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编:李琳教授
创刊:现代食品科技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9078
国内统一刊号:CN 44-1620/TS
国内邮发代号:46-349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12, 28(3):249-251.
摘要:以采后冬枣为实验对象,研究寡糖素诱导处理对冬枣果实抗病反应过程中水杨酸信号分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冬枣果实在寡糖素诱导作用下,12 h内果实水杨酸含量升高,增加量达60.60%,至诱导后24 h果实内游离水杨酸含量急剧下降,水杨酸信号与果实钙离子通道的抑制作用相互协作,共同参与了寡糖素诱导的苯丙氨酸代谢酶活性升高过程。
2012, 28(3):256-259.
摘要:本试验通过复合乳酸菌(干酪乳杆菌与肠膜明串珠菌复合比例为1:1)对分别添加了白砂糖、葡萄糖以及果葡糖浆的西芹浆进行对比发酵,探讨其发酵过程中活菌数、pH值、总酸以及还原糖的变化规律及内在联系。结果表明,发酵72 h后,添加白砂糖、葡萄糖和果葡糖浆的西芹浆中的总酸分别为8.52 mg/g、8.18 mg/g和8.32 mg/g,均比不加碳源的7.26 mg/g高。添加葡萄糖和果葡糖浆的西芹浆中还原糖含量分别减少了29.14%和14.81%,而添加白砂糖的西芹浆中还原糖含量却增加了69.20%。其中,添加了果葡糖浆的西芹浆中乳酸菌稳定期得到有效延长、整体活菌数最高、产酸量以及还原糖利用率都有所增加,可得到西芹清香明显、酸甜度适中的发酵西芹浆。
2012, 28(3):260-262.
摘要:通过测定槲皮素对胰蛋白酶催化活性、催化反应动力学以及内源荧光光谱的影响,对槲皮素和胰蛋白酶相互作用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槲皮素对胰蛋白酶催化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槲皮素与胰蛋白酶的摩尔比为44:1,在37 ℃反应10 min,抑制率达到32.5%;反应时间对两者的作用影响并不明显;槲皮素对胰蛋白酶催化活性的抑制作用属于可逆的竞争性抑制;槲皮素可使胰蛋白酶的内源荧光发生猝灭现象,猝灭常数Kq 是4.7415×1012 (mol/L)-1?S-1,猝灭类型为静态猝灭,结合位点数N为0.9206。
2012, 28(3):263-266.
摘要:以茶汤中咖啡碱的吸附率及吸附量为指标,比较了静态吸附条件下10种树脂对茶叶咖啡碱的吸附效果,筛选出吸附效果最佳的树脂AL-1,并对AL-1的吸附热力学及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L-1对茶叶咖啡碱的吸附率高达98.58%,吸附晗变ΔH=21.84 kJ/mol,说明AL-1对咖啡碱的吸附是吸热的物理吸附过程,吸附自由能均为正值,且随吸附温度增加而减少,说明环境温度越高,吸附越容易。平衡吸附数据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说明吸附属单分子层吸附,吸附速率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吸附过程主要受液膜控制。
2012, 28(3):267-269.
摘要:以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霉菌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负载不同生物保鲜剂的抗菌膜的缓释性、透气性和抗菌性,结果表明:负载迷迭香、肉桂油、姜油、丁香缓释抗菌膜的释放率分别为90.6%、90.2%、89.0%、85.1%,水蒸气透过率分别为0.07584、0.2995、0.4185、0.1193 g/m2.d;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霉菌都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其中负载迷迭香的缓释抗菌膜的缓释性、透气性和抗菌性优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012, 28(3):270-273.
摘要:研究表明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PSY)是巴氏杜氏藻(Dunaliella bardawil)类胡萝卜素代谢途径中的第一个关键调节酶。本实验采用基于LA-PCR的基因组步移法分别设计两组基因特异引物pSP1-3及tSP1-3,克隆巴氏杜氏藻PSY(DbPSY)的启动子和终止子序列,并利用在线启动子分析软件分析其保守调控序列。最后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预测DbPSY的蛋白质结构。分析结果表明,DbPSY启动子具有两个保守调控序列:BOXLCOREDCPAL和GT1GMSCAM4,其中BOXLCOREDCPAL受紫外光诱导,上调下游基因的表达,GT1GMSCAM4受盐调控,促进下游基因的表达。蛋白结构分析表明,DbPSY的N端在邻近物种间具有较大的多样性。我们推测DbPSY的微调与启动子保守序列及蛋白质N端序列的多样性相关。
2012, 28(3):274-277.
