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33卷第11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双酚S影响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周兴华 张晓伟 孙鑫娟 肖香 赵延胜 祝莹 董英
    2017, 33(11):1-6.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7.11.001
    [摘要](796) [HTML](436) [PDF 675.34 K](1105)
    摘要:
    双酚A(BPA)的内分泌干扰作用以及对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使双酚S(BPS)作为替代品在食品包装材料中应用更加广泛。BPS在大规模应用之前,并没有对其安全性进行充分研究。本文以3T3-L1前脂肪细胞为体外模型,探究BPS对3T3-L1前细胞分化的影响及作用途径,评价BPS安全性的同时,也为肥胖等慢性代谢疾病的预防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BPS能促进3T3-L1前脂肪细胞生长,当浓度超过400 μmol/L时,才能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BPS能显著诱导分化的3T3-L1细胞内脂质的积累,并呈现非剂量依赖关系;与模型组相比,BPA上调PPARγ、C/EBR和aP2基因的表达,而BPS只作用PPARγ基因的过表达,BPS和BPA都能使GLUT4基因的表达显著下降(p<0.01)。总之BPS和BPA作用脂肪细胞分化的途径不完全一样,可能是在多种转录因子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
    2  6-姜烯酚诱导人结直肠癌细胞凋亡及与Bax、BCL2、Caspase3和PARP1基因表达的影响
    王宇锋 陈超 杨春 李海 杨银学
    2017, 33(11):7-15.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7.11.002
    [摘要](1841) [HTML](260) [PDF 924.22 K](937)
    摘要:
    本文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应用6-姜烯酚对HCT116和HT29进行干预,以探讨6-姜烯酚诱导结直肠癌细胞凋亡及与相关凋亡蛋白(Bax、BCL2、Caspase3和PARP1)表达之间的关系。利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的6-姜烯酚干预HCT116及HT29后细胞形态的变化,CCK8法测定不同分组HCT116及HT29抑制率,并绘制细胞增殖曲线,Annexin V-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分组HCT116及HT29凋亡,Western-blot检测分析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情况(Bax、BCL2、Caspase3和PARP1)。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6-姜烯酚可不同程度地诱导HCT116及HT29凋亡,促进Bax、Caspase3和PARP1蛋白水平表达(p<0.05),抑制BCL2蛋白水平表达(p<0.05),并增加Bax/BCL2比值比例(p<0.05)。因此,6-姜烯酚诱导HCT116、HT29发生凋亡可能是与激活Bax、Caspase3和PARP1的表达以及增加Bax/BCL2比值比例相关,这一发现可为结直肠癌的临床治疗与预防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3  木犀草素肝保护作用的研究
    郑瑞 扶雄 赵振刚 刘瑞海
    2017, 33(11):16-22.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7.11.003
    [摘要](941) [HTML](358) [PDF 796.16 K](860)
    摘要:
    本文研究木犀草素的肝保护作用。以人肝癌细胞HepG2为模型,以H2O2为氧化损伤来源,分为5个实验组包括空白组、损伤组、低浓度木犀草素保护组(0.5 μM+300 μM H2O2)、中浓度木犀草素保护组(5 μM+300 μM H2O2)和高浓度木犀草素保护组(10 μM+300 μM H2O2)测定细胞活力、活性氧(ROS)增长率、LDH、SOD和CAT酶活,测定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经过10 μM木犀草素保护,细胞活力提高到84%左右,ROS的增长率与空白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LDH、SOD和CAT酶活力显著低于损伤组(p<0.05);流式细胞仪观察到随着木犀草素浓度增加,细胞的凋亡率减少并呈量效关系,而加药组的细胞周期与损伤组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木犀草素具有很好的肝保护能力,在食品、保健品和化妆品行业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4  提取温度对香菇多糖理化性质和免疫活性的影响
    罗其昌 崔春 李文治
    2017, 33(11):23-30.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7.11.004
    [摘要](808) [HTML](230) [PDF 752.24 K](784)
    摘要:
    研究提取温度对香菇多糖结构的影响,以期为香菇多糖在保健品、药品等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拟以香菇子实体为原料,采用热水浸提法,料液比1:20,两次提取,设定提取温度为100 ℃、119 ℃和140 ℃从而获得三种香菇多糖样品LEP-A、LEP-B和LEP-C,多糖含量随着水提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液相色谱分析显示,LEP-A、LEP-B和LEP-C样品均为葡萄糖单一组分组成。红外光谱分析显示三种香菇多糖均含有3600~3000 cm-1处-OH伸缩振动、3000~2800 cm-1处糖类-CH伸缩振动、在1450~1200 cm-1之间出现的羧基伸缩振动,表明这三种物质均具有多糖的特征吸收,结合其他特征峰确定多糖是吡喃型多糖。LEP-A、LEP-B和LEP-C免疫活性进行分析可知,三种香菇多糖样品均具有增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刺激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且低温提取的多糖促进作用优于高温。
    5  冻融冻藏过程中κ-卡拉胶对面筋蛋白流变学特性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王婷 王凯 胡卓炎 赵雷
    2017, 33(11):31-36.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7.11.005
    [摘要](857) [HTML](299) [PDF 681.61 K](1147)
    摘要:
    利用流变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激光共聚显微镜(CLSM)探讨添加卡拉胶后对面筋蛋白在冻融过程中流变特性、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冻融过程中,面筋蛋白的储能模量(G')、损耗模量(G'')和二级结构随冻融时间的延长其变化分为三个阶段:从冻融开始到30 d为第一个阶段,面筋蛋白的G'、G''随着时间的延长明显下降,二级结构中1629 cm-1处β折叠含量上升%,同时1656 cm-1处α螺旋含量相对下降;冻融30 d到90 d为第二个阶段,面筋蛋白的流变特性和结构变化相对不太明显;冻融90 d到120 d为第三个阶段,G'、G''进一步下降,而1613 cm-1处β折叠含量上升,对应的1656 cm-1处α螺旋含量相应下降。CLSM显示冻融0 d时卡拉胶的分布主要集中在面筋蛋白网络结构的边缘,随着冻融时间的延长卡拉胶与面筋蛋白充分混合,形成蛋白多糖络合物增强面筋蛋白的凝胶特性,而当冻融时间达90 d后,面筋蛋白网络结构进一步破坏,出现了大量不规则的孔洞。
    6  ARTP诱变以及基因组重排筛选具有耐高温性能的酿酒酵母
    赵宇 刘珊珊 陈叶福 郝爱丽 洪坤强 付肖蒙 王鹏飞 肖冬光
    2017, 33(11):37-41.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7.11.006
    [摘要](899) [HTML](159) [PDF 528.84 K](825)
    摘要:
    在工业生产中,酿酒酵母进行高温发酵具有发酵速度快、发酵周期短、发酵原料黏度低、生产成本少并且更适用于同步糖化发酵工艺等优点,因此,选育耐高温的酿酒酵母菌株在工业应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从工业菌种中分离出来的酿酒酵母AY12作为出发菌株,对其进行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在37 ℃下进行初筛,得到150株单菌落长势较好的菌株。将其进行产孢、杂交以实现基因组重排,在37 ℃下进行复筛,得到137株生长性能良好的菌株。在35 ℃玉米水解液中发酵,进行二次复筛,从而获得具有良好发酵性能的14株菌株。最后,进行35 ℃同步糖化发酵,并测定每菌株的乙醇产量和残糖含量。,最终筛选出7株具有良好耐高温发酵性能的菌株,其中发酵性能最好的菌株为L-38,其同步糖化发酵完成后,乙醇产量为16.20%(V/V),较出发菌株AY12提升了8.00%,残糖含量为35.50 g/L,较AY12降低了32.38%。
    7  大豆球蛋白的纤维聚集体行为及其稳定性研究
    王金梅 王梦萍 韦翠兰 杨晓泉 齐军茹
    2017, 33(11):42-48.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7.11.007
    [摘要](1230) [HTML](300) [PDF 639.01 K](1127)
    摘要:
    为了明确蛋白质的纤维聚集行为,本研究以大豆球蛋白(soy globulin,11S)为原料,从亚基层面对酸性条件下热诱导的11S纤维聚集过程进行跟踪,监测蛋白及其亚基的水解过程、结构变化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11S的纤维化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包括多肽链的水解、自组装成淀粉样纤维聚集结构及逐渐生长成宏观可见的具有扭曲螺旋结构的纤维聚集体。与11S纤维化过程的单指数增长相比,酸性亚基的纤维化过程存在迟滞期。酸性亚基在纤维化聚集的初期主要贡献于纤维聚集的成核过程,碱性亚基的加入改变其纤维聚集进程。蛋白质的纤维化过程会增加11S在等电点处的溶解度,降低中性和酸性pH下的溶解度。此外,碱性环境(pH值10.0)会导致11S纤维聚集体全部溶解、宏观纤维长度变小、结构发生改变。以上研究结果旨在为合理利用蛋白纤维化聚集体作为新的功能性食品配料提供理论依据。
    8  花椒籽黑种皮超微粉吸附Pb2+的动力学及热力学研究
    杨沫 薛媛 王小晶 雷宏杰 徐怀德
    2017, 33(11):49-54.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7.11.008
    [摘要](710) [HTML](239) [PDF 7.16 M](870)
    摘要:
    本文以花椒籽黑种皮粉为生物吸附剂,首先探讨了不同粒度花椒籽黑种皮粉对Pb2+的吸附特性影响,进而选择吸附性最强的花椒籽黑种皮超微粉探究其对Pb2+的吸附机理,系统研究了花椒籽黑种皮超微粉对Pb2+的吸附等温线、热力学及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花椒籽黑种皮超微粉对Pb2+具有最高的吸附效果,最高吸附量为15.54 mg/g。Pb2+初始质量浓度为10~90 mg/L时,花椒籽黑种皮超微粉对Pb2+的吸附效果符合Langmuir模型,说明该吸附为单分子层吸附。吸附动力学方程符合准二级速率方程,且受薄膜扩散和内扩散共同影响,其中薄膜扩散为主要速率控制步骤。吸附温度为25~45 ℃,吸附自由能变量(ΔG)、焓变量(ΔH)和熵变量(ΔS)均小于零,表明花椒籽黑种皮超微粉对Pb2+的吸附是自发的、放热的物理吸附。
    9  cp4-epsps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鉴定
    赵慧 毛碧绮 梁治成 龚石娣
    2017, 33(11):55-62.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7.11.009
    [摘要](998) [HTML](321) [PDF 668.08 K](819)
    摘要:
    为建立一种新的外源蛋白安全评估方法,构建转外源基因酵母是关键步骤。本研究以来源于转基因作物的抗除草剂合成酶蛋白CP4-EPSPS为研究模板,首先通过基因优化和化学合成获得cp4-epsps基因,优化后基因密码子适用性指数(CAI)为0.85,GC含量为52%。目的基因克隆至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Zb,经鉴定筛选正确的重组载体pPICZb-EPSPS电击转化至毕赤酵母GS115,cp4-epsps基因通过同源重组方式整合至酵母基因组,PCR扩增酵母基因组筛选得到在正确位点发生同源重组的4株阳性菌株。随后,各阳性菌株分别于28 ℃、250~300 r/min培养,0.5%甲醇诱导4 d后,提取各组菌株总蛋白,采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CP4-EPSPS表达的正确性。CP4-EPSPS单克隆抗体及载体标签C-MYC单克隆抗体的western blotting结果一致显示cp4-epsps基因在毕赤酵母GS115中成功获得表达,大小约50 ku。本实验成功构建了转cp4-epsps基因的毕赤酵母基因工程菌,为下一步开展转基因作物CP4-EPSPS成份的安全评价奠定基础。
    10  利用多酚/蛋白互作模型研究多酚对葡萄酒涩感的影响
    朱艳云 王晓宇 杜国荣 田呈瑞 王雪辉 任梦梦 张娟
    2017, 33(11):63-69.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7.11.010
    [摘要](717) [HTML](202) [PDF 541.78 K](749)
    摘要:
