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第23卷第9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莱克多巴胺抗体的制备与评价
    王凤侠,张艳,何金兴,王玮,徐蓓,王忠斌,王硕
    2007, 23(9):1-4.
    [摘要](80) [HTML](0) [PDF 1.43 M](390)
    摘要:
    本文以RAC-linker-BSA为免疫抗原获得了莱克多巴胺的多克隆抗体,用混合酸酐法合成包被抗原,建立了莱克多巴胺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检测方法(ELISA),并对抗体性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制备出的莱克多巴胺抗体具有较高的灵敏度,IC50为0.9 ng/mL,检出限(IC15)为0.1 ng/mL,低于同类文献的报道结果;除了与多巴酚丁胺的交叉反应为7.5%外,与克伦特罗、沙丁胺醇、特步他林、异丙肾上腺素和异奎胍均无交叉现象,说明抗体特异性较高;此外,抗体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可在4 ℃冰箱中储存半年以上。为建立酶联免疫快速检测方法,实现对莱克多巴胺的有效监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大豆浓缩蛋白溶液表观粘度的研究
    冯凌凌,熊犍
    2007, 23(9):5-7.
    [摘要](90) [HTML](0) [PDF 8.24 M](405)
    摘要:
    本文研究了pH值、温度、NaCl以及SDS对大豆浓缩蛋白(SPC)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NaCl和提高溶液的pH能使SPC的表观粘度升高,剪切速率的影响增加;添加SDS能降低SPC溶液在低剪切速率时的粘度,剪切速率的影响较小;SPC表观粘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先是升高后再降低。
    3  一种新型脂肪酶的反应特性及动力学研究
    周瑢,杨继国,王永华,刘耘,杨博
    2007, 23(9):8-11.
    [摘要](78) [HTML](0) [PDF 217.96 K](299)
    摘要:
    本文对一种具有高度特异磷脂酶活力的新型脂肪酶的反应特性和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此酶可同时作脂肪酶和磷脂酶使用。作脂肪酶使用时,始初时酶活最高的条件是:pH值为7.0,温度为40 ℃;作磷脂酶使用时,始初时酶活最高的条件是:pH值为5.0,温度为60 ℃。该酶在pH 4.0~9.0范围内稳定,50 ℃时稳定性较好,其水解甘油三酯的酶活24 h为79.80%,水解磷脂的酶活24 h为61.1%;60 ℃时酶活的稳定性变差,其水解甘油三酯的酶活15 min为原酶的17%;水解磷脂的酶活1 h为原酶的26.39%,5 h为13.89%。对其动力学和热力学常数进行了测定和计算,得知在各自始初酶活最高的条件下该酶对磷脂的催化效率高于对甘油三酯的催化效率。脱胶实验验证此酶可用于菜籽油脱胶。
    4  谷胱甘肽(GSH)高产酵母菌株的初筛及营养条件优化
    袁宏丽,蔡俊,邱雁临
    2007, 23(9):12-14.
    [摘要](90) [HTML](0) [PDF 240.38 K](326)
    摘要:
    对实验室保藏的14株不同种属的酵母菌株的谷胱甘肽(GSH)产量进行了比较,发现其中log酵母菌株的GSH产量最高,达127.785 mg/L。对其营养条件进行了研究,发现其最佳碳源为葡萄糖;硝酸盐会抑制其生长,而有机氮源对其生长有利;考虑到磷和钾对酵母细胞生长及发酵代谢的作用,选择KH2PO4为培养基中的基本成分。采用正交试验对培养基的基本成分进行优化,在最佳培养条件下log酵母的GSH产量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达到148.547 mg/L。
    5  均匀设计在腐竹品质优化中的应用
    白卫东,曾晓房,赵文红,常铮
    2007, 23(9):15-19.
    [摘要](66) [HTML](0) [PDF 6.51 M](500)
    摘要:
    利用均匀实验设计方法,探讨了腐竹生产过程中多种因素对腐竹品质的影响并优化了生产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大豆经浸泡打浆后,原豆浆浓度稀释至5.8%,保持浆液pH至6.80;保温挑皮过程中控制浆液深度2.5 cm,浆温80 ℃,并于挑皮后期2/3~1/2时间段内加入干豆质量1/30的亚硫酸氢钠进行护色处理;然后通风处沥晾5 min再送入45 ℃鼓风干燥箱中烘7 h,在此条件下生产的腐竹成品品质最好,且成品得率较高。
    6  四氧嘧啶导致小鼠肝脏损伤相关肝脏差异蛋白的研究
    刘安军,孟艳丽,曹东旭,王维君
    2007, 23(9):20-23.