摘要:研究不同褐变抑制剂对鲜切雪莲果护色效果,通过正交试验并运用多指标试验设计综合加权评分法对多种抑制剂护色效果的进行综合选优。试验结果表明:采用0.5%柠檬酸+0.5%抗坏血酸+0.05‰焦亚硫酸钠浸泡10 min的复合处理,试验综合加权评分值为97.6414。雪莲果的PPO活性为0.007、褐变度为3.62、感官品质为7,在10 d内抑制褐变效果最好。
2012, 28(3):278-281.
摘要:通过体外模拟实验考察酪蛋白磷酸肽(CPP)阻止磷酸钙沉淀的能力,分析了水解度、CPP添加量、CPP的不同等级以及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其他因素对CPP持钙能力的影响,为CPP功能特性的评价以及在食品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叶盛权 , 叶春海 , 郭祀远 , 吕庆芳 , 毛琪 , 杨斯明
2012, 28(3):282-284.
摘要:利用菠萝蜜加工的副产物果皮提取膳食纤维,并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酶化学法提取果皮中膳食纤维,以酶用量,酶水解温度,NaOH浓度,NaOH水解温度为4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正交实验,最佳工艺条件为:酶用量0.3%,酶解温度65 ℃,碱浓度5%,碱解温度60 ℃,菠萝蜜膳食纤维的提取效果最好,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达37.8%,膳食纤维的颜色较深,淀粉残留率为6.34%,蛋白质残留率为7.88%。通过提取膳食纤维,增加其综合利用途径,提高菠萝蜜种植业与加工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地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2012, 28(3):289-291.
摘要:本文通过对获得的虾青素产生菌CHU-R进行最佳培养基、培养温度、接种量、初始pH等发酵工艺参数的优化研究,得到CHU-R菌产虾青素的最佳培养基为:6%蔗糖、1%糖蜜、0.5%硫酸铵、0.3% Na2HPO4、0.05% KI、0.05% MgSO4?7H2O;50 L罐最适发酵工艺条件为:温度28 ℃,通风量1:0.1~0.15(V/V/min)、初始转速120 r/min、罐压0.05~0.08 MPa、装液量30 L、初始pH 6.8~7.0、接种量6%,发酵过程维持溶氧量在40~60%之间。由此得到的虾青素含量近达23 mg/g干菌体重。
2012, 28(3):292-296.
摘要:研究应用大孔树脂纯化枸杞叶总黄酮的工艺,比较了AB-8、ADS-5、ADS-7、ADS-17、ADS-21、HP-20六种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枸杞叶总黄酮的优劣,结果表明,HP-20型大孔树脂对枸杞叶总黄酮的吸附性能与解吸效果最好。确定了其最佳工艺为:上柱液13 BV,上样流速2 mL/min,上样浓度2.336 mg/mL,以70%乙醇为洗脱液,洗脱流速2 mL/min,洗脱剂用量3.5 BV。在此条件纯化后,枸杞叶黄酮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由29.02%提高到83.75%。该工艺条件科学合理,可有效地用于枸杞叶黄酮的分离富集。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芦丁含量由9.88%提高到23.79%。
2012, 28(3):297-299.
摘要:本文以新型淀粉酶(小麦β-淀粉酶)替代传统工艺使用的大麦β-淀粉酶糖化淀粉液化液生产啤酒用糖浆,同时,探讨了小麦β-淀粉酶的添加量、糖化温度、pH值、时间等因素对麦芽糖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结合经济效益,得出最适合的工艺条件为:小麦β-淀粉酶添加0.010%(m/m),糖化温度61 ℃,pH值5.5、糖化24 h。
2012, 28(3):300-303.
摘要:利用响应面法对小球藻蛋白质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单因素试验和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试验确定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提取小球藻蛋白质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液料比21:1,压力170 MPa,循环次数4。在此条件下小球藻蛋白质提取率为45.78%。
尹青春 , 岑燕钊 , 许纯绚 , 段杉 , 姚伟鑫 , 纪育明
2012, 28(3):304-308.
