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第29卷第3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高筋小麦储藏品质变化的研究
    王若兰 夏晨丰
    2013, 29(3):455-458.
    [摘要](1217)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研究选用郑麦366和西农979两种高筋小麦为研究对象,对小麦进行微波灭活,调节其生活力分别为0%、40%和90%,将其在35 ℃条件下恒温储藏,通过研究其在储藏过程中的发芽率、电导率、过氧化氢酶、湿面筋和糊化特性的变化,探讨小麦品质变化与其生活力之间的关系。为研究高筋小麦的储藏特性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结果表明:储藏过程中生活力越高的小麦其发芽率、湿面筋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动度降低幅度越大;生活力越小的小麦电导率升高幅度越小;生活力为40%的小麦的峰值粘度、最终粘度和回生值变化的最多,衰减值变化最少。
    2  槲皮苷和山奈酚对糖尿病小鼠血糖及血脂水平的影响
    张家瑞
    2013, 29(3):459-462.
    [摘要](986)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本研究对黄酮单体山奈酚、槲皮苷对糖尿病小鼠降血糖、血脂效果进行试验,建立了小鼠实验模型,经喂养后测定结果表明,黄酮单体山奈酚、槲皮苷能够有效的降低小鼠的血糖BG、TG、TC和MDA水平,对增加血清SOD、GSH-Px活性也有明显促进作用,其中以10 mg/kg?bw?d为最佳剂量。这表明黄酮单体山奈酚、槲皮苷对糖尿病防治有明显作用。
    3  叶绿素镁钠盐对液态食品中Staphylococcus aureus的光动力杀菌研究
    王小情 刘忠义 余元善 徐玉娟 吴继军 王威利 唐道邦
    2013, 29(3):463-466.
    [摘要](1098)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以叶绿素镁钠盐为光敏剂,研究了其对几种液体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光动力杀菌效果。结果表明,叶绿素镁钠盐对几种液态食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很强的杀菌效果,其中以10-5 mol/L的叶绿素镁钠盐杀菌效果最佳,10 min金黄色葡萄球菌减少了4.5个对数;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液态食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死率明显增加,特别是在起始10 min内;一般透光性好的食品包装材料对液态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光动力杀菌效率没有影响,但液态食品的pH对其杀菌效率有一定的影响。对于不同的液态食品,在澄清或酸性的食品中叶绿色镁钠盐的光动力杀菌效果较好,但当食品中含固体颗粒或较浑浊时,其杀菌效率显著降低。
    4  黄酒酵母发酵过程中产尿素的变化规律研究
    杨建刚 马莹莹 潘训海 周健 王文清 林艳
    2013, 29(3):467-471.
    [摘要](1046)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本论文采用二乙酰肟比色法测定了黄酒酵母发酵过程中产尿素的规律。结果显示:黄酒酵母在生长过程中,分泌大量尿素到胞外,在稳定期(培养第51 h)胞外尿素浓度达38.642 mg/L,胞内尿素浓度(培养第27 h)为6.043 mg/L。培养基初始pH3,4时,相对初始pH=5而言酵母细胞的尿素的胞外分泌较少;培养基酒精浓度为12%时,酵母胞外尿素分泌水平下降;培养温度升高胞外尿素分泌水平下降。酶制剂代替麦曲的黄酒发酵实验结果显示,发酵液中尿素含量水平随着发酵进程而升高。
    5  水热磷酸化改性大豆浓缩蛋白乳化性质的研究
    胡磊 杨晓泉 尹寿伟 郭健 王金梅
    2013, 29(3):472-475.
    [摘要](1036)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采用水热磷酸化处理修饰大豆浓缩蛋白(Soybean Protein Concentrate, SPC),主要研究在SPC中添加不同浓度的三聚磷酸钠(Sodium Tripolyphosphate, STTP)经水热处理改性后,SPC的磷酸化程度、乳化性质的变化。通过水热处理过程中向SPC添加0.1%~3%的STTP制备出不同磷酸化程度的磷酸化改性大豆浓缩蛋白(简称0.1%~3%P-HSPC);同时研究了改性前后SPC乳液乳析率、粒度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其中添加0.3%、0.5%、0.7%的STTP所得改性蛋白的磷酸化程度分别为0.226%、0.253%、0.28%,其磷酸化程度高于其他STTP浓度制得的改性磷酸化蛋白;并且改性后的SPC乳化性质有明显改善。
    6  白果淀粉结构特征与糊化特性研究
    马亚君 姜欢 缪铭 江波
    2013, 29(3):476-478.
    [摘要](1133)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采用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仪、红外光谱、RVA等现代分析手段探讨佛指品种白果淀粉的结晶结构、热焓性质、结构特征与糊化特性。结果表明,白果淀粉结晶机构呈C型结晶图谱,含有伯、仲醇羟基的α-D-吡喃环等结构特征,淀粉的糊化温度高于80 ℃。
    7  食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重金属镉抗性及其与抗生素耐药性的关系研究
    何建华 徐冬旸 刘星宇 石磊 闫鹤
    2013, 29(3):479-482.
    [摘要](886)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研究了不同血清型食源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对重金属镉的抗性及其与抗生素耐药性之间的关系。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对重金属镉的抗性,与菌株的抗生素耐药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73株实验菌株中,36株具有镉抗性,总体镉抗性率达49.3%(36/73)。分离到的5株多重耐药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均为镉抗性菌株,表明食品生产、加工及其储存环境中这种同时携带多重耐药性与重金属抗性的微生物从食品链及有关环境进入到人类,就会对人类健康构成构成潜在威胁。
    8  冷鲜猪肉馅中热杀索丝菌生长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刘超群 候温甫 王宏勋
    2013, 29(3):483-486.
