%的CS天然低共熔溶剂体系下的GFP可以提高对SDS的耐受性,但对H2O2的耐受性的提高不明显;CS天然低共熔溶剂也有利于提高脂肪酶AOL在45 ℃下的的热稳定性。综上CS天然低共熔溶剂对蛋白质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在食品加工及生物催化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8  液体发酵黑木耳多糖的分离纯化及保湿性研究
    范秀芝 殷朝敏 姚芬 史德芳 高虹
    2018, 34(10):49-57.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10.008
    [摘要](548) [HTML](0) [PDF 869.06 K](674)
    摘要:
    为缩短生产周期、提高多糖产量,本研究利用优选的黑木耳菌株和培养基进行液体发酵,获得发酵胞外和胞内粗多糖产量分别为10.49±0.27 g/L和3.05±0.03 g/L。为进一步实现发酵多糖的合理利用,对液体发酵多糖采用酶-Sevag法除蛋白和DEAE-52、Sephadex G-200柱层析分离纯化,并对纯化的多糖组分进行红外光谱、抗氧化和保湿性研究。结果表明,酶-Sevag法能很好脱除发酵多糖中蛋白质,脱蛋白后胞外DEPS和胞内DIPS多糖纯度均大于95%;柱层析分离纯化获得胞外PEPS和胞内PIPS多糖均为单一组分,经红外光谱官能团分析推测二者均为β-构型的吡喃糖;比较PEPS和PIPS的抗氧化活性和保湿性发现,PEPS在还原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方面优于PIPS,而后者在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保湿性能方面优于PEPS。本研究为黑木耳液体发酵胞外和胞内多糖组分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并为其在食品和化妆品等方面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9  用拉曼光谱分析低压均质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结构的影响
    吕博 李明达 张毅方 牛祥臣 王中江 江连洲 刘军
    2018, 34(10):58-63.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10.009
    [摘要](628) [HTML](0) [PDF 656.91 K](730)
    摘要:
    本文测定了不同均质处理条件下大豆分离蛋白溶液的拉曼光谱和圆二色谱,以此来研究低压均质对大豆分离蛋白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均质压力较低(0~8 MPa)时,大豆分离蛋白的二级结构基本保持不变;当均质压力为10~30 MPa时,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结构明显增加,β折叠显著降低,色氨酸残基和酪氨酸残基由“埋藏态”逐渐转变为“暴露态”,蛋白质分子表现出解聚的行为;均质压力继续增大到40 MPa过程中,酪氨酸费米共振线I850/I830比值略有下降,酪氨酸残基由“暴露态”向“埋藏态”转变,表明产生了蛋白聚集体,并且低压均质处理未显著改变二硫键的构型。综上可知,拉曼光谱通过对蛋白分子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进行表征,揭露了低压均质处理使得大豆分离蛋白表现出先解聚后聚合的性质,并且圆二色谱的结果验证了上述结论。
    10  CRISPR/Cas9介导的酿酒酵母ADH2基因中断及反义RNA干扰GPD1的表达
    刘奎 梁丽敏 李振辉 叶浩盈 潘艳飞 何文锦 陈由强 薛婷
    2018, 34(10):64-71.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10.010
    [摘要](777) [HTML](0) [PDF 1.05 M](703)
    摘要:
    CRISPR/Cas9是一个简单、高效的用于靶向目的基因和无标记的基因组工程的工具。本文通过构建酿酒酵母沉默组件PGK-SGPD1-CYC1,使甘油-3-磷酸脱氢酶I(Glycerol-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PD1)基因在PGK强启动子、CYC1终止子在特定区域内进行干扰和表达。应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中断乙醇脱氢酶II(alcohol dehydrogenase II,ADH2)基因的同时,定点敲入GPD1基因的反义干扰组件,从而特定地干扰GPD1的表达。采用高效的酵母化学转化法将反应组件敲入酿酒酵母Y1H中,CRISPR/Cas9介导的同源重组效率达43.48%,由此获得了ADH2基因中断和GPD1反义干扰的酿酒酵母突变株。发酵实验结果表明,酿酒酵母突变菌株SG1-1与出发菌株Y1H相比,乙醇产率提高了9.07%,甘油产率下降了12.05%,乙酸产率下降了12.30%,结果表明通过中断ADH2基因及插入GPD1反义干扰组件,既能够中断ADH2基因的功能,减少乙醇转化为乙醛,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干扰GPD1基因的表达,提高乙醇产率。
    11  三种多糖降解复合物体外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作用
    钟思恩 刘杨 曹纯洁 陈美珍
    2018, 34(10):72-80.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10.011
    [摘要](462) [HTML](0) [PDF 830.59 K](604)
    摘要:
    本文探讨了毛头鬼伞、龙须菜和坛紫菜三种多糖降解复合物体外抑制HeLa细胞增殖的协同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将毛头鬼伞、龙须菜和坛紫菜的多糖降解物复配成复合多糖降解物,采用MTT法检测复合多糖降解物对HeLa细胞增殖影响,DCFH-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水平,JC-1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情况。正交实验结果显示,当毛头鬼伞、龙须菜和坛紫菜三种多糖降解物以质量比为4:4:5组合时,对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最强,在浓度为100 μg/mL时,抑制率达75.72%,远高于三种单味多糖降解物单独使用时的最高抑制率56.09%;DCFH-DA、JC-1检测结果表明,复合多糖降解物可以显著提高细胞内活性氧水平,降低线粒体膜电位。以上结果均说明毛头鬼伞、龙须菜和坛紫菜三种多糖降解物复合后,对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存在协同增效作用,该复合多糖降解物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和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有关。
    12  5种天然植物提取物抗氧化性和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比较
    吴颖 崔彬淯 王露 税何睿智 李凯
    2018, 34(10):81-86.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10.012
    [摘要](955) [HTML](0) [PDF 705.30 K](853)
    摘要:
    本研究检测了5种天然植物提取物体外抗氧化及酪氨酸酶活性抑制作用,并分析其黄酮和总酚含量,探讨提取物美白与抗氧化之间的关联。研究表明通过ABTS+、DPPH+、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测定得5种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强弱顺序虽有所差异,但四种抗氧化方法均表明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同时酪氨酸酶活性抑制检测也表明它们均对酶活有一定抑制作用。5种植物提取物抗氧化及酪氨酸酶活性抑制能力均随样品浓度增加而增大,这些结果提示提取物抗氧化能力与其对酪氨酸酶活抑制作用相关联,可能是与提取物中黄酮和总酚物质有关。当采用ABTS+、DPPH+方法时,5种提取物的抗氧化性与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相关性更大,这可能与黄酮和酚类物质对酪氨酸酶活性抑制机理有关,研究结果可为天然美白植物原料的筛选和研发提供一定理论依据与借鉴。
    13  重组普鲁兰酶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王海 叶燕锐 刘欣 王斌 潘力
    2018, 34(10):87-93.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10.013
    [摘要](699) [HTML](0) [PDF 786.01 K](712)
    摘要:
    普鲁兰酶可特异性地水解支链淀粉得到直链淀粉,因而在淀粉加工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本研究从Bacillus naganoensis ATCC 53909基因组中克隆了普鲁兰酶基因pul,并克隆到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穿梭载体pBE中,构建表达载体pBE-pul。在此基础上,将来源于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以及解淀粉芽孢杆菌中的17个高表达基因的启动子分别克隆到表达载体pBE-pul中,并转化至Bacillus subtilis ATCC6051∆10,成功构建了十七株含有不同启动子介导普鲁兰酶分泌表达的重组菌株。对重组菌株的分泌表达比较发现,启动子P43和PspovG介导的普鲁兰酶活性明显优于其他启动子,其中PspovG介导的普鲁兰酶活性更高。同时,还使用了启动子PspovG介导N端的108个氨基酸缺失的pul324突变体进行分泌表达。通过对17种启动子的比较和两个普鲁兰酶基因的比较,本研究构建的一株重组菌株的普鲁兰酶的表达更为高效,其活性高达389.85 U/mL,后者显著高于现有的相关报道。
    14  天然抑菌剂对鲁氏接合酵母的抑菌作用
    王璇 胡仲秋 袁亚宏 任婷婷 岳田利
    2018, 34(10):94-102.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10.014
    [摘要](694) [HTML](0) [PDF 836.09 K](772)
    摘要:
    本课题研究植物源、动物源与微生物源三种来源的20种天然抑菌剂对鲁氏接合酵母的抑菌活性。采用双层平板打孔法,根据抑菌圈直径判断20种天然抑菌剂的抑菌活性;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天然抑菌剂对鲁氏接合酵母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用比色法测定鲁氏接合酵母在YPD培养基和果汁中的生长情况;用比色法分别测定两种天然抑菌剂以及两者以不同的添加比例加入果汁中对鲁氏接合酵母生长状况的影响;研究柠檬酸浓度、温度、紫外线照射时间对复合抑菌剂抑菌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源抑菌剂对鲁氏接合酵母的抑菌效果最好;鲁氏接合酵母在YPD中的生长情况要好于在果汁中;筛选出了纳他霉素和ε-聚赖氨酸两种微生物源抑菌剂,且两者具有协同作用;柠檬酸浓度、温度、紫外线照射时间会影响复合抑菌剂的抑菌稳定性。