    研究不同红葡萄酒中不同聚合度的酚类物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差异性,找出影响涩感的关键成分,为葡萄酒酿造工艺的改良及葡萄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以不同品种的红葡萄酒为材料,利用C18固相萃取柱将葡萄酒的酚类物质分离为单体酚、低聚物、高聚物三部分,测定其总酚、总黄烷醇含量,采用SDS-PAGE及荧光光谱法研究不同酚类物质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测得红葡萄酒的总酚和总黄烷醇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红葡萄酒中不同组分的总酚和总黄烷醇含量表现为:单体酚<低聚物<高聚物。SDS-PAGE及荧光光谱实验的结果显示高聚物对蛋白质的影响较强,单体酚与低聚物则因酒而异。葡萄酒中不同聚合度的成分对涩感的影响不同。因此,在葡萄品种选择和葡萄酒酿造工艺改良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目标而进行酚类物质的控制,特别是高聚物的调控。
    11  两类蔬菜品种营养成分含量及碳氮素特征的研究
    于立梅 刘晓静 农仲文 陈海光 卜坚珍 周淑仪
    2017, 33(11):70-74.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7.11.011
    [摘要](716) [HTML](192) [PDF 581.73 K](1052)
    摘要:
    为了阐述有机蔬菜和普通蔬菜营养成分含量和稳定同位素的差异,本文以普通蔬菜为对照,采用化学分析和稳定同位素质谱方法,对有机蔬菜和普通蔬菜的营养成分含量及碳氮素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普通类蔬菜中水分含量高于有机类蔬菜。有机类蔬菜品种中Vc、可滴定酸、蛋白、多酚和总糖含量均高于普通类蔬菜,其中7种有机类蔬菜的维生素C含量是普通类蔬菜的1.11~2.90倍,有机蔬菜可滴定酸的含量是普通蔬菜的1.1~1.5倍,有机蔬菜总糖含量是普通蔬菜的1.09~1.34倍。碳氮素特征表明,7个品种的有机类和普通类蔬菜的δ13C、δ15N的值均不同,其中有机玉米和茄子的δ15N值分别高出普通类5.36和4.62。两类蔬菜品种中营养成分和碳氮素特征都区别于普通类蔬菜,这是由于蔬菜之间种植环境和施肥标准不同而造成的。
    12  超声波辅助盐渍对鲩鱼干品质和微观结构的影响
    王腾 宁正祥 张业辉 张友胜
    2017, 33(11):75-82.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7.11.012
    [摘要](779) [HTML](327) [PDF 595.13 K](837)
    摘要:
    为加快鲩鱼干盐渍和干制工序的进程,本研究将超声波作为辅助鲩鱼盐渍的一种处理方式。将鲩鱼块置于相同频率(40 kHz)、不同功率(0 W、120 W、240 W、360 W和480 W)的超声波下进行辅助盐渍,然后利用低温热泵干燥方式进行干燥(湿度为50%,温度为20 ℃),研究超声波对盐渍液的温度效应和超声波对鲩鱼干的水分含量、含盐量、质构、感官评价以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具有明显的热效应,在开放式的盐渍容器中,超声波辅助盐渍180 min可以使盐渍液温度较环境温度增加4~16 ℃。鲩鱼经过超声波辅助盐渍120 min后进行50 h的干制,鲩鱼干的含盐量、弹性和感官评价的评分别由3.58%、0.70 g、29.00增加到5.21%、0.84 g、43.00,水分含量和硬度分别由27.04%、2355 N减少到24.88%、1582 N;石蜡切片和电镜扫描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盐渍可以彻底破坏了肌肉纤维之间的结缔组织,食盐可以快速进入肌肉纤维细胞内部,使鲩鱼肌肉组织更加饱满。综合而言,超声波辅助盐渍可以明显加快鲩鱼的盐渍和干制速率,提高产品鲩鱼干的品质。
    13  不同底物浓度花生粕酶解产物特性的研究
    李露芳 赵谋明 张佳男 苏国万
    2017, 33(11):83-88.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7.11.013
    [摘要](785) [HTML](255) [PDF 432.00 K](805)
    摘要:
    花生粕是花生榨油后的副产物,压榨过程中高度变性导致蛋白利用率较低。本文通过生物发酵技术诱导米曲霉分泌蛋白酶水解花生粕,在不同底物浓度条件下酶解花生粕,对比酶解产物的蛋白回收率、水解度、总糖回收率、分子量分布、游离氨基酸组成,同时采用电子舌对富含呈味肽的酶解产物进行感官评价分析,探究不同底物浓度条件下发酵花生粕的酶解产物特性,并筛选适宜的酶解浓度。研究发现,发酵花生粕经不同底物浓度酶解后,蛋白回收率在70.68%~84.14%之间,水解度在30.04%~40.05%之间;酶解产物以小于1 ku的短肽为主(87.57%~90.21%),并含有较多游离氨基酸;在呈味特性方面,酶解液含有较强的鲜味。结果表明,在料液比为1:5时,获得较高的蛋白回收率、水解度以及较多小分子肽,鲜味评分也相对较高。
    14  热风干燥大曲在贮存期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
    王洪 罗惠波 周平 黄丹 邓波 沈才萍 邬捷峰
    2017, 33(11):89-95.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7.11.014
    [摘要](688) [HTML](195) [PDF 640.81 K](780)
    摘要:
    本文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热风干燥大曲在贮存期细菌群落结构进行研究,旨在探究热风干燥对大曲在贮存期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热风干燥大曲随着贮存时间的增加细菌丰富度呈先增后减,而细菌群落多样性随着贮存时间在增加。大曲中Firmicutes(厚壁菌门)为绝对优势菌门,Weissella(魏斯氏菌属)为绝对优势菌属。热风干燥大曲于曲库贮存能促进Staphylococcus(葡萄球菌属)细菌的生长,而对Lactobacillus(乳杆菌属)细菌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于实验室贮存对Kroppenstedtia属和Bacillus(芽孢杆菌属)细菌的生长有促进作用。随着贮存时间的增加,实验室贮存能使热风干燥大曲的Paenibacillus(类芽孢杆菌属)、Pseudogracilibacillus(假纤细芽孢杆菌属)、Kroppenstedtia和Melghirimyces(迈勒吉尔霉菌属)细菌的丰度进一步提升。随着大曲贮存时间的增加,于曲库贮存的热风干燥大曲细菌数量趋于稳定。
    15  提香时间对远安黄茶理化品质的影响
    叶飞 滕靖 龚自明 高士伟 高志明 刘盼盼 王雪萍 郑鹏程 王胜鹏 郑琳
    2017, 33(11):96-101.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7.11.015
    [摘要](752) [HTML](175) [PDF 513.89 K](880)
    摘要:
    采用新研制的提香设备,在130 ℃条件下分析了不同时间(12.5 min、15 min、17.5 min、20 min和22.5 min)对远安黄茶感官品质、茶叶色泽、理化品质以及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提香时间延长,茶叶感官得分先升后降,茶叶的总色差变化不明显,但干茶、茶汤和叶底的色相值(a/b)明显变黄(p<0.01),茶汤和叶底的亮度变小(p<0.01);茶多酚含量明显下降(p<0.01),氨基酸先升后降,2-甲基呋喃等烘炒类型的香气成分的含量升高;提香20 min时远安黄茶的感官得分最高,酚氨比最低(p<0.01),儿茶素品质指数也最高(p<0.01),己醛、苯甲醛、橙花醇、柠檬烯、吲哚和长龙脑等清香和烘炒型香气成分含量最高。因此,采用新设备提香20 min可以作为一种提高远安黄茶品质的有效技术手段。