    [摘要](61) [HTML](0) [PDF 7.39 M](325)
    摘要:
    目的:用更为简便的蛋白提取方法提取小鼠肝脏蛋白,寻找四氧嘧啶导致小鼠肝脏损伤差异表达蛋白质,为四氧嘧啶损伤肝脏的机理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为保肝药物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给模型组腹腔注射四氧嘧啶,同时给正常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小鼠处死后对肝脏进行外观和组织学观察。采用不同浓度丙酮分级沉淀肝脏蛋白,用SDS-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SDS-PAGE)实验寻找正常组和模型组的差异表达蛋白质,进一步以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检测差异蛋白的肽质量指纹,在蛋白质数据库中检索鉴定差异蛋白的种类。结论:正常组和模型组的水溶性总蛋白和非水溶性总蛋白均有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分子。选取水溶性蛋白50%丙酮沉淀中某一差异蛋白条带进行肽指纹图谱鉴定,检索结果为一未命名蛋白质。
    7  鸡蛋粉等温吸附特性研究
    李彦坡,麻成金,黄群,吴标,马美湖
    2007, 23(9):24-28.
    [摘要](75) [HTML](0) [PDF 20.90 M](387)
    摘要:
    研究了冷冻干燥鸡蛋全蛋粉、蛋白粉和蛋黄粉在10 ℃、20 ℃、30 ℃、40 ℃下的等温吸附和解吸特性及滞后现象,建立3种蛋粉等温吸附曲线的回归方程,并计算出三种干燥蛋粉的BET单层值。
    8  培养条件对蛹虫草液体培养生产虫草素的影响
    万涛,杜连祥
    2007, 23(9):29-31.
    [摘要](91) [HTML](0) [PDF 232.42 K](258)
    摘要:
    本文研究了摇瓶液体培养的不同培养条件对蛹虫草液体培养生产虫草素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蛹虫草液体培养生产虫草素的最宜条件为:培养温度25 ℃,转速150 r/min,初始pH 5.0。在此条件下,经摇瓶培养,获得的生物量和虫草素产量分别为16.20 g/L和264.00 mg/L。
    9  苯丙氨酸解氨酶重组大肠杆菌的培养
    崔建东,谭之磊,李飞,贾士儒
    2007, 23(9):32-34.
    [摘要](94) [HTML](0) [PDF 318.56 K](304)
    摘要:
    为了提高苯丙氨酸解氨酶的产量和活力,对高效表达圆红冬孢酵母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的重组大肠杆菌JM109进行培养,优化了发酵培养基成分、培养条件以及发酵工艺,结果表明,最佳葡萄糖浓度为20 g/L,碳氮比为7.86,添加5 g/L酵母粉和蛋白胨有利于菌体产酶,最佳发酵液初始pH为7.5,接种量为10%。通过以上优化,重组大肠杆菌培养18 h时酶活可达到70 U/g(DCW),酶活比原工艺提高了1.6倍。
    10  鸭肉在盐腌过程中嫩度和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
    左伟勇,王建,臧大存,施帅
    2007, 23(9):35-38.
    [摘要](96) [HTML](0) [PDF 11.47 M](350)
    摘要:
    通过对鸭肉盐腌处理过程中嫩度及相关指标变化的研究,阐明了在此过程中嫩度变化的机制。取新鲜的番鸭腿肉,分别在20 g/L、40 g/L、60 g/L和80 g/L NaCl溶液中进行腌制,测定剪切力值、结缔组织热变性温度,并在透射电镜下观察肌原纤维的结构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剪切力值呈现出降低的趋势,热变性点的数量减少,并且变性的温度发生了变化。超微结构观察表明,新鲜鸭肉在用NaCl溶液进行腌制,将对肌原纤维的崩解起到促进作用,肌节长度变化不大,其中20~40 g/L NaCl溶液的作用尤为明显,在此浓度下有助于改善鸭肉的嫩度。
    11  灵芝液体培养菌株的选择及其发酵条件优化
    臧晋,罗建成,黄开勋
    2007, 23(9):39-41.