    15  酶处理促进龙眼果汁中蔗糖的转化和低聚果糖的生成
    程永霞 魏新雨 蓝海波 王凯 赵雷 胡卓炎
    2018, 34(10):103-110.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10.015
    [摘要](664) [HTML](0) [PDF 933.01 K](640)
    摘要:
    为了降低龙眼果汁中的蔗糖含量和制备一种富含低聚果糖的龙眼果汁,本研究以龙眼果汁为原料,探讨底物浓度、底物pH、果糖基转移酶添加量、酶处理温度和时间等单因素对果汁中蔗糖的转化和生成低聚果糖的影响。采用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酶转化前后果汁中蔗糖、果糖、葡萄糖、低聚果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底物浓度、pH、酶用量、温度和处理时间等因素对龙眼果汁蔗糖转化和低聚果糖的生成有显著影响(p<0.05)。在底物浓度30 oBrix、pH 6.0、酶用量9 U/g、55 ℃下转化7 h的龙眼果汁,蔗糖含量从164.36 mg/mL减少至22.34 mg/mL,生成的低聚果糖含量为97.88 mg/mL,占果汁中总糖的38.21%。利用果糖基转移酶处理龙眼果汁,能有效降低果汁中的蔗糖含量,获得一种低热量且富含低聚果糖的功能性果汁。
    16  短链葡聚糖包合姜黄素的分子机制
    冯涛 曾小兰 张钰 Marcelo Carignano Osvaldo Campanella 李晓玺
    2018, 34(10):111-116.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10.016
    [摘要](605) [HTML](0) [PDF 616.30 K](565)
    摘要:
    通过利用普鲁兰酶来酶解蜡质玉米淀粉而得到的短链葡聚糖来包合姜黄素,可以极大地提高姜黄素的水溶性。本研究还使用新型的计算机模拟的方法来分析短链葡聚糖和姜黄素的包合行为机制,模拟了短链葡聚糖-姜黄素包合物在600 ns内的分子包合行为。从模拟轨迹中获取的自组装快照图,可以知道包合物的结合方式是边解离边复合最后趋于稳定结构的包合方式。通过体系回转半径反应了短链葡聚糖随着时间与姜黄素包合行为过程中的构象变化,结果与快照图一致。体系溶解性较好,模拟得知的结果与实验基本一致,短链葡聚糖-姜黄素的溶解性高于单独的姜黄素水溶液,提高了姜黄素的生物利用率。为医学领域寻找合适的药物壁材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途径。
    17  不同天然奶酪发酵剂和非发酵剂微生物多样性的高通量测序研究
    曾椿淋 朱琳 高凤 俞冰倩 徐琴 杨赛 魏巍
    2018, 34(10):117-125.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10.017
    [摘要](641) [HTML](0) [PDF 814.30 K](777)
    摘要:
    为探究天然奶酪中发酵剂和非发酵剂微生物群落结构,应用Illumina-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江苏省主要销售的5组进口天然奶酪表皮和内部的细菌16S rDNA序列V4区进行测序。所有样品的有效序列均在50000条以上,可操纵分类单元(OTU)数量为118~646。多样性指数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天然奶酪表皮比内部具有更高的细菌群落丰富度和不同的群落结构。样品中发酵剂细菌属为乳球菌属(Lactococcus)、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均位于相对丰度前五,总相对丰度在51%~97%。样品中非发酵剂微生物分布于细菌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异常球菌-栖热菌门(Deinococcus-Thermus)和软壁菌门(Tenericutes),相对丰度在2%~16%。具有产耐热乳糖酶功能的非发酵剂微生物栖热菌属(Thermus,相对丰度0.02%~3.53%)在奶酪中首次被发现,为发掘天然奶酪中的微生物资源提供了可能。本研究也为解析天然奶酪中微生物与其风味质构的关系提供了基础数据。
    18  皱褶假丝酵母脂肪酶CRL1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及其催化合成维生素E醋酸酯
    郝月绰 林影 梁书利
    2018, 34(10):126-132.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10.018
    [摘要](887) [HTML](0) [PDF 885.08 K](1072)
    摘要:
    本研究将经密码子优化的皱褶假丝酵母脂肪酶(Candida rugosa lipase) CRL1基因克隆到毕赤酵母分泌型表达载体pHKA,构建得到重组菌株GS115/pHKA-CRL1;经摇瓶发酵并结合甲醇诱导120 h处理,该菌株对底物对硝基苯酚丁酯(pNPB)的水解活力达到39.73 U/mL。通过对AOX1启动子和α分泌信号肽同时进行改造,进一步获得重组菌株GS115/pHKA-AOX1m/αm-CRL1,其脂肪酶活力提高达到63.63 U/mL。发酵液上清液经超滤浓缩、硫酸铵沉淀后,再经脱盐和阴离子交换层析处理,获得纯化的重组CRL1。该纯化工艺的纯化倍数为5.41倍,回收率为33.81%。而纯化重组CRL1的比酶活为984.5 U/mg。重组CRL1的最适温度为40 ℃,最适pH为7.5;经40 ℃保温6 h,仍保留52.99%的相对活力;在偏酸性环境中较为稳定。以摇瓶发酵、真空冷冻干燥后的重组CRL1为催化剂,在无溶剂体系中催化合成维生素E醋酸酯,在最适反应条件下(200 mg D-α-生育酚、1 mL乙酸酐、100 mg CRL1、反应温度60 ℃、转速200 r/min、反应时间9 h),D-α-生育酚的转化率在97.00%以上。
    19  高产蛋白酶菌株等离子体诱变及其在提高豆粕发酵效果中的应用
    曲文娟 张天 马海乐 何荣海