    16  王浆酸冻干粉的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白冰瑶 周茜 杨光 董小涵 闫晨静 韩雪 蔡东伟 赵文
    2017, 33(11):102-109.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7.11.016
    [摘要](751) [HTML](248) [PDF 556.04 K](840)
    摘要:
    研究王浆酸冻干粉的食用安全性,为促进其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根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对王浆酸冻干粉进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和大鼠30 d喂养试验对王浆酸冻干粉的食用安全性进行毒理学评价。王浆酸冻干粉对雌、雄小鼠的急性经口LD50>20 mg/kg·bw;Ames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3项遗传毒性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大鼠30 d喂养实验中,实验动物生长情况良好,血液学检查结果、生化学检查结果、主要脏体比及组织学检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未发现王浆酸对大鼠主要脏器产生组织结构的改变。王浆酸冻干粉无毒,无遗传毒性及亚急性毒性作用,具有较高的食用安全性。
    17  固定化脂肪酶催化酱油糟油脂合成甘油二酯的研究
    刘放 苗建银 黄早成 郑仲沐 戴伟杰 周匆 曹庸
    2017, 33(11):110-118.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7.11.017
    [摘要](702) [HTML](328) [PDF 659.42 K](759)
    摘要:
    本文以酱油糟为研究对象,利用实验室自主研发的低温连续相变萃取技术提取其中的油脂,并对提取出来的油脂主要理化指标进行分析,选用自制的具有Sn-1,3位专一性固定化脂肪酶HM IM对其油脂中丰富的游离脂肪酸(含量为61.50%)酯化合成甘油二酯。通过酶的添加量、甘油添加量、反应温度、搅拌速度、金属离子和不同辅助脱酸处理这几个因素进行优化,得到最佳的酯化合成甘油二酯条件为:自制固定化脂肪酶00S添加量1%、甘油添加量为理论所需量的1.2倍、反应温度65 ℃、真空度0.098 MPa+氮吹,2 mmol K+处理固定化酶、搅拌速度120 r/min下反应10 h,酱油糟油脂的游离脂肪酸酯化率达96.36%,甘油二酯含量达48.65%(43.65%的1,3-DG、5.00%的1,2-DG)、2.24% FFA、9.31%的MG,39.80%的TG,而且酯化反应不会改变油脂的脂肪酸组成。酶法酯化处理既降低了酱油糟油脂的酸值、又富含功能性甘油二酯,对其开发再利用提供新的途径。
    18  荞麦麸皮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纯化及壳聚糖复合膜的制备
    王昱儒 岳田利 袁亚宏 蔡瑞 王周利
    2017, 33(11):119-126.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7.11.018
    [摘要](699) [HTML](185) [PDF 536.88 K](730)
    摘要:
    为了提高荞麦的利用率以及延长鲜切果蔬的货架期,以工业废渣荞麦麸皮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醇溶法提取荞麦麸皮中黄酮类物质,提取工艺为:70%(体积分数)乙醇,提取温度为50 ℃,料液比为1:40(m/V),超声波频率为2500 Hz,提取时间40 min,荞麦麸皮中黄酮类物质的得率为29.3 mg/g。测定了荞麦麸皮黄酮对2种鲜切果蔬腐败菌的抑菌效果,最小抑菌浓度实验结果显示:荞麦麸皮黄酮对大肠杆菌、荧光假单孢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595、1.190 mg/mL,对大肠杆菌、荧光假单孢菌的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为1.19、2.38 mg/mL。将提取出的黄酮与壳聚糖混合后制备成复合膜,制作工艺为:黄酮-壳聚糖比值为27%,甘油-壳聚糖比值为1:3。制成的可食性复合膜具有良好的抑菌性能且安全无毒、操作简单、成本较低。
    19  桂皮活性成分的微波萃取工艺与抗氧化作用
    刘琳琪 赵晨曦 李菁凤 彭愉焦 罗金花 唐伟卓 郑群怡
    2017, 33(11):127-133.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7.11.019
    [摘要](700) [HTML](227) [PDF 575.70 K](1084)
    摘要:
    本文研究了桂皮活性成分的微波萃取工艺及抗氧化能力与活性成分的相关性。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总还原能力(FRAP)为评价指标,以化学抗氧化剂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乙氧喹(EMQ)为阳性对照,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桂皮的微波萃取工艺;建立提取物UPLC分离方法并建立UPLC-DPPH谱效关系阐述提取物抗氧化能力与活性成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以70%乙醇按10:1 mL/g液料比于65 ℃下微波萃取10 min,桂皮提取物的DPPH清除率高达92.18%、FRAP值32.90 μmol/L,其抗DPPH自由基能力(IC50 55.0 mg/L)是BHT(IC50 390 mg/L)的7倍与EMQ相当(IC50 55.0 mg/L)。对10批桂皮提取物的UPLC-DPPH谱效关系分析结果显示其抗DPPH自由基能力是桂皮醛、香豆素等多种活性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并非与桂皮醛的含量线性相关,说明仅仅以桂皮醛评价桂皮药材的质量是不全面的。
    20  恩诺沙星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吕春晖 方国臻 王硕
    2017, 33(11):134-139.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7.11.020
    [摘要](585) [HTML](216) [PDF 553.48 K](905)
    摘要:
    采用表面印迹法,以恩诺沙星为模板,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在聚苯乙烯酶标板表面直接合成恩诺沙星分子印迹聚合物膜。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电镜扫描、吸附平衡结合实验、Scatchard方程分析及吸附动力学实验对恩诺沙星印迹聚合物膜进行性能表征。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膜具有很好的印迹效果,对恩诺沙星有较高的特异性吸附,且传质速率快,由Scatchard方程分析可知,聚合物膜中含有两类吸附位点,其中高亲和力位点的平衡解离常数(Kd)为19.49 μg/mL,饱和吸附容量(Qmax)为12.98 μg/mL,低亲和力位点的Kd为277.78 μg/mL,Qmax为98.14 μg/mL,吸附位点的异质性并不会影响聚合物膜应用于竞争性免疫吸附分析。通过该方法合成的恩诺沙星特异性识别聚合物膜可以作为仿生抗体,应用于竞争性免疫吸附分析检测恩诺沙星在食品中的残留。
