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31卷第6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Nrf2-ARE信号通路参与姜黄素对Aβ诱导细胞氧化损伤和凋亡的抑制作用研究
    黄汉昌 路书彦 常平 郑博闻 张练 姜招峰
    2015, 31(6):1-5.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5.6.001
    [摘要](1128) [HTML](0) [PDF 823.81 K](1436)
    摘要:
    本文研究了Nrf2-ARE通路在姜黄素介导的抑制β-淀粉样蛋白 (Aβ) 诱导SH-SY5Y细胞氧化损伤及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在没有/含有姜黄素预先保护情况下,10 μM Aβ培养细胞24 h,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测定细胞存活率、细胞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水平,评价细胞培养液中H2O2及胞内活性氧水平,SDS-PAGE酶联免疫法测定Nrf2、H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Aβ损伤组细胞突起变少、变短,胞体变圆,细胞存活能力降低、释放LDH的水平明显增加、氧化应激水平明显上升。与Aβ损伤组相比,姜黄素保护组细胞胞体突起较多、较长,细胞存活能力明显升高、释放LDH的水平明显降低、氧化应激水平也明显降低。姜黄素增强了Nrf2的表达,降低了Aβ诱导的Nrf2 Ser-40磷酸化及HO-1的相对表达水平。以上结果提示,姜黄素能够削弱Aβ诱导的氧化损伤和细胞凋亡作用,这可能与姜黄素对Nrf2-ARE通路的活性调节相关。
    2  桑椹及桑椹酒多酚提取物对BAT-cMyc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
    游义琳 盛启明 张倩雯 黄卫东 战吉宬
    2015, 31(6):6-12.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5.6.002
    [摘要](1036) [HTML](0) [PDF 793.76 K](1167)
    摘要:
    观察桑椹和桑椹酒多酚提取物对棕色脂肪细胞BAT-cMyc增殖的影响,探讨桑椹和桑椹酒多酚提取物对BAT-cMyc细胞棕色脂肪分化的效果。用不同浓度的桑椹和桑椹酒多酚提取物干预BAT-cMyc细胞48 h。采用MTT比色法检测桑椹和桑椹酒多酚提取物对BAT-cMyc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计算IC50,并实时荧光定量法测定细胞增殖相关基因Ki67及PCNA相对表达量。再通过桑椹和桑椹酒多酚提取物处理BAT-cMyc细胞,直至分化第6 d,收集细胞。采用油红O染色法和实时荧光定量法对脂肪细胞分化效率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桑椹和桑椹酒多酚提取物对BAT-cMyc细胞生长抑制的IC50浓度分别为186.37 μg/mL和158.78 μg/mL,且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升高对BAT-cMyc细胞的抑制增强。在浓度低于10 μg/mL时,桑椹和桑椹酒多酚提取物对BAT-cMyc细胞的增殖无影响,却可以显著增加BAT-cMyc的脂肪细胞的分化和上调棕色脂肪细胞分化相关基因,如AP2和C/EBPδ等的表达。
    3  莲房原花青素对极低频电磁场致雄性小鼠生殖损伤的影响
    张海晖 樊蓉 程燕翔 何远清 段玉清
    2015, 31(6):13-17.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5.6.003
    [摘要](984) [HTML](0) [PDF 756.85 K](1098)
    摘要:
    本文研究了莲房原花青素(LSPCs)对极低频电磁场(ELF-EMF)致雄性小鼠生殖系统损伤的预防作用。选用5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ELF-EMF组和ELF-EMF+30、60、90 mg/kg LSPCs 预处理组。LSPCs连续灌胃75 d,灌胃15 d后开始连续辐射60 d。ELF-EMF辐射处理后将小鼠处死,取出附睾、睾丸并称重,求睾体比,检测附睾中精子活率和精子畸形率,测定睾丸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观察睾丸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ELF-EMF辐射处理后小鼠睾丸组织形态发生严重改变,睾体比、精子活率及睾丸组织SOD活性显著降低,精子畸形率和睾丸组织MDA水平显著增高。经LSPCs预处理后辐射损伤得到改善,其中60、90 mg/kg LSPCs预处理组各项指标与ELF-EMF组相比均达到极显著差异(P < 0.01)。由此提示LSPCs对ELF-EMF导致的雄性小鼠生殖损伤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4  不同钙补充剂对体外胃酸消耗及大鼠胃液分泌的影响
    杨继国 张嵩 严骁 陈少洁
    2015, 31(6):18-22.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5.6.004
    [摘要](1184) [HTML](0) [PDF 610.97 K](1425)
    摘要:
    比较柠檬酸苹果酸钙、碳酸钙、牦牛骨粉、L-天门冬氨酸钙这四种钙补充剂溶解后对胃酸的消耗情况,及对大鼠胃液分泌的影响,为消费者选择合适的钙剂提供参考。通过体外模拟人工胃环境,测定四种钙剂在人工胃液中释放钙离子所消耗的胃酸量;使用大鼠幽门结扎法建立大鼠胃液分泌模型,观察不同钙剂对大鼠胃液量、胃酸酸度及胃酸分泌量的影响。实验表明柠檬酸苹果酸钙溶解后使人工胃液中氢离子含量显著增加(P<0.01),碳酸钙、牦牛骨粉和L-天门冬氨酸钙溶解后则使人工胃液中氢离子含量显著降低(P<0.05);大鼠体内实验中,柠檬酸苹果酸钙组和牦牛骨粉组大鼠的胃液量、胃酸酸度及胃酸分泌量均显著减少(P<0.01),L-天门冬氨酸钙组大鼠的胃液量、胃酸酸度及胃酸分泌量均显著增多(P<0.01),碳酸钙组大鼠的胃液量、胃酸酸度、胃酸分泌量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5  荞麦粉对高脂膳食大鼠脂代谢的影响
    王丹 葛洪娟 张笑 张岚 宋春梅
    2015, 31(6):23-28.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5.6.005
    [摘要](1120) [HTML](0) [PDF 653.50 K](1021)
    摘要:
    本文研究了荞麦粉(buckwheat,BW)对高脂膳食大鼠脂代谢的影响。将50只成年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基础对照组、高脂模型组、荞麦粉低、中、高剂量组(1、5、10 g/kg?d),每天喂食一次,饲喂30 d后腹主动脉取血,取出肝脏、肾周及睾丸附近脂肪,分别测定血清和肝脏中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并观察肝脏病理切片。结果表明,与高脂膳食组相比,荞麦剂量组大鼠体重和食物摄入量都明显减少,肝重和脂肪重及其指数也明显降低,血清和肝脏中TC、TG、LDL-C的浓度降低,HDL-C的浓度升高。肝脏光镜结构表明,荞麦剂量组的肝脏脂肪变性均减轻,其中荞麦粉高剂量作用最为明显。说明荞麦粉干预高脂膳食,可起到降血脂、改善肝脏脂代谢、保护肝脏的作用,同时能够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
    6  副溶血性弧菌vanM基因原核表达及酰基高丝氨酸内酯信号分子鉴定研究
    吴葵 吴清平 张菊梅 徐晓可
    2015, 31(6):29-35.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5.6.006
    [摘要](1166) [HTML](0) [PDF 814.57 K](1501)
    摘要:
    从副溶血性弧菌ATCC33847扩增vanM基因,连接到pMD19-T载体进行克隆测序和序列比对;将测序正确的vanM序列经NdeI和EcoRI酶切后连接到pET22b;以IPTG诱导vanM基因在BL21(DE3)中表达;利用acyl-HSL报告菌株KYC55检测ATCC33847和带有vanM基因的大肠杆菌的acyl-HSL活性;萃取VanM合成的acyl-HSL信号分子,经HPLC-MS测试后与标准品进行对比分析。成功测序了ATCC33847 vanM基因,与鳗弧菌vanM基因序列相似性达到57%;并构建了pET22b-vanM表达质粒,以0.6 mmol/L IPTG诱导BL21(DE3)表达系统时VanM融合蛋白表达量最大;经过KYC55检测ATCC33847和带有pET22b-vanM的大肠杆菌能够产生acyl-HSL活性;HPLC-MS分析显示,ATCC33847和携带pET22b-vanM的BL21(DE3)萃取物中含有3-Hydroxybutanoyl-HSL (3-OH-C4-HSL)和3-Hydroxydecanoyl-HSL (3-OH-C10-HSL)信号分子。本研究克隆表达了副溶血性弧菌vanM,首次证明了副溶血性弧菌利用VanM信号分子合成酶合成acyl-HSL信号分子3-OH-C4-HSL和3-OH-C10-HSL。
    7  棉酚及其氧化物与牛血清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柴秀航 毕艳兰 彭丹 王亚
    2015, 31(6):36-43.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5.6.007