    [摘要](1431)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以市售托盘装冷鲜猪肉馅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中热杀索丝菌分别在0、5、10、15、20 ℃条件下的数量变化情况。运用统计学软件SAS9.1拟合热杀索丝菌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动力模型,采用偏差因子和准确因子进行验证,偏差因子和准确因子的值都在1左右,判定系数R2的值接近1,表明Gompertz模型能很好拟合热杀索丝菌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利用平方根模型描述温度与最大比生长速率和延滞期的关系,得到热杀索丝菌生长的二级模型,方差分析结果显示P<0.01,表明模型能有效预测0~20 ℃温度区域内冷鲜猪肉馅中的热杀索丝菌的生长。
    9  辅酶Q10、番茄红素单独以及联合补充对大鼠运动能力的影响
    刘慧燕 侯丽
    2013, 29(3):487-489.
    [摘要](1513)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为观察辅酶Q10、番茄红素单独以及联合补充对大鼠的运动能力以及抗疲劳作用的影响;采用灌胃方法,各组持续给予受试物4 周。4周后进行力竭游泳时间、力竭恢复24 h后测试肝脏/股四头肌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等各项指标。结果表明,补充辅酶Q10、番茄红素均能延长大鼠力竭游泳时间(P<0.05),联合使用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给药组肝脏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有明显提高,其中联合组(P<0.01),Q10组(P<0.05);联合组的肝脏组织、肌肉组织以及Q10组的肝脏组织的丙二醛MDA水平有显著性降低(P<0.05)。联合组的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酶活均有明显降低(P<0.01),Q10组LDH (P<0.05),Q10组CK (P<0.01),番茄红素组CK(P<0.05)。辅酶Q10、番茄红素具有提高大鼠运动能力,促进剧烈运动后疲劳恢复,联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
    10  苹果多酚对小鼠体重控制作用的研究
    李建新 孙于庆 岳福兴 张晓宇 艾志录
    2013, 29(3):490-493.
    [摘要](966)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通过给试验小鼠灌胃苹果多酚,研究苹果多酚对小鼠体重的控制功效。本实验采用预防小鼠肥胖模型法,以昆明种雄性小鼠为试验动物,连续给予小鼠灌胃不同剂量的苹果多酚35天后,观测小鼠体重、体长、腹围、李氏指数、血糖变化等指标。结果表明中、高剂量的苹果多酚能有效控制小鼠体重、李氏指数、脂体比及血糖含量(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体重分别下降了17.11%、16.11%,脂体比分别下降了16.52%、23.48%,血糖含量分别下降了12.5%、14.03%。
    11  不同产地枸杞干果品质的差异性研究
    雷建刚 刘敦华 郭进
    2013, 29(3):494-497.
    [摘要](1426)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本文主要对南梁、惠农、固原、中宁、内蒙、甘肃、青海、新疆八个产地的枸杞干果理化成分的差异显著性做了研究,从而综合比较了八个产地枸杞品质的差异。分别测定了其7种理化成分和3种活性成分,并做了方差分析、显著性分析(LSD)、加权得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各产地枸杞综合加权得分分值大小及品质高低顺序依次为:中宁7.3>南梁5.1>新疆4.8>惠农4.5>甘肃3.8>青海3.7>内蒙3.6>固原3.2;银川南梁和惠农的枸杞品质与中宁的枸杞非常接近,故优质枸杞中心仍然在宁夏,但是地点已呈现由中宁往南梁、惠农等地转移的趋势。
    12  电子束辐照对冷藏猪脊肉品质特性的影响
    顾可飞
    2013, 29(3):498-500.
    [摘要](1014)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本文对冷却猪里脊肉经电子束辐照处理后感官特性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剂量不超过3 kGy时,在(3±1) ℃下经21 d贮存后,TVB-N值、过氧化物值和汁液流失率分别15.02?10-2 mg/g、24.7 meq/kg、0.30 mg/kg和9.91%,肉品色泽鲜红,没有或仅有轻微的辐照味,并在贮藏14 d后逐渐消失;当剂量在3 kGy以上时,TVB-N值、过氧化物值和汁液流失率最高分别为20.08?10-2 mg/g、27.2 meq/kg、0.52 mg/kg和12%,超过了规定的限量值,虽色泽呈良好的鲜红色,但产生了不良的辐照味,影响风味;上述结果表明:在不影响脊肉品质的前提下,低剂量的电子束辐照(本实验不超过3 kGy),能够起到一定程度的保鲜效果。
    13  茵陈黄酮的抗氧化及镇痛作用研究
    齐善厚
    2013, 29(3):501-504.
    [摘要](949)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对茵陈黄酮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对小鼠致痛作用的抑制研究表明,与Vc相比,在体外实验中,茵陈黄酮粗提物和茵陈黄酮纯化物对?OH基和DPPH自由基具有良好的清除能力,对花生油氧化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在小鼠体内实验中,茵陈黄酮黄酮粗提物和纯化物可显著降低由腹腔注射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次数,茵陈黄酮纯化物对小鼠小鼠扭体反应的抑制力达到60.67%,同时也可减少热刺激和甲醛诱导的小鼠舔足次数,说明茵陈黄酮对化学物质和炎症引起的疼痛均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茵陈黄酮抗氧化及镇痛活性显著。
    14  温度对虾油风味成分形成的影响研究
    冯滢滢 段杉 李远志
    2013, 29(3):505-509.