    21  干燥方式和原料配比对胡萝卜-马铃薯再造型复合脆片品质的影响
    候春辉 易建勇 毕金峰 刘常金 周林燕 彭健
    2017, 33(11):140-147.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7.11.021
    [摘要](815) [HTML](278) [PDF 675.16 K](908)
    摘要:
    本研究以胡萝卜和马铃薯为原料制备复合果蔬脆片,分别采用热风(AD)、真空冷冻(FD)、热风联合压差闪蒸(AD-DIC)、真空冷冻联合压差闪蒸(FD-DIC)4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干燥,探究干燥方式和原料配比对胡萝卜-马铃薯复合脆片干燥特性与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同一种干燥方式下,随着胡萝卜比例的增加,复合脆片的脆硬度、玻璃化转变温度(Tg)、总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逐渐下降,色泽“a*”、“b*”值和总类胡萝卜素含量逐渐增加;在同一原料配比条件下,与AD或FD脆片相比,经DIC脆片的“a*”值、“b*”值、总类胡萝卜素与维生素C含量均较低,硬度小,脆度大。综合分析,FD-DIC、AD-DIC两种干燥方式无论是从生产成本还是产品品质方面都可作为制备胡萝卜-马铃薯再造型复合脆片的适宜干燥方式,但FD-DIC干燥产品的综合品质更佳;且当马铃薯和胡萝卜的质量比为1:1时脆片品质较好,质量比为3:7次之。
    22  食用槟榔热风干燥特性及动力学模型
    赵志友 肖东 巢雨舟 傅孝美 夏延斌
    2017, 33(11):148-155.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7.11.022
    [摘要](831) [HTML](201) [PDF 620.82 K](839)
    摘要:
    本文采用 Fick 第二扩散定律与槟榔干燥的数学模型研究了食用槟榔在不同干燥温度下的热风干燥特性、水分有效扩散系数、表观活化能等参数与干燥动力学方程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槟榔在 70 ℃与 75 ℃的干燥曲线有显著性差异(p<0.05),槟榔热风干燥是内部水分扩散控制的降速干燥过程;槟榔水分扩散系数变化范围:青果 Deff=6.45×10-9~1.17×10-8 m2/s,烟果Deff=7.47×10-9~1.21×10-8 m2/s;干燥表观活化能:青果 Ea=30.32 kJ/mol,烟果 Ea=23.38 kJ/mol。单项扩散模型与 Page 模型的常数项系 数受温度影响显著(p<0.05);单项扩散干燥模型为描述食用槟榔的最佳数学模型(青果:R2avg=0.97,RMSEavg=0.023;烟果:R2avg=0.98,RMSEavg=0.025);65 ~85 ℃ ℃热风干燥条件下的干燥模型可表述为:MR 青果=(2×10-4T2-0.037T+2.54)exp-(3×10-5T3-0.0064T2+0.51T-13.06)t;MR 烟果=(3×10-4T2-0.062T +3.67)exp-(-4×10-4T2 +0.061T-2.027)t,可为其干燥工艺的控制提供技术依据。
    23  酶法液化火龙果果浆的工艺研究
    张月颖 李国胜 白新鹏 杨慧强
    2017, 33(11):165-170.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7.11.024
    [摘要](691) [HTML](217) [PDF 476.86 K](919)
    摘要:
    本文研究了采用酶解法处理火龙果果浆的影响效果,并以火龙果果浆处理后的黏度和出汁率为指标,探讨最佳工艺条件。先进行单因素实验确定温度、时间、酶的添加量、pH值的最适取值范围,再通过试验确定单一酶和复合酶种类的最佳选择,最终使用L9(34)正交试验确定火龙果果浆液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最佳工艺条件进行验证。研究表明,在温度为50 ℃、时间为45 min、各种酶的添加百分含量为0.07%、pH值为4.3的条件下,用果胶酶、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组成的复合酶处理新鲜火龙果果浆为最佳的工艺条件,处理后的火龙果果浆黏度大幅下降,出汁率明显提高,黏度较空白对照下降170.5 mPa·s,出汁率提高14.8%,且色泽口感保持良好,且作为调配饮料原料酸度在可接受范围内。
    24  干燥温度对丹霞白茶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乔小燕 吴华玲 陈栋
    2017, 33(11):171-179.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7.11.025
    [摘要](685) [HTML](180) [PDF 445.04 K](977)
    摘要:
    为探明干燥温度对白茶香气的影响,本研究以丹霞2号为实验材料,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仪(HS-SPME-GC/MS)分析不同干燥温度下白茶的挥发性成分。研究表明,白茶中醇类、酯类相对含量随干燥温度增加,呈降低趋势;酮类、醛类、碳氢化合物和呋喃类则呈现增加趋势。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与感官审评结果一致,白茶香气轮廓阶段性变化,60 ℃、100 ℃和120 ℃是香气轮廓转变的临界点。芳香烃、单萜烯和酯类是不同温度下丹霞白茶的表征性成分。醛类、酮类则对白茶整体香气有加成作用,醛类对香气的正向作用要大于酮类,醇类则有负面影响。酯类是白茶香气从不愉悦到愉悦转变的主要原因,C10-C11芳香烃和C10单萜烯含量增加则引起茶叶味苦,焦味加重。
    25  热包装对蒲城椽头馍保鲜作用的研究
    周文利 张建新 曹志勇 李赛杰 李春花
    2017, 33(11):180-190.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7.11.026
    [摘要](659) [HTML](222) [PDF 566.02 K](814)
    摘要:
    为延长蒲城椽头馍货架期,研究热包装对椽头馍的保鲜效果,以常温包装作为对照,测定椽头馍在25 ℃储藏过程中微生物、理化及感官评价指标的变化。研究显示,热包装椽头馍在储藏过程中的细菌菌落总数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对照组椽头馍第6 d发霉变质,热包装椽头馍15 d内未被霉菌污染。储藏过程中椽头馍的硬度、黏着性、咀嚼性上升,水分含量、持水力和内聚力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储藏前6 d,热包装椽头馍的水分含量、持水力、内聚性较高,硬度和黏着性较低。新鲜椽头馍中共有26种挥发性物质,储藏过程中酸类、酯类、醇类含量下降,醛类、酮类和烃类含量增加。热包装椽头馍在储藏6~15 d内,细菌总数增多,感官品质逐渐下降,到第13 d时,感官总分65.19,综合微生物、理化指标和感官评价,热包装技术可将椽头馍的保质期延长到13 d。
    26  灵芝红茶复合茶饮料的研制
    刘金 方俊 谢艳华 李梦丹 陈力力 夏志兰
    2017, 33(11):191-200.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7.11.027