    [摘要](78) [HTML](0) [PDF 189.32 K](349)
    摘要:
    在适于液体培养的灵芝菌株中,经选择试验确定赤芝G22为液体发酵生产多糖的高产菌株,并对赤芝G22菌株的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了选择优化。结果表明,实现多糖高产的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28 ℃、摇床转速180 r/min、培养基初始pH值6.0、发酵时间144 h。采用此优化的工艺条件进行液体发酵,使灵芝多糖产量由1.823 g/L提高到2.315 g/L,提高了26.98%。
    12  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柑桔类果皮香精油的工艺研究
    赵文红,赵翾,白卫东,陈树均
    2007, 23(9):42-44.
    [摘要](100) [HTML](0) [PDF 8.36 M](360)
    摘要:
    本文研究了利用水蒸汽蒸馏法从沙田柚皮、芦柑皮、柠檬皮中提取香精油的工艺。考察了各种因素对得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沙田柚皮、芦柑皮、柠檬皮的最佳提取时间是90 min;适当破碎果皮可以提高得油率,但破碎度过大反而使得油率降低;烘干的沙田柚皮、芦柑皮、柠檬皮的得油率分别比新鲜的提高了55.2%、19.5%、77.5%,但香精油的质量比新鲜的差;添加助剂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钙能提高沙田柚皮和柠檬皮的得油率,但不能提高芦柑皮的得油率。
    13  金花茶多酚提取工艺的研究
    颜栋美,李仁菊,丘华,王嵬,李欣
    2007, 23(9):45-49.
    [摘要](53) [HTML](0) [PDF 228.09 K](276)
    摘要:
    本文研究了金花茶干叶中多酚提取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微波辅助提取过程中乙醇浓度、微波功率、微波处理前后物料的浸泡时间、微波处理时间、料液比和pH值等多种因素对金花茶多酚得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进行优化,得出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溶剂30%乙醇,料液比1:30,常温浸泡20 min,500 w微波处理40 s后再常温浸泡1 h,在此工艺下金花茶多酚得率为9.36%。
    14  酪蛋白水解产物对不同酸奶发酵时间及品质影响
    罗安东,周雪松,曾建新,赵谋明
    2007, 23(9):50-52.
    [摘要](80) [HTML](0) [PDF 263.08 K](289)
    摘要:
    本文研究了酪蛋白水解产物对YC-380、ABT-7、FAST-89为发酵剂的酸奶发酵时间、发酵剂用量、粘度、风味、口感以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酪蛋白水解产物对这三种酸奶发酵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菌种用量减半时添加酪蛋白水解产物可与对照组同时或提前达到发酵终点。加入酪蛋白水解产物或在菌种用量减半时加入酪蛋白水解产物对以不同发酵剂发酵的酸奶的粘度、口感有一定的影响,能提高酸奶的稠厚感。但对酸奶的风味和乳清析出却没有明显影响。
    15  虾壳综合加工工艺的研究
    刘芳,叶克难
    2007, 23(9):53-54.
    [摘要](74) [HTML](0) [PDF 170.49 K](303)
    摘要:
    本文对虾仁的副产品-虾壳的综合加工工艺进行了初步探讨,用此工艺可获取甲壳素24%,壳聚糖22%,氨基葡萄糖盐酸盐13%,碳酸钙43%,蛋白粉4.4%。与文献相比较,具有一定优势。
    16  特色风味鱼糕的营养及其保质期的初步研究
    董杰,蒋云升,吴东和,钱敏华
    2007, 23(9):55-57.
    [摘要](77)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对特色鱼糕系列制品进行了营养卫生研究,经营养分析:鱼糕属于高蛋白、低脂肪食物,细腻柔软嫩滑,适于各类人群食用,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对高血压、心血管疾病人有一定的预防保健功效,另外它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儿童具有补脑功效,对各种鱼糕的水分活度Aw进行测定(0.9左右)表明,鱼糕属于易腐食品。鱼糕成品在室温贮藏、冷藏(4 ℃)、冻藏(-20 ℃)、添加防腐剂山梨酸钾(4 ℃)及真空包装(4 ℃)处理。通过检测其菌落总数及大肠菌群最可能数(MPN)等卫生指标,并同时进行感官评价,探讨鱼糕的保藏方法和保质期限,实验的有关数据结果对进一步研究鱼糕的保藏,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7  脱盐咸蛋清蛋白质的单因素酶解条件研究
    林静芬,林捷,郑华
    2007, 23(9):58-61.