    [摘要](1216)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本文以虾头虾壳酿制虾油,采用感官评定、氨态氮(AAN)、挥挥发性盐基氮(TVBN)、5`-羟甲基糠醛(5`-HMF)、游离氨基酸、挥发性气体成分等指标,研究了酿制过程中温度对虾油风味成分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风味物质的形成有显著影响,35~45 ℃为较为合适的酿制温度,在此温度范围内酿制的虾油其游离氨基酸总量、风味等均优于其他温度下酿制的虾油。且35 ℃下酿制产生更多的游离氨基酸(17.1074 mg/g),较多的醇类(占挥发性成分的4.63%)和吡嗪类(占挥发性成分的20.09%)以及较少的一氢吲哚(占挥发性成分的43.66%);而45 ℃下酿制上述成分分别为16.1434 mg/g,1.79%,10.21%和67.79%。
    15  真空预冷处理对新鲜猪肉品质影响的研究
    廖彩虎 钟瑞敏 黄国清 单斌
    2013, 29(3):510-512.
    [摘要](1092)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从感官指标等方面来探讨真空预冷与传统的预冷方式和不同的真空预冷终温对新鲜猪肉的影响。结果发现,真空预冷后猪肉的失水率高于其他的预冷方式,且终温越低,失水率也越高;真空预冷的降温速度是-18 ℃冷库预冷的1.5倍左右,是0 ℃冷库预冷的3倍。综合质构TPA、色差等理化指标发现,不同的预冷方式对猪肉存在着差异性显著(P<0.05),但真空预冷终温为4 ℃时较其他的预冷方式更接近新鲜猪肉的感官指标。
    16  桑黄多糖提取过程模型的建立与动力学分析
    程伟 秦俊哲 杜军国
    2013, 29(3):513-518.
    [摘要](1285)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基于超声波辅助提取中药材中化学成分的非稳态扩散过程,根据Fick第二定律建立桑黄子实体多糖的超声波协同纤维素酶法提取过程的动力学模型。以桑黄子实体为原料,分别对桑黄多糖的热水提取和超声法协同纤维素酶提取过程建立动力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试验验证,求解相应的动力学参数;得到速率常数、活化能、相对萃余率等一系列动力学参数。研究结果显示试验数据与动力学模型计算值吻合良好,可为桑黄多糖提取工艺放大和深入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17  压热法结合反复冻融制备小麦抗性淀粉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唐雪娟 刘丽斌 黄继红 王娟
    2013, 29(3):519-522.
    [摘要](1280)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以小麦淀粉为原料,利用压热法制备抗性淀粉,再经过反复冻融,以期提高产品的抗性淀粉含量。对产品的颗粒形貌、碘吸收曲线、持水力、膨胀度、溶解度等理化性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反复冻融次数为6次时得到的小麦抗性淀粉含量最高,为18.31%,经过反复冻融处理的小麦抗性淀粉,颗粒呈不规则形,且在碘吸收曲线中稍微偏向直链淀粉吸收峰,表明其可能含有较多的直链淀粉。与小麦原淀粉相比,经反复冻融处理的小麦抗性淀粉的持水力与膨胀度显著增加,而溶解度显著降低。
    18  辛硫磷的柱层析纯化及其结构表征
    汪莉 李壹 熊晓辉 陆利霞
    2013, 29(3):523-525.
    [摘要](943)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对辛硫磷原药进行分离纯化,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进行表征,高效液相色谱(HPLC)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柱层析的最优洗脱剂为乙酸乙酯:石油醚=1:12。红外光谱、核磁共振都可以证明辛硫磷的提纯产品与其分子结构特征一致。高效液相色谱表明提纯的辛硫磷纯度可以达到98.60%。
    19  咖啡鲆1-6体节cDNA文库的建立及EST分析
    薛积玉
    2013, 29(3):526-530.
    [摘要](1440)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本研究采用SMARTTM cDNA文库构建试剂盒构建了咖啡鲆胚胎发育期1-6体节 cDNA文库。经检验,文库的滴度为1.4×106 pfu/mL,阳性克隆率大于80%。对112个随机挑选的克隆进行两端测序,结果显示有98个测序成功。经在GenBank 上BLAST 比对,98个克隆属于83个基因,其中73个为已知功能基因,另外10个没有明显的同源序列。在已知功能的73个基因中,包括2个与骨骼和运动有关的基因、6个与信号传导有关的基因、5个与能量转换有关的基因、8个与蛋白合成相关的基因、3个与生长发育相关的基因、2个与免疫蛋白相关的基因以及27个假想蛋白和20个其他的基因。咖啡鲆1-6体节cDNA文库的建立旨在为咖啡鲆研究奠定基础。
    20  灵芝孢子油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
    蒋丽 黄远英 殷光玲
    2013, 29(3):531-533.
    [摘要](1288)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研究灵芝孢子油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分别以333、667、1000 mg/(kg?bw)剂量的灵芝孢子油对小鼠连续灌胃30 d后,测定各项免疫指标。灵芝孢子油能促进小鼠淋巴细胞增殖转化作用及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提高小鼠的抗体生成细胞和血清溶血素水平,并显著提高NK细胞的活性。灵芝孢子油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的作用。
    21  酰基化蓝靛果花色苷的抗氧化性研究
    张智 臧云 王群
    2013, 29(3):534-538.
    [摘要](1347)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本文将提纯的蓝靛果花色苷进行酰基化修饰,并经紫外、红外扫描确定酰基化成功。继而以Vc和未酰基化的样品为对照,研究了经酰基化的蓝靛果花色苷衍生物对DPPH?、?OH、O2?、H2O2的清除能力,抗脂质过氧化能力,总抗氧化以及总还原能力。结果表明,蓝靛果花色苷衍生物具有很强的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且与浓度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其中总抗氧化能力能力稍强于Vc;清除羟自由基、过氧化氢自由基、清除超氧自由基能力与Vc相当;在总还原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试验中,也有较好的能力,但结果逊于Vc。
    22  荞麦皮粉中膳食纤维的制备工艺研究
    杨芙莲 郭翠翠
    2013, 29(3):539-542.