    [摘要](696) [HTML](262) [PDF 714.80 K](878)
    摘要:
    探究以灵芝酶解液和红茶浸提液为基础原料,适当添加辅料,制备灵芝红茶复合茶饮料的方法。在酶解法得到灵芝酶解液、浸提法得到红茶浸提液的基础上,通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感官评分为指标对加工过程进行优化,运用模糊数学评价法对感官评分进行计算,得到的最佳配方为灵芝酶解液:红茶浸提液:水为42.5:22.5:35、β-环状糊精3%、白糖1.4%、麦芽糊精1.4%、海藻酸钠0.04%、D-异抗坏血酸钠0.024%、CMC-Na 0.18%。按此条件所得的灵芝红茶复合茶感官评价分数最高,风味最佳,保质期可达120 d。对GC-MS分析结果进行谱库检索核对及确认,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24种,其中相对含量在2%以上的有2-乙基己醇(78.27%)、1-戊醇(9.30%)、乙酸异戊脂(3.88%)和正十一烷(2.82%),保留了部分灵芝和红茶的香气成分。采用此加工过程开发出一款香气、色泽、汤色和滋味俱佳的灵芝红茶复合茶饮料。
    27  包装方式对哈密瓜跌落过程中缓冲作用的影响
    才美慧 李斌 马越 赵晓燕 张超
    2017, 33(11):201-205.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7.11.028
    [摘要](626) [HTML](188) [PDF 395.49 K](674)
    摘要:
    研究包装方式对哈密瓜跌落过程中缓冲作用的影响。分别采用不同层数(3、5和7层)瓦楞纸箱和不同填充物(珍珠棉、散装珍珠棉、气泡柱、瓦楞纸和气泡膜)对哈密瓜进行包装,考察其在跌落过程中,加速度最大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7层瓦楞纸箱在跌落过程中,加速度最大值显著低于3层和5层的瓦楞纸箱,比3层和5层分别降低了3.6%和2.1%,缓冲能力最强,加速度最大值与瓦楞纸箱厚度和边压强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87和-0.994;在5种填充物中,散装珍珠棉的加速度最大值比珍珠棉、气泡柱、瓦楞纸和气泡膜加速度最大值分别降低了27.1%、23.2%、11.5%和3.9%,对哈密瓜的缓冲能力最强,主要原因是散装珍珠棉之间还有空隙,并且该填充物价格低廉,透气性强,利于哈密瓜呼吸产生水分的散失,适宜作为哈密瓜的长途运输的填充物。
    28  草莓中嘧霉胺的残留与膳食风险评估
    付岩 张亮 吴银良
    2017, 33(11):206-211.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7.11.029
    [摘要](1013) [HTML](260) [PDF 438.13 K](850)
    摘要:
    为明确嘧霉胺在大棚草莓中的残留行为及其可能产生的膳食摄入风险,进行了规范的田间残留试验及对不同人群的膳食暴露及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大棚条件下,嘧霉胺在草莓果实上的消解速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为4.28 d。400 g/L嘧霉胺悬浮剂以有效成分用量562.5 g a.i./ha和843.75 g a.i./ha施药,分别设置喷施2次和3次,施药间隔期7 d。在最后一次喷药后3、5和7 d采收的草莓中,嘧霉胺最终残留量均不超过我国规定的其在草莓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3 mg/kg)。基于残留试验数据和日平均膳食摄入量及每日允许摄入量(ADI),计算得到我国各类人群中嘧霉胺暴露的风险商(RQ)。结果表明,喷施嘧霉胺后3~7 d内的草莓对2~4岁、18~30岁和60~70岁人群的膳食摄入风险都很低,均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29  基于数据挖掘的兽药质量风险预测
    田兴国 陈江涛 吕建秋
    2017, 33(11):212-218.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7.11.030
    [摘要](642) [HTML](187) [PDF 462.98 K](865)
    摘要:
    当前,兽药残留已成为食品安全的源头问题之一,养殖户缺乏鉴别假兽药的能力,兽药质量风险较大,为了提高养殖户的辨假能力,减少不合格兽药的使用,降低兽药使用风险,通过整理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的抽检数据,运用SPSS Modeler软件,以C5.0、Logistic、神经网络构建数据挖掘的分类预测模型,对兽药质量进行分类预测。发现三种分类模型的整体分类精度偏低,对此,选用组合分类器对模型进行了优化,并对神经网络、二元逻辑回归-神经网络及决策树-神经网络进行了比较,发现从分类精度以及泛化性能上来讲,决策树-神经网络的整体表现最好,最后,本文构建了决策树-神经网络的兽药质量风险预测模型,并对之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预测准确率能达到74.34%,可为养殖户的购买决策提供参考。
    30  MALDI-TOF-MS对金桔表面肠杆菌科微生物分布的研究
    魏超 郭灵安 代晓航
    2017, 33(11):219-223.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7.11.031
    [摘要](676) [HTML](226) [PDF 493.55 K](881)
    摘要:
    为了评估金桔的食用风险,试验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MALDI-TOF-MS)调查金桔表面肠杆菌科微生物分布情况,筛选致病微生物,同时采用与生化鉴定和16S rDNA测序鉴定辅助鉴定结果。实验共分离6种的肠杆菌科细菌,分别为日沟维肠杆菌、分散泛菌、肺炎克雷伯菌、阪崎肠杆菌、生癌肠杆菌、阴沟肠杆菌,其中分散泛菌、阴沟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出现频率较高;对三种鉴定方法进行比较分析,MALDI-TOF-MS鉴定结果与另外两种与属水平一致,种水平有偏离;MALDI-TOF-MS对分离微生物进行聚类分析表明同属微生物亲缘较近,同种微生物峰谱图仍有差异。试验结果表明,金桔表面具有肠道致病微生物,有一定食用风险,建议加强农产品致病菌常规的检测及风险评估力度;MALDI-TOF-MS方法可分辨率高且能提供基于蛋白质水平归类分析可以用于农产品微生物的快速检测。
    31  不同品种小米淀粉理化特性的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
    张桂英 张喜文 杨斌 张国权 李萍 杜文娟 姜龙波
    2017, 33(11):224-229.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7.11.032
    [摘要](1255) [HTML](217) [PDF 374.77 K](996)
    摘要:
    以17个小米品种为材料,对其淀粉颗粒大小、化学组成、透光率、碘蓝值、糊化特性进行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小米淀粉特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小米淀粉特性指标间的相关性显著,79%的数据绝对值大于0.30,适宜用主成分分析研究变量的关系,采用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评价,通过主成分解释总变量提取了2个主成分反映原变量的82.976%的信息,根据主成分的综合得分,大同29、A3、豫谷9、豫谷1和晋谷36这5个小米品种综合主成分得分排在前5名,淀粉品质较好,济谷11、晋谷41、夏1、冀谷21和A2这5个品种综合得分低,淀粉品质差。聚类分析将17个小米品种分为3类,聚类分析结果与综合得分结果较为一致,小米淀粉特性之间相关性较为显著,为小米进一步的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32  HS-SPME-GC-MS分析番石榴果实中的挥发性成分
    白丽丽 戴华 孔杜林 张万科 李娟
    2017, 33(11):230-234.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7.11.033
    [摘要](884) [HTML](213) [PDF 419.82 K](1006)
    摘要: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番石榴果实中的挥发性成分。经计算机检索与标准谱图对照,确定其化学成分,采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从番石榴果实中共分出71个色谱峰,初步鉴定了其中的38种化学成分,占总挥发性化学成分的76.55%。相对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萜烯类、醛类、酯类、烷类及其它类化合物,其中主要成分为己醛(22.91%)、β-石竹烯(15.31%)、(顺)-乙酸叶醇酯(8.52%)、(E)-2-己烯醛(6.45%)、α-蒎烯(4.56%)、(D)-柠檬烯(3.84%)、(+)-δ-杜松烯(2.11%)、(+)-香橙烯(1.93%)、Z,Z,Z-1,5,9,9-四甲基-1,4,7-环十一碳三烯(1.54%)、氧化石竹烯(0.95%)、别罗勒烯(0.89%)等。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番石榴果实的生物活性提供基础研究数据。
    33  免疫磁珠分离-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虾中沙门氏菌
    李亚茹 周冬根 夏杏洲 曹怡芳 杨慧宁 胡双芳 肖性龙
    2017, 33(11):235-242.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7.11.034
    [摘要](879) [HTML](197) [PDF 486.78 K](777)
    摘要:
    建立了免疫磁珠分离(Immunomagnetic separation,IMS)联合实时荧光PCR(real time PCR)快速、灵敏地检测虾中沙门氏菌的方法。用纳米磁珠与抗沙门氏菌多克隆抗体制备免疫磁珠,优化反应条件,建立IMS方法。同时针对沙门氏菌ttr基因合成探针和引物,构建real time PCR体系,选4株代表性的沙门氏菌检测其特异性和灵敏度。结果显示,免疫磁珠的最适添加量为100 μL,免疫磁珠与样品菌液的最佳反应时间为30 min。建立的免疫磁珠分离-实时荧光PCR(IMS-real time PCR)方法特异性高,对于虾中沙门氏菌的检测限为鼠伤寒沙门氏菌5×101 CFU/25 g,猪霍乱沙门氏菌5×102 CFU/25 g,肠炎沙门氏菌和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1×102 CFU/25 g,检测全程可在6 h内完成。对40份实际样品,IMS-real time PCR方法与国标法检测结果完全一致。建立的IMS-Real time PCR方法用时短、灵敏度高,为水产品中沙门氏菌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撑,对沙门氏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具有现实意义。
    34  基于GC-MS技术的新疆椒麻鸡汤料挥发性成分的鉴定与分析
    耿秋月 田洪磊 詹萍 王鹏
    2017, 33(11):243-250.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7.11.035
    [摘要](700) [HTML](266) [PDF 468.13 K](833)
    摘要:
    为探究新疆椒麻鸡的特征挥发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石河子不同餐馆的8个椒麻鸡样本的挥发性成分分离鉴定,并结合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法(PCA)构建8组椒麻鸡汤料的挥发性物质相关性模型,得出不同样本间关键性差异物质。研究显示:已检测出的74种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成8类,包括烃类(30种),醇类(10种),醛类(10种),酯类(6种),酮类(8种),杂环类化合物(5种),硫醚类化合物(3种)及醚类(2种)。其中烃类(17.27%~74.22%)和醇类(14.77%~56.75%)含量较高,其次为酯类(0.50%~22.31%)和杂环类(0.55%~11.36%)。含量较高的化合物有芳樟醇(3.03%~37.31%),D-柠檬烯(5.60%~25.72%)。确定芳樟醇、D-柠檬烯和2,4-癸二烯醛等化合物在椒麻鸡特征风味形成中起关键作用。
    35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麦芯粉中四种交链孢毒素
    陈蓓 朱峰 李放 刘华良 吉文亮
    2017, 33(11):251-256.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7.11.036
    [摘要](843) [HTML](202) [PDF 533.84 K](961)
    摘要:
    探讨固相萃取方法,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UPLC-MS/MS)测定麦芯粉中4种交链孢毒素。样品经0.05 mol/L NaH2PO4 (pH 3.0)-乙腈-甲醇超声提取(450+450+100,V/V),上清液过HLB固相萃取柱净化,以1.0 mmol/L氨水溶液(pH 8.3)-甲醇为流动相,经Waters CORTECS C18(4.6×100 mm,2.7 μm)柱分离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负离子(ESI-)、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以基质加标工作曲线定量。细交链孢菌酮酸(TeA)、交链孢酚(AOH)在2.0 μg/L~100 μg/L浓度范围内,腾毒素(TEN)、交链孢酚单甲醚(AME)在0.2 μg/L~10.0 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8。回收率为76.3%~107.5%,TeA、AOH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1.0 μg/kg和3.0 μg/kg、TEN、AME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1 μg/kg和0.3 μg/kg。该方法灵敏度高,简便,准确。适于测定麦芯粉中的交链孢毒素。
    36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法检测银杏叶中的芦丁