    [摘要](164) [HTML](0) [PDF 226.66 K](447)
    摘要:
    本试验以脱盐率达84.88 %的咸鸭蛋蛋清蛋白质为原料,通过对胰蛋白酶、复合风味蛋白酶及木瓜蛋白酶进行筛选,并在确定了以胰蛋白酶和复合风味蛋白酶作为水解酶的条件下,通过对酶解时间、复合风味蛋白酶的添加时间、底物浓度、不同酶用量复配、pH值和酶解温度等影响酶解效果的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得到的结果是:利用胰蛋白酶和复合风味蛋白酶对脱盐咸蛋清蛋白质进行酶解时,应该在添加胰蛋白酶酶解处理1 h后,再添加复合风味蛋白酶,复合酶解效果最理想;其它理想的酶解条件为:底物浓度5.0 %,胰蛋白酶酶用量4000 U/g(sub),复合风味蛋白酶用量700 U/g(sub),pH值8.5,酶解温度50 ℃。
    18  正交试验法优选艾叶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龚珍林,闫克玉,贾玉红
    2007, 23(9):62-64.
    [摘要](123) [HTML](0) [PDF 4.96 M](486)
    摘要:
    本文为测定艾叶中总黄酮的含量采用,设计正交设计优选艾叶中总黄酮的提取条件,用芦丁作对照品,硝酸铝作显色剂,测定波长在510 nm处,比色法测定艾叶总黄酮的吸光度。实验结果获得优选提取条件是:用70 mL 60%的乙醇浸泡1.000 g左右的艾叶粉末24 h,在超声波功率为200 W的条件下,辅助萃取40 min。结论:艾叶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认为艾叶有很强的开发应用价值。
    19  啤酒酿造中的双乙酰及其酶法控制研究进展
    励建荣,裘纪莹
    2007, 23(9):65-68.
    [摘要](70) [HTML](0) [PDF 0.00 Byte](0)
    摘要:
    啤酒成熟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啤酒风味物质的成熟,双乙酰是主要指标之一。双乙酰含量是成熟期的时间限制因子,双乙酰在啤酒罐装后的回升问题也不容忽视。啤酒酿造中控制双乙酰的一个主要方法是以α-乙酰乳酸脱羧酶来改变代谢支路,将双乙酰的前体物质α-乙酰乳酸直接快速地转化为乙偶姻,从而降低α-乙酰乳酸转变为双乙酰的量,缩短啤酒成熟时间,减少成品啤酒中双乙酰的回升,提高啤酒风味稳定性。本文主要介绍双乙酰的代谢途径、α-乙酰乳酸脱羧酶在啤酒酿造中降低双乙酰的作用机理以及国内外有关α-乙酰乳酸脱羧酶的研究进展情况。
    20  含乳饮料中糖精钠、苯甲酸、山梨酸含量的HPLC法研究
    张群,潘兆平
    2007, 23(9):69-70.
    [摘要](79) [HTML](0) [PDF 4.81 M](332)
    摘要:
    采用HPLC测定含乳饮料中的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首先在前处理中加入蛋白质沉淀剂沉淀蛋白质并用过滤膜过滤,然后将滤液进行HPLC测定(色谱条件:v甲醇:v乙酸铵=3:97,固定相ODS-C18,柱子4.6 m150 mm,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30 nm)。试验结果准确可靠。
    21  蜂蜜搀假的物理鉴别法初探
    刘志明,张瑞,张娟
    2007, 23(9):71-73.
    [摘要](72) [HTML](0) [PDF 4.32 M](347)
    摘要:
    通过常见物理特性及流变性差异鉴别蜂蜜是否搀假。在室温下按常见方法向蜂蜜中搀入蔗糖、CMC-Na、果胶、淀粉、氯化钙、尿素和水,然后测定其pH、电导率、糖度、粘度、密度及流变性。实验结果表明,纯蜂蜜与搀假蜂蜜都属于非牛顿流体;搀蔗糖蜂蜜用流变性难以鉴别,只能通过加水后粘度变化鉴别;其余搀假蜂蜜可通过其流变性和某些物理性能不同而与纯蜂蜜区分开。
    22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植物油中微量砷初探
    傅书林,蓝洁娜
    2007, 23(9):74-77.