    [摘要](1126)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以荞麦皮粉为原料,采用碱法提取膳食纤维,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得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对所得膳食纤维进行性质测定。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碱解温度80 ℃,氢氧化钠质量分数1.0 %,料液比1:16(g/mL),碱解时间80 min。在此条件下膳食纤维得率为20.39 %,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持水力为5.97 g/g,膨胀力为7.4 mL/g,水溶性膳食纤维溶解率为96%。
    23  超声法联合微波辅助提取玉米须甾醇的工艺优化
    徐艳阳 吴海成 任辉 朱志红 李科静 张凡
    2013, 29(3):543-548.
    [摘要](1062)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应用响应面法对超声与微波联合提取玉米须甾醇的工艺进行优化,建立了相应的回归模型。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考察超声时间、超声波功率、液料比和微波时间对玉米须甾醇得率的影响。通过中心组合试验优化获得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55 min,超声波功率200 W,料液比1:40 (g/mL),微波时间16 min,通过五次验证试验,玉米须甾醇的得率为0.76%,与理论预测值基本符合,为玉米须甾醇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24  灵芝液体发酵产胞内多糖的培养基优化
    谭才邓 廖延智 吴裕豪 龚燕媚 肖虹 吴晓燕 李平凡
    2013, 29(3):549-552.
    [摘要](1336)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以菌丝生物量及菌丝胞内多糖为指标,用液体发酵方法培养灵芝菌丝并获得菌丝胞内多糖,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研究了碳源、氮源、微量元素对灵芝菌丝生长及多糖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灵芝液体发酵生产菌丝多糖最适合培养基组合为:麦芽糖2.0%、酵母提取粉2.0%、ZnSO4 0.015%、VB1 0.10%、KH2PO4 0.2%、MgSO4 0.05%、pH 6.0,菌丝多糖产量高达6.64%。
    25  南疆骏枣的保湿干制工艺研究
    王文华 温亚妮 徐勇 许倩
    2013, 29(3):553-557.
    [摘要](904)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本试验以阿克苏地区骏枣为原料,利用太阳能干燥装置,采用保湿干燥技术干制红枣,研究干制条件对骏枣干制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相对湿度可以改善干制骏枣的色泽、减少干燥过程的壳化现象、减少风味物质和营养成分的损失以及降低红枣的变形程度。骏枣保湿干制最佳工艺条件为:55 ℃干燥1 h,升温至60 ℃保持1 h,升温至65 ℃开始加湿,相对湿度62%,保湿时间为10 min,继续在65 ℃干燥170 min,升温至70 ℃干燥3 h,降温至60 ℃保持1 h,降温至55 ℃保持1 h,在此条件下干制的骏枣最终含水量为22.07%,色泽鲜艳,口感松软,外形饱满美观。
    26  开菲尔粒中高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及培养基优化
    顾瑾麟 夏永军 张红发 任婧
    2013, 29(3):558-562.
    [摘要](1109)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采用脱脂乳粉平板初筛法,从开菲尔粒中分离得到10株有明显水解圈的蛋白酶产生菌,对脱脂牛奶平板上透明圈/菌落直径比(HC)>2.00的KX-1、Kx-3、Kx-7三株菌通过时间-酶活曲线进行复筛,得到酶活最高(发酵30 h、酶活146.43 U/mL)的菌株Kx-7。利用单因素试验对培养基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利用Plackett-Burman (PB)试验设计法对影响蛋白酶活性的重要因素进行筛选,结果表明果糖,酪蛋白和Triton X-100,3个因素对产酶影响显著。
    27  沙丁胺醇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张赛 许青华 李文美 何小维
    2013, 29(3):563-567.
    [摘要](1313)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为了对沙丁胺醇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通过四种方法制备沙丁胺醇衍生物,分别将其与牛血清蛋白(BSA)、卵清蛋白(OVA)偶联,制备人工完全抗原,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浓度并计算偶联比,用所制备的四种免疫原免疫新西兰白兔获得抗沙丁胺醇(SAL)抗体,每一种抗体都用四种包被抗原进行配对筛选,据此得到最佳的抗体-包被抗原的组合,对筛选出的抗体用正辛酸-硫酸铵法进行纯化,采用间接ELISA法测定多克隆抗体(pAb)的效价并进行特异性鉴定。结果表明:成功偶联了完全抗原,四种免疫原的偶联比分别为9:1、6:1、6:1、12:1,得到最佳的抗体-包被抗原的组合,筛选出的抗体效价达到1:64000,此抗体对克伦特罗和特布他林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144%和169%,对其他类似物几乎没有交叉反应。本研究为沙丁胺醇、克伦特罗和特布他林多残留酶联免疫检测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8  转酯化-结晶提取棉籽油脱臭馏出物中植物甾醇的研究
    孙静涛 董娟 肖婧 史学伟
    2013, 29(3):568-570.
    [摘要](1049)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棉籽油脱臭馏出物中甾醇提取方法,主要得出以下结论:采用转酯化-结晶法对棉籽油脱臭馏出物中甾醇进行萃取,最佳萃取条件为:料液比为1/5 (m/V),转酯化温度为60 ℃,催化剂使用量为35%,转酯化时间为4 h,甾醇提取率为54.80%,甾醇纯度达到82.10%。
    29  不同工艺条件对普洱茶渥堆过程中微生物及酶活的影响
    胡捷 刘通讯
    2013, 29(3):571-575.