    [摘要](1005) [HTML](0) [PDF 1.20 M](1241)
    摘要: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法研究棉酚及其氧化物与牛血清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 BSA)的结合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棉酚及其氧化物与牛血清蛋白相互作用而引起的荧光猝灭机制均属于动态和静态的联合猝灭,BSA发射峰蓝移。通过计算各个结合参数得出:棉酚及其氧化物与BSA的结合常数在105数量级,说明棉酚及其氧化物与BSA有很强的结合,结合位点均为1;热力学参数ΔH<0、ΔS>0和ΔG<0,表明棉酚及其氧化物与BSA结合的主要作用力为疏水作用力和氢键。根据Forster的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供体(BSA)与受体(棉酚及其氧化物)间的结合距离r分别为2.94 nm和3.12 nm,它们都能以能量转移的方式与BSA发生作用。紫外-可见光谱、同步荧光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的研究结果表明,棉酚及其氧化物与BSA的结合引起了BSA的构象变化。
    8  添加肉类蛋白对米酒乳杆菌生境适应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许慧卿 高璐 田颖 蒋云升 彭景 陈玉
    2015, 31(6):44-49.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5.6.008
    [摘要](950) [HTML](0) [PDF 939.73 K](1115)
    摘要:
    米酒乳杆菌是常见的异型发酵乳酸菌,它常常用作肉类工业发酵剂。为了了解其在肉类环境中的生存状况,本文用定量PCR对米酒乳杆菌La22在添加肌浆蛋白和肌原纤维蛋白的培养基中生长时生境适应相关基因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两种培养基中生长时,pH值均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在添加肌浆蛋白的培养基略高于添加肌原纤维蛋白培养基。与对照相比,在添加肌浆蛋白培养基中的arcA、arcB、arcC、arcT以及添加肌原纤维蛋白培养基中的arcR基因表达量明显上调,其余几个arc基因也均上调,但不明显;压力相关基因lsa00513、usp4以及usp2在肌浆蛋白培养基中均明显上调;有6个ABC转运子基因在添加两种肌肉蛋白的培养基中表达量明显上调。结果表明米酒乳杆菌能通过能量转换与基因表达调节来适应含肉类蛋白的培养环境。
    9  茶多酚对草鱼鱼肉蛋白质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刘泽宇 刘焱 罗灿 朱旗
    2015, 31(6):50-58.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5.6.009
    [摘要](853) [HTML](0) [PDF 1.24 M](1270)
    摘要:
    采用不同浓度的茶多酚(Tea Polyphenol,TP)处理新鲜草鱼鱼肉,利用分光光度计、质构仪、流变仪及扫描电镜对4 ℃贮藏的草鱼鱼肉蛋白质的乳化性、凝胶性、流变性及超微结构随贮藏时间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0.03%以上TP能延缓草鱼鱼肉蛋白质的乳化性能的降低,提高乳化稳定性;添加0.05%以上TP能增加鱼糜的凝胶强度,降低鱼肉制品的储藏模量和损耗模量,清除由于脂类氧化而产生的自由基,延缓鱼肉蛋白质的降解速度。在试验范围内,TP添加浓度越高,对鱼肉蛋白的流变学特性的保护作用效果越好,但不具备剂量效应,0.05% TP试验组与0.07% TP试验组作用效果差异不显著,考虑到生产成本,草鱼冷藏期间建议添加0.05%的TP。
    10  三种淡水鱼皮胶原蛋白膜机械性能和α1链一级结构的相关性研究
    唐兰兰 陈书霖 郝更新 苏文金 翁武银
    2015, 31(6):59-66.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5.6.010
    [摘要](937) [HTML](0) [PDF 1004.21 K](1298)
    摘要:
    本文探究了三种淡水鱼皮胶原蛋白膜的机械性能和胶原α1链一级结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利用罗非鱼皮胶原制备的蛋白膜的抗拉伸强度可以达到51.24 MPa,高于鲢鱼和草鱼皮胶原制备的蛋白膜,且色泽更接近白色。在三种鱼皮胶原溶液的圆二色光谱(CD光谱)中正负吸收峰强度比的绝对值(RPN值)存在明显差异,但在胶原蛋白膜的CD光谱中RPN值却较接近。另一方面,利用RT-PCR和RACE的方法克隆了鲢鱼胶原α1链(COL1A1)基因,结果获得COL1A1cDNA全长4923 bp(NCBI序列号:KJ848743),编码1448个氨基酸;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鲢鱼和草鱼COL1A1序列属于同一分支,与罗非鱼的遗传距离较远。根据三种胶原α1链一级结构的分析结果,发现罗非鱼胶原α1链的C-前肽和三螺旋结构域中G-X-Y序列中含有更多的Pro,因此罗非鱼皮胶原可以形成高强度的蛋白膜。
    11  硒酸精氨酸对富硒平菇子实体品质的影响
    祝传望 刘安军 郑捷 滕安国 朱红 刘晨 李素
    2015, 31(6):67-72.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5.6.011
    [摘要](845) [HTML](0) [PDF 788.45 K](1070)
    摘要:
    通过向栽培料中添加硒酸精氨酸培育富硒平菇,研究硒酸精氨酸对平菇子实体富硒能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挥发性物质组成、蛋白含量和蛋白分布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平菇子实体中的硒含量与栽培料中的硒浓度线性正相关(R=0.9967),同一栽培料中子实体硒分布为:菌盖>菌柄;硒在多糖中的含量较低,在蛋白质中大量积累,但富硒平菇子实体的蛋白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没有显著变化;气相色谱结合质谱(GC-MS)分析表明,富硒平菇子实体与普通平菇子实体的挥发性物质组成简单,都以醇类为主,但是富硒平菇子实体中1-辛烯-3-醇相对含量较高,蘑菇风味更加浓郁;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表明,平菇子实体中蛋白质分布广泛,但硒对蛋白质的合成代谢途径没有影响,不改变平菇子实体蛋白的分布。
    12  柠檬醛和辛醛混合物对指状青霉的抑制作用
    陶能国 段小芳 凡凤 黄师荣
    2015, 31(6):73-77.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5.6.012
    [摘要](931) [HTML](0) [PDF 589.36 K](1050)
    摘要:
    本研究采用琼脂稀释培养法测定柠檬醛、辛醛以及柠檬醛+辛醛混合物(V/V,4:1)对指状青霉菌丝体生长的影响,并对柠檬醛+辛醛混合物抑菌机制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柠檬醛+辛醛混合物(V/V,4:1)能明显抑制指状青霉菌丝体生长,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al fungicidal concentration,MFC)均为2.50 μL/mL,而柠檬醛的MIC和MFC分别为2.50 μL/mL和5.00 μL/mL,辛醛的MIC和MFC分别为0.63 μL/mL和2.50 μL/mL。扫描电镜结果显示,经MIC(MFC)的柠檬醛+辛醛混合物处理后,指状青霉菌丝体表面发生严重塌陷和多重褶皱,菌丝结构发生不规则扭曲,表明细胞完整性遭到严重破坏。此外,指状青霉菌丝体胞外pH、胞外电导率以及260 nm处的吸光度值均随柠檬醛+辛醛混合物(V/V,4:1)浓度增加显著增加。本研究结果表明,柠檬醛+辛醛混合物(V/V,4:1)能破坏指状青霉细胞结构的完整性,增加细胞膜通透性,导致细胞内物质泄漏,从而导致菌丝体死亡。
    13  一株分离自鳜鱼肠道的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HFUT 1301的鉴定及灵菌红素的分析
    张丹峰 杨培周 姜绍通
    2015, 31(6):78-83.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5.6.013
    [摘要](960) [HTML](0) [PDF 826.05 K](1358)
    摘要:
    灵菌红素是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产生的具有抗癌功效的一种色素。本研究从鳜鱼肠道中筛选出一株高产红色素的菌株,根据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性质、16S rDNA对其进行鉴定,采用紫外可见光全波长扫描、LC-MS和FT-IR图谱鉴定该菌种产红色素的结构,研究表明:在基础培养基上菌落呈圆形、直径1-3 mm、中间红色不透明,呈隆起状、边缘整齐,16S rDNA片段大小为1445 bp,与粘质沙雷氏菌同源性为99%,将该菌株命名为S.marcescens HFUT 1301;通过超声波辅助乙醇浸提及硅胶色谱分离纯化,获得纯度超过95%的红色素;在pH 3和pH 10的甲醇溶液中,该色素分别在535 nm和470 nm波长处存在明显吸收峰;LC-MS图谱主要离子峰为323.5486和324.8468;FT-IR图谱的主要吸收波数为3396 cm-1、2923 cm-1、2851 cm-1、1710 cm-1、1465 cm-1和1164 cm-1。根据已有报道灵菌红素结构特征,推测该红色素为灵菌红素。在发酵培养基上灵菌红素产量达到3.22 g/L。