    2018, 34(10):133-140.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10.019
    [摘要](567) [HTML](0) [PDF 627.97 K](710)
    摘要:
    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技术对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10160进行诱变处理。以致死率达到80%作为ARTP诱变(诱变时间为10 s)的最佳剂量, 筛选得到了C5和C12两株遗传稳定的诱变菌株.。与初始菌株相比,诱变菌株的中性蛋白酶酶活分别提高了86.0%和85.0%。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显示,C5、C12以及初始菌株提取的蛋白的组成无明显的差异,然而诱变样品的蛋白浓度明显高于初始菌株。通过豆粕液态发酵发现,与初始菌株相比,菌株C5发酵后的多肽得率和含量分别提高了14.2%和15.6%;菌株C12发酵后的多肽得率和含量分别提高了13.2%和11.8%。诱变后发酵液中中性蛋白酶的酶活也大大提高,菌株C5和C12发酵后中性蛋白酶酶活分别增加了26.0%和29.8%。多肽分子量分布和ACE抑制率无显著差异。可见,ARTP处理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10160可以显著提高其豆粕液态发酵制备降血压肽的产率。
    20  预酶解-挤压膨化工艺改善玉米全粉冲调分散性
    刘磊 邱婷婷 赵志浩 朱雪梅 韩雅盟 张名位
    2018, 34(10):141-146.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10.020
    [摘要](640) [HTML](0) [PDF 544.05 K](787)
    摘要:
    本文研究了玉米全粉在高温条件下经过α-淀粉酶进行固态预酶解后再进行挤压膨化(预酶解-挤压膨化)加工处理后的品质特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直接挤压膨化玉米全粉相比,预酶解-挤压膨化玉米全粉的水溶性指数增加了12.26%,吸水性指数降低了26.40%,分散时间减小了24.14%,结块率增加了75.32%,黏度降低,冲调分散性得到显著改善;Carr指数、Hausner比值分别增加了8.39%、3.60%,休止角、滑角分别增加了24.59%、6.49%,容积密度增加;L*值、b*值显著增加,a*值降低,产生了一定色差;淀粉含量下降5.86%,还原糖含量、脂肪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增加了139.43%、7.87%、243.52%。本研究表明预酶解-挤压膨化处理改善了玉米全粉的冲调分散性,增加了还原糖、脂肪及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提高了食用品质。本研究克服了挤压膨化工艺过程中由于物料水分含量低,加工温度高,作用时间短等因素导致酶解作用有限的技术难题,为预酶解-挤压膨化技术在以谷物为基质的营养方便食品的加工应用中提供指导。
    21  香蕉催熟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分析及其品质评价模型的建立
    陈丽花 郝德兰 夏彬 王琴
    2018, 34(10):147-155.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10.021
    [摘要](580) [HTML](0) [PDF 1.04 M](1070)
    摘要:
    本课题以香蕉的色泽、香味、口感、伤病、脱柄情况等为感官指标,同时分析了其硬度、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及可溶性固形物、总可溶性糖、Vc、总可滴定酸和单宁含量等品质及生理生化指标,确定了香蕉的最佳催熟条件为在新采摘的青香蕉表面均匀喷洒浓度为1000 mg/L的乙烯利1%(V/W,乙烯利稀释液体积/香蕉重量),在湿度90%、温度19 ℃下恒温恒湿催熟5 d,此时香蕉的感官评分为96.00分;以香蕉的生理生化指标为分量因子对以感官评价分数为基础的香蕉成熟品质进行偏最小二乘(PLS)回归分析,建立了香蕉成熟品质评价模型,发现影响香蕉成熟品质的生理生化指标依次为总可溶性糖含量、总可滴定酸含量、单宁含量、硬度、Vc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22  香茅草精油微乳液的构建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陶紫 赵振刚
    2018, 34(10):156-164.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10.022
    [摘要](725) [HTML](0) [PDF 1.08 M](734)
    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是构建一种改善香茅草精油在水相环境中应用的微乳体系。以香茅草为原料,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香茅草精油以及GC-MS联用技术对精油成分进行定性分析。通过绘制伪三元相图选择合适的微乳液组分制备香茅草精油微乳液,考察不同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Km值、pH值和离子强度等因素对微乳区域面积的影响。最终制备以Tween 80为表面活性剂,无水乙醇为助表面活性剂,去离子水为水相的O/W型香茅草精油微乳液。其理化性质为:pH为6.73±0.02、黏度为15.50±0.11 mPa/s、电导率为108.90±0.21 μs/cm、平均粒径为16.50±0.53 nm。最后,通过用DPPH,ORAC和PSC方法测定及比较香茅草精油与香茅草精油微乳液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香茅草精油微乳液在水相环境中的抗氧化活性显著优于香茅草精油的效果(p<0.05)。