    [摘要](1193)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运用实验室规模模拟渥堆,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不同工艺条件(初始水分含量、初始pH值和翻堆间隔)对普洱茶渥堆过程中微生物(霉菌)和酶活(多酚氧化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影响。结果表明:渥堆过程中,初期霉菌大量生长,随后趋于稳定。多酚氧化酶活性呈现增-减-增、先增后减和增-减-增-减3种变化趋势,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酶活性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仅酶活性峰值大小和出现时间不同。其中40~45%的初始水分含量能使茶胚渥堆过程中霉菌和各类酶活性维持在较高水平,调整茶胚的初始pH值对渥堆过程中微生物和酶活的影响不显著,翻堆间隔在8 d有利于茶胚霉菌保持在高水平,翻堆间隔在6 d有利于酶活保持在高水平。以茶褐素含量、茶多酚和儿茶素总量作为普洱茶氧化程度的指标,表明初始水分含量过高(50%)、翻堆间隔频率过高或过低(4 d、8 d)会引起普洱茶氧化过度,导致其品质下降。因此,选择合适的工艺条件有利于普洱茶品质提高。
    30  小球藻优良藻种的选育与特性研究
    吴晓娟 刘海燕 顾继锐 罗国强
    2013, 29(3):576-578.
    [摘要](1158)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本文研究了在相同培养条件下,11株小球藻的生长、光能利用率、色素以及蛋白质含量。实验结果显示,分离自成都本地的小球藻C5生长速度上具有很强的优势,达到0.031 g/(L?d) ,可溶性蛋白含量为44.73%,叶绿素含量达到29.05 mg/g,类胡萝卜素的含量达到15.35 mg/g。因此,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选用小球藻C5作为生产藻种。
    31  响应面法优化酸浆宿萼色素的提取工艺
    孙海涛 王成
    2013, 29(3):579-582.
    [摘要](1067)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根据中心组合(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对酸浆宿萼色素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酸浆宿萼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液料比7:1、超声功率160 W、超声温度41 ℃、超声时间53 min。在此条件下得到色素得率为2.68%。
    32  超声波辅助提取荷叶和槐米黄酮的工艺研究
    张堃 张双灵 张忍
    2013, 29(3):583-586.
    [摘要](1283)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黄酮类物质是一类具有极高经济价值的化合物,在各类农产品加工下脚料中含量丰富。研究以荷叶和槐米为对象,通过乙醇热浸和超声辅助提取黄酮类组分,采用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并以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提取物的成分及纯度测定。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法优于乙醇热浸法。荷叶提取黄酮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温度35 ℃,超声提取时间40 min,料液比1:40(m:v);槐米提取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温度25 ℃,超声提取时间35 min,料液比1:40(m:V)。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提取物的主要成分为芦丁,荷叶芦丁得率为11.64%,槐米为15.47%。研究结果为提高农产品加工下脚料的附加值提供了依据。
    33  杏皮渣中类胡萝卜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贺小贤 刘昌蒙
    2013, 29(3):587-590.
    [摘要](900)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类胡萝卜素普遍存在于动物、高等植物等中的黄色、橙红色或红色的色素之中,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如抗氧化、防癌症、预防夜盲症等。随着对天然类胡萝卜素制品的需求量的增加,果渣或其他下脚料成为获取天然类胡萝卜素的新途径之一。本文中合理利用杏酒发酵过程中的下脚料-杏皮渣,以无水乙醇:丙酮(3:7)为提取溶剂,结果表明当料液比为1:15、提取温度55 ℃、提取时间120 min、重复操作2次时,类胡萝卜素的得率最高,可达228.62 μg/g。
    34  同时蒸馏萃取法和超临界提取法制备款冬花精油成分的研究
    舒俊生 黄兰 牛勇 戴奎 邹鹏 毛健
    2013, 29(3):591-595.
    [摘要](1059)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本文研究了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FE)从款冬花中提取精油,再通过GC-MS手段鉴定不同精油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并比较它们的异同。结果表明,SDE法精油收率为0.13%,主要成分为小分子挥发性物质如β-没药烯、香松烯氧化物等;而SFE法精油收率在1.09%以上,其主要成分除了小分子挥发性物质外,还含有大量的较高分子量的特征成分,如款冬酮、款冬二醇等。精油提取方法的不同特性造成了款冬花精油产品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异。这为工业上提取精油的工艺改善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35  超声波混频处理对黄酒陈化的影响 () 摘要: 关键词:
    陈汉勇 李汴生 蔡明迪
    2013, 29(3):596-600.
    [摘要](1185)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论文运用均衡非完全分块感官评价方法,从香气、风格和口味等方面分析了超声波混频处理对黄酒陈化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超声波处理条件对黄酒香气并未产生显著性影响,对大部分酒样的风格和口味有显著性提高,但不是所有条件都起到积极效果;频率组合与功率密度是影响陈化效果的主要因素;双频处理所得优于单频处理,三频处理优于双频处理,频率相差较大的双频处理要优于频率相差较小双频处理所得酒样;功率密度的变化对黄酒口味及风格的影响呈波动变化,其中60 W/L功率密度处理酒样在口味以及风格方面效果最好。
    36  优化大孔树脂提取分离苋菜红色素的工艺
    林海珠 张云玲 胥秀英 郑一敏 乔源 傅善权
    2013, 29(3):601-604.
    [摘要](1176)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采用正交设计实验筛选AB-8大孔树脂纯化苋菜红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其最佳工艺为:上样pH值为3、吸附流速1.2 mL/min、洗脱剂浓度为15%乙醇溶液、洗脱流速0.9 mL/min。经过AB-8大孔树脂提纯后,提高了苋菜红色素的品质。
    37  甘草纤维与烟末配抄在烟草薄片纸基中的应用研究
    邵干辉 饶国华 徐曼 田英姿 崔春 王晴晴 罗宇年 马千里
    2013, 29(3):605-608.