    14  不同品种绿豆淀粉的功能特性比较研究
    张令文 计红芳 白师师 杨铭铎 马汉军 江萍
    2015, 31(6):84-90.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5.6.014
    [摘要](1213) [HTML](0) [PDF 658.11 K](1250)
    摘要:
    以9个品种绿豆淀粉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绿豆淀粉的化学组成及糊化特性、溶解度、膨胀度和冻融稳定性等功能特性,并分析了直链淀粉含量与功能特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绿豆淀粉直链淀粉含量不同,其分布范围为33.10%~44.08%;不同品种淀粉糊化特性参数间有明显差异;潍绿4号和中绿1号绿豆淀粉峰值粘度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安绿8号具有最低破损值(p<0.05),毛绿豆和安绿092具有较低的回生值。绿豆淀粉的溶解度和膨胀度与温度有关,均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同品种绿豆淀粉糊经一次冻融后析水率均较高,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析水率均逐渐增大。相关性分析表明,直链淀粉含量与淀粉糊的最终粘度和回生值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674,r=0.725;p<0.05),与膨胀度之间具有极显著负相关关系(r=-0.805,p<0.01)。
    15  嘎拉苹果果实质地发育软化与细胞壁降解及其基因表达的关系
    齐秀东 魏建梅 赵伶俐
    2015, 31(6):91-96.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5.6.015
    [摘要](1137) [HTML](0) [PDF 906.72 K](1233)
    摘要:
    以嘎拉苹果为试材,分析了果实发育软化过程细胞壁组分、细胞壁酶活性及其酶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发育期,细胞壁物质(CWM)及其组分均先升后降,果胶中共价结合果胶(CSP)含量最高,纤维素含量远高于半纤维素,此期CSP和纤维素含量与硬度显著相关,细胞壁酶表现不同的活性变化和基因表达,并与细胞壁组分存在一定相关性,表明细胞壁降解参与了果实发育期的相关生理过程。采后CSP含量快速降低,水溶性果胶(WSP)含量开始增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降低,均与硬度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细胞壁酶中,β-Gal活性和基因表达量增幅最快,α-Af和PG次之,PME活性和基因表达的增加时期相对滞后,且β-Gal和α-Af活性与硬度和各细胞壁组分的相关性强于PG和PME,PG与CSP和半纤维素表现较强相关性,而在PME上的相关性最差,说明细胞壁代谢与嘎拉果实软化密切相关,β-Gal和α-Af可能对果实软化的作用更强。
    16  柠檬精油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研究
    胡君姣 李想 刘晓慧 张婉萍
    2015, 31(6):97-105.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5.6.016
    [摘要](1384) [HTML](0) [PDF 932.30 K](1117)
    摘要:
    本文通过测定抑制酪氨酸酶活性,DPPH (1, 6-双(二苯基膦)己烷)清除自由基能力以及铜离子螯合能力,研究了柠檬精油和其组成中的六种挥发性成分抑制酪氨酸酶的机理。结果表明:柠檬精油和挥发性成分对酪氨酸酶均产生良好的抑制作用,通过空间位阻效应和清除氧自由基等非抑制酪氨酸酶活性部位的机理;其中柠檬醛(含量为2.16%)和乙位蒎烯(含量为14.30%)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分别为76.64%和61.82%,表现出显著的抑制能力;然而,D-柠檬烯(含量为61.41%)的抑制率仅有33.25%;六种挥发成分的协同效应使得这些物质的混合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强于柠檬精油;随着浓度的增加,柠檬精油抑制能力增加,其中达到50%的抑制能力的浓度为620±15.72 μg/mL;Linewear-Burk曲线说明柠檬精油的抑制类型为非竞争性,并且Km=0.30±0.003mM;基于DPPH实验得知柠檬精油和柠檬醛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能力,两者的50%清除率浓度分别为123.65±20.20 mg/mL和176.54±23.20 mg/mL;铜离子螯合实验证明六种组分虽然表现为良好的抑制酪氨酸酶作用但均不与酪氨酸酶活性部位相结合。以上结果表明柠檬精油在食品和化妆品行业中可作为潜在的生物性和功能性天然原料。
    17  马铃薯淀粉源小分子糖的理化性质研究
    郝利民 鲁吉珂 范明 李兆丰 崔燕 张黎明 顾正彪 张友松
    2015, 31(6):106-110.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5.6.017
    [摘要](1024) [HTML](0) [PDF 725.78 K](1167)
    摘要:
    采用扫描电镜、凝胶过滤色谱、红外光谱和差示扫描量热仪等仪器手段,对一种可用于运动饮料的新型马铃薯淀粉源小分子糖Jxsac 4进行表征,包括基本理化性质、颗粒形貌、分子量分布、糊化性质、热力学特性和体外抗消化性质等。结果表明Jxsac 4属淀粉高度水解产物,其平均分子量为786 D。Jxsac 4中水分含量为6.70%,含有一定的灰分(0.84%),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均很低(不超过0.10%),直链淀粉含量非常低(0.11%),蓝值为0,还原糖含量为29.05 g/100 g。该糖溶解度为97.00%,为冷水可溶性糖。其透光率为97.00%,沉降体积为4.00 mL/100 mL,这表明Jxsac 4具有较强的亲水性。红外光谱结果显示有淀粉源糖类的特征吸收峰。该小分子糖中快消化淀粉含量较高,为94.02%,而慢消化淀粉含量仅为5.80%。Jxsac 4有望作为一种可阶梯供能的运动饮料原料。
    18  单宁酸对酪蛋白酸钠的作用方式分析
    李艳 巩世磊 高焕园 曹青 靳利娥
    2015, 31(6):111-115.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5.6.018
    [摘要](1319) [HTML](0) [PDF 919.95 K](1468)
    摘要:
    单宁酸能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成不易消化的凝固物质,影响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利用,为了阐明二者之间的作用方式,实验利用差热-热重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单宁酸(Tannic acid, T)对酪蛋白酸钠(Sodium Caseinate, SC)结构的影响。红外光谱表明,酪蛋白酸钠和单宁酸相互作用后,其二级结构发生了改变,β-折叠和β-转角含量相应地减少,α-螺旋、无规则卷曲结构增多;荧光光谱说明,T的加入可以使SC的荧光发生静态猝灭,由荧光强度变化速率和单宁酸的浓度的双对数回归曲线得出了T和SC的结合常数KΛ=1.30×103 L/mol,结合位点数n=1.20;热重和差热分析表明,单宁酸-酪蛋白酸钠复合物(T-SC)的玻璃化温度升高了20 ℃,变性温度升高了86 ℃。分析实验结果:单宁酸的存在使酪蛋白酸钠分子链之间的作用力增大,链段移动受阻,形成更大的立体网状结构,稳定性增加。
    19  米渣蛋白酱油发酵中氮素演变规律与过程调控相关性
    林灿 袁江兰 邓冲 康旭 徐宁
    2015, 31(6):116-121.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5.6.019
    [摘要](945) [HTML](0) [PDF 932.23 K](1130)
    摘要:
    本文以米渣蛋白(RDP)为主要原料酿制酱油,探讨发酵过程中氮素变化规律与过程调控的相关性。通过动态监测RDP酱油30 d的发酵过程中氨基态氮、总氮、可溶蛋白质、氮转化率的变化规律,优化酱醪的发酵温度、盐水浓度、盐水添加量等控制条件。对相同试验条件下所得RDP酱油和大豆酱油的氨基酸态氮和总氮含量进行了比较,并初步评价了RDP酱油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50 ℃发酵2 d氮素转化即可达到最高值,35 ℃发酵持续时间长且有利于氮素转化,产品品质好;酱醪盐浓度为11%时有利于RDP的氮素转化;在盐水倍数为2.2、2.5、2.8时,对总氮和氨基态氮含量没有明显影响,但较高的盐水量可以促进RDP蛋白质的降解,有利于提高RDP酱油的总氮转化率。综合分析,确定RDP酱油发酵的优化控制条件为不超过35 ℃条件下添加2.8倍曲料质量的盐水,使酱醪盐浓度达到11%,可获得RDP总氮转化率70%以上的酱油产品。RDP酱油的总氮和氨基态氮含量均明显高于大豆酱油,RDP酱油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