摘要:本文以鱿鱼内脏为原料提取蛋白酶。考察了各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包括用于提取的NaCl溶液浓度、内脏和提取液的固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等。此外,根据蛋白质等电点沉淀原理,调粗酶液的pH值去除杂蛋白;并进一步比较了各种絮凝剂去除粗酶提取液中杂蛋白的效果。结果表明:NaCl溶液浓度为0.5%,固液比为1.0:1.5,常温下提取60 min可达到较好的提取效果,蛋白酶的回收率达到96.06%,比酶活达到1.33 U/mg。调粗酶液的pH值为4.5左右,杂蛋白去除效果较好;Fe2(SO4)3是较好的絮凝剂,向粗酶液中添加1% Fe2(SO4)3溶液,当添加比为4:1(V/V,粗酶液/Fe2(SO4)3溶液)时,进一步去除杂蛋白的效果较好,蛋白酶的回收率达80.33%,比酶活达到9.37 U/mg。
2012, 28(3):309-312.
摘要:以白附片为原料,利用酸水法提取,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实验设计原理,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对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通过响应面实验,建立了白附片中总生物碱提取率与四个因素变化的二次回归方程。同时依据回归模型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实验及绘制曲面图,了解白附片中总生物碱提取率随主要因素水平的变化方向及优化点。结果表明:白附片中总生物碱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 3.4,液料比11 mL/g,温度30 ℃,时间4.6 h,在此条件下,白附片中总生物碱的提取率为48.5%±1.7%。
2012, 28(3):313-315.
摘要:本实验以凡纳滨对虾肌肉为原料,盐溶蛋白得率为指标,研究盐溶蛋白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得到其最佳提取条件:NaCl浓度0.6 mol/L;抽提时间25 h;料液比1:4;pH值7。此条件下盐溶蛋白含量为105.73 mg/g,提取率为83.34%。
2012, 28(3):316-318.
摘要:以感官指标为主要评价指标,采用混料设计法优化以三氯蔗糖为主甜味剂,葡萄糖、木糖醇、麦芽糊精为主要填充料的保健型复合餐桌代糖的配方。最佳配方为:葡萄糖的添加水平为21.3%、木糖醇为23.3%、麦芽糊精为55.4%。感观评价得分为4.66。
2012, 28(3):319-322.
摘要:本文以广西水牛奶和芒果为原料,研究搅拌型芒果水牛酸乳的最佳生产工艺。在考察稳定剂的复配及其复配比例、白砂糖添加量、发酵时间和稳定剂添加量对酸乳质量影响的基础上,进行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实验,对响应面优化分析。结果表明:250.0 mL水牛奶中,以水牛奶质量为基准,添加芒果果粒8.0%的条件下,白砂糖添加量7.66%、果胶:藻酸丙二醇酯(w:w=1:1)添加量0.13%、发酵时间为5.17 h时;成品发酵酸度为80 °T,胶体脱水收缩作用敏感性最低;持水力最大;感官评价最佳;验证实验表明优化工艺合理。
2012, 28(3):323-328.
摘要:为了制备分子量低、肽含量高的蚕蛹功能性寡肽,本文采用单素实验与响应面分析法,对不同蛋白酶及其不同组合、温度、pH值、底物浓度、酶的添加量等因素对蚕蛹分离蛋白水解工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多酶复合水解可显著提高蚕蛹蛋白的水解度和寡肽得率,其中胰酶、风味蛋白酶与中性蛋白酶是最佳多酶组合,其最佳水解条件为底物浓度7.33%、酶添加量[E]/[S]3.62%、pH7.38、水解温度54.6 ℃、水解时间6 h。在此条件下,蚕蛹蛋白的水解度高达29.2%,寡肽得率高达为81.14%。酶解后产品数均分子量为665.5 Da,重均分子量为726.9 Da,肽含量高达74.6%,而游离氨基酸含量仅为7.33%,表明复合酶解虽然提高了蚕蛹蛋白的水解度,但主要产物仍然是低分子寡肽,并没有大量生成游离氨基酸。
2012, 28(3):335-338.