    23  α-葡聚糖酶在模拟炼糖生产条件下的活性变化
    黎志德 梁达奉 黄曾慰 张九花 常国炜 刘桂云
    2018, 34(10):165-170.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10.023
    [摘要](618) [HTML](0) [PDF 699.56 K](676)
    摘要:
    α-葡聚糖酶已经在用于甘蔗糖、甜菜糖以及精练糖生产中,其使用环境与一般酶学性质研究时选取的条件具有明显差异。本文结合实际生产条件,通过提前升温加热,调整pH,加入蔗糖到反应底物溶液中来模拟炼糖生产环境,再测定α-葡聚糖酶在不同条件下的活性变化,为生产应用提供数据支撑。在无机盐缓冲体系中,温度的升高和中性到碱性的pH对α-葡聚糖酶的活性影响明显。在55 ℃,pH 5.5~7.0水浴15 min后,剩余酶活保持在20%到40%的区间。当蔗糖加入反应溶液后,α-葡聚糖酶对温度和pH的适应性会明显提高。当蔗糖浓度达到60 °Bx时,α-葡聚糖酶在65 ℃,pH 5.5~8.0或者75 ℃,pH 5.5~7.0的条件下,水浴15 min后剩余酶活均可保持40%以上。这说明α-葡聚糖酶在高浓度蔗糖溶液中,热稳定性良好,可以应用在炼糖生产当中。
    24  超高压协同冷冻脱壳对南美白对虾品质的影响
    崔燕 林旭东 康孟利 宣晓婷 姚凌俏 凌建刚
    2018, 34(10):171-178.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10.024
    [摘要](564) [HTML](0) [PDF 660.93 K](639)
    摘要:
    本文以传统冷冻处理(FT)为对照,研究超高压协同冷冻处理(FT+200、300、400 MPa,1、3、5 min)对南美白对虾脱壳(脱壳时间、虾仁完整率及得肉率)及其品质(汁液流失率、持水性、pH、色泽和质构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超高压协同冷冻处理有利于南美白对虾的脱壳,FT+300 MPa,1 min条件下脱壳时间较未处理、FT组分别缩短59.80%、13.54%,得肉率分别提高30.92%、7.25%,虾仁完整率明显提高。超高压协同处理后,由冷冻引起的汁液流失率显著降低,持水性显著提高,与未处理组鲜虾无显著差异;虾仁内部亮度L*、白度和总色差显著升高,压力≥300 MPa、保压时间≥3 min条件下虾仁呈现熟化现象;随着压力增加,虾仁硬度、咀嚼性增加,弹性下降。综合脱壳效果及其品质特性指标,FT+300 MPa,1 min处理可在显著提高脱壳效果的同时保持虾仁的良好品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辅助脱壳手段。
    25  不同条件对阪崎克罗诺肠杆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
    郝旭昇 张晓荣 郭都 郑占文 孙怡 夏效东 石超
    2018, 34(10):179-187.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10.025
    [摘要](630) [HTML](0) [PDF 983.78 K](729)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生长温度(12 ℃、25 ℃、37 ℃)、培养基质(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婴幼儿乳粉肉汤)和接触材料(不锈钢、玻璃、硅胶)对阪崎克罗诺肠杆菌ATCC 29004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研究首先通过活菌计数法评估不同条件下阪崎克罗诺肠杆菌粘附及生物被膜中的活菌量反映菌体粘附及成膜能力;随后借助场发射扫描电镜观测不同因素对菌体生物被膜微观结构的影响;最后分析不同条件下形成的生物被膜对三种季胺类消毒剂的抗性。结果表明:25 ℃和37 ℃下阪崎克罗诺肠杆菌的粘附菌量和生物被膜形成量高于12 ℃,菌体在胰蛋白胨大豆肉汤中的生物被膜形成量高于在婴幼儿乳粉肉汤中的形成量,37 ℃时硅胶材料表面粘附菌量高于不锈钢和玻璃材料,其他条件下菌体在三种材料表面粘附和生物被膜形成量无明显差异;阪崎克罗诺肠杆菌在25 ℃和37 ℃形成了致密且立体的生物被膜结构,12 ℃生物被膜为单层结构,三种材料表面生物被膜结构呈现出明显差异;阪崎克罗诺肠杆菌生物被膜对消毒剂的抗性取决于菌体的生长温度、接触材料及消毒剂的种类。综上所述,生长温度、培养基质和接触材料对阪崎克罗诺肠杆菌生物被膜形成均有影响,调节生长条件和选择接触材料对于控制阪崎克罗诺肠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26  蓝靛果酒化学降酸工艺及对花色苷组成的影响
    梁敏 包怡红 徐福成
    2018, 34(10):188-195.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10.026
    [摘要](606) [HTML](0) [PDF 783.42 K](637)
    摘要:
    将蓝靛果进行发酵所得的蓝靛果酒酸度较高,口感较差,需要增加降酸工艺加以改善。本试验选用降酸效果明显、成本低的6种化学降酸剂对蓝靛果酒进行降酸处理,并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对降酸前后蓝靛果酒中花色苷含量及组成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碳酸钠降酸效果最佳,其次为碳酸钙,复合降酸剂的最佳组合为2 g/L碳酸钙和3 g/L碳酸钠,在此条件下,蓝靛果酒可以降至7~9 g/L,并提高了果酒中有机钙的含量,且得到较好的感官品质。HPLC-MS/MS测定结果表明降酸前后的果酒样品中花色苷种类没有变化,降酸后的总峰面积降低了19.92%,且各个花色苷的峰面积均发生了变化。其中,矢车菊素-3,5-二己糖苷和芍药素-3,5-二己糖苷的含量所上升,特别是芍药素-3,5-二己糖苷的峰面积是降酸前的10.42倍,其余6种花色苷峰面积均发生了降低。