    20  熏马肠成熟过程中产生物胺氧化酶菌对生物胺作用的研究
    张惠超 卢士玲 马宇霞 李想鹏 蒋彩虹 王少梅
    2015, 31(6):122-128.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5.6.020
    [摘要](900) [HTML](0) [PDF 995.92 K](1193)
    摘要:
    该研究以从新疆熏马肠中筛选出来的6株产生物胺氧化酶菌株(鼠李糖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腐生葡萄球菌、木糖葡萄球菌、戊糖片球菌、植物乳杆菌)作为发酵剂加入熏马肠中,采用PCR-DGGE技术监测菌落动态变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熏马肠中生物胺(色胺、腐胺、苯乙胺、组胺、酪胺、尸胺、精胺、亚精胺)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熏马肠成熟过程中发酵剂对生物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以腐生葡萄球菌对色胺、腐生葡萄球菌对苯乙胺、木糖葡萄球菌对尸胺、鼠李糖乳杆菌对腐胺、腐生葡萄球菌对组胺和枯草芽孢杆菌对酪胺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减少程度分别为45.49%、57.54%、40.75%、51.03%、49.28%、64.33%。本研究为熏马肠以及其他发酵肉制品的提高安全性奠定了基础。
    21  蛋白及脂肪含量对腐竹差异成膜的影响
    臧茜茜 吴婧 潘思轶 徐晓云
    2015, 31(6):129-135.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5.6.021
    [摘要](1267) [HTML](0) [PDF 786.04 K](1427)
    摘要:
    腐竹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的大豆制品之一。本文以提升腐竹产量、改善其机械性能及提升其营养价值为目标,使用大豆分离蛋白及大豆油为原料,采用人工模拟豆浆体系进行成膜实验,研究蛋白含量、脂肪含量、蛋白变性程度及蛋白组分对腐竹成膜的影响。结果表明:脂质含量的提高能提升成膜速度、增加膜弹性、提高成膜的蛋白和脂肪含量,但是脂质的含量过高又会对以上指标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蛋白添加量的增加,成膜速度会随之加快、膜的硬度增大、膜的蛋白含量增高、膜的脂质含量先增后减。蛋白变性程度提高能提升成膜速度,改善膜的机械性能和营养价值。尽管蛋白组分的改变对成膜速度影响不大,但是11S/7S直接影响膜的机械性能,11S/7S越高,膜的机械性能越优秀。
    22  大豆酸溶蛋白/大豆多糖纳米乳液的制备及表征
    齐军茹 翁静宜 康燕辉 冯纪璐 刘倩茹 刘李森 廖劲松
    2015, 31(6):136-141.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5.6.022
    [摘要](1336) [HTML](0) [PDF 844.92 K](1299)
    摘要:
    纳米乳液具有抗沉降和抗乳析动力学稳定性,是提高脂溶性物质的水溶性和生物利用度的有效手段。本论文探索了大豆酸溶蛋白(acid soluble soy protein, ASSP)/大豆多糖(soy soluble polysaccharides, SSP)纳米乳液的制备工艺,系统分析了pH条件、加油量、压力、质量比、热处理等因素对纳米乳液形成以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 3.0~4.0范围内,酸溶蛋白与大豆多糖质量比1:4,400 bar的压力下,可以很好地包埋5%~20%的油,此时制备的乳液粒径为269.33±2.26 nm,并且储存60天粒径无显著性变化(P>0.05)。pH条件、高压以及热处理对乳液的稳定性具有显著影响(P<0.05),ASSP/SSP纳米乳液适合食品工业中的酸性介质、高温以及高盐环境下的应用。通过果胶酶水解大豆多糖,对酸溶蛋白/大豆多糖纳米乳液的形态学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酸溶蛋白/大豆多糖纳米乳液的微滴表面被多糖覆盖,大豆多糖能够很好地固定在微滴表面并使得纳米乳液微滴稳定和分散。
    23  贻贝热泵干制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研究
    吕飞 沈军樑 丁玉庭
    2015, 31(6):142-149.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5.6.023
    [摘要](876) [HTML](0) [PDF 1.07 M](1300)
    摘要:
    为研究贻贝热泵干制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对其蛋白质变性、脂肪氧化程度和风味与色泽变化等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贻贝在干制过程中蛋白质主要在55~60发生变性,蛋白纤维紧缩和氢键的形成使得组织弹性和硬度增加,电镜观察到其肌纤维间隙减小、蛋白凝聚程度增加,质构测试结果验证了其咀嚼性的提升;TBARS值表明其脂肪氧化随着干制进程呈现先加剧后减缓的趋势,伴随着蛋白质和脂肪发生的化学变化而进行的风味物质含量变化形成了其独特的风味,呈鲜的谷氨酸、天冬氨酸和呈甜的甘氨酸和丙氨酸等氨基酸游离程度增加,使得干制品具有较好的鲜味,GC-MS结果说明醛类与烃类等其他物质之间在干制过程中发生了相互转化,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含量变化消除了海腥味,形成干品独特的氧化烘香气味;贻贝经过干制后颜色加深,得到以棕褐色为主的干制品,热泵干制能够得到色、香、味等各方面品质较好的贻贝干品。
    24  植物乳杆菌DMDL 9010中亚硝酸盐还原酶的基因克隆、表达和纯化
    王盼 费永涛 刘冬梅 黄娟 吴晖 余以刚 唐语谦 肖性龙
    2015, 31(6):150-155.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5.6.024
    [摘要](1486) [HTML](0) [PDF 692.74 K](1184)
    摘要:
    研究了植物乳杆菌DMDL 9010亚硝酸盐还原酶基因克隆、表达及表达产物的纯化。首先以植物乳杆菌DMDL 9010的DNA为模板,利用PCR扩增亚硝酸盐还原酶基因,扩增后nir编码序列大小为1638 bp,再将其编码序列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上,转化到感受态细胞DH5α,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ET-32a(+)-nir。将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表达菌株E. coli BL21中,在IPTG浓度为1 mmol/L和诱导温度为25℃的条件下诱导4 h后诱导表达NIR蛋白,经诱导后的工程菌能将50 ?g/mL的亚硝酸盐降解90 %以上,利用亲和层析柱Ni sepharose 6 Fast flow进行纯化得到重组蛋白,该重组蛋白经SDS-PAGE电泳后的分子量约为60 KDa。总之,经由植物乳杆菌DMDL 9010克隆出亚硝酸还原酶基因,并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ET-32a(+)-nir,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得到的工程菌能有效降解亚硝酸盐,并能利用亲和层析得到高纯度的NIR。
    25  冷熏三文鱼单增李斯特菌热灭菌规律及其品质变化动力学研究
    史亚歌 刘拉平 岳田利 唐炬明 王绍金
    2015, 31(6):156-163.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5.6.025
    [摘要](1066) [HTML](0) [PDF 1.07 M](1309)
    摘要:
    为了给冷熏三文鱼热灭菌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研究了热处理对冷熏三文鱼中单增李斯特菌失活及品质变化影响。将接种了一株单增李斯特菌(ATCC19113)菌液的鱼肉密封于毛细管中,分别在58 ℃、60 ℃、62 ℃、64 ℃和66 ℃条件下加热处理18 min、8.8 min、4 min、2 min和1 min,考察不同温度条件下存活菌数变化。采用铝制密封加热单元(直径35 mm×高6 mm)研究了冷熏三文鱼(直径30 mm×高6 mm)在50 ℃、57 ℃、64 ℃和70 ℃条件下加热处理120 min、90 min、60 min和40 min时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单增李斯特菌的热失活曲线遵循对数线性关系(R2≥0.94);冷熏三文鱼品质指标加热失重率、a*值、b*值及剪切力遵循1级反应动力学规律,L*值遵循0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冷熏三文鱼色值a*与单增李斯特菌热失活密切相关,色值a*品质劣变曲线与单增李斯特菌(ATCC19113)死亡曲线重叠区域为热处理温度与时间组合可操作范围,此范围可同时满足杀菌及品质保持要求。
    26  超高压处理对LDPE、PA6食品包装材料包装性能可逆性的研究
    王淑娟 程欣 唐亚丽
    2015, 31(6):164-171.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5.6.026