摘要:本文以大豆与和红枣为原料研制复合蛋白饮料,探讨了大豆灭酶处理工艺、复配乳化增稠剂以及杀菌工艺对产品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感观评价,稳定系数计算,正交试验,得出原料最佳配比。结果表明:大豆最佳灭酶制条件为100 ℃热水,浸泡5 min;采用蔗糖脂肪酸酯0.10%,单硬脂酸甘油酯0.05%,黄原胶0.03%,瓜尔胶0.015%,卡拉胶0.015%复配组合的乳化增稠剂得到的样品品质最好;最佳杀菌工艺为122 ℃、22 min。
2012, 28(3):339-341.
摘要:邻苯二甲酸酯是塑料包装材料中常用的一种增塑剂,近来因台湾“塑化剂”事件使人们更加关注邻苯二甲酸酯的人群暴露及其潜在危害。本文简述了邻苯二甲酸酯的毒性,并综述了其对环境和食品的污染现状,以及暴露评估研究状况如生物标志物研究和人群暴露水平。
2012, 28(3):342-344.
摘要:本文采用湿法消解,原子吸收火焰法测定猪肝中的铜,原子吸收石墨炉法测定猪肝中的镉和铬;采用干法灰化,原子吸收火焰法测定猪饲料中铜含量。通过对惠州地区市售的猪肝(30份)和猪肉(30份)进行检测,发现猪肝和猪肉中的镉含量为0.01~0.16 mg/kg,铬含量为0.10~0.88 mg/kg,合格率均为100%;猪肝中铜含量为4.90~78.9 mg/kg,合格率仅为50.0%,猪肉中铜含量为0.23~0.87 mg/kg,合格率为100%;生长育肥猪后期配合饲料中铜含量0.29~69.0 mg/kg,合格率95.0%。调查表明惠州地区市售猪肉中铜、镉和铬元素残留量合格,猪肝中镉、铬残留量合格,铜残留量较高;市售育肥后期猪饲料中存在铜严重超标的现象。
2012, 28(3):348-350.
摘要:本文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食品中牛磺酸的含量,建立了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食品中牛磺酸的测定方法,并对此方法进行了精密度和准确度的验证实验,该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27%,回收率为100.4~102.0%,样品经预处理可防止其他氨基酸的干扰,本法灵敏度高、专一性强,其最低检出限为10 pmol。
2012, 28(3):354-356.
摘要:硝酸(1+11)浸提干燥蔬菜样品,利用罗丹明6G直接水相比色同时测量样品中的Pb、Cd。实验确定了Pb在0.1~1.0 μg/mL、Cd在0.01~0.1 μg/mL浓度范围内符合线性相关关系,显色体系最佳pH=5.0。硝酸浸提法检测了六种蔬菜样品,与湿消解法相比Pb、Cd平均提取率分别为97.47%、96.82%;平均RSD<5;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02.6%、101.2%,结果令人满意。
2012, 28(3):357-359.
摘要:本文建立了测定冷冻调制食品中复合磷酸盐各组分含量的离子色谱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水超声萃取,以醋酸锌和亚铁氰化钾作为沉淀剂去除蛋白质和脂肪处理样品,离子色谱氢氧化钠淋洗液梯度洗脱,电导检测器检测冷冻调制食品中复合磷酸盐各组分的含量及总量。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达到以下指标:线性相关系数>0.9990,精密度<2%,加标回收率84.7~96.3%,满足要求。
2012, 28(3):360-363.
摘要:本文以胶体金作为抗体标记物,建立了一种检测阿特拉津残留的免疫层析试纸条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的检出限为2 ng/mL,10 min内可以得到检测结果。本文以自来水和玉米作为样品进行了添加回收实验,水样不需要任何前处理直接检测,水样的检出限为2 ng/mL;玉米样品经简单前处理后检测,玉米样品的检出限为40 ng/g,且该方法的检测结果与间接竞争ELISA方法的结果一致。该方法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检测快速,结果易于判定等优点,适用于大量样品的现场筛选。
2012, 28(3):364-366.
摘要:通过对伍仁、蛋黄莲蓉、枣泥、水果、火腿、冰皮和吞拿鱼七种口味,共70批次月饼进行甲醇-水(1:1,V/V)和三氯甲烷二次抽提两种处理方法对比,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检测仅伍仁和吞拿鱼月饼差异显著,其余不显著。甲醇水提取方法检测结果重复性良好,加标回收率为84.0%~114.7%,提高了月饼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效率。
主编:李琳教授
创刊:现代食品科技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9078
国内统一刊号:CN 44-1620/TS
国内邮发代号:46-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