    27  不同包装方式对恒温贮藏柿子脆片品质影响的比较
    贾洋洋 周诗晶 李春美
    2018, 34(10):196-204.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10.027
    [摘要](481) [HTML](0) [PDF 887.40 K](652)
    摘要:
    将柿果进行切片,通过热风-微波联合干燥处理得到柿子脆片。比较六种不同的包装方式:聚乙烯薄膜(Polyethylene,PE)袋、聚酰胺薄膜(Polyamide,PA)袋、PA袋充氮气包装、铝箔复合膜、铝箔复合膜分别添加干燥剂及除氧剂对柿子脆片的保藏效果。将六种不同包装形式的柿子脆片进行恒温保藏试验,每隔7 d对产品的水分含量、色度及质构进行测定并比较,以选择最佳包装方式。同时将柿子脆片暴露于空气中进行破坏性试验确定货架期终点,通过加速货架试验测定L*值的变化预测产品货架期。结果表明:PA袋充氮气包装对柿子脆片的水分含量、色度、硬度和脆度的保持效果最好。破坏性试验确定产品货架期终点L*值为64.56,37 ℃及47 ℃保藏时柿子脆片L*值变化预测模型为:y=73.30622e-0.00079x和y=73.05771e-0.0180x,计算得到Q10为2.28,预测25 ℃贮藏时PA袋充氮气包装的柿子脆片的货架期约为460 d。
    28  固相萃取法-气相色谱-质谱法快速测定水果中36种农药残留
    周雪 陈婷婷 李婉蓉 刘学 吴林菁 张嫩玲
    2018, 34(10):205-213.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10.028
    [摘要](513) [HTML](0) [PDF 860.24 K](604)
    摘要:
    在固相萃取柱,样品提取溶剂及淋洗液体积的选择基础上,建立了水果中36种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检测方法。水果样品经乙腈提取,采用石墨化碳黑/氨基柱(PC/NH2)净化后,用GC/MS单离子监测扫描模式(SIM)进行检测,基质匹配溶液外标法定量。各个目标物在70.00 ng/mL~560.0 n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2)均不小于0.990,方法的检出限(LOD,S/N=3)为0.0001~0.0018 mg/kg,定量限(LOQ,S/N=10)为0.0002~0.0060 mg/kg。分别在提子基质中做低、中、高3个添加水平的加标回收试验,该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60.6%~116.5%,相对标准偏差RSD(n=6)在0.8%~9.5%之间。该方法前处理步骤简便,基质经固相萃取柱净化后的效果满意,特异性更强,适用范围广,适用于仁果类及小型攀缘类水果中多组分农残的筛查和确证工作。
    29  基于电子舌与SPME-GC-MS技术的芒果风味物质的比较分析
    张浩 安可婧 徐玉娟 余元善 吴继军 肖更生
    2018, 34(10):214-224.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10.029
    [摘要](844) [HTML](0) [PDF 1.07 M](822)
    摘要:
    本研究以金芒、青芒、红玉和贵妃四种芒果为研究对象,应用电子舌技术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比较四个不同品种芒果之间的风味品质差异。电子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电子舌能很好地区分四种芒果,其中青芒和红玉味觉特征相近,贵妃和金芒味觉特征相近。理化指标显示,水分含量、pH、可溶性固形物等指标与电子舌结果具有高度相关性。采用SPME-GC-MS鉴定四种芒果的挥发性物质,共检测出萜烯类、酯类和醛类等7大类物质,其中烯烃类化合物为芒果的主要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均达到50%以上。挥发性成分的PCA结果显示能够将四种芒果进行很好的区分,其中青芒和红玉挥发性成分更为接近。得以区分四种芒果的特征挥发性物质有:金芒中(E,Z)-2,6-壬二烯醛、异松油烯、3-己烯-1-醇以及芳樟醇;贵妃中2-蒈烯、(E)-罗勒烯以及4-蒈烯;青芒中a-桉叶烯、己醛以及(E)-3-己烯醛以及红玉中3-蒈烯、柠檬烯。四种芒果的特征挥发性物质的呈香特性与他们整体香气的感官分析结果保持一致。综合理化指标、电子舌、SPME-GC-MS以及香气感官分析结果显示青芒和红玉,金芒和贵妃具有相似的风味特征。
    30  牛奶过敏原β-乳球蛋白抗体的制备及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
    李亚璞 麻云莲 樊丹 张小兵
    2018, 34(10):225-230.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10.030
    [摘要](715) [HTML](0) [PDF 609.53 K](909)
    摘要:
    本文将牛奶过敏原β-乳球蛋白抗原分别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和BALB/c小鼠制备其多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并对所获得的抗体进行了效价等特性测定;采用蛋白A亲和层析法将多克隆抗体进行了纯化,采用辛酸-硫酸铵法对单抗细胞株3A7进行了纯化;实验建立了双抗体夹心的ELISA检测方法,并对一些蛋白样品进行了初步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抗β-乳球蛋白兔多克隆抗体效价达到了1:6.56×106;Western-blotting鉴定结果显示所制备的多克隆抗体能够与β-乳球蛋白特异性反应;3株单抗的效价均在106以上,纯化后多抗仅与酪蛋白有一定的交叉反应,而纯化后单抗与乳中主要蛋白及其它过敏原蛋白基本没有交叉反应,特异性很好;利用所建立的方法对一些蛋白样品进行检测,准确率100%。