    [摘要](997) [HTML](0) [PDF 1.10 M](1325)
    摘要:
    本文在不同条件下对LDPE、PA6进行超高压(HPP)处理,测定不同压力、保压时间及存储时间对材料拉伸强度、热封性能、阻隔性能、热性能以及包装性能可逆性的影响。实验表明:处理压力、保压时间及存储时间对2种材料的热封性均未产生显著影响,但LDPE、PA6试样的拉伸强度随压力升高明显增大;当压力<300 MPa时LDPE的透湿性逐渐上升,当压力>300 MPa时LDPE的透湿性又逐渐降低,对PA6来说,当压力>100 MPa时,材料的透湿性明显下降由10.13 g/(m2?d)(0.1 MPa/10 min)降低到6.79 g/(m2?d)(200 MPa/10 min),但随压力增大透湿性下降的幅度并不明显;两种材料的熔融焓在HPP下均有升高,当存储24 h后,两种材料的ΔH又有所恢复;与0.1 MPa下相比,经过HPP后对异丙基甲苯在LDPE(500 MPa)和PA6 (100 MPa)薄膜中的渗透率分别降低约50%和58%,但随着存储时间的延长又逐渐恢复至常压下的渗透率。研究发现实验中采用的LDPE和PA6 2种薄膜的包装性能均有可逆现象出现。
    27  热诱导大豆蛋白纤维聚集体的分离及性质研究
    陈震东 陈嘉琦 王金梅 杨晓泉
    2015, 31(6):172-177.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5.6.027
    [摘要](1160) [HTML](0) [PDF 831.96 K](1256)
    摘要:
    酸性热处理条件下,随着大豆分离蛋白(SPI)自发形成纤维聚集体,仍有部分未自组装聚集的多肽分子存在其中,二者比例对蛋白功能性质产生较大影响。本文以超滤手段对热诱导大豆蛋白纤维聚集体和多肽进行大量分离,确定分离方法并研究两者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100 ku超滤膜反复分离两次即能获得较好的分离效果;SPI经热处理后,其等电点溶解度提高,但中性pH下溶解度变小,且蛋白水解致使其表面电位绝对值明显提高;分离所得纤维聚集体的氨基酸组成和表面电位与热处理蛋白相似,在等电点和中性pH溶解度更低;多肽则含有较少疏水氨基酸和较多负电氨基酸,在pH 2.0~9.0溶解度较好,其在酸性pH下电荷量和静电排斥力较低,导致其以无定形聚集体的形式存在,而中性pH其电荷量较高导致多肽分子间相互作用减弱,聚集体解离。
    28  骨素及骨素酶解液中蛋白质及肽的电泳分离
    张崟 王新惠 王卫 卢小芳 胡建玉
    2015, 31(6):178-182.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5.6.028
    [摘要](914) [HTML](0) [PDF 723.50 K](1102)
    摘要:
    为了分离纯化骨素及其酶解产物中的蛋白质及肽,并比较骨素蛋白与骨蛋白和肌肉蛋白的差异,本文以骨蛋白和肌肉蛋白为参照,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凝胶电泳法(SDS-PAGE)对骨素蛋白及其酶解产物中的肽进行分离。利用不同浓度的分离胶(5%、7.5%、10%、15%)对骨素蛋白、骨蛋白和肌肉蛋白样品进行分离,结果发现,各种浓度的分离胶均可以分离骨蛋白和肌肉蛋白,但是不能分离骨素蛋白。对骨素蛋白酶解液采用N-三(羟甲基)甲基甘氨酸凝胶电泳法分离,能有效分离骨素酶解液中的肽。对SDS-PAGE电泳分离时骨蛋白的迁移比和分离胶的相关性分析发现,骨蛋白的迁移比与分离胶浓度间呈指数相关,且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R2≥0.996,p<0.01)。利用该相关性并结合蛋白质的分子量与迁移比的相关性方程,可以通过蛋白质的分子量选择合理的分离胶浓度,或者通过迁移比预测蛋白质的分子量。
    29  浸渍冻结对凡纳滨对虾冻藏过程中肌肉组织的影响
    林婉玲 杨贤庆 王锦旭 魏涯 郝淑贤 吴燕燕 李来好 侯彩玲
    2015, 31(6):183-189.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5.6.029
    [摘要](1257) [HTML](0) [PDF 1.27 M](1074)
    摘要:
    本文以肌纤维轮廓、细胞间隙、肌丝、肌节以及肌纤维间隙等为指标,研究浸渍冻结和静止空气冻结对凡纳滨对虾冻藏过程中肌肉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浸渍冻结对虾的肌纤维排列更加致密,形成的冰晶间隙更加细小,分布均匀,肌原纤维直径变短的程度比静止空气冻结的小;而静止空气冻结的肌纤维排列疏松,形成的冰晶间隙宽大。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浸渍冻结对虾的冰晶逐渐增大,间隙逐渐变大,细胞核也逐渐分解变少。冻藏90 d后,静止空气冻结对虾中很难发现细胞核的存在,肌丝结构大部分消失,明暗带难分辨,肌节长度变短程度严重,肌节消失,且没有完整结构的线粒体。但是浸渍冻结对虾中肌丝结构及明暗带依然存在,肌节长度变短程度比静止空气冻结的小,部分线粒体结构完整。结果表明,浸渍冻结更有利于对虾的肌肉结构的保持,能更好地保持对虾的品质。
    30  含水量对机械活化大米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
    张正茂 赵思明 熊善柏
    2015, 31(6):190-197.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5.6.030
    [摘要](907) [HTML](0) [PDF 1.17 M](1168)
    摘要:
    采用籼米、粳米和糯米三种类型大米淀粉为原料,研究淀粉含水量对机械活化大米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得到利于机械活化的淀粉含水量范围,从而提高机械活化效果,缩短机械活化时间。研究表明,随着机械活化时间的延长,三种大米淀粉的糊化度、冷水溶解率、糊透明度和还原力均增大,而碘兰值(BV)均减小。籼米淀粉在含水量为6.02%时最易发生分子链断裂,粳米淀粉和糯米淀粉均在含水量为8.50%左右时最易断链。对糊化度和冷水溶解率而言,籼米淀粉以含水量为6.02%时最大,粳米淀粉和糯米淀粉以含水量为8.50%左右最大;对糊透明度而言,三种大米淀粉均在含水量为8.50%左右时最大;而对于还原力和BV而言,籼米淀粉含水量为3.50%时变化最快;对粳米淀粉和糯米淀粉均以含水量为6.00%左右时变化最快。由此可知,淀粉含水量对大米淀粉的机械活化具有一定影响,得到适宜的机械活化大米淀粉的含水量范围为6.00%-8.50%左右。
    31  火麻仁油凝固型酸奶的品质研究
    魏月媛 李理
    2015, 31(6):198-204.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5.6.031
    [摘要](1134) [HTML](0) [PDF 1.06 M](1605)
    摘要:
    为了获得风味良好的火麻仁油酸奶,本文以脱脂酸奶和全脂酸奶为对照,以火麻仁油和脱脂乳粉配成复合乳,经微射流处理后,发酵制备出以火麻仁油替代乳脂的凝固型火麻仁油酸奶,进一步研究了其流变学性质、微观结构、挥发性风味成分以及感官评价。结果表明微射流处理能获得质地均一的火麻仁油酸奶。当火麻仁油用量在3.0%时,火麻仁油酸奶的持水力、流变学性质及网络结构均与全乳脂酸奶接近,但挥发性香气成分及感官评价差异比较大,其中酸奶的特征性香气成分3-羟基-2-丁酮和2,3-丁二酮的含量比全乳脂酸奶低,并含有火麻仁油的特征性成分石竹烯、D-柠檬烯和β-月桂烯等;当火麻仁油的含量为1.5%时,火麻仁油酸奶的酸度值为97oT、持水力为85%、屈服应力τ0为15 Pa、表观粘度η50为0.54 Pa?s,总体可接收度与全乳脂酸奶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1.5%的火麻仁油酸奶总体可接受度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32  指数补料发酵提高鲁氏酵母β-1,3-葡聚糖酶产量
    谢婷 刘飞 李敏 王志 陈雄 李欣 曾雨雷 秦万芳
    2015, 31(6):205-210.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5.6.032
    [摘要](1108) [HTML](0) [PDF 984.05 K](1206)
    摘要:
    高耐盐鲁氏酵母A菌株(耐24%盐)10 L发酵罐产β-1,3-葡聚糖酶的过程中,葡萄糖(YEPD)是鲁氏酵母A生长和产酶的最适碳源,其发酵效率显著高于甘油(YEPG)和乙醇(YEPE),而乙酸钠的可利用性较差。YEPD批培养生长效率(生物量)、最大酶活力以及酶产率分别比YEPG和YEPE批培养提高了1.89%和29.88%、114%和19.65%以及188%和33%。与YEPD批培养相比,15~23 h开始指数流加YEPF培养基,达到最大生物量的周期缩短12 h,最大生物量提高19.29%,而且β-1,3葡聚糖酶几乎以对数增长的方式提前6 h合成到最大酶活力(44.99 U/mL),酶产率提高了76.86%,达到2.14 U/(mL?h),实现了指数补料发酵的目的。研究结果确定了有效提高鲁氏酵母A生物量和?-1,3-葡聚糖酶产量的指数补料模型,为高耐盐鲁氏酵母菌剂和β-1,3-葡聚糖酶产品有效生产以及其在高活性酿造功能食品行业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33  生长期喷施有机钙对蓝莓鲜果的保鲜作用研究
    王瑞 胡旭林 谢国芳 吉宁 马立志 刘志刚 岑顺友 刘晓燕
    2015, 31(6):211-218.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5.6.033
    [摘要](1091) [HTML](0) [PDF 1.21 M](1250)
    摘要:
    本研究通过对“园蓝”和“粉蓝”两个品种蓝莓果实在生长期喷施有机钙,从而达到提高保鲜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生长期内喷施有机钙可有效提高蓝莓果实中钙离子含量,从而抑制了两个品种蓝莓果实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速率、丙二醛含量和可溶性果胶含量的升高,降低PPO、POD和PG酶活性,从而延缓了果实的衰老,降低果实软果率和腐烂率(80 d时,“粉蓝(喷钙)”的软果率较“粉蓝(对照)”低7.41%,腐烂率低5.62%;“园蓝(喷钙)”的软果率较“园蓝(对照)”低11.62%,腐烂率低9.57%);在果实品质方面,喷钙处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总酸、总酚、花色苷含量、失重率、可溶性果胶含量的变化均在不同程度受到抑制。除此之外,喷钙处理果实表皮色泽和风味指数也较对照组有效保持。总之,生长期喷钙可有效提高“园蓝”、“粉蓝”两个品种蓝莓果实的保鲜效果。
    34  鲢鱼肽美拉德反应产物超滤组分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刘敏 孟艳丽 董士远 曾名湧
    2015, 31(6):219-223.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5.6.034
    [摘要](937) [HTML](0) [PDF 767.46 K](1329)
    摘要:
    鲢鱼肽美拉德反应产物(MRPs)经5 kDa、1 kDa超滤膜分离、然后再经溶剂分级后,获得了不同组分,分析其抗氧化活性与理化特性。通过对不同组分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金属离子螯合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的测定可以看出,水溶性组分中的高分子量化合物比低分子量化合物具有较高抗氧化活性,而醇溶性组分中高分子量的抗氧化活性比低分子量的低。MRPs中水溶性组分F-3(>5 kDa)对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对金属离子的螯合活性和总抗氧化力最高;水溶性组分中F-3和F-2(1 kDa~5 kDa)的褐变程度较高,F-3的荧光强度最高;FI-IR分析发现,F-2和F-3在860.01 cm-1和948.61 cm-1处有强烈的吸收峰,这表明肽因美拉德反应发生了结构的变化。因此,鲢鱼肽MRPs中起主要抗氧化作用的为水溶性物质,且其中相对高分子量的有色水溶性产物抗氧化活性较强。
    35  红外温度对超声处理红枣的干燥特性及品质影响
    陈文敏 彭星星 孙田奎 董方慧 徐怀德
    2015, 31(6):224-229.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5.6.035
    [摘要](829) [HTML](0) [PDF 1003.95 K](1161)
    摘要:
    为提高红枣干燥品质,减少干燥时间。不同温度下(50、55、60 ℃)中短波红外分别干燥超声处理和未超声处理的红枣,对比传统分段热风干燥,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红枣的干燥特性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比较传统分段热风干燥,随温度增加,中短波红外干燥未超声处理红枣的干燥时间减少6.67~13 h,能耗减少7.05~13.05 kW?h,而超声处理红枣的干燥时间减少9~13.67 h,能耗减少9.67~14.93 kW?h。随着中短波红外干燥温度的增加,干燥速率提高,能耗降低。中短波红外干燥过程中,红枣内外温度迅速达到设定温度,表面温度高于内部温度,水分在表皮易汽化,干燥速度快,褐变小,营养成分损失少。综合评判7种干燥方法,50 ℃中短波红外干燥超声处理的红枣,干燥能耗较低,糖酸比最高,总维生素C、总黄酮、总酚含量较高,咀嚼性最好,褐变最少,色泽和外观质量最好,是较好的红枣干燥方法。
    36  分离纯化提高鸡肝酯酶对农药抑制响应的研究
    于晓航 朱念辛 徐斐 曹慧 于劲松 袁敏
    2015, 31(6):230-235.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5.6.036
    [摘要](921) [HTML](0) [PDF 798.10 K](1119)
    摘要:
    本文对鸡肝酯酶粗酶液分别进行了硫酸铵分级盐析、硫酸铵分级盐析+透析和硫酸铵分级盐析+排阻色谱三种分离纯化操作,并采用四种结构不同的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考察了不同的分离纯化操作对鸡肝酯酶对农药抑制响应的影响。发现经过这三种分离操作后,酯酶对农药抑制的响应程度显著提高,其被四种农药抑制的程度分别提高了6.49~11.30%、14.30~26.26%和10.95~39.87%,而敏感酯酶回收率分别为86.07~89.96%、66.60~73.57%和33.01~41.62%。由于分级盐析+排阻色谱的回收率过低,分级盐析+透析操作对于大规模的检测用酶制备更为实用。此外,研究还发现对这四种农药较敏感的酯酶均集中地分布在相同的分离部分,因此推测鸡肝酯酶粗酶液中对农药抑制敏感的酯酶可能是一种酶或几种溶解性质及分子量都比较接近的酶的混合。
    37  低温贮藏过程中鱿鱼细菌组成的变化及优势腐败菌鉴定
    沈萍 李学英 杨宪时 迟海 黄洪亮
    2015, 31(6):236-242.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5.6.037
    [摘要](1161) [HTML](0) [PDF 751.20 K](1368)
    摘要:
    将鱿鱼在0、5、10、15 ℃有氧贮藏过程中的细菌菌相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鱿鱼贮藏初期其细菌组成较复杂,其中91.48%是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仅占4.26%,优势菌为气单胞菌(Aeromonas spp.)、浅黄金色单胞菌(Chryseomonas luteola)和假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spp.),比例分别为27.66%、23.40%和17.02%。此外,还检测出一定量的洛菲氏不动杆菌(Pantoea agglomerans)、成团泛菌(Acinetobacter lwoffii)。0、5、10、15 ℃贮藏过程中,细菌菌相逐渐变得单一,假单胞菌上升趋势明显,达到高品质期终点分别为360、239、96、47 h,货架期终点分别为525、286、147、86 h。0、5、10、15℃贮藏较好品质期时,TVBN均值为(17.15±0.29) mg/100g,菌落总数为(5.89±0.40) LgCFU/g,假单胞菌比例分别为84.09%、72.09%、65.52%和76.36%,平均比例为75.92%;货架期终点时TVBN均值为(30.05±0.92) mg/100 g,菌落总数为(8.33±0.30) LgCFU/g,假单胞菌比例达到93.24%、90.53%、88.57%和81.95%,平均比例为87.63%。由此得出鱿鱼0~15 ℃贮藏过程中的优势腐败菌是假单胞菌。
    38  基于真空预冷条件下的浸渍保鲜对鲜切莲藕品质的影响
    廖彩虎 单斌 钟瑞敏 朱建华 翟海敏
    2015, 31(6):243-248.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5.6.038
    [摘要](4068) [HTML](0) [PDF 1.13 M](1193)
    摘要:
    本文利用冷库(0±2 ℃)预冷、真空预冷及真空预冷恒压(达到终温后,继续在真空状态下维持0、2、4、6 min)等技术对经复合护色液浸渍后的鲜切莲藕进行预冷(预冷终温5 ℃),预冷后采用气调包装并放置于5±2 ℃冷库贮藏。通过测定其贮藏过程中的理化、生化指标来评价不同预冷方式对鲜切莲藕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预冷对鲜切莲藕的降温速率几乎为冷库预冷速率的10倍。随着真空预冷恒压时间的延迟,其水分损失呈增加的趋势,同时差异性显著(P<0.05),但对莲藕的外观差异并不显著(P>0.05)。真空预冷至5 ℃并维持2、4、6 min所获得的理化、生化及营养指标值较对照组而言更接近新鲜莲藕,特别是其不仅能够降低多酚氧化酶(PPO)的最大峰值,同时还能够推迟峰值出现的时间。其中,真空预冷至5℃并维持4 min效果最佳。
    39  青方腐乳发酵过程中大豆异黄酮的转化研究
    马艳莉 夏亚男 王颉 刘亚琼 孙剑锋 牟建楼
    2015, 31(6):249-253.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5.6.039
    [摘要](1355) [HTML](0) [PDF 721.53 K](1307)
    摘要:
    本文比较了青方、红方、白方和低盐红腐乳中大豆异黄酮组成和含量差异,并对青方腐乳发酵过程中大豆异黄酮含量和构型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四种类型腐乳中大豆异黄酮基本以苷元形式存在,青方腐乳大豆异黄酮含量明显低于其他类型腐乳,仅为红方腐乳的33.01%,从单一异黄酮来看,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在四种类型腐乳中的含量明显高于黄豆黄素;青方腐乳发酵过程中大豆异黄酮转化研究发现,白坯中大豆异黄酮以糖苷型为主,染料木苷含量高于大豆苷和黄豆黄苷,前酵过程中糖苷型大豆异黄酮转化为苷元型大豆异黄酮,盐腌过程中糖苷型大豆异黄酮含量有轻微降低,发酵过程中苷元型大豆异黄酮总量在后酵前30 d显著下降,其中大豆苷元可能部分转化为雌马酚,导致青方腐乳大豆异黄酮含量明显低于其他类型腐乳,对其转化物质需进一步鉴定。