    魏若男 陈志远 耿敬章
    2017, 33(11):257-263.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7.11.037
    [摘要](670) [HTML](196) [PDF 529.77 K](775)
    摘要:
    建立了芦丁的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CE-ECL)快速分离检测方法。将芦丁与五种仲胺进行衍生反应得到叔胺类化合物,先进行紫外扫描筛选,再将进行CE-ECL检测。银杏叶样品采用70%乙醇水溶液超声波辅助提取。考察检测电位、检测池缓冲液和运行缓冲液的浓度和pH值、进样电压、分离电压和时间等因素对芦丁分离检测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芦丁在5 min内实现分离。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02~2 μg/mL,回归方程为y=1958.4x+7600.4,相关系数为0.994,检出限为0.0004 μg/mL。对0.2 μg/mL芦丁标准溶液衍生物进行7次检测,其迁移时间、峰高和峰面积的RSD分别为1.1%、1.2%和2.0%。此方法应用于银杏叶中芦丁的检测,加标回收率在92%~103%之间。
    37  基于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植物水解蛋白掺假牛奶
    范睿 孙晓凯 陈杰 杨晨 刘东武 牛金叶 孙发哲 孔玲 陈志伟
    2017, 33(11):264-271.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7.11.038
    [摘要](889) [HTML](216) [PDF 496.99 K](956)
    摘要:
    植物水解蛋白是一种典型的蛋白质含氮掺假物质,被不法商贩作为廉价的蛋白质添加到牛奶中以提高其蛋白质含量。本研究自行配置不同浓度的植物水解蛋白掺假牛奶,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仪漫反射模块直接扫描掺假样品,同时使用透射分析模块扫描三氯乙酸前处理的掺假样品;应用TQ软件分别建模并比较两种方法差异。结果表明:使用一阶导数& Norris Derivative滤波预处理,在8000~5000 cm-1,主成分数10,使用PCR构建了最优植物水解蛋白漫反射定量分析模型,RMSEC、RMSEP和R分别为0.224、0.214和0.98414,平均回收率为93.2479%。使用一阶导数& Norris Derivative滤波预处理,在10000~7000 cm-1,主成分数10,使用PCR构建了最优植物水解蛋白透射定量分析模型,RMSEC、RMSEP和R分别为0.175、0.138和0.99036,平均回收率为98.7351%。经过三氯乙酸处理的透射模型更加精确和稳定,可以用于牛奶中植物水解蛋白的检测,可以为牛奶品质控制和快速定量提供参考。
    38  利用LF-NMR技术分析油桃干燥过程中内部水分的变化
    汤梅 罗洁莹 高杨文 柳建良 王琴
    2017, 33(11):272-278.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7.11.039
    [摘要](842) [HTML](206) [PDF 571.90 K](825)
    摘要:
    为研究油桃内部水分分布及干燥过程中水分迁移规律,为油桃的保藏及加工提供新思路。利用LF-NMR技术测定了不同含水量油桃的信号强度与水分含量的关系及水分分布情况,并测定了不同干燥方式的油桃片横向弛豫时间(T2)的变化,进而分析了油桃内部水分状态及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油桃的含水量与信号强度呈显著正相关,拟合方程为:y=12.415x-596.67(R2=0.9822);MRI图像可以清晰反映油桃的果肉、核壳、核仁儿等结构及其水分分布情况;新鲜油桃中含有三种状态的水,分别是结合水、不易流动水和自由水,其中自由水约为90%,结合水约为1%,剩下的为不易流动水;干燥处理能够降低水分的自由度,T2值减小,且鼓风干燥的T2减小速度比真空干燥的快;鼓风干燥过程中不易流动水向自由水迁移,自由水向外迁移散失,而真空干燥中的自由水一部分向外迁移散失,另一部分向不易流动水迁移。该研究为油桃的保藏与干燥实际产业化生产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39  液态奶中硫氰酸钠快速检测试剂盒的研制与应用
    刘凤银 王淑娟 李轩 李家威 王紫薇 曾思敏 梁岳 穆洪涛
    2017, 33(11):279-284.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7.11.040
    [摘要](727) [HTML](306) [PDF 488.64 K](773)
    摘要:
    硫氰酸钠(NaSCN,Sodium thiocyanate)是一种具有防腐作用的化工原料,常被加入乳制品中以延长其货架期,增大了安全风险。目前已报道的硫氰酸钠快速检测方法,大多存在底色干扰严重和灵敏度低等弊端。为提高检测灵敏度,本研究基于SCN-可与Fe3+反应生成血红色络合物的原理,通过显色显色剂筛选、显色条件优化,以模拟奶模拟牛奶基质,经样品前处理、显色剂显色,建立了一种NaSCN半定量速测管法,并开发为快速检测试剂盒,用于液态奶样品中硫氰酸钠残留量检测。结果表明,最佳显色条件为:以2 mol/L硝酸铁(2 mol/L硝酸作溶剂)作为显色剂,常温下2 min内显色完全。该试剂盒对液态奶中硫氰酸钠残留的检出限为5 mg/kg;5~100 mg/kg时,区分度良好;准确、灵敏、快速(5 min)、稳定,无需仪器辅助,适合中小型企业与基层单位现场对大批量样品进行筛查。
    40  植物抗菌肽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田野 王贵锋 张向前
    2017, 33(11):285-291.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7.11.041
    [摘要](872) [HTML](618) [PDF 458.04 K](1643)
    摘要:
    抗菌肽是生物体先天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从广泛的生物体中分离得到,包括细菌、植物和动物。在过去的20年里,随着抗菌肽的不断被发现,抗菌肽的数量在快速的增长,它们的广谱抗菌活性也在被深入的研究。植物抗菌肽是从植物中分离得到的,与其他生命形式的抗菌肽存在许多不同点。常见的植物抗菌肽类型包括硫堇、植物防御素、橡胶蛋白、Knottins、脂转移蛋白和Snakins。由于病原微生物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不断增强,因此迫切需要找到可以替代传统抗生素的药剂。植物抗菌肽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包括抗细菌、抗真菌、抗病毒、杀虫和抗癌,所以它们有希望成为治疗由病原体引起动物和人类感染的药物的候选者。植物抗菌肽发挥生物活性的机制是我们研究的重要方向,有助于找到治疗疾病的新疗法。本文主要阐述了植物抗菌肽的分类、分布、功能和作用机制;微生物对植物抗菌肽的抵抗机制;植物抗菌肽的发展前景。

    主编:李琳教授

    创刊:现代食品科技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9078

    国内统一刊号:CN 44-1620/TS

    国内邮发代号:46-349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