    31  黄化变异对英红九号红茶香气的影响
    陈维 祁丹丹 王雯雯 苗爱清 庞式 马成英
    2018, 34(10):231-239.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10.031
    [摘要](670) [HTML](0) [PDF 1021.81 K](618)
    摘要:
    英红九号的黄化变异植株嫩梢存在叶绿体发育缺陷,叶片光合作用与代谢积累的改变或会影响茶叶品质。为明确黄化变异对红茶香气的影响,本文分别以黄化变异和叶色正常英红九号为原料加工试验和对照红碎茶,比较样品间感官香气与化合物的变化。感官审评结果表明,黄化红碎茶的香气浓度整体弱于对照,尤其在甜度与鲜度上。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从两组样品中鉴别出56种香气化合物。依据出现频次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筛选出49种差异成分,随后进行化学计量分析与基于衍生途径的分类。结果表明,利用49种化合物作为主成分能清晰区分两组样品;10种化合物有组成差异,其中黄化样品的香气种类较少;39种化合物有含量差异,其中28种化合物在黄化样品中显著下降,11种上升。差异香气主要涉及脂肪酸、类胡萝卜素氧化和萜类代谢相关的衍生途径。
    32  OPA-FMOC柱前衍生化HPLC法测定两种常用食用菌中蛋白氨基酸和非蛋白氨基酸的含量
    谢志茹 程敏 谭丽容 肖雪 李莎莎
    2018, 34(10):240-246.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10.032
    [摘要](599) [HTML](0) [PDF 657.88 K](942)
    摘要:
    本文研究了两种常用食用菌-香菇、金针菇中蛋白氨基酸(PPA)及非蛋白氨基酸(NPPA)的组成及含量,并对其进行营养、呈味评价。采用OPA-FMOC柱前衍生化法确定香菇、金针菇中PAA及NPAA的组成及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香菇中含有15种PAA,其含量为10.99 mg/g,含有2种NPAA,其含量为2.37 mg/g,其中必需氨基酸(EAA)含量为4.39 mg/g、呈味氨基酸(FAA)含量为5.40 mg/g;金针菇中含有14种PAA,其含量为16.79 mg/g,含有2种NPAA,其含量为3.99 mg/g,其中EAA含量为5.98 mg/g、FAA含量为9.96 mg/g。本文建立的方法准确可行,可用于两种菌类中的PAA和NPAA测定。香菇中PAA种类多于金针菇,其中EAA种类多于金针菇,金针菇中的PAA、NPAA含量均高于香菇。金针菇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香菇营养价值均衡,为两种常用食用菌的产品再次开发提供依据。
    33  食品中蜡样芽孢杆菌的分离及携带毒力基因的检测
    白凤岚 陈松 罗梦幽 曾宝锋 唐俊妮
    2018, 34(10):247-252.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10.033
    [摘要](793) [HTML](0) [PDF 578.73 K](835)
    摘要:
    为了确定成都市食品中蜡样芽孢杆菌所携带的毒力基因情况,本实验对市售食品共采样130份,通过菌落在MYP培养基上形态特征对蜡样芽孢杆菌进行初步分离,再利用16S rRNA测序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并检测分离菌株携带的管家基因gyrB、rpoB、VrrA、groEL进一步确认,最后检测分离菌株携带毒力基因情况。结果表明130份样品中共检出23株蜡样芽孢杆菌,检出率为17.7%;23株分离菌株中,蜡样芽孢杆菌的4个管家基因gyrB、rpoB、VrrA、groEL检出率为100%,毒力基因的检测结果表明,nheB和entFM在16株分离菌株中检出,检出率为69.6%;nheA和nheC在14株分离菌株中检出,检出率为60.9%;hblD在11株分离菌株中检出,检出率为47.8%;cytK在10株分离菌株中检出,检出率为43.5%;bceT在9株分离菌株中检出,检出率为39.1%;hblA和hblC在8株分离菌株中检出,检出率为34.8%;cer和ces在2株分离菌株中检出,检出率为8.7%;未发现分离菌株携带hblB和Hly基因。研究结果表明市售食品中分离的蜡样芽孢杆菌毒力基因携带率较高,对食品安全具有潜在威胁,应当引起有关部门注意。
    34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咖啡掺假快速鉴别方法
    陈秀明 奚星林 潘丙珍 梁瑞婷 邵仕萍 李双 何吉子
    2018, 34(10):253-257.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10.034
    [摘要](702) [HTML](0) [PDF 539.28 K](834)
    摘要:
    本文研究了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Adulterant Screen算法建立的咖啡快速鉴别方法。采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采集咖啡样品光谱,建立标样(材料光谱)光谱数据库,采集掺假物光谱数据,建立掺假物光谱数据库,建立了咖啡分类模型及掺假物模型,运用Adulterant Screen算法技术对模型的主成分及掺假成分进行计算分析,建立了咖啡掺假快速鉴别模型。本咖啡快速鉴别方法对含量在2%、5%、10%、15%、20%、30%及40%巴西莓果粉和5%、10%、15%、20%、30%及40%大麦掺假咖啡可以实现有效的掺假鉴别,最低识别咖啡中巴西莓果粉及大麦掺假含量分别为2%及5%。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Adulterant Screen算法建立咖啡快速鉴别模型可以鉴别咖啡中巴西莓果粉和大麦等掺假物,为咖啡样品掺假鉴别提供了一种快速、可靠、无损的检测方法,能有效的运用于咖啡样品掺假鉴别的日常检测工作中。