    [摘要](1305)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以甘草渣和烟末为原料,以感官评价和薄片的物理性能为指标,研究造纸法甘草薄片的最佳生产工艺条件及甘草渣与烟末配抄的最佳配比。研究结果表明:(1)甘草渣的最佳浸渍条件为:温度70 ℃、时间30 min、液比1:12,此时所抄造的甘草薄片纸基的色泽、烟气浓度、杂气、香气、刺激性和回甜等感官评吸指标得分最高,感官评吸结果最好。(2)甘草渣与烟末的最佳配比为甘草渣60%,烟末40%,此时甘草渣与烟末配抄的甘草烟末薄片纸基的感官评吸结果最好,同时厚度、松厚度、紧度和抗张强度等物理性能指标综合表现也最好。另外,实验还以甘草渣为原料,探索了原料浸渍前黄酮的提取对抄成的薄片纸基感官评吸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黄酮的提取不利于卷烟吸味和质感的提升,使感官评吸结果变差。
    38  莲雾果酒的发酵工艺研究
    李宏杨 邢增通 柯用春 任红 邢军
    2013, 29(3):609-611.
    [摘要](1062)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为了推动莲雾加工业的发展,研究了莲雾果酒的发酵工艺。通过考察多个因素对发酵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为:酵母接种量0.6 g/L,初始pH值3.5,发酵温度21~25 ℃,发酵时间14 d。试制的莲雾果酒浅黄色,澄清透明,有一定的莲雾果香和酒香,爽口,风格独特。
    39  梅茄汁乳酸菌饮料的研制
    马震雷 余芳 徐永才
    2013, 29(3):612-614.
    [摘要](986)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以青梅、番茄为原料,添加有益健康的菊粉,进行复合乳酸菌发酵,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并通过综合平衡法修正,确定试验最佳工艺为:青梅汁和番茄汁配比2.5:1,果汁总含量40%,菊粉5%,蔗糖7%,CMC-Na 0.1%,乳酸菌接种量5%,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植物性乳杆菌=1:1:3,45 ℃发酵6 h,4 ℃冷藏20 h。产品呈明黄,色彩鲜艳,口感酸甜爽口,无明显分层沉淀,具有青梅及发酵制品特有的香味。
    40  粉葛氨糖复方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黄月纯 申卫红 王祝彬 吴益芳 刘东辉 魏刚
    2013, 29(3):615-620.
    [摘要](1467)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按照保健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采用急性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和30 d喂养试验进行粉葛氨糖复方的安全性评价。结果粉葛氨糖复方对雌、雄昆明种小鼠的最大耐受剂量(MTD)均大于20.0 g/(kg?bw);三项遗传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30 d喂养试验未见大鼠的生长发育、血液学、生化及组织病理学有异常变化。粉葛氨糖复方急性毒性分级属无毒级、无遗传毒性,在本实验剂量范围内,属安全性保健食品。
    41  明月草营养成分的分析及评价
    徐荣 郭刚军 袁志章 杨焱
    2013, 29(3):621-624.
    [摘要](1901)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对明月草的氨基酸、矿质元素及其他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测定,并进行了营养评价。结果表明,明月草中水分、蛋白质、粗脂肪、总糖、粗纤维、灰分、维生素C与总黄酮的含量为92.70%、1.99%、0.35%、0.21%、0.68%、1.40%、0.08 mg/g与4.79 mg/g;含有氨基酸15种,氨基酸总量(TAA)为20.01%。EAA/TAA为43.83%,EAA/NEAA为78.02%,各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且比例均衡,比值系数分(SRC)为65.10。在各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中,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P、K、Ca、Mg、Fe、Zn、Cu、Mn矿质元素的含量为322、4210、1441、478、38、2.36、1.14、55.70 mg/kg,经分析明月草氨基酸、矿质元素及其他营养成分含量丰富,具有很好的开发与利用价值。
    42  连续流动法测定浓香型大曲制曲过程中淀粉含量的变化及其规律
    罗惠波 李丹宇 杨晓东 叶光斌 卫春会
    2013, 29(3):625-628.
    [摘要](975)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本试验首次采用连续流动化学分析仪测定大曲的淀粉含量,并对大曲样品中淀粉的萃取条件进行优化,从而对制曲全过程(包括发酵期和储藏期)中淀粉含量的变化进行准确快速的检测,以期为大曲其他生化、理化指标的分析,及微生物动态变化规律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结果显示:此法精密度在1.169~5.280%之间,标品平均回收率为101.9465%;发酵期样品采用高氯酸与乙醇的比例为0.5进行淀粉萃取,其它阶段样品处理均采用0.4的比例,搅拌时间为10 min,为:优选条件;同时发现,大曲发酵期淀粉含量变化剧烈,达18.84%,而储藏阶段的淀粉含量持续减小但变化不大,储藏后期趋于稳定。
    43  离子液体修饰碳糊电极测定食品中香草醛
    陈立新 李心恬 方红 周原
    2013, 29(3):629-632.
    [摘要](950)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本文合成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BMIM]BF4,用该离子液体构置了具更高导电效率的修饰电极。在pH=7.4的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中,用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香草醛在离子液体修饰电极和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测定香草醛的电化学方法,离子修饰电极显示了更好的电化学特性,在+0.440 V (vs.SCE)左右有一个不可逆的氧化峰。DPV法线性范围2.0 μg/mL~30.0 μg/mL,检测限1.0 μg/mL。并对香草醛的电极反应机理做了初步研究。
    44  应用ORS-ICP-MS测定欧盟食品接触塑料和容器中7种可迁移金属含量
    乐粉鹏 辛明亮 吴瑛 李永亮 田羽轩 张金玲
    2013, 29(3):633-635.