    40  乙醇利用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在低醇苹果酒中的应用
    宋靓靓 袁亚宏 刘斌 王虎玄 岑涛
    2015, 31(6):254-258.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5.6.040
    [摘要](992) [HTML](0) [PDF 766.44 K](1277)
    摘要:
    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低醇酒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为获得利用乙醇的菌株,利用YPD以及乙醇唯一碳源的培养基,经过多次分离与筛选,得到3株乙醇利用菌株SJ01、SJ02、SJ03,并对筛选菌株进行乙醇耐受特性的测定及乙醇利用曲线的绘制。同时,通过菌株菌落形态,细胞形态特征,结合26S rDNA 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树的构建,确定了3株分离菌的遗传学位置。结果表明:SJ01、SJ02、SJ03三株菌株的乙醇耐受浓度分别为10%、8%、9%。在唯一碳源培养基中培养20 d后,其乙醇利用率分别为39.9%、35.7%、31.8%。菌株SJ01和SJ02为Pichia kudriavzevii,菌株SJ03为Candida ethanolica。最后根据菌株能够利用乙醇作为唯一碳源生长的特性,将菌株SJ01和SJ03加入至苹果酒中进行低醇苹果酒的酿造,苹果酒的酒精度分别降低了17.5%和27.8%,且苹果酒品质得到了改善。
    41  超高压对罗非鱼肌动球蛋白物化特性的影响
    郭宝颜 梁燕 周爱梅 肖苏尧 刘欣 曹庸
    2015, 31(6):259-263.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5.6.041
    [摘要](912) [HTML](0) [PDF 709.33 K](1137)
    摘要:
    本文研究了超高压(100、300、500 MPa处理15、30、45 min)作用下罗非鱼肌动球蛋白物化特性的变化。结果发现,随着压力的增加和保压时间的延长,罗非鱼肌动球蛋白的溶解度降低,其中500 MPa处理45 min降至最低,为89.17%,表明超高压有利于蛋白质的聚集变性。超高压作用下罗非鱼肌动球蛋白的Ca2+-ATPase活性消失,表明肌球蛋白发生了变性。随压力与保压时间的增加,肌动球蛋白的表面疏水性增加,且300 MPa处理45 min增至最大,表明超高压作用使更多的疏水性基团暴露。随压力的增加,肌动球蛋白的总巯基含量降低,且500 MPa处理30 min降为最低值,二硫键含量升高,在300 MPa处理45 min增至最高,表明肌动球蛋白中巯基发生氧化形成了二硫键。以上物化特性的改变表明经过超高压处理的罗非鱼肌动球蛋白构象发生了改变。
    42  面粉熟化时间对馒头品质的影响
    徐天云 刘翀 郑学玲 卞科
    2015, 31(6):264-271.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5.6.042
    [摘要](1113) [HTML](0) [PDF 584.69 K](1167)
    摘要:
    本文通过测定制粉后放置不同时间不同种类不同系统的面粉所制作的馒头品质指标,研究面粉熟化时间对馒头品质的影响,确定面粉的最佳熟化时间段。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感官评价、亮度及硬度与熟化时间呈正相关;色度值及红度与熟化时间呈负相关,黄度、弹性、粘结性及回复性与熟化时间呈显著性负相关。不同种类不同系统制作的馒头品质比较:中等硬度小麦粉馒头的品质在色泽、感官上优于硬质小麦粉,但质构特性不如硬质小麦粉;系统粉比较:后路粉由于麸皮含量多,导致色泽发暗,口感发涩黏牙,前路粉色泽白亮、口感好,总粉的弹性、回复性好。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熟化时间对馒头品质的影响极显著,随时间各个指标的不同水平差异性较大。综合比较得出储藏40~50 d左右的面粉所制做的馒头品质最好。
    43  杏鲍菇子实体及其下脚料的营养成分和呈味物质研究
    李晓贝 杨焱 周峰 陈万超 刘艳芳 冯涛
    2015, 31(6):272-278.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5.6.043
    [摘要](1056) [HTML](0) [PDF 846.08 K](1144)
    摘要:
    研究以杏鲍菇子实体及其下脚料菇蕾和菇片为对象,分析检测其粗蛋白、纤维、总糖等营养成分及可溶性糖、有机酸、游离氨基酸、5’-核苷酸等呈味物质,并比较杏鲍菇培养料子实体生长前后营养成分与呈味物质的变化。结果显示,子实体采收后杏鲍菇培养料中主要营养物质纤维素、蛋白质及总糖含量均有一定程度降低,但前两者仅分别下降了7%及13%左右;此外,除甘露醇的含量显著上升,培养料中各呈味物质的含量均有一定下降。粗蛋白含量在杏鲍菇菇蕾、子实体、菇片中依次降低,为230.12~108.68 mg/g,总糖与之相反,为366.61~565.53 mg/g。除海藻糖、果糖、乙酸及谷氨酸外,菇蕾中各呈味物质的含量均比杏鲍菇子实体中较高。而菇片多数呈味物质含量均低于或者接近于子实体中的含量。杏鲍菇菇片、菇蕾、子实体的等鲜浓度值逐次升高,为19.05~24.10 g MSG/ 100 g。结果显示杏鲍菇下脚料仍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44  定量核磁共振法测定山楂提取物中的原花青素
    崔同 陈剑桥 王晓科 王荣芳 李喜悦 安小楠 崔璨 高哲
    2015, 31(6):279-283.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5.6.044
    [摘要](1130) [HTML](0) [PDF 667.35 K](1419)
    摘要:
    建立了定量核磁共振法测定山楂提取物中原花青素含量及聚合度的分析方法。以邻苯二甲酸氢钾为内标,氘代二甲基亚砜为溶剂进行1H-NMR谱图分析。根据内标质量WR、样品质量WD、内标物H-4、H-5的吸收峰面积AR (δ 7.529)、原花青素分子的H-6、H-8吸收峰面积A6,8 (δ 5.787, 5.702)以及末端表儿茶素单元H-4e的峰面积Ae (δ 2.362),按公式 计算不同批次制备的山楂提取物中原花青素的平均聚合度,按公式 计算不同批次制备的山楂提取物中原花青素的含量。方法评价结果表明:原花青素在0.4~24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加标回收率为104.6%。采用开发的方法对不同批次制备的山楂提取物中原花青素的含量及其聚合度进行了测定,其含量分别为42.1%和44.2%,平均聚合度为3.0和3.4。
    45  恩诺沙星抗体免疫检测及其分子识别机制研究
    张秀媛 何扩 黄智鸿 陈一 王丽霞 赵瑞平
    2015, 31(6):284-289.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5.6.045
    [摘要](813) [HTML](0) [PDF 953.21 K](1034)
    摘要:
    兽药恩诺沙星对人体具有较强的毒副作用,检测恩诺沙星残留对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将恩诺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偶联物注射免疫BALB/c小鼠制备恩诺沙星单克隆抗体,并建立基于单克隆抗体的酶联免疫法检测样品羊奶中恩诺沙星的方法。将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注射小鼠提取腹水,并以此单克隆抗体建立直接竞争ELISA方法。其半数抑制率(IC50)为0.71±0.05 ng/mL,最低检测限(IC15)为0.04±0.02 ng/mL。检测羊奶样品含恩诺沙星在10~200 ng/mL时回收率为96.56~105.10%,且与HPLC法检测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98)。最后利用计算机生物信息学构建恩诺沙星抗体的可变区三维结构并与抗原进行分子对接。结果显示Arg98、Asp99、Gly101、Thr50、Ser51、Ala82、Tyr85等氨基酸残基在抗体抗原识别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这些信息对今后抗体结构修饰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46  基于TPA和Vis/NIR的番茄货架期的品质检测
    吴桂芳 姜伟 王春光 李林 王洪波
    2015, 31(6):290-294.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5.6.046
    [摘要](892) [HTML](0) [PDF 725.49 K](1109)
    摘要:
    针对番茄货架期的质地变化特点,采用质地多面分析方法(TPA)对番茄货架期的质构参数的变化进行了分析,通过TPA测试方法测得的典型的质构特性曲线,由该曲线计算出番茄的硬度,粘附性,内聚性,弹性,胶粘性,咀嚼性等质构参数,通过对各质构参数间的相关分析得出了相关矩阵表。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番茄各质构参数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番茄的硬度和内聚性相关关系显著(P<0.01),番茄的咀嚼性和其它的质构特性都存在相关关系(P<0.05)。根据番茄货架期的质构参数变化规律,将番茄货架期分为货架前期(1~3 d),货架中期(4~6 d)和货架后期(7~9 d)。应用可见/近红外光谱(Vis/NIR)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PCA)对不同货架期的番茄进行了检测分析,基于PC1和PC2的番茄货架期分类率为97%,为今后进一步分析建立水果和蔬菜货架期品质预测模型奠定了理论基础。