    35  食品和饲料中鹅源性成分微滴式数字PCR检测与定量分析
    王强 蔡一村 张扬 潘良文
    2018, 34(10):258-263.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10.035
    [摘要](538) [HTML](0) [PDF 592.27 K](631)
    摘要:
    本研究利用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dPCR)技术对食品和饲料中鹅源性成分进行检测与精确定量。选取鹅的单拷贝核基因作为靶基因,建立了鹅源性成分靶基因拷贝数与样品质量之间的线性关系;选取21种常见动物物种及鹅的9个品系对所设计的引物及探针的种间特异性和种内保守性进行了验证,并对该方法的检测下限(limit of detection,LOD)和定量检测下限(limit of quantification,LOQ)进行了验证,利用已知鹅源性成分含量的样品和市售商品对该方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分别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引物及探针具有良好的种间特异性和种内保守性,该定量检测方法的检测下限和定量检测下限分别为1 copy/μL和5 copies/μL,且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适用性,可用于对食品和饲料中鹅源性成分进行检测和精确定量。
    36  基于最大类间方差自适应阈值的五花肉肥瘦自动识别方法
    何秋蓉 何子亮 古万荣 钟南 孙远明
    2018, 34(10):264-270.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10.036
    [摘要](487) [HTML](0) [PDF 13.38 M](664)
    摘要:
    对五花肉的检测常使用化学检测或人工检测方法,但这两种常用方法都需要花费较大的成本和检测时间,且误差较大。为了提高识别准确度,降低检测成本,实现自动化检测。本文以猪肉腹部的五花肉为研究对象,使用最大类间方差自适应阈值法对图像R基色图层进行背景分离,并对图像进行中值滤波处理,从而获取图像的五花肉区域。针对五花肉图像中肥肉与瘦肉对比度不强的特点,采用有限对比度自适应直方图函数来增强肥瘦肉之间的对比度,再使用最大类间方差自适应阈值法分割五花肉图像的肥肉与瘦肉区域。通过实际图像样本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比传统新近方法的识别准确率高。这说明本文方法通过自动阈值进行图像滤波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区分肥肉和瘦肉区域,对其进行有效检测和识别。
    37  基于微胶囊技术对油脂包埋的研究进展
    王慧梅 范艳敏 王连艳
    2018, 34(10):271-280.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10.037
    [摘要](909) [HTML](0) [PDF 1021.76 K](1181)
    摘要:
    油脂来源广泛、营养丰富,在医药、食品及化妆品等领域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但因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而易被氧化变质,使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微胶囊技术是一项具有很高实用价值并被广泛应用的新技术。采用微胶囊化技术可将油脂包埋形成微胶囊,一方面可以将油脂与空气隔离,防止被氧化,同时可以掩蔽不良风味;另一方面,油脂的微胶囊化可以改善油脂的多方面性质,使其转化成固体粉末,并使其获得更多的特殊功能,拓宽油脂的应用范围。本文将主要围绕微胶囊的结构组成、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微胶囊释放机制、油脂微胶囊化的优势及微胶囊化技术在各类油脂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为油脂微胶囊化研究提供一些理论依据,为油脂产品或其他生物活性物质进一步的使用和开发提供借鉴。
    38  饲料中兽药含量的检测技术进展
    陈沁 房克艳 赵超敏 邓晓军
    2018, 34(10):281-290.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8.10.038
    [摘要](644) [HTML](0) [PDF 596.21 K](692)
    摘要:
    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饲料基质中兽药含量的检测分析方法。简要介绍了关于兽药在饲料中使用的相关规定,以及添加使用兽药的用途和违禁使用兽药的危害。重点介绍了饲料中兽药含量检测的前处理技术和检测技术,包括样品的提取、分离、纯化和检测等,并分析了不同检测技术的优点和不足,以及不同检测技术在兽药检测中的应用。最后,讨论了饲料中兽药检测技术的发展前景与趋势。指出兽药品种多样、饲料基质复杂,在不同兽药的检测方法上存在差异,精确、快速和高通量的检测方法相对较少。需要优化兽药检测前处理技术,缩短前处理时间,提高检测效率;同时,加大力度研究和开发高灵敏度和准确度的检测技术,为更好的监督和规范饲料中兽药的使用提供可靠的依据。

    主编:李琳教授

    创刊:现代食品科技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9078

    国内统一刊号:CN 44-1620/TS

    国内邮发代号:46-349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