    [摘要](1269)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根据欧盟法规10/2011食品接触材料及容器中的要求,采用带八极杆碰撞/反应池(ORS)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及容器中Ba、Co、Cu、Fe、Li、Mn、Zn 7种可迁移金属含量,通过优化ICP-MS工作条件,降低了质谱干扰,对所测定元素,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方法检出限为0.4~16 μg/L,精密度<3.5%,回收率在86.2%~108.5%,该方法快速,方便,该方法满足欧盟法规的检测要求,适合出口食品接触材料和容器中可迁移元素的测定。
    45  微波消解ICP-MS法同时测定羊栖菜中13种元素及其食用风险评估
    许秀兰
    2013, 29(3):636-639.
    [摘要](1084)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采用密闭微波消解羊栖菜样品,在优化测定条件的基础上,建立微波消解ICP-MS法同时测定羊栖菜中Al、As、Ba、Cd、Co、Cr、Cu、Fe、Mn、Ni、Pb、Mg和Zn 13种元素的方法。选用Sc、Ge、In、Bi 4种元素作内标液校正基体效应,13种待测元素的检出限分别为0.004~1.90 μg/L,RSD为1.04~3.65%,加标回收率为91.92~109.36%,对标准物质样品分析的结果与所给参考值吻合。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适用于羊栖菜的日常检验,并且对羊栖菜的养殖和加工业的质量控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健康风险指数来看,食用羊栖菜后人体健康风险较低,不会对暴露人群构成明显的危害。
    46  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花生油挥发性物质的研究
    梁慧 卢斌斌 陆启玉 章绍兵
    2013, 29(3):640-643.
    [摘要](1084)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技术(SDE-GC-MS),对水酶法制备的花生油挥发性物质进行提取和分析,优化同时蒸馏萃取条件。结果表明:花生油总挥发性化合物种类及吡嗪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均随样品量的增加而增加;二氯甲烷作为萃取溶剂萃取得到的总挥发性化合物种类及吡嗪类化合物相对含量较乙醚多;在花生油用量为30 g时,采用二氯甲烷可以萃取出66种化合物,经质谱分析可鉴定出42种化合物,其中吡嗪类化合物有6种,占总挥发性成分6.73%。
    47  香油精电子鼻快速检测系统的设计
    马力辉 高永阳 张婷 董猛 信文平
    2013, 29(3):644-646.
    [摘要](1648)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为实现香油精的快速检测,研制了一套能够实时、准确地进行香油精检测的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数据采集部分和数据处理部分组成。数据采集部分采用了气体传感器阵列和上位机结合的方式,数据处理部分用Matlab训练了一个3层BP神经网络。在实验过程中,配制了8个不同比例的香油精样本,用标准样本进行了神经网络的训练,测试样本进行了验证。该系统为香油精的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提供了依据,据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48  不同甲酯化方法对瓜蒌籽油中十八碳三烯酸种类和含量的影响
    孙潇辉 李茜 吕萍 李卫文 丁昱 丁之恩 董玲
    2013, 29(3):647-650.
    [摘要](1092)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以索氏抽提的瓜蒌籽油为原料,测定其酸值、碘值和皂化值。分别采用酸催化法、碱催化法和BF3催化法对瓜蒌籽油进行甲酯化处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其脂肪酸中十八碳三烯酸的种类和含量。结果表明:瓜蒌籽油酸值为0.51 mg KOH/g,碘值为1.3398 g I2/g,皂化值为1.9143 g KOH/g。酸催化法鉴定出5种十八碳三烯酸,为栝楼特征性脂肪酸-瓜蒌酸、梓树酸、α-桐酸、γ-亚麻酸和α-亚麻酸,含量分别为6.43%、9.5%、7.00%、5.82%和1.52%;碱催化法和BF3催化法均鉴定出4种,为瓜蒌酸、α-桐酸、梓树酸和α-亚麻酸,其含量分别为31.24%和27.17%、3.33%和3.56%、1.23%和2.02%和0.38%和0.78%。结论:瓜蒌籽油品质符合国家食用油标准,可进一步开发利用;碱催化甲酯化法对十八碳三烯酸的异构效应最小,更适合用于瓜蒌籽油脂肪酸分析。
    49  高效离子色谱法测定烟草及其制品中麦芽酚的含量
    舒俊生 佘世科 陈开波 毛健
    2013, 29(3):651-653.
    [摘要](1005)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建立了使用阴离子交换分离柱,NaOH淋洗液,电化学检测器测定烟草制品中痕量麦芽酚的离子色谱检测方法。方法基于麦芽酚在NaOH溶液中转化为阴离子,使用CarboPac PA1型分离柱和NaOH淋洗液进行分离;利用酚羟基在玻碳电极上的特异响应,使用ED电化学检测器进行分析。在2.60?10–2~26.00 mg∕L浓度范围内,工作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检出限为2.26 μg∕L;测定的整个过程可在15 min内完成。方法用于烟草样品的分析,结果令人满意,加标回收率在97%~102%之间。
    50  可视芯片检测大豆、水稻和玉米中的转基因成分
    成晓维 王小玉 胡松楠 许喜林 冯家望 邝筱姗 游淑珠 唐食明
    2013, 29(3):654-659.
    [摘要](1139)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本研究选取9种常见转基因食品外源基因,设计了引物对与探针,并制备可视芯片。通过PCR对样品核酸进行扩增,将扩增产物与固定于可视芯片的特异性探针进行杂交分析,验证了芯片的特异性和重复性,并对检测芯片灵敏度进行测试。该方法可以一次检测出5种的常见转基因植物,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高效、准确、简便、高通量、实用性强,灵敏度可达0.1%,并摆脱了基因芯片在杂交结果分析阶段对荧光扫描仪的依赖,杂交结果明显直观。
    51  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乳粉中的生物素含量
    佟晓芳 张永胜 陶大利 姜金斗
    2013, 29(3):660-663.