    [摘要](74) [HTML](0) [PDF 9.13 M](361)
    摘要:
    本方法研究了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对植物油中微量砷的测定。样品采用四段程序升温灰化减少了砷损失,使用2% HCI作载流,15 g/L KBH4作还原剂。探讨了酸介质、盐酸浓度、硼氢化钾浓度、灯电流等对测定砷荧光强度的影响以及共存离子的干扰,确定了仪器的最佳条件。在试验条件下,本法检出限为0.04 µg/L,在0.0~35.0 µg/L的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8,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5.3%~95.5%,标准使用液相对偏差为0.57%~1.20%,标准物质相对偏差为4.87%~5.12%。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
    23  大豆油脂质量常规指标监控
    焦云鹏,蒋长兴
    2007, 23(9):78-80.
    [摘要](73) [HTML](0) [PDF 250.32 K](336)
    摘要:
    为使油脂的品质色泽、口感、风味和稳定性明显提高,并有效的清除油脂中一些毒性很强的物质,必须对油脂进行精炼。本文通过对大豆油脂各项指标检测方法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系统性分析,目的是使油脂精炼过程中各项常规指标得以快速的测定,油脂精炼厂主控室根据检测结果反馈过来的信息对相关指标进行调控,使精炼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得到全面的监控。
    24  潮州市卤肉制品亚硝酸盐含量及壳聚糖在卤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
    邢树文,刘巧敏,陈晓端,徐丹丹
    2007, 23(9):81-83.
    [摘要](63) [HTML](0) [PDF 201.65 K](263)
    摘要:
    本文对潮州市市售卤肉制品中亚硝酸盐残留量进行调查,同时考查水溶性壳聚糖对自制卤猪肉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及其对卤猪肉的保鲜效果。结果显示潮州市售的4种217个样品中存在不同程度的亚硝酸盐超标,其中卤猪肉的合格率为62.9%,卤鸡肉为64.5%,卤鹅肉为71.8%,卤鸭肉合格率为76.6%;水溶性壳聚糖可减缓卤肉制品加工中亚硝酸盐的产生和细菌的生长,可作卤肉制品的食品添加剂。
    25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植物油脂肪酸组成初探
    王江蓉,周建平,刘荣,邓志坚,黄力
    2007, 23(9):84-87.
    [摘要](95) [HTML](0) [PDF 3.67 M](344)
    摘要:
    本研究通过参考文献,直接使用常见油料植物种子制备纯油甲酯进行分析,探讨了快速制备甲酯的试剂选择及用量,强极性和弱极性的两种不同类型毛细管柱的最佳色谱分析条件,并将测定的主要脂肪酸含量与国家标准进行比较,结果较为一致,而且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表明方法有较好的精密度和重复性。本论文所测ECL值与文献标准值对照,差别很小,说明本实验操作系统是稳定和可靠的,本研究试图得到一种能够检测大批量样品的简单、快速、准确的植物油脂肪酸组成分析方法。
    26  壳聚糖对锌(铁)离子的配位特性及其配合物的应用
    蒋寅,翟青,郭桦,谭辉,郭祀远
    2007, 23(9):88-92.
    [摘要](63) [HTML](0) [PDF 3.40 M](668)
    摘要:
    壳聚糖与金属的配合物兼有壳聚糖和配位金属离子的特性,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了比配合物各组分单独使用更优越的性能,因而在营养保健、食品添加剂、医药、农业等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重点介绍了壳聚糖与锌、铁离子的配合物的物理性质、配合特性、结构分析、及应用领域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展示了对壳聚糖-金属配合物研发、利用的广阔前景。
    27  金银花中主要有机酸的研究进展
    谢碧秀,孙智达
    2007, 23(9):93-97.
    [摘要](130) [HTML](0) [PDF 502.86 K](560)
    摘要:
    金银花为中医常用药,其化学成分复杂多样。本文主要介绍了金银花中有机酸的品种、分布及含量、分析方法及鉴定、提取分离及纯化、含量测定、生物活性和产品开发。
    28  食品专业《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徐斌,董英,姜松
    2007, 23(9):98-100.
    [摘要](78) [HTML](0) [PDF 189.61 K](245)
    摘要:
    仪器分析是高校食品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要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应结合食品专业特点,立足课程基本要求,紧密跟踪国际最新进展,选用和参考国内外优秀教材及教学课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学手段,制作教学课件,以实现文字叙述图片化、图片影像真实化、复杂过程简单化;并不断更新实验内容,构建全新的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模式。

    主编:李琳教授

    创刊:现代食品科技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9078

    国内统一刊号:CN 44-1620/TS

    国内邮发代号:46-349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