    47  不同水解度鸡肉香精的风味研究
    田怀香 李凤华 秦蓝 于海燕 马霞
    2015, 31(6):295-302.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5.6.047
    [摘要](954) [HTML](0) [PDF 991.33 K](1472)
    摘要:
    以5种不同水解度的鸡骨架水解液为基料,通过美拉德反应制备鸡肉香精。利用感官评价以及电子鼻技术对不同水解度鸡肉香精的风味属性进行评价,并用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技术分析检测其风味物质。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区分不同水解度鸡肉香精,通过偏最小二乘法(PLSR)将感官属性与GC-MS检测得到的风味物质进行相关性分析。感官评定结果表明5种不同水解度鸡肉香精的鸡肉味、脂肪香、大蒜味、辛辣味、酱香味、协调性,整体风味具有显著差异;电子鼻结合PCA分析不同水解度鸡肉香精达到99%的区分度, 可以很好的区分辨别不同水解度鸡肉香精;GC-MS分析检测不同水解度鸡肉香精得到82种风味物质,主要包括醛类(17),酮类(7),含氮含硫化合物(12),烯类(15),醇类(19),酯类(2)以及酸类(10)。PLSR分析得到36种风味物质与感官属性相关性较好。实验说明电子鼻,GC-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是一项有效的识别不同水解度鸡肉香精的工具。
    48  UPLC-MS/MS法同时测定食品接触纸包装材料中的异噻唑啉酮类和氯酚类杀菌防腐剂
    张聪 黄金凤 蔡玮红 李秀英 郭新东 何敏恒 冯翔
    2015, 31(6):303-308.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5.6.048
    [摘要](1391) [HTML](0) [PDF 754.79 K](1455)
    摘要:
    建立了固相萃取(SPE)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法(UPLC- MS/MS)同时检测食品接触纸包装材料中8种异噻唑啉酮类和氯酚类杀菌防腐剂(MI、CMI、BIT、2,4-DCP、2,4,6-TCP、2,3,4,6-TCP、PCP和OPP)的分析方法。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HLB固相萃取小柱净化,以甲醇-水为流动相在Phenomenex kinetex C18色谱柱(100 mm×3.0 mm,2.6 μm)上梯度洗脱分离,在电喷雾正、负离子分段扫描和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检测,以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对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8种待测物在2.0~4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定量限(S/N=10)在10 μg/kg~30 μg/kg之间;添加水平为10~300 μg/kg时,平均回收率在80.3%~10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3.5%~9.3%。
    49  基于LF-NMR及判别分析的葵花籽油过氧化值定性分析
    夏义苗 王欣 卢海燕 刘宝林
    2015, 31(6):309-314.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5.6.049
    [摘要](868) [HTML](0) [PDF 832.67 K](1180)
    摘要:
    为实现利用低场核磁共振(LF-NMR)技术快速检测葵花籽油过氧化值是否超标,收集了乐惠(LH)、金龙鱼(JLY)、福临门(FLM)、日清(RQ)、海狮(HS)、葵王(KW)、多力(DL)和融氏(RS)8品牌,共计162个不同氧化程度的葵花籽油LF-NMR弛豫特性(T21、S21、T22、S22、T23、S23、T2W),其中过氧化值超标样品数为74,并结合判别分析建立了葵花籽油过氧化值是否超标的定性判别模型。结果表明,葵花籽油LF-NMR弛豫信号随氧化时间变化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借助于判别分析进一步提取有效信息,发现模型总体判别准确率可达85.8%,其中RQ和RS葵花籽油判别准确率均达到90%以上,除HS仅为77.27%外,其余品牌判别准确率均在80%以上,判别效果良好。说明可以利用葵花籽油的LF-NMR弛豫特性对其过氧化值进行快速有效的定性分析,省时省力,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50  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加工后鸡肉产地溯源的研究
    孙潇 史岩
    2015, 31(6):315-321.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5.6.050
    [摘要](1075) [HTML](0) [PDF 943.88 K](1228)
    摘要:
    本文选择来自昌邑新昌、牟平仙坛、莱阳春雪、亚太中慧四个产地,不同厂家的180只同鸡龄同部位鸡肉样本,分别采用蒸、煮、微波三种方式加工后,经预处理粉碎过筛,利用安全、快速的近红外光谱技术,对不同产地的鸡肉样本进行近红外扫描并对所采集的近红外光谱进行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PCA),针对三种加工方式分别建立鸡肉产地溯源的定性判别模型,以探究加工后鸡肉产地溯源的可行性。试验表明:在波数范围7000~4000 cm-1内,原始光谱经二阶求导(13点平滑)和矢量归一化(SNV)预处理后,经三种方式加工后鸡肉的近红外光谱图均有显著差异,其中聚类分析判别正确率均高于90%,鸡肉样本的主成分空间分布位于不同的区域。利用来自四个厂区的独立样本经相同处理后对模型进行验证,识别正确率可达90%~95%。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加工鸡肉制品的产地溯源具有可行性。
    51  油茶种子发育过程中脂肪酸的变化研究
    刘星星 肖萍 罗火林 黄学勇 付宇新 罗丽萍
    2015, 31(6):322-328.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5.6.051
    [摘要](961) [HTML](0) [PDF 1023.94 K](1124)
    摘要:
    为实现油茶种子脂肪酸变化的快速测定,并研究油茶生长发育过程中脂肪酸组成的变化规律,本文以油茶、花生和芝麻为实验材料,分别采用震摇+甲酯化法与索氏抽提+甲酯化法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再利用气质联用(GC-MS)分析三种材料各自的脂肪酸组成,并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对油茶发育过程中种子子叶细胞内油体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震摇+甲酯化法简便快捷,精确度高,适用于大量样品的快速检测。油茶种子含油率升高的高峰期是47~54 WAF (Weeks After Flower),即9月至采摘期之间。油茶种子在发育过程中,油酸作为主要脂肪酸,在成熟种子油中含量高达78%以上,且在整个发育时期中呈现上升趋势,而棕榈酸、硬脂酸、亚油酸呈明显下降趋势。结合细胞学观察,明确本油茶品系的油脂转化高峰期在45~48 WAF。
    52  酶解法测定多种糖混合体系中海藻糖的含量
    王青云 王越 林亲录
    2015, 31(6):329-333. DO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5.6.052
    [摘要](897) [HTML](0) [PDF 550.16 K](1224)
    摘要:
    基于海藻糖水解酶(trehalase)可专一性水解海藻糖为葡萄糖的基本原理,建立了一种快速测定多种糖混合体系中海藻糖含量的分析方法:在trehalase过量的情况下,保证样品中海藻糖短时间内完全水解为葡萄糖,再采用DNS法测定酶解前后样品中还原糖含量并计算其差值,即可折算出样品中海藻糖含量。对含已知浓度海藻糖标准品和麦芽糖、果糖、葡萄糖、蔗糖的多种糖混合溶液中海藻糖含量的测定结果分析表明,酶解法测定海藻糖含量的样品回收率在91.12%~105.92%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为2.22%~3.43%,测定结果不受样品中其它糖类的干扰。该方法的检出限为70 μg/mL样品。T检验结果表明,酶解法和HPLC对发酵法生产海藻糖中间产物中海藻糖含量的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酶解法测定海藻糖含量具有快速、准确、灵敏等特点,不仅适合于糖成分复杂的样品中海藻糖含量的测定,也具有广谱的应用价值。

    主编:李琳教授

    创刊:现代食品科技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9078

    国内统一刊号:CN 44-1620/TS

    国内邮发代号:46-349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