    [摘要](1397)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建立了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乳粉中生物素的方法。该方法样品处理为样品用磷酸盐缓冲液溶解后,样液通过生物素免疫亲和柱净化、甲醇洗脱液洗脱、浓缩富集后直接测定。采用紫外检测器,波长为215 nm;C18色谱柱,柱温为35 ℃,流动相为50 mmol/L磷酸缓冲盐,PH=3.5:甲醇(85:15,v/v),流速为1.0 mL/min。标准曲线回归方程y=343.2+20.797x,相关系数r=0.9958;回收率为90.7%;RSD%为2.62。本方法检出限为1.0 μg/kg。该法较国标方法具有样品处理简单方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分析时间短等优点,可以满足调制乳粉及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生物素含量的测定。
    52  不同前处理方法对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的影响
    田憬若 陈文 张长江 孙惜时 谈甜甜 任娇
    2013, 29(3):664-667.
    [摘要](1132)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改进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的前处理方法,本实验采用国标方法、振荡提取法和超声波提取法,分别提取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采用酶抑制法测定不同超声时间对蔬菜提取液中农残含量的影响;同时比较直接测定、活性炭吸附后过滤、0.45 μm滤膜过滤三种不同处理方法对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对蔬菜的有机磷农药残留提取液进行10 min超声提取后用0.45 μm滤膜过滤效果最佳,回收率最高(敌敌畏88.89%,乐果93.03%)。将此方法与国标法进行比较发现,此方法具有准确度高、回收率高、重现性较好等优点。
    53  两种金花茶香气成分的对比分析
    魏青 张凌云
    2013, 29(3):668-672.
    [摘要](1238)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对两种金花茶的生化成分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普通金花茶的含水量、水浸出物、总黄酮、水溶性糖的含量分别为6.18%、30.16%、0.214%、10.09%,而显脉金花茶的对应含量则为10.06%、18.97%、0.445%、3.69%。普通金花茶的游离氨基酸为6.5014 mg/g,显脉金花茶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为1.2575 mg/g。二者茶多酚的含量均较少,总体上是显脉金花茶多于普通金花茶。在香气成分上,普通金花茶鉴定出45种,而显脉金花茶则只有26种。由上面的对比可以看出普通金花茶与显脉金花茶的差异性还是很大,普通金花茶的开发价值更大。
    54  我国海洋贝类资源的利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刘媛 王健 孙剑峰 王颉
    2013, 29(3):673-677.
    [摘要](1439)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本文对我国海洋贝类资源概况,海洋贝类资源在传统加工食品、功能性食品、医药等其他领域的利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并针对我国在海洋贝类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从贝类养殖、贝类加工技术设备、贝类深加工和综合利用、贝类食品风险控制等方面,提出了发展我国贝类产业的四个措施。
    55  微生物预测模型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迟海 李学英 杨宪时
    2013, 29(3):678-682.
    [摘要](1485)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为了更好的了解微生物预测模型与食品微生物生长、残存、死亡的量化关系。本文简要的概述了微生物预测模型技术的基本内容和初级、二级和三级模型的形成与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介绍了食品腐败微生物和食品致病微生物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进行分析,旨在为推广微生物预测模型技术,并将其应用在实际生产,提高食品工业加工技术水平。
    56  螺旋藻在儿童临床应用中的研究现状
    申开泽 张瑶 余绍蕾 鸭乔 万庆家
    2013, 29(3):683-686.
    [摘要](1051)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螺旋藻是一种富富含b-胡萝卜素、维生素B12、铁、微量矿物质、亚油酸且易吸收的高蛋白产品,在营养保健和预防疾病等方面均有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过去30多年里开展的螺旋藻以儿童为试验对象的临床研究概况。临床研究表明,螺旋藻对儿童保健有积极的价值,而且没有任何副作用。本文也总结和分析了儿童用螺旋藻产品的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国内开发儿童用螺旋藻产品提供参考。
    57  我国海产品的汞含量分布及安全性评价
    苗利军 王静 刘晓光
    2013, 29(3):687-691.
    [摘要](1075)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本文统计了1991~2011年已发布的中国沿海省份82个采样点的海产品重金属汞含量数据,剖析了中国海产品重金属含量的分布结构及其变动趋势。结果表明,我国沿海省份海产品平均汞含量排序:江苏>浙江>福建>广东>辽宁。在四类海产品中汞含量:软体类>鱼类>贝类>虾蟹。我国贝类、鱼类、虾蟹在2005年之前汞含量维持较低水平,从2005年后汞含量逐渐升高,在2010年左右达到最高值,然后汞含量开始下降。安全性评价表明我国各省份海产品平均汞含量均达到合格标准,一类清洁海域占调查海域总数量的84.62%。
    58  加工和贮藏对果蔬营养成分变化及抗氧化活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王萌蕾 陈复生 杨宏顺 陈亚敏 李蒙
    2013, 29(3):692-697.
    [摘要](1151)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水果和蔬菜是维生素、非维生素植物化学物质和抗氧化活性的重要来源,因此膳食指南推荐人们摄入足够多的水果和蔬菜,但是这里并没有区分是新鲜果蔬还是加工过的果蔬。然而,人们消费的大部分果蔬都是加工过的,与同样的新鲜果蔬相比,它们的营养物质、功能性成分和抗氧化活性或许不同。讨论了不同罐装、烹调、常温和低温贮藏以及冻藏等贮藏和加工方式对果蔬中维生素、非维生素植物化学物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大量研究表明,加工和贮藏造成了大多数种类果蔬植物化学物质和抗氧化活性的损失。这些信息将有助于指导人们使用贮藏和加工过的水果和蔬菜。

    主编:李琳教授

    创刊:现代食品科技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9078

    国内统一刊号:CN 44-1620/TS

    国内邮发代号:46-349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